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九年級的成績分析報告篇一
每學期考試結束,都會進行成績的分析與總結,這是有必要也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通過思考,我們不僅能夠看到一學期努力取得的成果,也看到學習中的缺點與不足,對今后的學習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本學期年級成績總體情況良好,學習氛圍較為濃厚,大部分班級學習努力,到課率高。本學期掛科人數較上學期較為減少,掛多科的人數也遠少于上學期,且由加權成績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比上學期認真,許多同學的加權成績較高,說明上學期大家能夠很認真的自覺去上自習,作業完成也比較認真。不過,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少部分同學成績依然較差。
1、總體情況穩定,掛科率沒有明顯的下降。本學期全年級的掛科率為,與往常相比,還是呈原本的水平,掛科較多的還是那幾位同學,并沒有因他們而減低掛科率。詳見表一。
2、學習總體情況良好,大部分同學認真學習,取得了優秀的學習成績。物理專業的晏明濤同學,加權平均分達到,電科專業的張瑜同學,加權平均分,李達班黃清華同學,加權平均分為。應用物理專業加權平均分80分以上11人,電科專業有27人,李達班11人。
3、各個班級呈競爭態勢,出現了許多優秀班級,也有部分班級掛科率較高。分專業對各班進行橫向比較可以看出,電科專業四班表現最為優異,掛科率僅為;應用物理專業二班比一班略勝一籌,但掛科率仍有之高。在對每一個班級進入大學以來各學期考試成績的縱向比較中發現,電科一班的掛科率呈上升趨勢;電科二班的掛科率居高不下;電科三班在大一上學期表現最好,但近兩個學期中表現欠佳;電科四班掛科率有下降趨勢。應用物理一班和二班的掛科率一直維持在30%左右;李達班則相對維持在較低掛科率的狀態。不得不說,兩極分化還是有些嚴重的。
考試結束后,各班學委配合學習股了解了掛科同學平時的學習情況,備考情況等,總結出導致掛科普遍原因如下:
4、 由于對任課老師的抵觸心理,不認真聽課或在課堂上玩手機,看其他課外的書籍;
5、 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現在已經是大二下學期了,很大一部分同學已經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在學習上能做到刻苦努力,不甘落后;但也有個別的同學不按時上課,沉迷于游戲,消極渙散;針對這些情況及上述導致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我們決定在今后采取以下措施:
最后,建議年級上組織晚自習,這學期雖然課程數減少了,但課程的難度大大增加,如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剛開始我們就感覺很吃力,再者,個別同學的自我約束能力不是很強,開展晚自習,既約束了同學們,也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互相討論學習的環境。希望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愉快的完成這學期的課業。
九年級的成績分析報告篇二
今年的期末試題總體上比去年的期末試題相當,尤其沒有聽力。整份試卷在考察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注重了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考察,注重語言環境及文化背景的設置。整份試卷具有靈活性、開放性、探究性及綜合性,既考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又考學生的應試能力,尤其是靈活的應變能力和細心解題的學習態度。
二、成績分析
這次英語期末考成績對年級段來說,不管平均分還是合格率名次都不理想。成績層次分明,不同任課老師間存在差距,九(4)的英語成績遙遙領先,同一任課教師在不同班級也存在差距,后30%比例過大。
三、存在問題
1、在考試過程中,部分學生存在對考試不付責任的現象。
2、學生解題過程中對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產生拒絕和畏懼心理。
3、學生的解題技巧不夠熟練,速度慢,考試時間分配不合理。
4、學生對單詞的遺忘率高,加上惰性心理,作業馬虎對待,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四、解決措施
1、首先要求學生端正思想態度,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盡量降低教學難度,放慢教學進度,設計教學坡度,增加教學趣味,及時查漏補缺,培養獨立的解題能力。
2、規范訓練,尤其是寫作的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認真審題、規范答案、書寫工整,版面安排整潔,不亂涂亂畫,字跡大小適中等各種良好習慣。
3、提高課堂的復習效率,精講精練,解題速度與一定量的習題練習還是密不可分的,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
4、重點關注后30%的學生,鼓勵他們去記憶單詞,以背誦《考試說明》中的詞匯表,有利于提高單詞拼寫的準確性和閱讀理解的得分率。
5.加強學生的誠信考試教育,不能讓學生學會投機取巧。
7.加強考前的心理疏導工作和應試策略指導。
九年級的成績分析報告篇三
20xx屆畢業班中考工作已經結束,經過自己這一個學期的拼搏,學生的初中語文學習順利結束?;仡欉@學期來的教與學的情況,發現既有成績也有不足,現把我任教的九(1)和九(2)兩班的語文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從畢業會考成績來看,九(1)和九(2)兩班的的語文教學質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及格率穩定在84.5%-91.44%之間,人均分也保持在102分左右,比較穩定。只是優秀率偏低,說明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在提高優秀率上下功夫。畢業會考全縣一類校排位第4,比上期兩位老師所帶的成績進步了三個名次,自己的辛苦付出沒有白費。
