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片91_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_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成人午夜激情

當前位置:首頁>學生評語>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古詩二首教案(熱門13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古詩二首教案(熱門13篇)

時間:2024-02-17 11:00:12 作者:筆硯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大家都知道,編寫一份完整的二年級教案并不容易,以下是一份很好的范文供參考。

小學語文二年級古詩教案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兩課時

切入舉偶: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成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美妙的圖畫吸引住學生,在感受畫面后,啟發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讀

1、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交流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2、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教師示范,學生評價。

4、學生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為什么?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廬、瀑”等9個生字,會寫“吳、含”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做到有感情地背誦。

3.能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情感,大致領悟詩意,有主動誦讀我國古代優秀詩篇的興趣。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5.能查閱并初步使用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1.想象《望廬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詩意。

教學難點:

1.想象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資料。預習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誰能把自己喜歡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二、學習《望廬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愿上臺認讀生字,并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現這四個生字有什么特點?

(廬和爐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戶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借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第一、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遠望香爐峰,在陽光照耀下,峰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寫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好像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9、小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

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云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后,你有何感受?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比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

(注意:嶺是邊音、后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學情況。

(我通過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春光明媚,一對黃鸝歡唱于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鷺展翅飛翔于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說,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詩人從窗口望去,西山綿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停靠著等待遠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窗口,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泊在門前江中。)。

(我通過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愉快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說、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四、拓展訓練。

1.背兩首古詩。

2.回家搜集古詩,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學習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古詩。

2、向同學推薦自己搜集的古詩。

二、寫字教學。

1、認讀要寫的字。

注意:窗、嶺、鳴、銀、泊的讀音。

2、說說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怎么記的?

3、擴詞練習。(吳字除外)。

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發現寫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寫成令字;而嶺字右邊是令字,不是今字。銀字右邊頂上不要多寫一點。泊字的白要寫得瘦長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記寫右邊的一點。柳字不要忘寫中間的一撇。)。

6、你們覺得自己哪個字寫得漂亮,就到黑板上來寫一寫,并說說怎樣寫好的?

7、自己寫,每個生字寫兩個。師巡視。

8、同學之間互相評議所寫的字。

9、完成我會填的作業。讀一讀。

三、作業:

1、每個生字各寫三個,各組兩個詞。

2、能默寫本課詩的就默寫。

小學語文二年級古詩教案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后,我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贈劉景文》寫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色彩明麗,尤其霜葉紅于二月花給了使我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于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學生雖小但對于古詩的了解并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學生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經驗,創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其他古詩,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豐富學生的積累。

1、 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 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1、 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 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切入舉偶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欣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成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美妙的圖畫吸引住學生,在感受畫面后,啟發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 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 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 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交流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讀

1、 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 出示多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 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 匯報交流詩意。

5、 多種方式朗讀。

(想像古詩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使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 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 學生自由練讀。

3、 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學生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可用復雜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優美。)

寫字

1、 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2、 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3、 教師示范,學生評價。

4、 學生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為什么?

(不使學生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對話平臺

復習

1、 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 挑戰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復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自學

1、 出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 按自己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 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 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細讀

1、 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 指名讀,讀后評價。

3、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評點。

4、 學生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 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2、 挑戰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 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 背誦展示。

(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學生積累,形成個性的體驗,進一步培養了語感。)

寫字

1、 出示生字:楓、于。學生認讀,

2、 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 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4、 學生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幫助學生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練習與拓展

1、 出示課后我會填,引導學生填寫。

2、 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己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累的成果展示出來,體驗學習的快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

1、學會7個生字(讀準音、認清形、記住意、寫美觀)。

2、學習兩首古詩,熟讀成誦,了解詩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生字卡片、課外閱讀資料。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人,介紹作者,詩名。

《春雨》唐杜甫。

《春曉》唐孟浩然。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認讀古詩以及生字詞;

2、指名讀古詩,指導正音;

3、齊讀生字詞,齊讀古詩。

三、解讀詩文,讀通詩句。

《春雨》。

1、春雨的特點是什么?

