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其表達方式以敘述、說明為主,在語言運用上要突出陳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顯示內容的真實和材料的客觀。報告幫助人們了解特定問題或情況,并提供解決方案或建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區健康扶貧工作報告篇一
一、堅持不懈做好孤寡老人的監護和救助工作
1、認真落實《社區孤寡老人的監護救助工作制度》,對轄區內的孤寡老人都進行了登記造冊,并做到不漏登記、不錯登記,對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上門登記。經過核查,20xx年度我社區共有2名孤寡老人登記在冊。
2、社區居委會每月安排工作人員探訪,開展一幫一活動,組織社區志愿者上門服務,關心孤寡老人的生活情況,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有一位孤寡老人是80多歲的退休老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無子女,我社區工作人員經常上門看望老人家,與她聊聊天,了解其生活起居情況,幫助其購買藥品、打掃衛生等;我社區給老人發放求助電話卡,老人生活中遇到困難隨時可以撥打社區求助電話。
3、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給孤寡老人、困難老人發放慰問品:重陽節,我社區組織轄區孤寡老人、進入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的退休老人舉行茶話會,發放慰問品,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我們堅持個個上門慰問,讓轄區的老人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當新春佳節到來之前,我社區組織志愿者對轄區的孤寡老人和困難老人進行慰問,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讓老人過上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二、做好轄區退休老人的社會化管理工作做好退休人員的造冊登記。
今年進入社區的退休人員累計有725人,新進入的有43人,我們對所有退休人員進行了入戶登記建立一人一卡,了解其基本情況。
積極開展敬老愛老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今年社區舉辦座談會2次參加人數有近200人,重陽節茶話參加的人數有600多人,因行動不便不能參加茶話會我們上門慰問的有64人,組織退休人員參加各種文娛活動5次。
關注退休人員的健康狀況。社區關心退休人員的日常生活狀況,20xx年,我社區聯系轄區醫療單位為轄區老年人免費義診和體檢有3次,得到這方面服務的人數有400多人,同時,凡是因病住院的退休人員,我們知道后均及時到醫院探望的有62人。
此外,我們為社區居民辦理老年優待證45人,協助市社保所進行生存認證有670人,供養對象生存認證的有19人。
三、做好殘疾人的幫扶工作傳統節日走訪慰問殘疾人,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中秋佳節、春節,社區均組織人員對轄區的困難殘疾人進行慰問;面對生活困難的29戶殘疾人家庭戶,我社區均幫助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還有為12名精神殘疾人免費提供藥品。社區殘疾人協管員經常深入轄區各個角落與殘疾人交流,鼓勵殘疾人參加殘聯、社區舉辦的各種活動,幫助那些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幫扶工作拓寬就業領域,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今年,我社區通過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各種招聘會有5場,參加的人數有250多人,深入密集形企業鼓勵單位招用我們失業人員,推薦并成功就業有70多人,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失業人員按規定提供免費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和職業培訓的有30多人。今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80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50人,幫助大齡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人。
鼓勵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對從事個體經營自主創業的,憑《再就業優惠證》按規定享受相關稅費減免政策的有15人,自籌資金不足的可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2人,對那些符合條件申請小額貸款且有自主創業能力,資金不足又找不到擔保人的人員,我們社區以信譽社區的承諾給予擔保有5人,讓他們及享受到政府有關優惠政策的扶持。
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為零就業家庭和失業人員除了免費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外,還及時提供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共50多人。五、做好貧困家庭的幫扶工作認真做好低保政策的宣傳工作,讓社區居民了解低保對象的范圍,低保救助的方式,生活困難,經濟收入低時懂得如何申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社區民政工作人員經常深入群眾,了解社區居民的生活情況,做好排查工作,摸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人數,確保應保盡保,同時認真做好低保的審核工作。居民如果提出申請,我們社區工作人員均及時上門調查,并向周邊居民了解申請家庭戶所有家庭成員的生活、工作情況,并給予公示,嚴格按照“申請——調查——公示——審批——再公示”的程序進行低保的審批調查工作,對群眾舉報給予調查核實,符合低保條件的及時給予受理并向上級低保機構呈送申請材料。
