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翻轉課堂讀后感篇一
國慶長假在家,讀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
一直以來,教育體制改革的話題都為父母們關注,近年,隨著西方教育、新式教育在國內生根發芽日漸蓬勃,家長們對各類教育的可能性的思考更加開放和豐富。
讀翻轉課堂這本書,會被其中一些觀念觸動,也會引發思考。剛好在一個博雅小學堂的家長群里也聊起這個話題,更豐富了自己的思考。多年沒有寫這么長、成篇幅的文字了,很多感悟想寫下來卻因為不動筆而擱置,而飄走了,有時候是需要給自己一點壓力的,借此篇讀后感,練習寫作,也記錄自己的感想。
精熟教學法
給我印象深刻的觀點是,學生對知識和概念高水平的理解應當為常量,而學生為理解問題所花費的時間才是變量。但是在先行的教育模式下,由于課堂時間被固定,教學計劃和進度被固定,所以花費的時間是常量,而每個人對知識的掌握成了變量。這樣也就產生了所謂的好學生、差學生,跟得上、跟不上或者吃不飽的學生。
書中提出的一種教學觀念頗為觸動我,雖然它未必可行未必適合先行教育體制。這種教學方式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掌握扎實了再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而老師的作用,是coach,是facilitator,與學生互動給予指導和解惑。這種方式大大好于課堂灌輸式的學習,而這不正好印合了《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一書中關于學習模式金字塔的理論么。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的例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數不勝數,就不多言了。
學習責任
學生承擔學習的責任,而老師和家長承擔教育的責任,說得多好??!
剛好在一個群里有幾位當老師的媽媽,一起聊起現在的學生。高中課堂是老師越講越明白了,知識點清晰明確,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卻淡化了。這樣的后果是到了大學,喂養式教學多年之后,自主式學習就完全無法適應了,還習慣性的按照高中的方式來學習,對于學識淵博的老師脫離教科書的那種“海闊天空”式的講課無法適應,要求老師明確考點畫重點。
沒有幾個學生真正愿意踏實做實驗、做論文,把課當作知識去汲取的,甚至畢業論文都依賴導師幫忙改了去過關。評價體系被扭曲,真正想學的學生想要深入研究的學生反而容易被裹挾了。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學習目的功利化;自主學習能力差;尊師重教的修養弱。甚至家長摻合到大學教育中,要求老師個給個好分數,為的是將來出國申請的便利/找工作簡歷好看。
這些都是現行教育模式帶來的弊病。(參考博雅小學堂崽媽/月月媽的發言)
碎片式教育和知識地圖
書中提到了學科劃分和課程進度劃分把知識碎片化,提出其實任何一個概念都可能與另一個概念相關,知識是連綿貫通的。這點深表同意。進而作者又提出了可汗學院的一種知識地圖的教學工具,根據書中的描寫看來是非常好的形式,通過一張知識點結構圖,把跨學科的知識們穿在一起。這好像思維導圖的方式,又好像孩子學習中的發散延伸學習。
剛好,有人推薦了一款叫做樂樂課堂的app應用,甜甜又正好在參加一個網絡英文圖書館的堅持閱讀活動。結合起來說說我的體會吧。
首先是樂樂課堂,語文部分看起來是打破教科書界限,從先秦開始按照年代進行的,小學數學部分基本就是孩子現在教科書的內容,只是視頻動畫了而已。看過之后的感覺是,如果孩子沒有掌握當期課堂的內容,可以看看樂樂作為補充。而奧數部分,因為內心反對通過例題教孩子解題的那種“訓練”式的學習方式,所以也沒接受。
再說說英文閱讀。對于家里英文圖書有限的我來說,這個英文圖書館確實給孩子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圖書內容。圖書分級,對于低級別的書,有一個簡單的動畫視頻把書中故事講一遍,然后是讀故事,孩子可以跟讀。每本書有重點詞匯的講解,并通過小游戲做詞匯和句式的練習,以及幫助孩子理解這本書的內容。對于甜甜來說,低級別的書她可以八九不離十的跟讀,即使有些句子或者單詞不認識也不影響她作對那些游戲題。
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性要求很高,她是匆匆讀過一遍拉倒,還是喜歡研究這本書到底講了個什么故事,這個詞到底什么意思,其收獲是不一樣的,甜甜在讀不同書的時候就能看出這種差異。
另外,因為之前我們睡前都會共同讀一本英文小故事或者phonics(復雜的她聽我讀,簡單的她自己讀或者跟讀),而參加了這個網絡英文圖書館的閱讀之后,我們這種親子讀書模式被擱置了,這也讓我很唏噓。如果家里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習慣的話,親子閱讀一定好過交給網絡。
最后,想說的是,對于可汗學院這種學習方式,也許對成人更合適,對孩子并不合適。孩子學習成人化(難/復雜/超前),成人學習小孩化(游戲/段子)。
