国产一级片91_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_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成人午夜激情

當前位置:首頁>文秘知識>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優質20篇)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優質20篇)

時間:2023-11-22 06:06:11 作者:LZ文人

教學計劃應該是一份合理、可行的規劃,能夠指導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在編寫教學計劃時,可以參考其他教師的經驗和教學案例,汲取借鑒。

《敦煌莫高窟》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威風凜凜精妙絕倫瑰麗記錄銀弦藝術殿堂腐敗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畫。

(2)釋詞。

惟妙惟肖精妙絕倫瑰麗描摹引人注目舉世聞名。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洞。

(三)給課文分段。

1.提問:

(1)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一段?

(3)學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導寫字。

11.莫高窟。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威風凜凜精妙絕倫瑰麗記錄銀弦藝術殿堂腐敗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畫。

(2)釋詞。

惟妙惟肖精妙絕倫瑰麗描摹引人注目舉世聞名。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洞。

(三)給課文分段。

1.提問:

(1)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一段?

(3)學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導寫字。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文及觀賞,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培養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2、學會10個生字,正確理解詞語。

3、能給各段找出重點詞句。

4、流利朗讀全文,背誦第4、5自然段。

5、通過《作業本》中的習題,練習相應的語文技巧,如關聯詞造句、縮寫句子、加標點等。

師: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們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說說看了后,哪一點留給你的印象最深?

1、結合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2、研究這10個生字,哪幾個容易念錯或寫錯,用不同的符號注上,如*。自己寫幾次或念準確。

3、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把你贊賞的詞圈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什么?找出重點詞。

(教師板書生字)。

1、請讀課文,一人一個自然段,看看生字念準了沒有。

2、誰想當小老師?把你剛才標出的容易出錯的生字上講臺向同學們介紹指導。評評哪個小老師當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賞的詞大聲念出來,有同感的舉手以示贊同。

4、交流重點詞,說說理由,統計支持者,歸納結論。

再讀課文,請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課文中有的把它畫下來,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來說。

1、自己設計一個復習生字的練習題,相互交換做。

2、熟讀第4、5自然段,能背誦。

1、播放自行制作的課件,內容根據課文定,但只有畫面,沒有講解。

2、你覺得老師做的這些畫面用來上課給小朋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需配上講解和合適的音樂)。

3、老師想請你們大家來給畫面配上講解的聲音,課文作為講解臺詞。分幾個人作介紹。

a、你們看,要請幾個人講?為什么?(明確課文分三段)。

b、你愿意講哪個內容?

c、想想一名好的講解員或導游必須符合哪幾個條件?(或:你對自己的講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長時間作準備?

e、如果你能比課文中的文字講得更生動具體,就更了不起,老師支持你!

1、請準備好的同學在學習小組內試解。

2、指名上臺指著畫面介紹,師生們作為游客的身份傾聽并觀賞,然后組織評議。

3、評選最佳講解員:強調“點”“面”結合的講解方法。

(注: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1、你想,這些畫面,我們配上什么樣的音樂比較合適?

(啟發: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依據)。

2、教師播放幾段不同風格不同器樂演奏的曲段,讓同學們聽后擇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獨奏……。

該課件有講解有音樂,聲情并茂:看看這些塑像和壁畫,你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課后去觀賞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敦煌莫高窟美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將敦煌藝術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帶領學生了解佛教的起源,了解石窟藝術的造型方法、表現特點,促進學生理解和弘揚民族藝術,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

學生分析:

由于傳媒信息常側重于西方藝術和現代藝術的宣傳,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太容易感興趣,加之對于石窟藝術、佛教知識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以極其賦予的審美感情和審美理想,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要準備大量的相關信息,并用各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有所收獲。

設計理念:

1、強化本節課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將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培養其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

2、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串聯知識內容,發展學生認知、分析、理解、總結的綜合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石窟藝術,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收集資料,討論、分析,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

3、

道德情感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熱愛祖國優秀美術傳統。

重點:

難點:

對石窟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的感悟。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欣賞導入。

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千手觀音》片斷。

二、深入探究,系統掌握。

通過解說與圖片大體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基本狀況,對它有個基本的了解。

1、飛天。

2、講述一些本生、本緣的故事。《鹿王本生圖》(九色鹿故事)257庫北魏。

九色鹿本生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故事,古代一只有9種毛色的神鹿常在恒河邊上飲水吃草,一天,有人突然落如水中,九色鹿聽到求救聲,便奮力把那人救起,那個被救的人答應九色鹿,永遠不會透露它的行蹤.但不久,國王的寵妃夢見了這只九色鹿,于是,國王出重金懸賞它,結果,那個被救起的人見利忘義,進宮告密,并引國王進山捕鹿,無路可逃的九色鹿,向國王痛陳那個小人的忘恩負義,國王被深深感動,下令保護九色鹿,于是,告密者遭到報應,全身長出毒創,而寵妃也因自己的貪婪羞愧而死.