同時對低保對象實行動態管理,每季度審核一次,根據低保對象家庭成員收入情況,按規定的程序及時調整低保差額補助金,給予其增發、減發或者停發,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根據上級文件要求,為進一步推動扶貧工作進展,在xx月xx日下午,蔡壽鵬書記帶領我社區兩委干部十余人一起來到企石鎮上洞村開展扶貧調研。雙方領導班子就上洞村20xx年的經濟狀況、招商引資、社會管理、存在的困難等方面互相交換了意見和建議,并對新一年的扶貧工作進行了簡單部署。
今年,上洞村工作成績突出,突出表現在如下三方面:一是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20xx年,上洞村村級經營性收入同比增加,集體總資產同比增加。二是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今年,上洞村成功地把南城工業園未開發利用的730畝農田整體對外出租,為集體經濟增收260多萬元;同時,利用市151萬元扶貧專項補貼,將第一工業區夜市場進行清拆,修建起一棟約3000平方的廠房,并成功地對外出租,為集體經濟增收34多萬元。三是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洞村村道巷道硬底化工程和排水排污設施工程現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極大地優化了村內的營商環境。
雖然扶貧工作成績突出,但是上洞村在發展經濟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一是經濟基礎薄弱,發展資金不足;二是社會事業開支日益加大,負擔較重;三是群眾發展觀念和意識有待進一步轉變。
在未來新的一年里,我社區將結合上洞村的實際,繼續加大扶貧力度,通過實地走訪、指導交流,努力推動上洞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向前發展,經濟實現新一輪的騰飛。
一是開展走訪調研。
新的一年,我社區將繼續沿續以往的做法,每季度實地走訪上洞村一次,及時了解和跟進幫扶對象的工作進展,為其解決難題,助力上洞村早日脫貧致富。
二是加強溝通交流。
除了實地走訪外,我社區還將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無私地與上洞村兩委干部分享霄邊近年來總結出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經驗,及時給予指導;同時,我社區領導班子還熱情地邀請上洞村領導干部來到長安霄邊做客,切實加強雙方的溝通與交流。
三是提供適當扶持。
20xx年,為了進一步發展經濟,上洞村將新建廠房前的泥土路建設為水泥硬底化道路。我社區為緩解上洞村面臨的經濟困難,為上洞村提供了10萬元的市專項扶貧資金,作為道路的建設資金,助推上洞村的經濟向前發展。在新的一年里,我社區將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繼續加大扶貧力度,及時提供援手,助力幫扶對象早日脫貧。
一、扶貧村基本情況
我鎮xx、xx、xx、xx、xx、xx等6個省定扶貧村均分布在山區,共有xx個村民小組,xx戶xx人,貧困人口xx人,占總人口的xx%。上述6個村境內交通不便,歷史自然條件差,人口整體素質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貧難度大;特色產業多以零星種養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經規規模,生產水平低下,群眾生活困難,扶貧底子薄弱,開發任務艱巨。20xx年,縣委決定實施荊溪等x個村為期兩年的扶貧整村推進工作,派縣人大辦、縣民政局等x個單位進駐x個村開展扶貧整村推進工作。
二、扶貧整村推進主要工作情況
1、完善機構,建章立制,加強扶貧組織建設
扶貧工作開展的關鍵在于加強領導,有了完整的領導組織機構,才能確保各項扶貧工作順利開展。我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加大了對扶貧工作的領導,將扶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工作。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主要領導作為幫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并明確分管領導,落實具體人員,確定工作目標,完善工作機制。同時,同時,各扶貧村也成立了由支部書記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聘請村里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婦女干部以及關心公益事業的農民群眾參與扶貧開發、資金監督和項目實施。突出抓好了村支兩委班子建設,增強了村支兩委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公信力,為扶貧村脫貧致富、全面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健全了村規民約,建立了“三會一課”等制度。為保證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從規范管理與民主理財角度出發,我鎮引導各扶貧村通過召開黨員組長會議,民主產生了村理財小組,成立了村監督委員會,產生了紀檢委員與村報帳員,重點項目的實施與招投標工作均通過組長、黨員、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按階段公布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保證了扶貧資金使用公開、公正、透明。
