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數年,我們曾一同走過歲月長河,在校園里盡情揮灑青春的活力。現在,是時候再次聚首了!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揮毫潑墨,為即將舉行的校友會獻上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吧。通過這次隆重而又溫馨的聚會,讓我們牢牢抓住韶光的尾巴,重溫過去的歡聲笑語,共同感受那份獨特的青春記憶。在這個特別的場合,讓我們在濃濃的親情中再度相聚,分享彼此的成長與生活,共同建立一個永恒的友情紐帶。同學們,請做好準備,相約于同學會的日子,留給我們自己一個難忘的回憶!
同學會籌備組發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大家早上好!
翰墨飄香,丹青溢彩。在這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季節,由慶陽書法院和華文軒畫廊聯合主辦、慶陽華耘文化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共筑中國夢?魅力慶陽行”—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今天隆重開幕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向蒞臨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嘉賓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本次全國書畫名家展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
慶陽,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杰地靈,資源富集。慶陽的文化藝術源遠流長,民俗文化獨樹一幟,香包、刺繡、剪紙、道情皮影、隴東民歌聞名遐邇,“東漢的王符、傅介子,西晉的傅玄、傅咸,明代的李夢陽、米萬鐘都名垂青史,文華顯彰;《繡金匾》、《軍民大生產》三首民歌就是在這里誕生、唱響全國。
慶陽的書畫根植這塊厚土,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書畫藝術氛圍濃厚,名家輩出,有一大批在全省、全國著名的書畫家,書畫創造成果豐碩,作品先后在“蘭亭獎”、“全國展”、各單項展等各類書畫作品展中入選并獲獎。慶陽書法院作為一個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承擔書法交流、收藏展覽、教育培訓、理論研討、書法研究、開展采風及創作活動等職責,以書法普及教育為基礎,以創作促進研究,以研究帶動創作,團結全市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書法藝術,進一步提升慶陽書法藝術創作水平,推動慶陽文化藝術事業大發展大繁榮。華文軒畫廊作為隴東地區歷史較長、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和研究交流機構,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求真、求高、求美的藝術準則和誠實守信的經營方針,通過舉辦展覽和提供收藏品,不斷開拓、培育、發展書畫市場,擴大文化藝術交流,為藝術家及收藏愛好者提供了書畫交流、研究、鑒藏的平臺。
這次由慶陽書法院和華文軒畫廊共同主辦的“共筑中國夢〃魅力慶陽行”—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參展的書法作品有渾然古樸的篆隸,有工整雋秀的楷書,有揮灑自如的行草,形式多樣,異彩紛呈。繪畫作品內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鳥等多種題材,筆墨淋漓,色彩斑斕,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感染力,不但有很好的藝術價值,還極具視覺觀賞性,可以說是全國書畫藝術的一次大檢閱。
最后,祝本次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同學會籌備組發言稿篇二
大家好!
我今年71歲,大家一般62歲左右,都遠遠告別了年輕,都是為人爺爺、奶奶的年齡了。能一年相聚一次,共話當年情,這是大家所希冀的。
我從內心很愿意參加這樣的聚會。我們xx班當年就是一個團結、和諧的集體,現在盡管數十年過去了,大家依然十分珍視昔日的那一份寶貴的同學情、師生情,每逢都十分親熱而且安排每年聚會一次足可證明這一點。
令我最欣慰的是,我們xx班同學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后基本都是順利、平穩的,沒遇什么大的風浪與顛簸,個別同學雖吃了一些苦,那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
我唯感痛心的是我們班已有李、孫、曾、張四位同學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年少成往事,老來不可擋。
愿大家重來往、多聯系、個個身體好,順順當當地再過幾十年!
同學會籌備組發言稿篇三
承蒙志遠、平勤、平校、紹成他們多年的牽頭,組織和發動xx中學xx屆畢業生甲班同學會,今天才有幸見到我們尊敬的老師;能見到闊別43年的老同學,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能歡聚一堂,暢敘今昔。感慨萬分正是相見恨太晚!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43年前的學習生活好似昨天發生,歷歷在目,當初我們是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如今已是花甲老人了。
我們這班同學原有45人,遺憾的是如今已有7位同學已仙逝,尚有8位同學因故不能到會,實到2位老師,30位同學,我謹代表同學會籌建組向到會的老師、同學、貴賓致以親切的問候!