《尸毗王本生圖》275窟十六國尸毗王割肉貿鴿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個大國,這個國家土地肥沃,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國王名叫尸毗王,是一個胸懷寬廣,愛民如子的國王。他心好佛法,立誓普救眾生。

一天,有只老鷹在追逐一只鴿子,老鷹緊追鴿子不舍,鴿子生命危機,飛來飛去無處躲藏,最后,飛到尸毗王的腋下,請求國王的保護。老鷹追來抓不到鴿子,就對尸毗王說:“這個鴿子是我的美食,我現在饑餓難忍,請國王把鴿子交給我吧”尸毗王說:“我曾許愿,拯救一切生靈,現在鴿子尋求保護,我怎么能見死不救,讓它去送死呢?”老鷹冷笑說:“大王既然愛惜一切生靈,如果我吃不到東西,就會餓死,難道我就不該得救嗎?”尸毗王說:“我可拿其它食物給你吃”老鷹答到:“我只吃新鮮血肉,別的食物一概不吃”尸毗王暗想,我不能救一命,害一命,看來,只有用我的肉來換取鴿子才能同時救下兩條生命。于是,他下令手下取來利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喂鷹,但老鷹又說道:“國王既然要以自身的肉來代替鴿子,那么我也不敢多要,只要和鴿子一樣重量的肉。”尸毗王傳令取來一稈秤,一頭放上鴿子,一頭放上割下的肉。奇怪的是,國王全身的肉都已割盡,還是不及鴿子的重量,國王十分納悶,于是他忍著劇痛,奮力坐到秤盤上。這時,天地動搖,眾天神都被尸毗王普救眾生的善行所感動,齊聲贊嘆,并撒下無數天花。忽然,老鷹和鴿子都不見了,原來是帝釋天和大臣化成老鷹和鴿子來試尸毗王的誠意和信心,最后帝釋天以神力使尸毗王的身體恢復了原狀。

8、72窟等5幅,其中第2。

54、275窟為早期壁畫中藝術性較高的作品。壁畫中尸毗王的群臣有的獨自垂淚,有的抱緊王膝,一種肅穆悲壯的氣氛充溢于畫面上。

本故事和上面的月光王施頭故事均始創造于北涼,當時割據郭煌、酒泉一帶的西涼政權被北涼消滅,北涼的統治者曾對敦煌施行屠城。悲壯沉痛的畫面實際就是當時人民痛苦生活的反映。

《五百強盜成佛圖》285庫西魏。

描繪了五百強盜早飯遭到官兵的鎮壓,受到挖眼的酷刑后,被放逐深林,后收釋迦拯救皈依佛教而雙眼復明的故事。

《須達那太子本生圖》。

說葉波國太子須達那樂善好施,有求必應。敵國仇家收買婆羅門八人,向他乞討國中百戰百勝的白象,太子慷慨施與。大臣入宮稟報國王,國王震怒,將須達那驅逐出國。須達那太子攜妻兒驅車出走,一路上遇人乞討,將馬、車、衣物施盡,千辛萬苦到遙遠的檀特山中隱居修行。后來又有一個婆羅門來要他的兩個兒子,須達那趁妻子不在,用繩索將兒子捆綁起來交給婆羅門,妻子歸來痛不欲生。后來婆羅門將孩子帶到葉波國出賣,被國王知道,深受震動,將孫兒贖回,并迎太子回國。

3、供養人像。

問:唐代人物的造型特點?

4、佛傳故事。

5、經變畫。

(三)、敦煌彩塑。

問:你能找出莫高窟彩塑不同時代的造型特點嗎。

(四)、藏經洞的發現與遺失。

1、藏經洞的發現。清光緒26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積沙時,由于窟壁十分干燥的緣故,沾水后產生聚變,發生一聲沉悶的破裂聲,在南道北壁壁畫處,爆裂開一條若隱若現的裂縫來。王道士感到十分奇怪,用鋤頭敲敲壁面,發出嗡嗡的響聲,說明里面有空洞,就和雇工用鋤頭小心地沿著拿道裂縫挖掘進去,發現門內有一間約三米見方的密室,王道士以為里面藏有金銀珠寶,高興得急忙點著蠟燭進去察看,然而他們們發現什么金銀珠寶,這三米見方的密室卻堆滿了寫本經卷、文書、織秀、繪畫、和佛像絹嶓、托本等稀世古物,其中包括從十六國到北宋年間記載的各種宗教、歷史、藝術、地質、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資料五萬多件,甚曾稱無與倫比的曠世寶藏。

2、藏經洞文物的遺失。

三、四萬卷經書及許多珍貴的壁畫、雕塑,給莫高窟到來了近乎毀滅性的災難,這場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鄰人不堪回首。

三、知識檢測及課后延伸。

填空:

