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準確的表達能力,以及獨特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下面是一些備受贊譽的優秀作文范例,希望能夠給大家在寫作上帶來一些啟示。
人物傳記作文
在周末時候,我利用空閑時間把《錢學森》這本書給讀完了。讀完之后,我感受頗深,讓我覺得錢學森是一位偉人,他非常了不起,是一位愛國人士。
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1949年10月1日時候,新中國誕生了。當時任美國超音速實驗室主任錢學森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深深為祖國新生而高興。當他正準備回國時候,卻被美帝國主義用盡各種手段阻撓。
當我讀到“錢學森是中國人,我是中華人民”這句話時,我真、真深深地被他感動了。他這種強烈愛國之心,實在是無人能比。他放著高薪美國實驗室主任不做,卻要回到剛剛成立中國,當時讓我感到有些不可理解。
我繼續往下看,原來他是要回到自己祖國,用自己知識和發明來報效國家,用自己努力和創造使中國不再落后,他要用科學不斷地造福祖國和人民。從這,可以看出錢學森對自己祖國懷有深深眷戀之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自己對祖國認識和感情不夠深厚,每當新中國生日來臨,我總是不太關心和在意。讀了《錢學森》一書后,我發現自己做真是不好。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以錢學森為榜樣,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胸懷祖國,把祖國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個愛國愛民好少年。
人物傳記作文
自讀《貝多芬》一書后學到了很多他的優秀的品質,個性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
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急于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厄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感情,他充滿著期望。也許此刻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這樣,必須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貝多芬的身影,那頑強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時時刻刻做到:不管做什么事,不管有什么困難,我們都就應像他一樣堅持不懈!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人物傳記作文
李忠是濠州定遠人(今安徽定遠縣),祖傳手藝靠舞槍弄棒為生,實際上就是擺攤練把式賣大力丸的,整日在江湖上流蕩。他曾到過陜西華陰縣,被史家莊的史太公看中,聘請他作兒子史進的武術啟蒙老師,但武藝稀松平常的他只教了史進一套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遇上高手就只能稀里嘩啦。后來他又到渭州(今甘肅平涼)練把式賣藥,又碰上史進并由此結識了魯智深。再后來他流浪到青州(今山東青州),途經桃花山時,遇上了下山劫路的小霸王周通。一番廝打,原來所謂的小霸王更菜,打不過李忠,但他愿賭服輸,請李忠上山當了大寨主,自己屈就次席。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練把式賣藥的李忠竟然也風光了一把,當了五七百嘍羅的頭領,打家劫舍,稱霸一方,官軍也奈何他不得。
若干年后,呼延灼率官軍征討梁山,失利后投奔青州,途中經過桃花山,被李忠周通派人下山偷走了他那匹皇上御賜的寶馬——踢雪烏騅馬,這下惹惱了呼延灼,要來踏平桃花山,李周二人抵敵不過,到二龍山魯智深處搬救兵,后又聯絡上白虎山孔氏兄弟,遂引出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一段故事。三山在梁山泊率領下打下了青州,又一起并入梁山大寨,李忠這個桃花山的雞頭無奈的變成了梁山泊的鳳尾。
李忠因身強力壯,人送外號打虎將。書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李忠的:“頭尖骨臉似蛇形,槍棒林中獨擅名。打虎將軍心膽大,李忠祖是霸陵生?!庇腥藫送茢?,說李忠是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后代,說他打虎將的綽號也跟李廣射虎有關。這種推斷太牽強,論據很不充分。他如果真是名將之后,至少也應該跟同為名將之后的關勝、楊志相差不遠吧,怎么著也得在天罡星里呆著吧,現在這種三腳貓的手藝豈不給祖宗丟臉。