我們這班人經歷過大躍進,三年災害,四清及的年代,國家、社會處在動蕩,動亂的時期,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雖然沒有能做出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都能對社會和家庭能做出不同的貢獻。我們這班同學中有9位同學光榮參軍入伍,并入了黨,有6位同學還提了干,另有9位同學先后在基層工作崗位上擔任過黨書記,有4位是人民教師,1位是醫生,4位是國家干部,有紹興市和諸暨市的人大代表。我們所有同學在社會上的不同時期對社會曾作出過不小的貢獻;在家庭中也是起到頂梁柱的作用,能敬老愛幼,在十分艱苦環境中將子女培養成材,有多個家庭甚至培養出2個大學生,更有研究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來者居上,一代比一代強,這第二代中已有多位是公司經理、公務員、教師、領導干部,更有經營出色的個體經營者,在這里使我們對下一代看到了希望,使我們感到最欣慰的是我們后繼有人。
回顧我們的學生時代,是在現代人難以想象的十分艱苦的環境下渡過的,是在溫飽毫無保障條件下讀書,當初這個時代正值三年災害的年代,2斤米要渡過一星期,餓得連生米都要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吃出甜味。薄被難以抵擋寒冷的冬天,我們同學是三三兩兩拼鋪抗寒取暖,晚上用煤油燈取光學習。我們要回顧過去,告訴下一代人,激發他們應更加努力學習工作,給社會和家庭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中,我們時刻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在同樣艱苦的教育環境下,憑著一顆赤誠的心,像一支點燃的蠟燭,燒盡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當初老師對學生補課和輔導是不拿任何獎金和報酬的,為一個漏生遠不止三番五次去動員學生返校學習,作出無私的奉獻,才使我們能順利完成三年初中的學業,如期畢業,這將為以后走上社會學習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甚至這是對改變人的一生起著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在此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對老師們的高尚的教育師德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望未來,我們幸逢改革開放迎來盛世,我們的生活條件不斷地加以提高和改善,社會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我們已步入老年,要振奮精神,保重身體,迎接第二個春天的到來,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萬事如意!
同學會籌備組發言稿篇四
大家好!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不知不覺我們已畢業整整二十年了。在這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金秋季節,我們xx屆電大財會班的同學們與曾經精心培育我們的老師,在分別二十年后,相聚在這美麗的xx,暢敘友情,共話滄桑。
在這激動人心的歡聚時刻,請允許我用一顆虔誠的心,首先代表全體同學,向本次聚會的倡議者、組織者、以及籌備的同學們致以深深的謝意!如果沒有你們的熱心倡議、辛勤籌備,我們這些身在東西南北、各自奔忙的同學們,是難以在闊別二十年之際又重逢相聚的。其次,要對出席這次聚會的老師表示誠摯的感謝,對參加這次同學聚會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正是大家對同學情誼的珍重,才讓我們能夠歡聚一堂,愿我們的情誼能夠地久天長。
二十年了,原以為生活的沉淀,時光的流逝,使年近四十的我們激情不再。然而,在我們從母校畢業分別二十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又重新齊聚在這里,看到了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的時候,我們仍會熱淚盈眶。時光仿佛又回轉到了二十年前,那時的情,那時的景,歷歷在目。忘不了老師的諄諄教誨,同學的純真友情,忘不了教室里的渴求的眼神,也忘不了同學間無憂無慮的嘻戲搞笑……那時的我們多么活潑,多么年輕。光陰如箭,一別就是二十年了,在此讓我再一次代表xx屆電大財會班的同學們向在座的老師致敬,道一聲:“敬愛的老師,謝謝您們的培養,您們辛苦了。”向我相別二十年的同學們說一聲:“歡迎你們的到來,讓我們共同回憶那美好的學生時代!
回首往事,恍惚就在昨天。二十年前,我們都是不大懂事、純真活潑的青年,而今天我們開始步入中年,歲月在每個人臉上寫滿了成熟的滄桑,但同學們往日的風采依然顯現在每個人身上。我們雖然已不再年輕,多了份責任和深沉,但看到大家風采依舊,依然是那么親切。歲月的無情可以帶走我們年輕的容顏,但永遠帶不走我們彼此的感情。為了重溫青春歲月,今天大家放下手頭的事務,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來,相聚在這里,共敘分別意、暢談離別情。那三年發生的故事,沉淀了二十年,依然讓人感動,值得我們用心去體味,用一生去回憶珍藏。
二十年過去了,今日相聚,大家沒有貴賤之分,我們彼此都是同學好友,我真切的希望在以后的交往中,大家能互相幫助、互相體諒,為我們的一生,也為我們的事業,為我們今生的相識和緣分,抹上一筆濃濃的色彩。
這次聚會首要的是敘同學情,盡管由于通訊地址的變化,我們曾經無法聯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們疏于聯絡。可我們的友誼沒變,我們的友誼不曾因歲月的流逝、境遇的變遷而褪色變淡。二十多年的歲月不算短暫,唯一不變的是同窗三年結下的情誼。我們是彼此人生路的見證人,正是因為有了各位同學,才讓彼此的人生充滿了溫情與甜蜜。
除了講敘同學情,聚會的另一主題是—有困難,讓同學們共同分擔。時間飛逝,同學的份量越來越重。聚會是短暫的,但同學緣份是寶貴的,大家要珍惜這緣份。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大家根據通訊錄多加聯系,多加交往。事業成功了告訴大家一聲,我們大家一起分享;有了困難也說一聲,我們一起分擔。只有我們同學們緊密團結起來,才能形成一種堅不可摧的力量!我想這才是我們組織這次同學會的真正意義!經過二十多年生活實踐,相信大家都對社會有了一定的了解。老話說的好,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大家既是同學,又從事著不同的工作。增加聯系,互通有無,對今后的人生有百益而無一害。四十年同學聚會致辭親愛的同學們,青山不老,綠水長流。二十年的聚會,是一個句號,也是一種新的開始。不要問我們何時再相逢,也不要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共同期待著下一次的重逢,期待著年老的時候,還能象此刻一樣的“年輕”!讓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多聯系,多交往,為xx屆財會班這個光榮的集體、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多作貢獻,再創輝煌!