1.石窟藝術源起于宗教的(。

)教。2.中國石窟藝術包括敦煌莫高窟、(。

)、(。

)、麥積山四大石窟。3.莫高窟始鑿于十六國(。

)時期,到(。

)朝時達到鼎盛,

4.清光緒(。

)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積沙時,發現一間約(。

)米見方的密室,堆滿重要文物資料五萬多件,甚曾稱無與倫比的曠世寶藏。

判斷:

1.“舍身飼虎”與“割肉及救鴿”說的是同一個人?2.石窟藝術是中國本土的原生藝術。

思考題:

對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與文物的遺失這一震驚中外的事件有何感想?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

一、激趣揭題。

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許多聞名于世的奇跡,巍峨屹立的長城、規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馬傭、還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

(板書:四大名窟)。

出示課件:觀察這些石窟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開鑿在陡峭的山壁上)。

師:這四大名窟分別是被譽為“東方塑像館”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被譽為東方的羅馬石雕的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又數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氣。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獲得了如此多的榮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了解課文,首先就要把文章讀通、讀順。請同學們找開課文,自由讀課文。

檢查:初讀情況,抽幾名學生分小節讀課文。

三、第二次帶著問題讀課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無限魅力。

剛才老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聽出來了,你們已經被敦煌莫高窟的雄偉壯麗吸引了。可敦煌莫高窟又為什么會獲得如此多的稱贊,如此多的榮譽呢?請再讀課文,用筆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檢查:說說你從哪些句子知道了敦煌莫高窟獲得這么稱贊、榮譽的原因。

小結:是呀,正是因為敦煌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的塑像,還有艷麗的壁畫,所以獲得了這么多的殊榮。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段話。

1、師感情朗讀。要求學生認真聽,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

2、讓生說說我是怎么讀的,并說說老師為什么要這么讀。(“1600多年”說明年代久遠,“492個”說明現存洞窟多,“3000余尊”說明彩色塑像多,“45000多平方米”說明壁畫面積大)。

3、在這段話中給“余”找個近義詞(多)。

把你此時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4、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a、抽生讀。

b、接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兩句;男女生接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敦煌莫高窟中,彩色塑像占著主要的位置,它除了多之外,還有什么特點?(精美)。

2、塑像的精美還可以從哪句話看出來?

指導朗讀第二句話:最大的九層樓比現在的兩幢教學樓還要高出一層;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比手掌還小。讀出這樣的氣勢。

3、補充資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態各異,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無不贊嘆。

自由讀上面這段話,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

莫高窟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啊。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彩塑,你們現在想不想親眼目睹一下?播放錄像。

看了這一尊尊造型逼真、神態各異的彩色塑像,老師相信同學們此時一定有許多心理話想說,把你要說的寫在紙條上。

聽了同學們的贊嘆,我也想說: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遠閃耀的世界的東方!

敦煌莫高窟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文及觀賞,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培養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2、學會10個生字,正確理解詞語。

3、能給各段找出重點詞句。

4、流利朗讀全文,背誦第4、5自然段。

5、通過《作業本》中的習題,練習相應的語文技巧,如關聯詞造句、縮寫句子、加標點等。

一、視頻觀賞,入情入境。

師: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們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說說看了后,哪一點留給你的印象最深?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結合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2、研究這10個生字,哪幾個容易念錯或寫錯,用不同的符號注上,如*。自己寫幾次或念準確。

3、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把你贊賞的詞圈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什么?找出重點詞。

(教師板書生字)。

三、自學交流。

1、請讀課文,一人一個自然段,看看生字念準了沒有。

2、誰想當小老師?把你剛才標出的容易出錯的生字上講臺向同學們介紹指導。評評哪個小老師當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賞的詞大聲念出來,有同感的舉手以示贊同。

4、交流重點詞,說說理由,統計支持者,歸納結論。

四、再讀課文,初步感悟。

再讀課文,請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課文中有的把它畫下來,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來說。

五、設計練習,培養能力。

1、自己設計一個復習生字的練習題,相互交換做。

2、熟讀第4、5自然段,能背誦。

六、播放課件,誘發興致。

1、播放自行制作的課件,內容根據課文定,但只有畫面,沒有講解。

2、你覺得老師做的這些畫面用來上課給小朋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需配上講解和合適的音樂)。

3、老師想請你們大家來給畫面配上講解的聲音,課文作為講解臺詞。分幾個人作介紹。

a、你們看,要請幾個人講?為什么?(明確課文分三段)。

b、你愿意講哪個內容?

c、想想一名好的講解員或導游必須符合哪幾個條件?(或:你對自己的講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長時間作準備?

e、如果你能比課文中的`文字講得更生動具體,就更了不起,老師支持你!

七、嘗試講解,點拔引導。

1、請準備好的同學在學習小組內試解。

2、指名上臺指著畫面介紹,師生們作為游客的身份傾聽并觀賞,然后組織評議。

3、評選最佳講解員:強調“點”“面”結合的講解方法。

(注: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八、選配音樂,陶冶情感。

1、你想,這些畫面,我們配上什么樣的音樂比較合適?