在梁山好漢中,李忠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的摳門,吝嗇。在渭州,魯智深拉他和史進一起喝酒,他怕耽誤掙錢,不愿去,被魯智深強行攪合,只好收攤。后來,為了救金翠蓮,魯智深發起集資,李忠又摳摳唆唆不舍得多掏,只拿出2兩銀子,讓魯智深給他扔了回去。即使后來做了桃花山的大王,仍然本性不改,給魯智深送行時,不愿掏自己兜里的錢,非要下山打劫別人的貨物作送禮。這種做派和當今所謂的藝術家或者娛樂明星們義演義賣都是一個德行。李忠由此讓性格豪爽的魯智深特別瞧不起,幾次捉弄他。
其實,李忠除了摳門外,人并不壞。史進是他徒弟,他卻以兄弟相稱;對魯智深他也很熱情恭敬;跟周通相處也很通情達理,合作的很愉快。
授銜時,李忠被封為地僻星,排在108將的第85位,是17員步軍將校之一。
征方臘時,他跟隨盧俊義攻打宣州,董平一石子打下方軍統制官潘浚后,李忠上前一悶棍將其打死。進攻獨松關時,他和歐鵬鄧飛周通上山探路,沒想到守關將領厲天閏突然沖下來,砍死了周通,他也受了傷,幸虧搶救及時,要不就沒命了。攻打杭州時,經過昱嶺關,守關者是方臘手下第一神箭手、號稱小養由基的龐萬春,盧俊義派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帶3000步軍前去攻打,結果中了龐萬春的埋伏,萬箭齊發,6大高手統統被射的象刺猬一樣,慘死關下。
人物傳記作文
一個人成功的發展都離不開老師的導引。“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币簿褪钦f,凡是能夠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意義的“老師”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授業”,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傳道、解惑”,那要看自己的機緣如何了?!懊麕煶龈咄健保鳛椤鞍傩铡比ψ又械奈覀?,一輩子很難遇到名師,即便有此機緣,名師能夠給我們“傳道、解惑”多少,主動權很少在我們這一邊。而我們所讀歷史人物傳記的主人公,對我們的教導卻是坦率和真誠的。凡是能夠讓后世為其立傳者,其人在當時一定是個響當當的名人。
且不言其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單就生命個體而言,這個人肯定是將上天賜予自己的生命在其所處的社會條件中發揮到了極致,不枉其一生,這正是我們蕓蕓眾生苦苦追尋的。這個人既然已經逝去,他便主宰不了后人對他怎樣評說,他生前所留下的一切痕跡,都會成為為其立傳所要取舍的素材,任人評說。他把自己的光輝與陰暗盡向世人展現出來,我們在讀他的傳記時,是借鑒還是學習吸收,都在我們讀者自己。
因為我們選擇了他的傳記,他就不自覺地成為了我們的老師,這位“名師”不是很真誠嗎?這便是我所認為的讀歷史人物傳記的意義。
人物傳記作文
我2007年降臨到這個世界,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昌人。從我識字開始,父母就教導我多讀書,讓文化充盈自己的氣質。父母為了使我能夠適應小學生活,變得更加沉穩,便讓我多讀了一年幼兒園。在多讀的一年里,我沒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樣乖巧懂事,而是成為了幼兒園中的小霸王,在小孩之中橫行霸道,那些小孩見到我必退讓三分,老師也拿我沒有辦法。
進入小學,我仗著年齡在班中最大,拉攏了一大群男生,地位在班上瞬間能和班長分庭抗禮。每到下課,我就約著一大群男生到操場四處追跑,絲毫不把值日生放在眼中,使我們班的班級分被扣了許多,與“優秀班集體”無緣,這使我逐漸成為老師的眼中釘,頻頻向我父母報告我在學校的“光輝事跡”,可這仍無法改變我調皮搗蛋的天性。
一次書法課上,我因早已厭倦老師所講的內容,于是萌發了一個可怕的念頭——逃課,我不知當時哪來的“勇氣”,竟真的去做了。我約了一個關系較好的同學,以上廁所為理由走出教室,快速跑到操場上,如同脫韁的野馬,如同逃出籠子的鳥兒,如同第一次飛向藍天的雄鷹,在操場上歡快地奔跑著,哼著不知名的小曲來表達我們獲得自由的愉悅,可是沒過多久,我們就被老師發現了,只好垂頭喪氣地走進老師辦公室去“喝茶”。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來到了五年級,我們班的班主任也換了一位新的男老師。他上課風格生動有趣,讓我這種平時不怎么愿意認真上課的人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讓我漸漸喜歡上了學習。他在學習上嚴格的要求,端正了我的學習態度,使我原來像過山車一般搖擺不定的成績變得直線上升,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在生活上也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漸漸明白了集體榮譽感的重要性。