現在的教育太注重讓學生掌握“知識”了,孩子們學的東西越來越難/越來越超前,孩子們的見識和知識確實比我們小時候豐富多了。但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卻不見得和知識的難度成正比。而“學習”二字的內涵,遠不止知識層面的學習。
翻轉課堂讀后感篇二
翻轉課堂模式的科學之處,在于打破了教學領域一個長期存在的積習。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總體分為兩個階段:知識的傳授階段,內化吸收階段。翻轉課堂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單方面的講授,改變為通過在課堂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師生互動模式,啟動學生思考與討論所學,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師者,傳道授業解也。傳統教學注重學生在學習的第一步――“信息傳遞”,并將這一個過程放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說,課堂上,教師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吸收”。因為傳統教學中,教師是通過家庭作業來檢驗學生有沒有將知識真正掌握,但是教師很少在課堂上將家庭作業。
結果:本應用于師生互動、同伴協作和交流的課堂,常常被教師占用來作知識傳授。但是有很多事實證明,由于群體教學和個體差異的矛盾,使得在課堂時間傳遞知識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兩極分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偏科。
翻轉課堂――師者,導師也。教師從一個授業者變為引導者。學習的主體由“教師教”轉化為“學生學”。學生通過在課外自習,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式教學,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現狀:翻轉課堂講究個性化教學,從某種角度來說,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公平的,因為教學資源視頻,會的,跳過;不會的反復觀看。但是學生的自律性是一個問題。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于老師、學生、家長、乃至整個教育體系都是一種挑戰。傳統教育歷經數千年,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顛覆的,任何一種優秀的教學模式都不會是對上一個教學模式的顛覆,只會是吸收與改進;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經歷過“三災九難”慢慢的融入到社會之中,所以現在翻轉課堂遇到的種種都是合理的,因為它是大洋彼岸的“進口貨”,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改良、符合國情之后,才會被認可。
翻轉課堂讀后感篇三
我很榮幸有這樣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走進具有150年歷史的重慶江津聚奎中學,欣賞美麗的校園,深入課堂學習高效的“翻轉課堂”,還和資歷深厚的同行進行交流,在大家對現今語文教學的諸多看法和思考中,受益匪淺。
重慶市江津聚奎中學校創辦于1870年,位于黑石山,從清代同治九年創辦聚奎義塾開始,發展成聚奎書院,演變為聚奎學校,聚奎小學、聚奎中學,又先后與新本中學、江津三中合并。學校現在是重慶市重點中學,國家級綠色學校,也是江津區基礎教育的窗口學校。
教育制度的改革促進教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高效課堂成為每一位致力于改革的老師的追求,而教和學的高效化勢必會解放學生,解放老師。該校的“541”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高效、少講多學、合作共贏,靜心自學、獨立思考、互教互學、善問敢評。其主要的目的還是以學生的自學程度來決定老師的講解。
實踐這一理念的有效途徑就是“翻轉課堂”,即學生在自習或課外,用移動智能終端從服務器上下載并學習教師預先錄制的教學精講視頻,回到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面對面交流、討論和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一點上,我校的“683”教學模式和它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兩者的處理方式不同,聚奎中學是利用現代化電子設備,通過教學微視頻提前學習,也就是微課堂,在學習后期的檢測中也利用這個平臺實時檢測,最后科任老師通過該平臺反饋回來的學生學習情況數據,有針對性地備課;我校“683”教學模式,則通過老師開發的工具單檢驗學生預習情況,為后期教學做好準備。比較而言,前者更具時效性和便利性,電子設備在現階段也更貼合學生的獵奇心理,易于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略感遺憾的是,聚奎中學“翻轉課堂”沒有對語文學科進行。但從這次該校的示范課中,我也看出我?!?83”教學模式的影子――小組合作解疑、學生展講、生生互評、師生互評。所以教學改革的重點在于學生的“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效課堂才能得到保障。