(啟發: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依據)。

2、教師播放幾段不同風格不同器樂演奏的曲段,讓同學們聽后擇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獨奏……。

br/。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

學生交流相關資料。

4.今天,我們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畫。(板書:壁畫)。

二、自讀感知。

一邊默讀,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敦煌壁畫的哪些情況?(注意生字讀音。)。

三、交流領悟。

1.學習生詞。齊讀,說說詞語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歷歷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奪目……)。

2.圍繞以下兩個問題進行交流。

(1)敦煌壁畫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課文介紹了敦煌壁畫的三個特點。第二自然段講第一個特點:規模宏大,風格各異。第3、4自然段講第二個特點:內容豐富,種類繁多。點面結合地先介紹了壁畫的種類,后介紹了壁畫的內容。第5自然段講第三個特點:巧奪天工,技藝精湛。)。

引導學生讀書:你對哪一點最感興趣?為什么?

【允許學生選擇喜歡的內容深入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才能夠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2)畫師們是怎樣創造、傳承敦煌壁畫的?你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根據張大千的話,展開想象:當年的畫師在創作時的苦與樂。)。

3.總結:正是一代代偉大藝術家憑著自己精湛的技藝和頑強的毅力,創造了這人間的奇跡和瑰寶--敦煌壁畫。我們要好好保護它,讓它永遠散發迷人的魅力!

四、練讀拓展。

1.為敦煌壁畫寫一個簡短的宣傳詞。

2.閱讀相關的參考資料。

小學四年級語文《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敦煌莫高窟的藝術,了解他們的藝術特色和發展概況,并能對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莫高窟的彩塑與壁畫藝術,提高學生對敦煌藝術的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我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到藝術品的珍貴,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傳承美術文化的責任感。

1、導入。

同學們,在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獲得舞蹈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觀音》。

生:把敦煌的藝術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等。

師:好,現在就讓我們的思緒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領略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由提問導入,播放《千手觀音》的錄像,啟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觀看錄像。

2、新課。

1、教師演示課件第257窟壁畫《九色鹿王本生》。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講一講《九色鹿》的美麗傳說。

生:一位同學講述《九色鹿》的美麗傳說。

(放課件[昔日繁華])。

生:介紹收集的漢代絲綢之路的資料,結合地圖發表見解。

2、播放課件[佛的世界]。

教師簡述佛教的傳入和石窟藝術。

課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彩塑、壁畫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圖片。

北涼第275窟交腳彌勒。

隋第419窟菩薩阿難像。

唐第158窟涅盤像。

壁畫。

佛傳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緣故事第285窟五百強盜成佛。

經變故事第148窟彌勒下生。

第217窟觀無量壽佛。

學生回答問題,比較后講講各個時期的藝術特點。

總結:敦煌壁畫以北朝和唐代為最盛。北朝壁畫多“本生故事”,宣揚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北朝的時代是一個戰亂的時代,民生多災多難,備受苦難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這些佛教理義上。到了唐代社會安定,壁畫宣揚的良辰美景恰是對盛唐繁榮的現實世界的一種折射,作品充滿健康、樂觀的情調。

3、教師結合上述歷史時期的社會特點進行小結。

播放課件第130窟供養人像與張萱的《搗練圖》比較。

學生談唐代美術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點。

師總結:唐代社會的繁榮成就了藝術上的繁榮。

4、播放課件[百年蒙羞藏經洞])。

教師簡述藏經洞的發現與被盜經過。(課件展示:藏經洞的被盜文物及偷盜者名單、圖片。

學生描述1900年的中國社會,思考藏經洞被盜的歷史根源并回答問題。(認識敦煌作為石窟藝術寶庫的價值,德育滲透)。

3、小結。

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自己單方面的生命。為什么甘肅藝術家在這里擷取了一個舞姿,就能引起全國性的狂熱?正因為他們觸動了許多人心底的蘊藏!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網絡資源共享的特性,達到教學信息資源的共享。

2、能力目標: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借助媒體,再憑借課文中的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生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九冊第11課《莫高窟》。

本課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之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分別寫了莫高窟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

本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本課教學難點是要能讓學生基于網絡環境,搜集處理信息能力以及對課文第二部分的朗讀感悟中,真正認識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讀書、邊思考,并結合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讓學生通過形象感知,體會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

本課教學網頁的設計結合了本課的重、難點,注意課文內容間的結構聯系,一環緊扣一環,充分體現學的過程,主頁中主要有以下七部分。

課文:語言文字,關鍵詞語的理解,相應圖片的鏈接。(便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情感,感悟寫法)。

詞語手冊:提供生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掌握生字新詞)。

學海羅盤:包括本課的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學海泛舟:包括本文所涉及的相關圖片、大量資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已有水平隨時進入、查閱資料、解決問題)。