1.竭力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以問題、學習任務為把手,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和思考,很少直接把結論拋給學生的。在課堂上均比較重視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并通過對話形式,組織必要的課堂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和體驗。自主學習已成為自覺的普遍行為,合作學習的運用也很廣泛。
2.教學過程清晰而有序。課堂教學中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呈現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做到心中有教材、有學生、有課堂,力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重視基礎,重視積累,重視語文素養的養成。在語文課堂上,我很重視基礎性的東西的,如字詞、文學常識、詩文名句、課內文言文的背誦與理解。
1.學習目標不到位。這里的目標不是“教”的目標,而是“學”的目標。這個目標是要有操作意義的,能觀察,能測量的;是要精心預設的,甚至需要字斟句酌。因為沒有這個操作層面上的目標,有的課就顯得有些隨意,學生回答不出問題,靈機一動,那下面就討論討論吧,甚至有上到哪算哪的情況。目標意識不強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我知道教什么、怎樣教,至于我為什么要這樣去教,不清楚,以致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一系列活動,就顯得盲目。
2.文本解讀不到位。閱讀課文,一般流程,總是先了解一下“寫的是什么”,再逐段分析具體又寫了些什么,全是字面上的表層意思,很少能做出進一步的深層挖掘。即使有一些深層的開發,架空的比較多。真正通過語言文字的透析咀嚼得出中肯的.恰當的結論的比較少。這種閱讀,只停留在同一水平的層面上,即使把課文全部弄懂了,即使解決了“寫的是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的全部該“懂”的內容,也只達到理解性閱讀的層面。對新課程提倡的創造性閱讀和評價性閱讀要求,還相距甚遠。
4.課堂訓練不到位。能力一定要通過訓練才能形成,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顯得不足。一般的做法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問題--問題結論。幾個環節中,“提出問題”,簡單;解決問題,急促;討論問題,瑣碎;問題結論,脫離(早已超出了問題的范圍)。試卷講評不到位。練習評講、試卷評講,應該作為一種課型作專門的研究,但現在的做法還是重在對答案。
1.更新思想,全面構建大語文教學觀。首先,要讓語文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只有把語文之根扎在生活的沃壤中,徹底摒棄煩瑣的分析,機械的說教,讓“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開源”,才能重顯生機。其次,要致力于學生個性發展。課內、課外共同為學生搭建發展的平臺。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課外要開展各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運用語文思自己所思,查自己所查,探自己所探,寫自己所寫,從而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個性。
2.去偽存真,讓語文課堂回歸本色。首先,教學設計要備出語文味。在鉆研教材時要做到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力。在備教材的時候,要積極調動自身已有的經驗和文本進行一次對話,為和學生的對話做好準備。要想讓自己的課堂語文味十足,就得讓自己首先具有語文味。再次,評價語言要充滿語文味。一個好的語文老師不僅要飽學,還要學會使課堂充滿諧趣。既善于運用恰當的語言充分肯定同學的優點,又善于運用精妙的語言去化解課堂中的尷尬。
3.加強管理,全面落實語文活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豐富多樣,全面開展。語文課中的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都應散發出語文的氣息。在方案確定、內容安排、流程設計等方面要始終緊繃“語文”這根弦,要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整個活動中得到發展。
九年級的成績分析報告篇四
本次期中考試我班參考人數37人,總平均分,名列年級第6名。其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
我班最高分分,名列年級第6名,進入年級前100名共15人,100名—200名11人,200—300名11人。由此可以看出各個層次的學生比較均衡。500分以上學生11人,450-500分14人,450分以下12人,300分以下1人。
單科成績英語、政治、歷史、化學、語文成績居上中等水平,數學、物理有待提高。
1、普遍問題是學習原動力還不是很足,學習還沒有成為一種需要,學習的愿望不是很迫切。比學趕幫超的氣氛還不是很濃,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尖子生的“領頭羊”作用發揮得不是很充分。
2、后進生數量太多,400分以下5人,,最低分298分,這樣會對班級學習氣氛造成不好影響。女生成績相對較弱,尤其是優等生太少,說明動力明顯不足。
1、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階段性學習目標,增強學習的原動力;繼續培養學生的學習生活的自主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興趣,力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具體措施就是劃分學習興趣小組。
2、分批分層次找學生談話。找優生,幫其樹立高目標,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使其增強動力,向更高的成績前進;找成績較靠后的學生,分析這次考試失利的原因,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找學習方法,力爭使他們有不同層次的進步;找中等生,找其學習上的閃光點,刺激和鼓勵他繼續努力,向優生靠攏。