我在新班主任的幫助下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讓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許多活動,也有了自己對一些事情的見解,能夠分辨是非,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初中。
在初中生活中,我性格有了幾乎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我原本喜歡熱鬧,現在喜歡安靜。我現在最大的缺點是,缺少毅力和壞脾氣。這使我吃盡了苦頭,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它們徹底改正。
我在一天天的長大,但我知道我還有很多缺點,我要努力改正,成為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
人物傳記作文
我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五口之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跟我,我們的性格都迥然不同是有好有壞,但始終是那么的跟睦幸福。下面就由我來一一介紹一下我的家庭成員。
首先要介紹的是我家的“老大”就是我的`爺爺,他的性格有點獨斷,再加上他年紀大,我們什么事都要聽他的,所以算是我家名副其實的“老大”。爺爺雖然有些霸道,但還是很愛我的。爺爺又是一個老黨員,人緣也不錯,樓底下遛彎的爺爺奶奶都非常喜歡跟他聊天。
接下來介紹一下我的奶奶,我奶奶是個慈祥善良的老人,脾氣溫跟,而且非常的疼愛我,只要我晚吃一點,或少吃一點她都會擔心得要命,她對我的愛已經接近溺愛的程度了,當然我也非常愛她了。
能形容我爸爸的就一個字,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他跟別的爸爸不一樣,他除了要上班掙錢還要照顧爺爺奶奶,還要陪我,雖然爸爸錢掙得不多,但卻是我們家最辛苦的一個了,因為爸爸的辛苦,所以我也非常體諒他,盡量讓他開心、省心。
能形容我媽媽的就一個字——好。媽媽長相一般,是個思想現代的女性,是個開明的好家長,她非常樂觀,對生活有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她的職業是醫生,她每天要辛苦的工作很累,但她還是抽出時間來陪我。我的任務就好好學習,為了我的未來而努力。
怎么樣,我的家人有意思吧?
人物傳記作文
我姓李,名午陽,因為我是中午出生的,太陽很大,并且媽媽也想讓我陽光大方。我今年滿了我的幸運數——12歲。
我皮膚有些黑,但還是眉清目秀,美中不足的是我黑。個子矮,我認為是天意,老媽給我吃鈣片,喝牛奶……可我就是不見長高。
我性格很善良,也古靈精怪。我成績不錯,算得上聰明伶俐了,我媽給我起這名,讓我陽光大方,可我不僅沒陽光大方,反而還有點冷漠。
我的優點可多了,我一口氣就能說出十個以上,我英俊瀟灑,樂于助人,與班上同學相處融洽,也很聰明,有一個裝滿豐富知識的大腦,有雙勤勞的手,總幫家里干活,喜歡打抱不平,有以大欺小我總會拔刀相助,打抱不平,給欺人者灌心靈雞湯。
我在補習班上喜歡講話,有時別人不小心打我一下,我便和他對打,這毛病總改不了。
有時還不懷好意地嘲笑別人,后來我知道別人不高興,非常慚愧,再也不取笑他人了。
英語是我的苦惱,每天晚上老媽總壓著我背課文,默所有的東西,可每次都沒考好,認真聽課也只能這樣,唉,是不是老天沒看見我的努力。不過沒關系,我又不去外國,英語跟我有啥關系!我一不去外國,我二不當翻譯官。我真正要當的是科學家,祖國雖然強大,雖然美麗,但資源不多了,所以我成為專門研發資源的環保專家,為祖國出力。
曾鞏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后居臨川,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后,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五年(1082年),卒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并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人物生平】。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他從小就機智敏銳,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到了二十歲,名聲已傳播到四方。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驚異。
嘉祐二年考中進士,出任越州通判。這一年發生了饑荒,他估計常平倉儲存的糧食不足以用來救濟,而鄉間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來購糧。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高一點后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而且糧食有余。曾鞏又讓官府借給農民種子,讓他們隨秋季的賦稅一起償還,使得農事沒有耽誤。