學海沖浪:設計了一個遷移練習題及課外實踐活動。(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內外結合)。

欣賞:拍攝了莫高窟的外景,圖片及相關影視。(讓學生盡情游覽、觀光)。

請你留言:讓學生學完課文后給莫高窟旅游公司設計旅游廣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點讀書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抓關鍵詞理解課文內容,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領悟寫作法等。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通讀了課文,并且再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默讀了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導學生認真、扎實地經歷“初讀”的過程。再加上將利用網絡資源,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為主,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再實踐中學習。另外,發揮網絡的輔助教學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新課程標準要求:各學科能夠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因此,本課教學,主要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為主線,以學生自我控制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具體說,是讓學生在網絡上自學課文,交流討論,教師則利用網絡控制功能及教學軟件作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利用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和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軟件的引導,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寫法,體會情感,通過教師的適時總結,引導學生達到本課學習目標。

(一)、情境導入。

1、莫高窟有哪些精妙絕倫的彩塑?

2、莫高窟有哪些宏偉瑰麗的壁畫?

3、莫高窟有哪些經卷,藏經洞里有些什么?

(二)、介紹學習方法及學習軟件。

有問題就得解決,而且靠自己來解決,這節課我們就要采用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運用網絡,邊讀邊想,邊學邊練的方法來解決以上問題。同學們請看屏幕上的學習軟件,有課文、學海羅盤、詞語手冊、學海泛舟、學海沖浪,欣賞和請你留言。“學海羅盤”給我們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學海泛舟”給學生提供了各種學習的資料;“學海沖浪”,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兩道習題,“欣賞”可以讓同學們盡情游覽、觀光。下面,請同學們點擊“學海羅盤”。

選擇你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1、可以默讀課文,通過探究課文的語言文字(抓關鍵詞),感受理解課文;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兩方面,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理解,品味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

2、可以閱讀老師提供給你的信息與有關莫高窟資料來品味感受;

3、可以在老師提供的“學海泛舟”中尋尋覓覓。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點擊“課文”開始自學課文。

(三)、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1、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學們可以自由分小組合作選擇性學習,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交流學習體會。

請同學們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說說你最感興趣的是哪部分?(學生可能匯報下列內容)。

(1)彩塑部分。

a、抓住“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這些詞體會彩塑的神態各異。

b、點擊觀察“臥佛”圖片,體會臥佛的長及神態的維妙維肖。

c、通過朗讀表現彩塑的精妙絕倫。

d、集體感情朗讀體會。

(2)壁畫。

a、感悟寫法,體會“有……有……有……還有……”以及“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排比句式的作用,并試著說話。

b、體會省略號的作用(可查找資料再補充說話)。

c、試著感情朗讀兩句排比句。(體會壁畫的精美和宏偉瑰麗)。

(3)藏經洞。

a、抓住有關語句,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才干,同時表達對外國強烈的憤怒。

b、學生想象說話。(想象當時的場面,說說自己的內心。)。

c、感情朗讀這段話。(體會情感)。

(4)談總的感受,并集體朗讀最后一段。(對全文總括,也呼應開頭,對“一顆明珠”作出總的回答。)。

(四)、課堂小結。

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去過莫高窟的每一位游客都會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和它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的內涵。我們不得不為我們的祖先贊嘆。同學們在我們即將離開莫高窟之際,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到莫高窟游覽、觀光,進一步了解莫高窟,導游小姐讓你給莫高窟寫一段廣告詞,請同學們點擊給我留言,想象一下,寫一段廣告詞。

(五)、學生寫廣告,并相互交流。

1、你有金字塔,我有莫高窟。

2、上有大世界,我有莫高窟。

3、不會游天下,會游莫高窟。

4、莫高窟不愧是祖國西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5、有機會我還會來莫高窟的。

(六)、欣賞。

敦煌莫高窟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走過了近5000年的漫長曲折里程,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敦煌莫高窟燦爛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遺跡,滄桑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麗輝煌。

請同學們點擊“欣賞”,讓我們再次過目歷史留給我們的古代人民那創造性的偉大藝術。(學生點擊欣賞,盡情游覽、觀光。)。

(七)、作業。

欣賞完精美的石窟藝術后,老師要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水平如何,請同學們點擊“學海沖浪”,在“學海沖浪”里,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兩道習題。

1、遷移練習:

閱讀下面這段話,把文中的“有的”改為“有……的”,把“有……的”改為“有的”。改后再讀讀,體會一下“有的”和“有……的”之間的異同之處。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2、實踐活動:

舉辦一次“模擬參觀莫高窟”活動。

(1)要求學生用膠泥、粘土或其他材料制作“形態各異”的彩壁,繪制“豐富多彩”的壁畫。

(2)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已制成的展品,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

