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銳角和鈍角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辨認直角,并在判斷直角中滲透了比較大小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所用方法與上學期的一致,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比較的。但比較的重點不同,前者是判斷角是否是直角,后者是看一個角比直角大還是小。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中已經學會了如何辨認角和直角,并已建立了正確的表象。銳角和鈍角是角的初步認識的延伸,完善學生對角的認識,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又一次提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經歷銳角和鈍角的認識過程,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課堂中創設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三角板、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舊知導入,孕伏新知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教師拿出一個三角板)
生:三角板。
師:對,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作圖工具三角板。一個三角板中有幾個角?你們認識哪個角?
[預設:學生說出三角板中有三個角,其中有一個是我們已經學過的直角。]
師:對,三角板上有一個直角。我們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來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請你指出你的三角板上的直角給同桌看一看。
二、自主動手,建立概念
師:現在請大家根據自學提示完成自學。
〈自學提示:看書第38頁主題圖內容進行自學,運用你學到的新知識把下面這些角分類,并說說分類理由。
(課前在小黑板上預先畫好直角、銳角和鈍角各3-4個,并編上號。〉
(四人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哪個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們組的學習成果?
(學生匯報并進行板書)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分得又快又對!
師:看來大家自學很成功!數學上把比直角小的一類角叫做銳角,把比直角大的一類角叫做鈍角,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銳角和鈍角)
三、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1、變角游戲。
師:同學們,你能用活動角做一個直角嗎?(生:能。)
師:想一想,怎樣把直角變成銳角和鈍角呢?先自己動手操作,并仔細觀察角的兩邊張口是怎樣變化的。
師:請同學們跟自己小組里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操作的。
2、引導小結。
師:把直角的兩邊張口變小就得到銳角,銳角比直角小;把直角的兩邊張口變大就得到鈍角,鈍角比直角大。
師:從變角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學生能說出銳角最小,鈍角最大。]
師:我們把銳角、直角、鈍角按大小可以這樣排列:銳角直角鈍角。
四、鞏固練習,豐富感知
1、辨角。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銳角和鈍角,你能辨認出這些角是什么角嗎?(書39頁第2題)
(先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
師:(出示一個和直角非常接近的銳角)老師這兒還有一個角,它又是什么角呢?
引導小結:當用眼睛無法準確辨別一個角是什么角時,要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來幫助辨別。
2、找角。
(1)找圖中的角。
(2)找生活中的銳角和鈍角。
師:角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哪些角?
3、畫角。
師:同學們真細心,從生活中找到了那么多的銳角和鈍角。
現在你能在紙上畫下你剛剛認識的銳角和鈍角嗎?
(獨立畫完交流后叫個別同學展示。)
五、總觀全課,課后實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學生各自說感受和體會)
二年級銳角和鈍角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直觀認識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理解銳角和鈍角的概念。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斷一個角是銳角還是鈍角的方法。
2、在活動中充分感知銳角和鈍角的大小和初步范圍,體驗幾種常見角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3、結合生活實際,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4、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
能區分銳角、鈍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板書課題
1、同學們,上學期我們認識了角,角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一個頂點,兩條邊)。出示主題圖,你能在圖中找到角嗎?(學生積極上臺找)。
2、這些都是角,那我們看,這個角是什么角?(直角)怎么驗證呢?(一生上臺演示)
二、板書課題
這些還是直角嗎?他們不是直角,那叫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王國里的另外兩名成員,銳角和鈍角。(板書課題)
三、學習目標
本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他們并能正確的辨認銳角和鈍角。
四、自學指導
本節課我們要分男女兩組進行比賽。要達目標,要靠同學們自學,大家有信心嗎?
請大家打開書第38頁,仔細觀察主題圖,請你也像圖中這樣,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比一比,結合下面的文字,思考: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自學時間3分鐘)
五、先學
學生安靜自學,教師巡視,監督學生自學。
好,時間到,大家自學好了嗎?同桌之間可以小聲交流一會兒。
好,下面進行檢測題。檢測一在書上第39頁第二題。請一男一女兩名學生代表板演。
六、后教
好,同學們,請大家看黑板,你們同意上面同學的觀點嗎?不同意可以上臺改。
沒有意見了嗎?好,我們看,2號角為什么是銳角呢?(因為它比直角小)誰能驗證?(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頂點對齊,其中的一條邊對齊,看另一條邊是在直角的里面,所以是銳角)。為什么6號角是鈍角?(比直角大,用直角的頂點和角的頂點對齊,一條邊對齊,另一條邊在直角的外面)。教師適時板書。
小結:現在,誰來說說什么是銳角,什么是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銳角比直角大)。請你給他們排排隊。
檢測二:生活中到處都有這些角,你能找到嗎?