2、重點理解:

好雨——。

知時節——。

乃——。

潛——。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朗讀。

《春曉》。

1、重點理解:

眠——。

不覺曉——。

啼鳥——。

知多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人們對春天有怎樣的感情?

3、朗讀。

四。理解詩情,讀好詩句,熟讀成誦。

1、欣賞感受。聽老師介紹和古詩有關的課外資料,進一步理解詩情,練習朗讀;

2、指名誦讀,品評指導。

3、齊讀(配樂)。

4、背誦。

五、課后作業設計。

1、收集2-3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讀一讀;

2、朗讀背誦《春雨》、《春曉》;

3、預習生字。

第二課時。

六、朗誦古詩,鞏固復習。

七、拓展體會。

1、小組匯報收集的詩歌;

2、老師評點。

八、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鞏固字音。

2、自學生字,主動記字。

3、老師重點指導:隨、曉。

4、學生臨描,老師巡視。

九、課后作業設計。

1、“春天的歌”詩歌朗誦會。

2、“我愛春天”書法比賽。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古詩二首》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的夏日童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的夏日童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學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歡(干什么)。

2、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寫小孩情趣的詩,它叫--。

板書課文題目:《池上》解題:題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讀全詩,了解大意。

1、教師:《池上》這首詩非常容易讀,愿意自己把它讀通嗎?

2、請學生自由讀古詩,在難讀的字下面作上記號。

3、教師:把你認為難讀的字告訴同桌,請他教你讀。

4、教師:你認為哪些字難讀,能提醒一下同桌嗎?(“撐”、“艇”、“萍”都是后鼻韻。)。

6、抽讀生字卡片,讀得好的同學教全班讀。

7、指名讀全詩、互相評價。

8、齊讀全詩。

三、再讀古詩,讀出停頓。

1、教師范讀,請小朋友用“/”標出詩的停頓。

2、與老師標出的停頓對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標正確。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4、請能正確讀出停頓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5、全班齊讀。

四、細讀古詩,品味情趣。

1、引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誰?在干什么?允許學生多元解說,只要說得有理就行,說得不對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導學生在自讀古詩中得到答案。

2、自讀古詩,試著理解詩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討論解決。教師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借助圖畫、實物幫助理解;也鼓勵學生互相幫助。

過渡:小孩撐小艇干什么?討論:從“偷采白蓮”你想到了什么?

(1)碧綠的荷葉,映著雪白的荷花,實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愛之情才去偷采白蓮。

(2)小孩擔心別人不讓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頑皮……(偷采和偷盜不一樣)。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讀出小孩對白蓮的喜愛之情,讀出小孩的頑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蹤跡”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就是“行動留下的痕跡”。“浮萍”可借助圖片和資料來理解。“一道開”用想象畫畫的辦法理解。

4、討論:從“不解藏蹤跡”你想到了什么?

五、指導有感情朗誦全詩。

1、讀出節奏、抑揚頓挫。

2、讀出情感。

六、背誦古詩,拓展交流。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荷花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再掀情趣。

1、教師引導學生從古詩《池上》的朗誦中轉入另一首體現夏日情趣的古詩--《小池》:夏日,可愛的小娃撐著小艇偷采白蓮。而楊萬里這位大詩人卻對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獨鐘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課件出示畫面(與課文中插圖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我看見了,聽見了。

3、引出古詩《小池》:詩人楊萬里可別有一番獨特的發現--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古詩,正確識字。

1、學生朗讀詩句,對于在自學過程中用鉛筆標出的認識的字,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充分朗讀:同桌互讀互考。如果發現同桌讀錯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全班齊讀,齊讀之后輪讀。考查學生是否都會讀了。

4、學生讀生字,教師檢測。

(1)學生自由讀。

(2)重點抽讀,用生字卡片抽讀,主要抽讀“泉、流、愛、柔、荷、露、角”7個較難認的字。

(3)抽讀重點(抽學困生讀)。

(4)全班齊讀。

5、導學:我們已經認識了生字,讓我們再來讀讀古詩,你能把它讀好嗎?請大家再次自由地大聲朗讀古詩,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句子讀得更通順。

6、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教師巡視指導讀詩節奏,糾正字音。

7、導學:下面我們開展一次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的聲音最洪亮,句子讀得最正確、最流暢。

8、學生先在小組內兩兩賽讀,最后選出一名優勝者,然后每組派一名優勝者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賽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選出你認為讀得的選手。

三、熟讀成誦,感知大意。

1、教師導入:同學們朗讀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教師抽背,表揚背誦得好的同學,鼓勵背誦稍慢的同學。

5、美麗的畫,需要同學們動情的朗誦來襯托,讓我們一起盡情朗誦吧!