最后,衷心祝愿我們的老師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祝愿各位同學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同學會籌備組發言稿篇五
大家晚上好!
今天,20xx年x月x日,就在今天我們迎來了人生一個重大的喜慶日子—xx一中同學畢業30周年聚會。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所有與會的同學和因故沒有到會的同學,向老師們表示感謝!向發起組織這聯誼聚會的同學們表示真誠的感謝!
今天,我們在三十年后再相逢!曾經爛熟于心的面容,現在有許多依稀似曾相識的模樣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三十年的孜孜追求,三十年的挫折坎坷,三十年的奮斗拼搏,把當年的華樣的少女,毛頭小伙子塑造成了今天的你我。歲月是就一把刻刀,把滄桑刻在我們的臉上,面對這一張張中年人的模樣,我們不得不感嘆歲月的無情,但歲月同時也賦予我們成熟、穩重、淡然、從容的氣度和風范!
我記得第一次去報到時校門,第一次看到們紅磚教室,第一次看到了水泥床,還有那棵帶刺的柚子樹…記憶中就是寢室中的嬉鬧天堂,水泥床給了我們廣闊的平臺,夏天的清涼,冬天墊上稻草,偶爾會惦記女生的竹子床,許多許多的記憶,一生都無法抹去。我們一起飯后去河里洗碗,順便用碗接上巖石縫隙中流出的泉水回到教室或寢室;遇到錦江漲水時,我們就會被組織到遠處的泉水進提水;在初三時,學校組織我們到河里挑河吵建新教室大樓……現在,曾經的教室都已經不存在了,河岸也由圍墻圍起來,學校幾易其主,但印刻在記憶深處的美好情景總在夢中出現。這是我個人的零碎記憶,經歷了三十年的沉淀,已經忘掉了絕大部分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憶,但那個場景就是我們共有的,在那里,我們在教室中探討;在操場上的龍騰虎躍,你追我趕;在吃飯時間,你追我趕擁擠在食堂窗口瘋狂搶購幾分錢菜、繼而狼吞虎咽;我們在學校菜園種過青菜;閑坐在校園外的墓上和河岸上暢想未來,激昂慷慨,豪情滿懷......這一切的一切,甚至學習生活中的誤會、別扭、爭吵,甚至于打架,如今都成為一種永恒,一種美好!
三十年的分別,三十年的牽掛,三十年后的重逢卻有了太多的不同。但剎那間的陌生,怎能檔得住三年共同生活結下的真摯友情。三十年未見的同學,因為有了現代通信工具,一個電話,一個微信,通報大名后,把我們一下子拉到了無憂無慮的初中時代。成功時,為你祝福、為你喝彩;困頓時為你分憂,為你解難。這就是同學情,比親情多一份理解,比同事情多了份親切!
同學們,相聚是短暫的,但是情誼是永恒的。無論你在哪,我們都要做到,常走動,多溝通,增進友誼,攜手未來!
祝我們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現在,讓我們舉起酒杯,干杯!
同學會籌備組發言稿篇六
大家好!
在這秋色宜人的九月,由江蘇蘇龍紡織科技集團主辦的`吳劍華個人畫展在我鎮正式拉開帷幕了。在此,我代表震澤鎮人民政府、主辦方以及吳劍華老師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的光臨,表示衷心的感謝!雅雅情懷,淡淡文意,縷縷墨香,吳劍華老師的作品像一壺老酒,散發著濃烈的藝術芳香。所以此次書畫展不僅僅是一次有意義的文化藝術展覽,更是為我鎮人民獻上了一份書法藝術的盛宴。
書法與國畫藝術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書,心畫也,古人云:字如其人;國畫,以筆墨為核心,以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一副好的書法、繪畫作品,不但擁有很好的藝術價值,還極具視覺觀賞性。而吳劍華老師或寫實或會意,或濃墨重彩或寫意揮灑的作品,恰好體現了“無色而具圖畫的燦然,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令人心曠神怡。
其實吳劍華老師跟我們震澤有著很深的淵源,她1958年參加學校教育工作,1991年在震澤二中退休,2007年9月她自籌資金,為震澤退休教師舉辦了個人畫展,豐富了教師的文化生活。
而今天再次在我鎮舉辦展覽,不僅是為了把其好的書畫藝術品展示出來,活躍我鎮的文化生活氛圍,更在于給我鎮書畫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引導我鎮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書畫藝術,培養青少年學習和欣賞藝術作品的興趣。
所以在此我要代表震澤人民向吳劍華老師以及主辦方江蘇蘇龍紡織科技集團表示感謝,感謝你們為我鎮的文化藝術所作出的貢獻。
今天我們還特意邀請了我鎮的大學生村官前來參觀,希望你們通過參觀,學習吳劍華老師那種勤于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最后,祝愿本次書畫展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