任齊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惡、迅速嚴厲地打擊盜賊作為根本。曲堤有個姓周的人家的兒子周高橫行驕縱,殘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夠影響當地的權貴和豪紳,州縣的官吏都沒有人敢去追究。曾鞏逮捕了他,處以刑罰。章邱有百姓在鄉村里聚眾結伙,號稱“霸王社”,殺人劫財,劫奪囚徒,沒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鞏讓百姓組成保伍,讓他們偵察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將盜賊擒獲。有一個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鞏就招待他吃喝,送給他衣帽,給他配備了車馬和隨從,讓他四處夸耀。盜賊聽說了這件事,大多出來自首。曾鞏表面上看來是將此事到處張揚,實際上是想要離間分化那些盜賊,讓他們不能再糾合在一起。從此,齊州的人們連院門都不用關閉就可以安睡了。
調任洪州。適逢江西當年瘟疫大流行,曾鞏命令各縣鎮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難不能養活自己的,就招來住在官舍,供應給他們飲食衣被等用品,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朝廷的軍隊征討安南,所經過的州要準備上萬人所需的物資,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機會橫征暴斂,百姓難以忍受。曾鞏則事先分別處理好了大軍突然集結時的吃住問題,因此,軍隊離開后,城鄉的百姓都不知道。
調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曾鞏負有才名,長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認為他命運不濟,時運不佳。這一時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輩出人頭地,曾鞏對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經過朝廷時,神宗召見他,對他慰勞問候,十分寵信,任命他為中書舍人。
曾鞏品性孝順父母,與兄弟友愛,父親去世后,他侍奉繼母更加無微不至,在家境衰敗,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他們的讀書、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辦。曾鞏寫文章,涉獵廣泛,氣勢很盛,當時擅長寫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過他的。年輕時與王安石交往,王安石當時聲譽不大,曾鞏將他引薦給歐陽修。王安石得志后,曾鞏對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經問曾鞏:“王安石是怎樣的人?”曾鞏回答說:“王安石的文章學問和行為道義,不在揚雄之下,但因為他吝嗇的緣故所以比不上揚雄?!被噬险f:“王安石對富貴看得很輕,怎么說他吝嗇呢?”曾鞏說:“我所說他吝嗇,是說他勇于作為,但吝嗇于改正自己的過錯啊。”神宗贊同他的這個看法。
【親屬成員】。
南豐曾氏為耕讀世家。自鞏之祖父致堯于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起,77年間曾家出了進士19位。進士中,致堯輩7人,其子易占輩6人,其孫鞏輩6人。此外,鞏之妹婿王安國、王補之、王彥深等一批人亦皆進士。
曾鞏,有一個哥哥、四個弟弟、十個妹妹(其中一人夭折)。
【后世紀念】。
在曾鞏后人居住的洽灣鎮桃源村渣坑村小組,有一座其后人為曾鞏建的祠堂。但如今祠堂只剩下殘垣斷壁,房屋柱子只剩下兩根。據悉,曾鞏后裔主要居住在南豐、廣昌甘竹鎮和九江德安等地。
人物傳記作文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里如是評價廉頗。名將廉頗的整個人生跟其他的名將一樣也帶著悲壯的色彩,廉頗身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為趙國效力,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縱觀他的整個人生,他在早期是相當輝煌的,而到了晚期,他的處境甚至可以說稱得上叫做凄涼。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晉陽”,這應該是廉頗第一次登上史家的舞臺,真正在軍事上揚名。廉頗,嬴姓,廉氏,名頗,有說他是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說是山東德州人。不管是哪個地方的人,他為趙國做事是千真萬確。在眾人的眼里,廉頗是個善于在疆場廝殺的名將,卻不想他也是與“文圣”孔子、“武圣”關公相媲美的華夏“德圣”,至于為何會被成為“德圣”,還要從藺相如說起。