四、指導書寫。

1、呈現“首、無、愛、角、采、樹、尖”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這4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教師整體范寫,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位置。

3、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

4、班級展示。

五、積累誦讀。

1、教師導言:(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寫的夏日可真美呀,短短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這么美的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描寫夏日的詩嗎?(引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其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2、搜集更多古詩,參加下周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兩首》教案

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有感情朗讀并且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突出“遠、近、高、低、橫、側”幾個字的展示的畫面。

通過“莫笑、足”等詞語,體會農家的純普熱情、鄉間的風光習俗。

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讀后的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廬山的掛圖。

【教學時間】兩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指導學習第二組課文的單元導讀,單元主題是:在觀察中學會思考。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的觀察先鋒隊,在宋代詩人蘇軾的帶領下,來到江西省的廬山參觀。

認識蘇軾,擅長寫祖國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學詩文。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蘇軾最愛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蘇軾游覽了廬山,他很認真的觀察了廬山,發現廬山險峻和柔麗,它的雄奇秀險令蘇軾感觸很深。于是就寫下了這首《題西林壁》。

(解詩題)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請個別同學朗讀詩歌。自有朗讀,理解詩句中的字詞。

學生對字詞質疑,學習小伙伴互相解決,或者由老師解決。

(抓字眼)。

出示廬山圖。請觀察廬山,你看到的廬山是什么樣子的?

橫著看,廬山;

側著看,廬山。

我站在遠處看,廬山;

我站在近處看,廬山;

我站在高處看,廬山;

我站在低處看,廬山。

(怎么看都看不清廬山的真面)。

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是因為我站在廬山中。)。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更包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交流對這句詩句的看法。

反復朗讀詩句。注意停頓,節奏,和快慢。

三、回憶總結剛才學習古詩的步驟。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悟詩情,多誦讀。

四、作業。

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古詩的學習步驟及學習方法。

解詩題,知作者;

抓字眼,明詩意;

悟詩情,多誦讀。

二、按步驟學習《游山西村》。

1、解詩題,知作者:

作者當時罷官閑居,住在浙江的三山鄉。文中指的“山西村”指的就是三山鄉的村落,這里的風俗很有意思。

2、抓字眼,明詩意:

學生朗讀,注意節奏的處理。

質疑,理解這首詩中的每一個字的意思。

(莫:不要。臘酒:臘月釀的酒。豚:豬。疑:以為。)。

(酒、豬、雞)。

詩人和他的朋友,對這樣的招待,高興嗎?從哪里看出來?

還想到了什么?(來的路上……)。

教師邊譯,屏幕右邊依次顯示“莫笑臘月里農家的那一杯渾酒,豐年有足夠的雞和豬把客挽留。”、“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無路可走;誰知花明柳暗又一個村莊在前頭。”

3、悟詩情,多誦讀:

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指導學生運用古詩名句,練習說話。

(做作業、彈琴等)。

4、指導學生誦讀。

二年級語文教案:古詩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能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提高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提高自己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難點:想象并寫出《村晚》景象。

教學準備: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古詩兩首》之一《村晚》。

教學目標:

1、學會古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

3、能想象古詩意境,并寫出《村晚》所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錄音掛圖。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絢麗多彩的春天已離我們而去,讓人向往的夏日風情將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宋代的詩人雷震帶來的古詩《村晚》。

2、板書課題——村晚。

3、看了課題,想象一下,古詩會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欣賞古詩。

1、共定學習目標。

2、按學習目標自學古詩。

3、交流學習的收獲。

(1)古詩中的生字:陂銜漪。

(2)交流讀后的感受。

(3)結合插圖談談對詩句的感悟,體會古詩意境。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4、你能把你對詩句的感悟用你的聲音來表達嗎?