還有哪里有這樣的角呢?(自由說一說)
在我們的游樂園中,也有很多的角,請同學來找一找。(找出幾處明顯的角)
做角:我們已經認識了角,那么,請你用你手中的工具,來做一個角吧。說一說自己做的是什么角。
現在我來說,你來做。教師說角的名稱,學生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總結:今天你的收獲是什么?(自由說)
七、當堂作業
我們就來將今天新認識的兩位朋友畫下來。先說說畫角應該注意什么?(邊畫直,要先點頂點等等)。學生獨自完成。
二年級銳角和鈍角教案篇三
一、口算
30+9=
30÷6=
56-6=
6×5=
29+8=
9×2=
32÷4=
26+7=
21-5=
6×6=
二、填一填
1、要判斷一個角是銳角還是鈍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2、一條紅領巾有()個角,中間的角是()角,兩端的角是()角。
3、根據角的大小我們把角分為()類:一類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為一類,我們把它叫做()角;比直角大的角為一類,叫做()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二年級銳角和鈍角教案篇四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7~39頁。
1.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會用相關的工具畫出直角、銳角和鈍角,通過看、說、折、畫、拼、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正確區分銳角、鈍角和直角的特征。
1.教具準備:cai課件,三角板。
2.學具準備:練習紙、三角板、活動角、小棒、粘紙等。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小精靈和上海楊浦大橋的畫面)
小精靈:小朋友,還認識我嗎?我是你們的好朋友聰聰,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游覽上海的楊浦大橋,聽說每根斜拉的鋼索和中間制成的柱子之間的角度可有講究了,是許多工程師智慧的結晶啊!
師:原來造大橋還要用到這么多有關角的知識,你能找出橋上的角嗎?
二、探索新知
1.感知角。
學生指角,教師用鼠標點擊相同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狀。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這些角都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師:在找出的角中,有沒有我們學過的角?請說出它的名字。
生:1號、3號角我們學過,是直角。
師:他們說得對嗎?用什么方法能證明它們是不是直角?
學生(七嘴八舌):讓我們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知道了。
課件演示比角,發現有的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完全重合,有的不能重合。
師強調: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幫助判斷時頂點要重合,一條直角邊重合,再看另一條直角邊。
2.給“角”分類。
師:那現在你們能對這六個角進行分類嗎?
生:能!
同桌交流,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分法一:分成兩類,1號和3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是直角;2號、4號、5號、6號在一起,因為它們都不是直角。
教師評價:這一組是根據是不是直角來分的,挺有道理的。
分法二:分成三類,1號和3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是直角;4號、6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比直角小;2號、5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比直角大。
生: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
師:你為什么取這個名字?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二年級銳角和鈍角教案篇五
1、教學內容:
單元第37—40頁“銳角和鈍角”。
2、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這個部分內容是在上冊認識了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并達到會區分直角、銳角和鈍角。教材在編排上注意到低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從一幅“兒童樂園”主題圖入手,引起孩子的興趣,通過找一找、說一說、動手做一做,一步步達到這節課的學習目的。
3、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依據《大綱》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 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 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思維。
(3)使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舉例,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重點、難點
(1) 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這些角。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和操作法。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力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探索,得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結論。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在合作中解決問題,一步步達到學習目的。為使教學更直觀、簡明,我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圖讓學生找角,輔助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張笑臉為獎勵,極大調動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為此我努力作到“授人以漁”。首先從學生的已知出發,讓學生觀察,主動獲取知識。如找到學過的角。其次,讓學生合作交流、比較,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從而會區分三種角,最后,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找角,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并且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教學。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四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情境導入,復習鋪墊。第二環節: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角。第三環節:鞏固練習,豐富感知。第四環節:思維拓寬。
1、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根據兒童的特點,先出示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興趣。讓學生從主題圖中找角,并讓學生說說對角已有哪些認識,達到復習鋪墊的目的。并為下一環節為角分類,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2、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
銳角和鈍角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緣于學生對角和直角已有一定的認識,能從大大小小的角中,應用工具三角板找出直角來,教學中設計讓學生把大小不同的角分類,老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交流,一步步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這樣讓學生從淺到深,來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3、鞏固強化
在學生知道了“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做角,體會三種角的不同;讓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實物畫上找角。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著角,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自己喜歡的角,關注到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學到知識的樂趣。
4、思維拓寬
電腦顯示幾副以角為輪廓線的圖,讓學生在一次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始終站到主體地位,從說到做,又從做到說,說動結合,既輕松又愉快的達到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