藺相如是趙國的一把匕首,他憑著一張嘴巴就把和氏璧成功送回趙國,還在秦國把秦王給糊弄了一番,搞得秦王也很難堪,秦國本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敲一筆趙國的竹杠,沒想到藺相如的出現,讓秦王不僅沒得到和氏璧,反而被藺相如耍了,秦王暫時對藺相如沒有辦法就只有放他回去。經過這件事,藺相如成為了趙王身邊的紅人,位居上卿。廉頗就不服氣了,相比之下他覺得自己更辛苦,藺相如也不過就是能說會道點,也沒有什么真本事,廉頗由此打心眼里不喜歡藺相如,并在朝廷上、生活在處處與他作對。藺相如也不和廉頗理論,他依舊做好自己的事情,只不過比以前還要謙讓廉頗。
他的隱忍在外人看來或許顯得十分懦弱,以為是他懼怕廉頗。后來藺相如解釋,自己這么做是不想破壞了趙國的內部團結,出于國家利益的考量才處處忍讓廉頗的,廉頗聽說后,立刻覺得自己做錯了,二話不說便背著荊條上門去請罪,由此二人結為至交,廉頗知錯能改,正應了大丈夫能屈能伸那句古話,為人坦蕩、直率,也是他的可愛之處。
除此之外,廉頗也是個忠勇愛國之士。廉頗出生的年代,趙國的可以說是最英名的國君,趙武靈王已經去世了,繼任的趙惠文王趙悼襄王一代不如一代,趙國的國力在無形中減弱。況且趙國的處境并不是很好,秦國在他的西邊,而秦經過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努力下,正在迅速崛起,秦國儼然成為了西方的大國,而東方的大國之位由齊國占領。
秦國侵犯趙國是必然之勢,趙國是塊不好啃的骨頭,秦國想要向東邊擴張,趙國定是秦國的第一個目標。終于,秦國傾盡兵力攻打趙國的這一天到來了,而擔負起這個重任的即廉頗。廉頗可以算稱作是受命于危難之間,面對強大的秦國,他并沒有自亂章法,反而一如往常,沉著應戰,屢次擊退了秦軍的進攻之勢。他分析了當時兩軍交戰的情況,推測遠道而來的秦兵定會因為長途跋涉,導致他們的戰斗力有所下降,其實趙國的兵力雖比不上秦國,但是趙軍的戰斗力也是不可小看的。在這種情況下,廉頗選擇了速戰速決,很快就戰勝了秦國的軍隊,此戰之后,廉頗聞名于各諸侯國。
即使后來因為小人之言,他不再受到趙王的重用,甚至不得不流落到異國他鄉,但是他在異國依舊心心念念回到趙國,能夠再為趙國出生入死,只可惜奸佞當道,使得他最后的這個愿望也成為了永遠的遺憾。晚期雖然也受到楚國的重視,卻始終不得志,最后在壽春抱憾而終。
人物傳記作文
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急于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厄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也許現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貝多芬的身影,那頑強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時時刻刻做到:不管做什么事,不管有什么困難,我們都應該像他一樣堅持不懈!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人物傳記作文
有這樣一位偉人,他曾經震撼了當時的歐亞大陸,也引起了世人對他的褒貶與毀譽:有人由衷的贊頌他是千古英雄;也有人稱他為世界征服者和無與倫比的侵略家。然而在所有的古今帝王中,論功業,論才智,論胸懷以及人生的曲折程度,幾乎沒有人可以跟他相提并論。他,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天命。
鐵木真的父親是當時蒙古一個部落的首領,當鐵木真降生的那一刻,他的父親打了一場大的勝仗。因此,他被稱為是該部落的“福星”。根據蒙古人的習慣,他父親就用被擊敗首領的名字為他命名,以顯示其家族的戰功。同時,他的父親還驚喜的發現剛出生的兒子手里緊緊的握著一塊象長矛一般的凝血,便感嘆這是天命:鐵木真將來必定會成為草原上的一位大英雄。
治國奇略。
打下了金國中都是成吉思汗的重大勝利。而得到一位可以幫他治國安邦的謀臣耶律楚材卻是他更大的勝利。耶律楚材向他提出“天下可以馬上得之,卻不可馬上治之”,“以儒教治國,以佛教治心”的精辟建議,他對此番薦言十分贊賞,并且也確實將其方案實施到實處。
成吉思汗為后代統治者樹立了永遠適用的統治法則:即用人得當,廣招賢能,施仁政,以及尊重宗教信仰。成吉思汗作為“智者”最精髓的體現就是他對宗教的態度。他的寬廣胸懷為其帶來了“一代天驕”的美譽,他明了“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是統治的最高境界,因為任何一位迫害宗教正信的統治者的政治壽命一定是短暫的,他的結局也一定是會非常悲慘的。
人物傳記作文
望古今青史留名者,或當朝權政,或風流倜儻,或飄逸脫俗,或博古通今。有人的成就直至影響到今天。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通機械制作……張衡,中國史上的璀璨明星。