5、你不想把這么美的夏日風情留在記憶中嗎?(背誦指導)。

三、布置作業有興趣的同學回去多搜集一些關于夏日的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圖片。

一、創設課堂情境。

1、背誦古詩《村晚》,說說這首詩給我們帶來了感悟與體驗。

2、出示課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欣賞古詩。

1、出示古詩。(配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自讀古詩,并交流初步感受。

3、欣賞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過渡:詩人為何發出這樣的感嘆: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想象畫面,低聲吟誦。出示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感受。發自內心的贊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配樂誦讀古詩。

5、同桌交流。

三、詩人體驗大行動。

過渡:詩人因對景色有獨到的感受,就用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同學們,想不想過把詩人隱?播放荷花圖片。

小組討論,現場作詩。

全班交流。

四、作業。

交流課前搜集的夏日古詩和描寫花的古詩。

二年級語文教案:古詩

1、學會本課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詩句意思。

2、想象詩所描寫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詩文畫面課件或掛圖、懷舊音樂帶、相關古詩。

學生: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古詩作者的情況。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小池》。

(一)。

導入。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從1冊至今,我們已學過很多古詩,愿意把記得的古詩背一背嗎?(抽學生背誦)這些古詩語言簡潔,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將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古詩《小池》。(板書課題)。

2?簡介楊萬里的情況。

3?老師出示掛圖或課件,旁白: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初夏時節的勃勃生機,表達出了對自然風光的一種喜愛之情。

(二)。

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抽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3?再讀詩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初知詩句大意。

(三)。

理解詩句,想象美景。

1、說說你欣賞的詩句及欣賞它的原因。

2、交流品讀情況,師相機點撥,體會作者用字的準確及選取了哪些初夏時節的景物。

如:“泉眼無聲惜細流”中“惜”,

“樹陰照水愛晴柔”中“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立”。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注意交流、補充。

4、根據古詩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說說美景,畫一畫美景。

5、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又怎樣?

6、品味讀古詩。

(四)。

指導朗讀,背誦詩歌。注意詩的停頓、節奏,試背,齊背。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泊船瓜洲》。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隨著楊萬里的描寫,欣賞了小池初夏時節的美麗景色,體會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節課我們將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體會詩人的另一種情感。

2、學生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況,老師注意補充。

(二)。

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反復讀古詩,直到讀流利。

3、再讀古詩,談談自己疑惑的地方。

4、尋求組內合作,結合注釋討論解決提出的疑惑,粗知詩意。

(三)。

理解古詩,體會作者感情。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2?反復讀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感情,其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現了這種情感?

3?品讀古詩。

(四)。

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試背、全班齊背。

(五)。

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思念家鄉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要是能說出所選詩句出自誰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資料,完成這個環節)。

附: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細流樹陰晴柔。

小荷露角蜻蜓早立。

初夏美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江水——重山——春風——明月。

瓜洲夜景。

歸心似箭。

借景抒情。

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

1、這節課我們學習賀知章寫的另一首《回鄉偶書》。

2、板書課題、解題。

二、學習《回鄉偶書》。

1、簡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誰來介紹一下這首的作者?

2、齊讀、指名讀。思考: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課文注釋及自學詩句,記下不懂的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學生自學討論}

(1)分角色試練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

(生談)

5、小結: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能不能帶著對家鄉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6、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7、《回鄉偶書》描繪了詩人告老返鄉不被相認的情景,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組內進行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演出,師生評議。

8、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

9、感情朗讀、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業。(任選一題)

1. 為《回鄉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2. 編故事。

反思:

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孩子們會感到“易”“趣”“活”,課堂上不在是那種沒完沒了的單調重復的各種習題和可有可無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思想也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里,通過表演,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都會深深地印到學生的腦海里。

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讀課文內容,深入理解課文語言;其次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表演過程。因此,課堂表演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并靈活運用課文語言,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方法。

二、贈汪倫

教學目的:

1.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達到會背,會默寫。

3.欣賞李白的詩(小學生必背古詩中的)。

教學準備:掛圖,錄音機,寫好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畫故事引入,激起興趣

1.出示圖畫,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錄音:有關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小故事,和《贈汪倫》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二、自讀自學,領悟詩意

1.檢察預習,你查了什么資料,了解了什么知識?