此外,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年輕教師要敢于提出有關教學的看法,更要勇于實踐;虛心接受指導的同時,對自己的教學要有深入的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外出學習交流。只有在不斷的借鑒和反思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翻轉課堂讀后感篇四
《翻轉課堂》是張老師推薦的一篇關于課堂改革的文章,詳細介紹了風靡美國的一種新型課堂模式——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簡言之就是把要學習的內容,制成7——15分鐘的視頻,由學生在家里學習,并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可見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改變了學習的順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學習的可復制性,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習,給我很多的啟發。
1、了解了一種新的有效的課堂方式——翻轉課堂。這是對傳統課堂的一種顛覆,打亂了我們固有的課堂教學方式,把課堂才是學習的主陣地延展到隨時隨地,家里甚至是有網絡的地方、有視頻終端的地方;實現了學習的自由復制、自我掌控、不斷反復。
2、翻轉課堂源自美國,是改革的產物;可見課堂改革已正成為教育的主流;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在探求有效教學、高效教學。翻轉課堂與我們的道德課堂、杜郎口模式等都是適應學習規律的好的教學方式。
4、翻轉課堂很好的適應了學生的天性,將學習進行了有益的延展;學習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有利于把孩子從沉迷網絡中解脫出來。幾分鐘十幾分鐘就把要學習的問題通過視頻搞定了;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研討、提升、培養素養的場所。教師在關注學生知識獲得同時更多的重視能力的培養和情感的交流。
5、學習翻轉課堂并不是要大家照抄照搬,而是學習別人的改革意識,探索精神,整合能力;提高大家自覺投身課堂改革的積極性,并能夠吸取別人先進的經驗,提升我們的課堂效果,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6、當然,翻轉課堂也受到了一定的技術、設備、環境、資金等的影響。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讀后感篇五
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
由于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教練,這讓我們有時間與學生交談,回答學生的問題,參與到學習小組,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指導。當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我們會注意到部分學生為相同的問題所困擾,我們就組織這部分學生成立輔導小組,往往會為這類有相同疑問的學生舉行小型講座。小型講座的美妙之處是當學生遇到難題準備請教時,我們能及時的給予指導。
當教師更多的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我們也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我們在教室內巡視過程中注意到學生發展起了他們自己的協作學習小組,學生們彼此幫助,相互學習和借鑒,而不是依靠教師作為知識的唯一傳播者。它確實是神奇的觀察,使我們對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探討充滿了敬畏。
當我們尊重學生們的這種方式,他們通常會作出回應。他們開始認識到,我們在這里,是在引導他們的學習,而不是發布指令的教師。我們的目標是他們成為最好的學習者,并真正理解我們課程的內容。當我們在學生身邊和他們一起掌握概念,他們會以他們最好行動來回應。
可能有些同行會問,我們如何形成我們的學習文化。我們認為關鍵是讓學生確定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爭取完成任務。因此我們著力于把課程變成有意義的活動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