2、明確重點,理清思路,狠抓扶貧項目建設。
社區健康扶貧工作報告篇二
1、有效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轉發市衛健委《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好《實施方案》,確保“2020年全區簽約服務率達到30%、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10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率達100%、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簽約率達到100%”的任務指標,**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成立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建立了日常信息月報制度。
到8月31日,共有3個醫療機構參加家庭醫院簽約服務,建立家庭醫生團隊30個,有120名醫療衛生人員參加簽約服務。1-8月共貧困人口簽約4989人,占貧困人口的100%。
2、各醫療機構完善了服務流程。
3、實行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
根據《泰安市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實施方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鄉鎮衛生院住院已取消住院起付線,并于2019年1月起在全市縣、鄉(鎮)各級醫療機構實行了先診療后付費制度。
4、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
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村貧困人口大病診療的通知》,我區嚴格執行此項政策,強化組織管理,嚴格執行分級診療制度,積極開展臨床路徑,保障質量、控制費用工作和信息化管理,方便貧困群眾就醫,切實減輕醫療費用,醫療機構診療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
社區健康扶貧工作報告篇三
(一)為農村貧困人口開展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開展簽約服務。5月4日,市衛計委發文布置各縣(市、區)為轄區內農村貧困人口開展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動態分類管理;同時,免費為農村貧困人口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完成12萬余人簽約服務,此項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7月6日-7日,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推進現場會在定遠縣召開。
(二)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調查。5月26日,市衛計委召開了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調查工作啟動會,到6月底,全面完成調查任務,共調查建檔立卡“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農村貧困人口82713人。內容涵蓋疾病診斷名稱、確診日期、確診機構、醫療總費用、新農合報銷金額、大病保險報銷金額、民政救助金額、自付金額及診療結果等11大項。此數據已錄入系統并上傳至國家衛計委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管理數據庫,為下一步實施分類救治提供基礎性數據和決策依據。7月上旬,我委又成立兩個組,分別對定遠、鳳陽、明光、全椒、來安五個縣進行監督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數據精準,分類精細。
(三)印發《滁州市健康脫貧行動計劃》。我委7月底前出臺該計劃,主要從“醫療保障、大病救治、疾病防控和能力提升”等四個方面精準施策,讓貧困人群“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目標是到2017年,我市縣域內就診率力爭達到90%;到2020年,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重大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根據健康脫貧計劃,全市已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和免住院門檻費制度,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參合農民出現大病情況,在新農合報銷后,如果個人自付部分合規費用超過大病保險起付線(萬元),即可再次申請大病保險補償,補償比例為60%-90%不等。按照文件要求,貧困人口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綜合補償后,在縣、市、省域內就診的個人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萬元、萬元、1萬元,實行政府兜底保障。
(四)印發《滁州市健康脫貧工程實施方案》。代市政府擬定了《滁州市健康脫貧工程實施方案》,由市政府于9月28日正式發文,明確了相關醫療兜底政策。明確了工作任務、責任單位,時間表、路線圖,并明確健全了工作推進和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健康脫貧工作取得實效。
(五)綜合醫保政策落實。市財政拿出1044萬元用于貧困人口醫療兜底保障,分配到各縣、市并要求縣級財政拿出配套資金,確保醫療兜底工作順利開展。11月10日,全市有扶貧任務的縣全部完成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一站式”結算系統改造并投入使用,截至12月底已進行結報4811人。