2.自讀古詩,說說讀懂了哪些內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連起來說說詩意。

三、感情朗讀,理解背誦

配樂有感情朗讀,提高興趣,體會感情。

四、表演詩意,創造理解

表演詩中描繪的場面,創造性地理解古詩,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擴大閱讀,欣賞古詩

先回憶學過的李白寫的詩,感情朗讀。

然后欣賞小學生必背古詩中李白的詩,是老師事先寫好的書法作品,擴大閱讀面,激起興趣,為課后題奠定基礎。

(附課后選做題:舉辦一次書法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寫成書法作品,比一比誰寫得好。)

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偏旁“青”,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靜夜思》

第一課時

課前板書課題:《英英學古詩》(給生字“英”和“詩”注音)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一年級學過哪些古詩?(生:我們學過的古詩有《鵝》、《鋤禾》、《華山》)

誰能把這幾首詩背給大家聽聽?(學生背)

背得好!你們在家里學過的古詩背給長輩們聽嗎?

二、解釋課題,教學有關生字詞。

1.這一題目告訴我們誰學古詩?(英英)對,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們用什么辦法來記住題目中的“英”和“詩”?

3.要求學生進行書空練習,記住“英”和“詩”。

4.再讀課題。

三、初讀指導

1.看圖。

(1)課題右面的這一幅插圖,畫了哪兩個人?(英英和奶奶)她們在做什么?(說話——談古詩)

(2)小結:英英和奶奶正在說話,從課題上我們可以知道她們談的話題是有關學習古詩方面的。

(3)第二幅插圖上畫的是什么?(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大詩人李白在窗前望著明月,正在思考著什么)

2.自學課文。

(1)教者問:這篇課文和以往學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2)分步揭示自學要求

(3)教學生字詞。

四、朗讀全文

五、課堂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靜夜思》的意思。

2.課后練習3。

一、復習提問

1.聽寫詞語:英英一首意思古詩靜夜思

“靜”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詞卡訂正。

2.《英英學古詩》這篇文章里,英英說了幾次后?各講的什么內容?

3.指名兩人讀課文,一人讀英英說的話,一人讀奶奶的話。(評議)

二、精讀訓練

1.學生輕輕地讀《靜夜思》教者板書或用投影儀出示《靜夜思》全文。

2.理解“靜夜思”的意思:“靜夜”就是靜靜的夜晚,“思”想念地意思。

3.詩中哪些詩句的意思你已經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這首詩的意思,實際上大家已經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過聯系下文弄懂的。這很好!現在我們來看看英英是怎么講的吧。

5.提問:《靜夜思》的作者是誰?(唐代大詩人李白)

6.朗讀指導。

(1)《靜夜思》的朗讀節奏:(“/”為句中停頓)

(2)“疑是”、“低頭”讀時語速要慢,表示詩人在沉思。

(3)“光”、“霜”、“鄉”要讀得清晰,停頓要長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發展。

三、課堂作業

練習背誦《靜夜思》。

一、導語

上兩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靜夜思》,并且弄撞了它的意思。現在,我們來看看書上的插圖圖畫了些什么。

這個人是誰?(唐代大詩人李白)

你們能夠想象出筒子里插的是什么嗎?

二、想象與說話訓練

1.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再把課文輕輕兩遍,想象當時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

2.提示:想一想:李白這時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會怎么做?

3.各自練習說,同桌互相試說,提出補充和修改意見。

4.指名當眾口述。

三、背誦《靜夜思》

1.《靜夜思》的第一句寫什么?(景色)誰能把它背出來?