(3)將展品布置好,指名一人當導游,其他同學當游客。

請同學們先試著做遷移練習,學生交流。

請同學們課外完成“課外實踐活動”,并把活動情況寫下來后發回學校的網站上來。

(八)、教師總結。

敦煌莫高窟導游詞

各位朋友: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0xx年、比云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筑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字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于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于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進入天國的投資。于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

敦煌莫高窟觀后感

進去之后,導游發給我們每人一個講解器,因為窟太大,講解的聲音小,為了聽清并且不互相干擾,就采取了這個措施。

導游告訴我們: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上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沿著小路進了一個洞窟,這個洞窟真大,里面有五僔佛像,洞窟壁上畫著精巧的壁畫。頂部壁畫是彩色的飛天,洞窟四壁畫了千僔小佛像,畫工十分精致,整齊。這次我們一共參觀了十個窟,最著名的是第十七窟——藏經洞。這個窟雖然小,但出土文物有5萬多件,大部分流失到國外,中國僅僅留下了8000多件文物,非常可惜。

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聰明絕頂,這么高的洞窟,居然還能上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聰明絕頂,這么高的洞窟,居然還能上去涂畫顏料,創造出那么多精巧的'壁畫,并且塑造了高大雄偉的佛像,這可是現代人都難辦到的事情啊!古老的中華文明就是靠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創造出來的。

敦煌莫高窟導游詞

大家好,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龔,大這可以叫我龔導。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請大家在內不扔垃圾,不拍照。

現在我閃已經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精妙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威風凜凜的`大王;右上方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像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懷抱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而這一個飛天舒展雙壁,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細細游賞,有什么問題可以來問我。

敦煌敦煌莫高窟導游詞范文

各位游客: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字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于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于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進入天國的投資。于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2019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于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朽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2019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2019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于大英博物館;192019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于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2019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余卷。直到192019年清政府才將被劫余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么藏經洞是什么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說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典而藏;一說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圣經典存放;再一說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教徒破壞而藏。后來收藏了這些經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紀初發現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敦煌莫高窟簡介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

中國石窟藝術源于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后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唐時有窟千余洞,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層,在現在編號為“17”的洞窟曾發現從4世紀到14世紀的珍貴文物5.6萬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學,另外還設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資料。

自19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五萬多卷宗教和世俗文書后,敦煌藝術震撼了整個世界,“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由日本捐資,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舍身飼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莫高窟詩歌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叫我小崔好了。今天的“莫高窟一日游”就由我來為大家服務,如有不周的地方,還請您多多包涵。

現在我們進入洞內參觀,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不要破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密多年的“藏經洞”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還有不周的地方請您多多包涵。大家再游覽一個小時,注意安全,注意保護文物。

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敦煌莫高窟觀后感

俗稱千佛洞。位于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于366年,后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現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飛天4000余身,唐宋木結構建筑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筑、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本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文檔為doc格式。

敦煌莫高窟導游詞

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勝地。但如今它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加速侵蝕。歡迎閱讀借鑒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范文,希望你們喜歡。

各位游客: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于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于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進入天國的投資。于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于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敗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xx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xx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于大英博物館;19xx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于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余卷。直到19xx年清政府才將被劫余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么藏經洞是什么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說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典而藏;一說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圣經典存放;再一說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教徒破壞而藏。后來收藏了這些經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紀初發現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各位朋友: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0xx年、比云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筑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

國學。

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于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于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進入天國的投資。于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

大家看前邊有綠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峰,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布崖面,每個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現存的洞窟中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畫約50平方米。這些壁畫、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到14世紀上下延續千年的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產、生活、交通、建筑、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系、中外交往等情況。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20xx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于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敗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20xx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20xx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于大英博物館;1920xx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于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20xx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余卷。直到1920xx年清政府才將被劫余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么藏經洞是什么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說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典而藏;一說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圣經典存放;再一說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教徒破壞而藏。后來收藏了這些經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紀初發現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下面我帶大家去參觀328窟,這個洞窟的精彩所在為塑像,在進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圓塑、浮塑、影塑等幾種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頭搭架,上面纏上麥稈、谷草、蘆葦、麻絲等,然后用特制的粘涂塑,整形雕刻,最后上彩繪畫的。塑像主要有四大類:(1)佛像,包括釋迦、彌勒、藥師、阿彌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薩像,包括觀音、文殊、普賢及供養菩薩等;(3)弟子像,包括迦葉、阿難;(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羅漢等,另外還有一些鬼神、神獸等動物塑像。由于制作年代不同,風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吳帶當風”等風格,充分地體現了當時的藝術巨匠超凡的想象和高超的思維。

塑像是石窟的主體,多為1佛2菩薩的組合,前期的粗壯而逐漸演變到后期的清瘦。隋、唐以來出現了一鋪七身或九身的群像,也出現了大的造像,如148窟和158窟的兩身長16米多的涅槃像、96窟高3405米的北大佛和130窟高26米的南大佛,都是一時期的作品,其藝術風格也趨向雍容華麗,特別是唐代的許多優秀作品,那注入的感情和技巧,給人的印象就像真實的生命體。