(七)強化基層基礎,提升健康脫貧能力和水平。一是強化項目建設。目前全市開工新建基層醫療衛生項目68個(完工項目51個),共投入約1億元。二是強化人員培養。今年選送30名醫生參加省級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為基層培養醫療骨干;組織20名城市醫生參加全科醫生代教培訓,為基層儲備醫學老師。開展定向招生工作,為定遠縣、南譙區爭取了10個名額,為鄉鎮醫院儲備醫學人才。三是開展醫學技能比武。在開展繼續教育、以會代訓和鄉鎮(社區)醫療骨干培訓基礎上,我們又聯合市總工會、市婦聯組織全市117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骨干開展業務技能比武,以此推動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
(八)督導工作。10月9日至10日,對全市各地的健康脫貧工程相關文件出臺、貧困人口醫療優惠政策實施、貧困人口健康檔案建立、簽約服務開展情況、健康脫貧活動開展及信息報送等情況進行了督查,通過此次專項督查,進一步了解到各縣(市、區)健康脫貧工作有序開展,確保貧困人口“三個一”工作順利完成。12月28至29日,參與市扶貧辦組織的包括健康脫貧工程在內的滁州市脫貧攻堅“查、看”工作,對全市健康脫貧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
社區健康扶貧工作報告篇四
(一)明確劃片包干責任制。
6位院委會成員包6個辦事處,作為辦事處健康扶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帶領健康扶貧辦人員對各村健康扶貧工作的領導、監督和考核工作。并與各村協理員簽訂了《水泉鎮健康扶貧目標責任書》,對“八個一”和“簽約服務內容”落實情況均要求完成100%。
(二)集中行動,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工作。
2017年7月開展了“紅馬甲”下鄉入戶“講、查、改”活動,組織衛生院醫護人員和鄉村醫生共計60余人,組成6個工作隊,統一服裝,統一服務模式,統一服務要求,走村入戶開展為期一周的健康扶貧村村“講、查、改”專項活動。12月開展了“健康扶貧回頭看”活動,對健康扶貧各項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自查整改。
通過以上工作,確保各項健康扶貧政策落實到位,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全鎮干部群眾的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社區健康扶貧工作報告篇五
駐村工作組
一、高度重視,明確責任
二、深入調研,理清思路
****村作為我局的扶貧聯系村,位于***鎮南部丘陵地區,地形四面環山,由6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組成,總人口2022人。受自然地理條件制約,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濟發展緩慢,群眾收入以農業為主,農村經濟結構單一,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為切實做好幫扶,改變該村貧困落后的面貌,工作組進駐該村后,立即投入工作,廣泛深入群眾,認真傾聽民聲,全面開展“三查”。一年來,共召開了座談會議5次、走村入戶訪問群眾100多戶、與村黨員干部和群眾深入談心,摸清了***村的村情、民情和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掌握了群眾的所想、所急、所盼、所需。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確立了從三個方面進行幫扶:一是以村級組織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將村支部帶頭作用“樹”起來;二是以村級道路和水利設施為重點,加快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三農”發展;三是以烤煙、生豬養殖和玫瑰香柑種植為突破,發展特色農業,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提升農村領頭羊的素質
煙政策、稅收任務等宣傳,確保該村無超生搶生現象發生,圓滿完成了烤煙收購、各項稅收任務。
四、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懷和溫暖送到他們身邊。201*年,工作組籌集資金2000元,大米10袋,棉襖10床,對特困戶、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得到了群眾的好評。四是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今年9月中秋前夕,我局出資5000元,與***、***、***、***單位,共同參加了由該村組織的“玫瑰香柑杯”籃球賽,通過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聯系友誼,營造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同時,該村還邀請民間樂團到村里唱戲,讓村民在辛勤勞動之余,感受到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五是解決村民出行難和灌溉難問題。針對***村道路設施薄弱,水渠灌溉嚴重不足的現實困難,工作組切實幫助抓好水利、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我局想方設法自籌資金10萬元,并從其他渠道爭取資金5萬元,扶貧水泥220噸,興修了從青石板山塘到水塘坳的水渠4300米,引來山泉水,解決了800畝水田的灌溉問題,讓群眾生產、生活得到了保障;硬化了村級道路公里,有效改善了群眾出行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