2.第二句寫了詩人的哪兩個動作?(舉頭望、低頭思)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思想感情?(思鄉之情)

3.指名用自己的話講解全詩的意思。

4.指名朗讀《靜夜思》。

5.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四、總結談話

小朋友們,連同今天學的《靜夜思》,我們已經學過好幾首古詩了。你們覺得古詩怎么樣?

五、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2.其他要描紅的生字

六、課堂練習

1.描紅練習。

2.背誦《靜夜思》。

二年級語文上古詩教案

播放騰格爾《天堂》,課件展示草原圖片。

師:一曲《天堂》唱盡了游牧民族對家鄉的熱愛,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寫盡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讓人為之陶醉。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敕勒歌》。(課件中出示標題)。

《敕勒歌》是南北朝時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車、回鶻,是今天維吾爾族的主要族源。

《樂府詩集》將《敕勒歌》收入《雜歌謠辭》。《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著的樂府詩總集,主要集錄了兩漢到唐五代的樂府詩,兼集先秦歌謠,共一百卷。xxx名篇佳作眾多,如《木蘭辭》、《陌上桑》、《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等。

1、播放示范朗讀動畫(聽一遍)。

師生共同朗讀一遍。

3、自由朗讀: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低聲吟唱,注意朗讀要求模仿示范朗讀把詩歌讀通、讀懂。(兩分鐘)。

4、跟讀:放示范朗讀學生小聲跟讀兩遍,體會詩歌的韻律。

5、匯報朗讀:找3人單獨朗讀,及時指導評價。

1、請快速把詩朗讀一遍,然后討論一下你在詩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從詩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師:我們看見了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呢?(生:蒼蒼及時板書)。

師:還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樣子的啊?(生:茫茫及時板書)。

師:這蒼蒼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顯得怎么樣?

生:很大、望不到邊等順勢總結板書:遼闊無邊。

還能看到什么?牛羊風吹過來草低下頭看見了許多牛羊。

草怎么樣?茂盛牛羊怎么樣?肥壯板書:茂盛肥壯。

回頭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狀態的景物描寫?靜態描寫。

草低、見牛羊呢?動態描寫動靜結合的寫法。

詩中有靜有動,形成了一種動靜結合的'美,使詩顯得有生氣,今后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要多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這樣我們的作文會寫得更好。

板書設計:

敕勒歌。

蒼蒼茫茫靜。

(遼闊無邊)。

草低見牛羊動。

(茂盛肥壯)。

2、“敕勒川,陰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詩中將天空大地,用與牧民們日日相伴最為親近的生活居所來比喻,表現出草原牧民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對草原的贊美,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

4、詩中為什么不寫人?是否無人?

并非無人,“見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寫人,是為了突出表現草原的浩瀚蒼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蒼茫的自然背景下,“風吹草低見牛羊”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機感、喜悅感、怡然自在感。

將《敕勒歌》改寫為一段寫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詩、合理想象、注意抒情)歌曲欣賞中結束本課。

二年級語文《古詩兩首》教案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誦讀中啟發想象,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

1、喜歡背誦古詩。

2、激發學生熱愛秋天、贊美秋天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突破方法:采取范讀、挑戰讀、齊讀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熟讀成誦。

難點:在反復誦讀中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與學法。

師:創設情境、示范朗讀、參與討論。

生:自讀、討論、想象、誦讀相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讀懂第一首詩,想象詩中所描寫的畫面。

3、朗讀背誦《贈劉景文》。

一、導入第一首古詩。

我國宋朝有個大詩人叫蘇軾,號東坡居士,又叫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學問淵博,詩又寫得奧,蘇軾可欣賞他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就提筆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板書試題:贈劉景文)。

二、師配樂泛讀古詩,生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三、自學古詩。

1、自由讀,讀準每個字的音。

2、指名朗讀。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指名朗讀。

劉菊殘君橙橘。

4、小組討論,理解詞義。

荷盡:荷花凋謝。擎雨蓋:指荷葉。(課件展現畫面)猶:還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挺立在寒風中。(課件展現畫面)。

四、再讀感悟,啟發想象。

1.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并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的菊花的花枝還傲霜斗寒冷。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深秋時節。

2、師再次配樂范讀,生閉眼想象畫面。

3、說說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cai出示相關秋景圖,學生欣賞。

五、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1、這么美得景色,你能美美地讀出來嗎?