285窟是莫高窟西魏時期的代表洞窟,建筑形式為覆斗頂方形禪窟,內有西魏大統四、五年,造像題記,是莫高窟最早的一個有記年的洞窟。

南壁禪窟上面繪有《五百強盜在佛因緣》故事,講的是: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為盜國王派軍隊捕獲,挖去雙眼,放逐山林,他們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喚佛的名號,佛聽到后,大發慈悲,用神通力使他們恢復光明,并現身說法,終于使五百強盜皈依佛門。畫面非常寫實,每個環節都作出細致的描繪,這則故事對今人同樣教育意義,只要迷途知返,懸崖勒馬,還為時不晚。

220窟是初唐開鑿的洞窟。這個洞窟南北兩壁面,原來被宋代的壁畫覆蓋,1948年已殘損的千佛畫被剝掉后,下面露出了初唐時代的壁畫,色彩如初,非常清新鮮麗,保存狀態極其完好,而且是非常精美的作品。南壁是根據《佛說阿彌陀經》繪畫的“阿彌陀凈土變”,中間是欄桿環圍的寶池,沙羅雙樹下的蓮花臺上坐著阿彌陀佛,以脅侍菩薩為中心,諸菩薩、飛天、伎樂天等眾圣云集,場面非常壯觀。寶池前有紅、綠、黑、白顏色的瓷磚鋪設的平臺,正面舞臺上樂師們在演奏各種樂器,平臺中央有兩個舞姬,在圓形的地毯上踏著音樂節奏立著腳尖跳舞,羽衣飄動,激烈歡快。英建筑藝術主要指洞窟的形制。石窟本身就是具有立體空間的建筑。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為主。所謂中心塔柱式既開鑿時就在洞窟的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上面開龕,龕內塑像;中期開鑿的洞窟相對較大,中心塔柱式被廟堂式即伏頭號代替,多數是在洞窟正面墻壁上開較大的佛龕,塑造多身塑像。窟頂為覆斗式,天井彩繪精美的圖案,后期開鑿的洞窟都比較大,縱深二三十米,稱殿堂窟。洞窟中央高有佛壇,佛壇上面塑造多身較大的塑像。除此以外還有禪窟、大佛窟和涅磐窟。從洞窟建筑形式的轉變和多樣化,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進,融化、成為本民族的東西。另外莫高窟還保存著宋代木結構窟檐五座,以及散布其周圍造型獨特的舍利塔十幾座。加上壁畫中彩繪的亭、臺、樓、閣、殿、寺院、城池、民居、茅巷、野店等等,構成了莫高窟無比豐富的建筑藝術的寶庫,也是一部敦煌建筑史。

大家好,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龔,大這可以叫我龔導。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請大家在內不扔垃圾,不拍照。

現在我閃已經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精妙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威風凜凜的大王;右上方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像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懷抱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而這一個飛天舒展雙壁,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細細游賞,有什么問題可以來問我。

敦煌莫高窟導游詞

大家好!

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楊導。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它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請大家在景區內不亂扔垃圾,不拍照。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精美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象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物的和睦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臂放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這一個飛天舒展雙臂,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好了,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在活動之前,我還是那句老話:請大家保護環境,珍惜莫高窟惜有的土地。它不僅是游覽勝地,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讓我們共同祝愿:擁有無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燦爛輝煌的一頁……歡迎大家再有機會到這里來游玩。

敦煌莫高窟導游詞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一個有1600余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但目前仍保存有從十六國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個,彩塑2415身,壁畫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結構建筑5座。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窟。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既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莫高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它以數量浩繁,技藝卓越的壁畫藝術向人們展示了公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千余年間的社會歷史圖景。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

1961年,國務院公布敦煌莫高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敦煌莫高窟藝術包括建筑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和敦煌文書四大部分,是集建筑、雕塑、繪畫三位一位的立體藝術。其內容極為豐富。

古代民間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并融化了外來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格的佛教藝術。這些規模宏大、為數驚人的宗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理、宗教、社會生活、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煙海的珍貴資料,是人類恒有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游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2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著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于世。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這里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厘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數量眾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

莫高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外國的旅游者的評價對莫高窟的評價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

“它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間,在三華里長的鳴沙山上壁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個洞窟,布滿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彩色佛像共有兩千多身,最大的一個高達三十三米。壁畫的技巧高超,數量驚人,如果一方方連接起來,可排成五十多華里長的畫廊。此外,在一個封閉的石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價值極高的古代經卷,文書,畫卷等。