3、班內、小組內學習經驗交流。
這次考試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成績還不盡如人意,在班級管理中還存在明顯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進一步提高標準、規范管理、人性管理,高標準、嚴要求,使班級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
九年級的成績分析報告篇五
本次九年級英語試卷緊扣教材,題量適中,難易適中,重點考查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注重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設置了聽力部分、筆試部分,其中筆試部分包括單項選擇、完型填空、閱讀理解、應用寫作等題型。試題的設計較全面地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高中教育階段學校招生選拔的要求,試卷知識面廣,題型新穎、靈活多樣,題型難易程度及題材量適合大部分學生,不僅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注意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應變能力等靈活運用的技能。
2、學生狀況分析
1、總體情況
總人數31人,平均分42.53分,3人及格、及格率約10%,優秀率0,在片區8個教學班中站位第4,在5個學校中站位第3.學生卷面書寫較為工整,學生對單詞的掌握運用情況不是很扎實。從考試中發現,部分學生的做題習慣不好,不能仔細讀題。從學生的答題中看出還有部分學生字母的書寫還有問題。對話連線很多學生出錯,說明學生不能舉一反三的將課本知識活用在生活中。今后在課堂上盡量創設更多的情景把前后知識交融在一起組織學生進行對話口語練習。
2、出錯較多的題目分析
(1)聽力部分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出錯率較高。
(2)選出單詞用法及變形運用的單詞,學生出錯率高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單詞的掌握不牢固。
(3)對完型填空和首字母寫單詞及變形應用的題型,學生容易出錯,由于學生的單詞及語法、上下文聯系始終掌握不住方法。
(4)閱讀理解最容易失分,主要原因是單詞量相當一部分學生達不到要求,更重要的是閱讀能力特別差,不知道從文中找答案,往往憑印象瞎猜。
三、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分析
1.發現的問題
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使每個學生學好英語。首先,要明確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使學生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認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能力,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打下較好的語音、語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初步的基礎。通過這次考試,我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
我自身的原因:教學方法、形式有所變化,但還是較單一,主要還是老師單純講解、學生聽,練習仍是老師單純叫、學生答,那些“優秀生”聽得進去、做得下來,而有的學生對你的課就置若罔聞了。
學生的原因:(1)學生的智力、能力水平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2)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2、問題的改進措施和努力的方向
考試已經過去,但留給我的思考卻很多。如何進一步加強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更新語言教學觀念。要進一步學習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理念,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在教學中應少一些機械記憶,多一些靈活運用。
(2)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語言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討論和歸納總結等。把更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
(3)狠抓基礎,培養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在扎實和活用上下功夫,要在聽、說的基礎上,抓好讀寫的訓練,要注意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
(4)要適當增加語言的輸入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中,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還要適當增加一些聽、讀語言材料。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首要實踐,其次要注意知識的積累,要經常的接觸,反復運用。要明白實踐越多,提高也就越快。
(5)加強詞匯教學。包括單詞拼寫,詞義記憶,語用功能的訓練,在平常的教學中一定要常抓不懈。
(6)要加強自我完善,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專業水平,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資源,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