自由練讀--挑戰讀--齊讀。

2、熟讀成誦。

六、學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邊認讀邊觀察。

2、說說識記方法。

3、重點指導書寫“首”字。

筆順:。

4、學生書寫,師巡回指導。

七、課堂總結。

1、指名背誦《贈劉景文》。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詩嗎?

八、課時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讀懂《山行》這首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詩。

1、指名背誦《贈劉景文》。

2、齊背。

3、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板書:《山行》釋題并簡介作者。

二、指導看圖,初步感知。

1、圖上畫了什么景物。

2、師范讀古詩,生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三、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1、小組合作學習,讀準讀通古詩,相互交流讀懂的內容,提出不懂得問題大家討論。

2、每組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

3、討論點撥。

山行:在山中行走。寒山:深秋時節的山。白云深處:山中白云飄起的地方。

坐:因為晚:指深秋霜葉:指楓葉。

四、再讀感悟詩意。

1、生邊看圖邊朗讀,從圖中感悟詩意。

2、師范讀,生邊聽邊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師描述詩意,生邊聽邊想象。

抬頭遠望,有一條石頭小路盤旋而上,順著這條路再一直向上看去,還能看見一縷縷白云后面隱隱約約住著幾戶人家。因為喜愛這深秋楓葉的黃昏景色,我不由得停下車來,仔細的欣賞。啊,經過霜打的楓葉樹葉,紅的比早春二月的花兒還要鮮艷呀。

4、組織各種形式的朗讀、吟誦。

5、一齊背誦這首詩。

五、知道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楓、于,讓學生認讀。

2、講講識記方法。

3、師范寫,生臨寫。

六、拓展活動。

請分別背誦一首寫春、夏、秋、冬景物的詩。

板書設計(略)。

七、課時作業。

二年級語文古詩教案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識字寫字,對詩句的感悟。

朗讀感悟

字卡、詞卡、小黑板、課件、收集其它的古詩

兩課時

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聽?古詩為我們呈現美的意境,讓我們有美的享受。我們今天再來學習4.兩首古詩中的《贈劉景文》。(板書古詩題目)。齊讀課題。

(一)釋題

眼目眉毛和頭發;

人的頭部最首要,

首先首領就用它。

2.師簡介詩人“蘇軾”

(二)看圖說話

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找出詩中生字,注意讀音易錯字:擎殘橙劉

3.自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四)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師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五)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六)想想、議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

(秋天,收獲的季節)

1.找出古詩中要求寫的生字,理解“枝記劉”的字理字義。

枝:形聲字。從木,支聲。本義指樹木的枝條。引申為長條形物品的量詞。

謎:看是一支木,撐開成大樹。

無它葉難長,有它樹不禿。

記:形聲字。從言,己聲。本義指用“言”記錄、記載。引申為不忘、思念。又指記載事物的書籍或文章。

順:自己言論動筆寫,這樣才能記真切。

劉:繁體為“劉”,形聲字。從金,從刀。留省聲。本義是殺,后用作姓。

謎:論文能寫文章,論武能揮大刀;

此字莫要猜斌,猜姓準能猜到。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記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認識了。

3.指導寫字,教師示范寫,學生在課堂上寫前三個字,教師注意巡視。

背誦古詩

《贈劉景文》是一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教學這首古詩時,我把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教學的重點。