從市區至莫高窟約有25公里,汽車行駛約25分鐘左右。莫高窟谷稱千佛洞,這里并不是指有一個千個佛或一千個洞窟,佛語泛指有許許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國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聲譽遠遠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開鑿年代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歷史;二是規模宏大,現保存完好的洞窟492個,像蜂窩一樣密密麻麻排列著,錯落有致,綿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畫十分精美,現存彩塑2499身,壁畫45000平方米,有人稱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館,又是一個佛教藝術畫廊。

據莫高窟的碑文記載,公元366年,有位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鳴沙山東麓腳下,此時,太陽西下,夕陽照射在對面的三危山上,他舉目觀看,忽然間他看見山頂上金光萬道,仿佛有千萬尊佛在金光中閃爍,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飄舞,一心修行的樂尊被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動了,他認為這就是佛光顯現,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樂尊頂禮膜拜,決心在這里拜佛修行,便請來工匠,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佛門弟―子、達宮貴人、商賈百姓,善男信女都來這里捐資開窟,從4世紀至14世紀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經久不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敦煌莫高窟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張導。伴著徐徐的春風,我們來到了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面前。

莫高窟坐落在我國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它的四周布滿沙丘。莫高窟的洞窟數量有735個,分南北兩個區,南區492個,北區243個。洞窟里面有精彩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堪稱無價之寶的藏經。它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

大家請跟隨我到內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那些歷史悠久的壁畫。莫高窟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它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大家看,面前的這一幅壁畫,是佛教藝術的其中一幅。這幅畫的描繪的是《尸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國王叫尸毗王,大家都知道釋迦摩尼吧,尸毗王就是它的前世。尸毗王十分的誠實、善良和仁慈,他一心求佛。天上有兩個佛想要考驗尸毗王是不是真心求佛。他們一個變成了鴿子,一個變成了老鷹。老鷹追逐鴿子,鴿子躲到了尸毗王的懷里。老鷹惡狠狠地說:“把鴿子還給我!”因為尸毗王十分善良,他愿意割自己的肉給老鷹,來換取鴿子的性命。兩個佛看尸毗王果然是真心向善,這時,天空下了一陣香雨,國王感到身體輕飄飄的,他成了佛。這個故事就講完啦。

下面,大家看一看壁畫上的飛天,洞窟里有成百上千幅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請撥琴弦。有的倒著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揚,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游客朋友們,我們了解了莫高窟,聽了《尸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大家有沒有被莫高窟的藝術魅力震撼呢?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覽,體會莫高窟的奇妙之處。

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范文推薦
  • 11-22 我親愛的媽媽(優秀16篇)
    優秀作文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導讀者思考問題,甚至影響讀者的思想觀念。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
  • 11-22 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精選20篇)
    通過寫報告,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同時也能夠使讀者對我們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歡迎大家閱讀這些精選報告范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和靈感。
  • 11-22 山東高考題(精選17篇)
    山東是我國的一個省份,位于華東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經濟省份之一。山東自古以來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山東地處海濱平原和山地丘陵交
  • 11-22 應用文通知的(熱門14篇)
    發布通知的同時,也提醒我們要關注他人的需求,使得整個社會能夠更好地協作和發展。接下來,請大家閱讀一些典型的通知范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和
  • 11-22 社區書記培訓心得體會及收獲(通用17篇)
    培訓心得體會是一個總結和梳理的過程,可以讓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些培訓心得體會分享,供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團干培訓結束了,
  • 11-22 白楊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教學計劃的編寫應該注重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附上幾篇經典的教學計劃范本,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示。1依據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結合上下
  • 11-22 父親在女兒婚禮上的精彩致辭范文(19篇)
    一篇成功的致辭應該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能夠激發聽眾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一些著名演講家的經典致辭,讓我們一起感受他們的力量和感召。尊敬的現場來賓朋友們:在這個生機
  • 11-22 我是新時代追夢人(通用16篇)
    通過寫作文,我們可以展現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這里有一些經過精心挑選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寫作時,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結構和內容。
  • 11-22 童年滑冰的趣事(匯總22篇)
    優秀作文能夠給人以啟發和鼓舞,讓讀者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應。想要提高寫作水平,了解和閱讀優秀作文范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參考。
  • 11-22 名師教育觀的學習心得大全(21篇)
    學習心得也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下是一些優秀的學習心得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五码 |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女女做受ⅹxx高潮 | 狠狠干干干 | 中文字幕五月 | 在线成人日韩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成网站 |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99印度 | 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性生活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爱爱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舒淇 | 91久久久 | 1级片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三级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一级毛片免费 | 日韩欧美网站 | 日韩三级黄色 | 欧美午夜aaaaaa免费视频 | 世界性猛交ⅹxxx乱大交av | 黄色国产视频网站 | 久久久婷| 337p日本大胆噜噜噜鲁 | 久操导航 | 成人毛片在线 | 欧美日a|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污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一色天 |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 98av| 中文精品在线 | 黄色小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a级免费观看 | 国产精选第一页 | 在线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九九热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