在學生讀通古詩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聯系對題目的理解,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學生認真地讀古詩、思考,提出了幾個不懂的地方,如“擎雨蓋”“荷盡”“傲霜枝”。因為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所以我引導學生看圖、回憶夏季荷花盛開的樣子,體會荷花此時的生機勃勃,想象秋季荷花開敗的情景,借助課前搜集的“秋菊”圖理解“傲霜枝”,在師生對話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了幾個難懂的字、詞,通過字理分析,降低了詩句翻譯過程的難度,也加深了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對詩人情感的感悟。接著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古詩,啟發學生邊讀邊思考:“詩中描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寫了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認真地讀一讀,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閱讀是個性化解讀的過程,此教學環節給了學生空間。學生通過讀、思考,很快歸納出了詩句描寫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順著學生的回答,我這樣引導:想象景物所呈現的畫面,想象兩者的對比,你讀懂了什么。學生的閱讀理解是有差異的,我們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給學生充分讀、思考、想象、交流的時間,多數孩子對古詩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這個層面,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再想想:詩人為什么要描寫傲霜枝呢?陳一榮馬上站起來說:“我不明白”我就啟發他們,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開得最茂盛呢?“菊花……”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詩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樣不怕寒冷,要堅強。”她的回答啟發了其他的孩子,好幾個孩子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像菊花一樣勇敢”,有的說“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們平時要努力。”說得真好!我為孩子有這樣的理解而開心。

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我處理得比較好的地方是對詩句的理解不是讓學生根據詞語意思進行組合,而是讓學生字理的分析,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浮現畫面,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方式表達,從整體的感受來理解,把握詩句所呈現的意境。

“首”這個字很抽象,學生難于記憶。根據小學生喜愛猜謎語、編順口溜的特點,利用朗朗上口的謎語,讓孩子們很快記住了“首”字。“枝記劉”都是形聲字,在教學時,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謎語、編順口溜的特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一組字練習,從直觀的圖片到字詞練習,孩子們輕松地記住了。如:學“枝”引出“樹、林、床、棋、橙”讓學生說說這些字的構字特點。

相關范文推薦
  • 02-17 初中英語教育心得體會(實用18篇)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小編精選了幾篇寫得不錯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
  • 02-17 直播課感想大全(22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發我們的寫作靈感,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寫作創作。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經典范文,希望能夠引發大家對寫作的思考和興趣。看了學校的直播,對我的觸動很
  • 02-17 綜合素質心得體會(熱門21篇)
    每個人的心得體會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以下是一些具有獨特見解和觀點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拋磚引玉的想法。綜合素質是指一個
  • 02-17 產品設計定價方案(通用14篇)
    計劃書可以幫助我們總結和回顧過去的工作和學習經驗,發現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進行改進。閱讀這些計劃書范文可能會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思路和啟發,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02-17 知識集錦心得體會及感悟大全(18篇)
    寫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反思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從而對未來有更好的規劃和期許。以下是小劉在參加活動后的心得體會,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啟示。藥學是一門研究藥物
  • 02-17 女生教育心得(模板14篇)
    總結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增強自信心和積極性。小編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的
  • 02-17 農村個人租房合同簡單版(專業18篇)
    租房可以提供豐富的社交機會,讓我們與不同背景的人相互交流和學習。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些租房技巧和策略,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甲、乙雙方就房屋租
  • 02-17 干部要團結同事心得體會大全(18篇)
    心得體會是我們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得出的一些寶貴經驗。以下是一些關于心得體會的寫作經驗和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團結是一種力量,團結是戰勝困難的關鍵。無
  • 02-17 園藝案例心得體會范文(24篇)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園藝案例課程是我大學生活
  • 02-17 銷售會議感悟及心得體會(專業19篇)
    這些天的實踐活動讓我對于專業知識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心得體會范文2: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定期進行復習和總結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知識的反復回顧和總結,我能夠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丰满岳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 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中文av | 日韩黄色在线视频 |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色哟哟 | 欧美在线播放 | 在线黄色免费网站 | 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免费 | 年轻的母亲2在线免费观看 年轻的母亲二 | 杏吧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av | 日韩 欧美 中文 | 免费毛片a线观看 | 亚洲精品av羞羞禁网站 | 天天色天天操天天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妖精 | 大奶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 pomo365—hd| 青青青手机在线视频 | 欧美岛国国产 | 亚州欧美| 国产中文视频 | www.gg14.com|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看 | 日韩免费a级片 | 亚洲视频 欧美视频 |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天天摸天天射 |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日韩一二三四 | 毛片一级片 | 在线成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