論政績,他雖無很大作為,但凡是所做官的地方,一定政通人和,我想這就是張衡的特殊魅力,相對于轟轟烈烈的一生,我更偏愛于平淡安逸的生活,相對于高官厚祿的權貴生活,我更喜歡“采菊東籬下”的悠然。所以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與張衡的生活是有相似之處的。我不能像林語堂那樣說“我了解他”。但是我可以說“我喜歡他”我喜歡張衡,喜歡他骨子里的孤傲,因為這孤傲之氣,他沒有與當時的宦官們同流合污,保持了自身的清白。人,就是要有這種清離之氣的。你也許不能以單薄的力量改變身邊的惡俗,但是至少可以以自身的正氣來感化,哪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至少努力過了,自己做的很好,就可以了。
再說成就。著名的侯風地動儀可以算作他的代表,據說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研究出他的結果。用一句比較俗遺點的話說“科學就是力量”如果說他的成績歸功于天賦,那么可就有點委屈張衡了,刻苦是他唯一成功的路,從他身上我了解了成功的必要因素:耐心、興趣、以及刻苦。
話說回來,平時看一個人,首先看他的言談舉止。我想張衡就是那種很書生氣,但是穩健中帶了些許機敏,一片著作,寫十年之久。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呢?專心做一件事,就會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這是一種堅持,一種力量。
我想,我已經被他感染了。他——張衡,我心中的英雄。
人物傳記作文
每每讀到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我便肅然起敬,對這位年歲已高,須發如雪的老人頓生敬佩,心中涌起一陣沖動:真想見見這位戎馬一生,征程滿衣的趙國棟梁,擁抱一下這位可敬的老人。
春秋戰國時代,趙國的一名身份卑微的門客藺相如由于完璧歸趙,澠池大會大受趙王贊賞,當上了地位在廉頗之上的上卿職位。嫉妒,就像一顆種子,會隨別人的成就而瘋狂地增長。廉頗心中的嫉妒的種子已萌芽,并日漸增長。他憤怒了,他要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好歹的后生晚輩,讓他知道自己是如何為趙國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的!而他藺相如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僅憑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的功勞就把官做的比他廉頗還大!
廉頗老將軍終于清醒過來了!他悔恨交加。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于是,白發蒼蒼的他不顧年事已高,仍就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家,重重地跪在了凜相如面前。為自己曾經的力量狹小,為自己曾經的追名逐利,為自己曾經的嫉賢妒能,為自己曾經的一意孤行……老人家深深到自責.他正氣凜然的行為如錚錚鐵骨扣擊著大地。負荊請罪是大英雄氣概,深深跪拜乃好男兒本色。這樣的老人,怎能不令人敬佩!翻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有幾個人能象廉頗一樣,知錯就改,正氣凜然?廉頗這一跪,真是英雄壯舉??!
真想擁抱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
人物傳記范文
了解千古名臣曾國藩的唯一經典,讀懂國人處世智慧的殿堂之作,政商必讀。評:共修訂了人民文學等老版訛誤106處,是唐浩明先生唯一作序版本,同時也是這部經典最值得收藏的版本。@、歷時數月終于斷斷續續讀完,讀長篇傳記小說最大的享受就是讓你經歷另一種人生,好的作品有血有肉,讓你身臨其境,讀完后數日無法從虛擬場景中自拔。人生苦短,多讀幾部好作品,你就相當于活幾輩子了!延年益壽唯讀長篇巨著爾!@、為官之道,為人之道,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種.種誠懇之心與奸詐話語堆疊起來的。以及最后廣敷道人的揭秘,真好比一場蓄謀已久的偵探案,甚爽!
《知行合一》王陽明度陰山本書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評:即使純粹作為王陽明傳奇一生的故事書來看,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難得的是,作者把心學體系形成的脈絡和精髓基本蘊含在王陽明的人生故事中了,對于讀者來說,閱讀快感是雙重的,這也是本書區別于其他王陽明傳記的最大特點。@、中國哲學書啊,讀完看時間差不多一點了,困知勉行,不操心我的人生,只操心我的良知。希望有一日可以練就“動時心也定”。@、書中部分理念與近期遇到的事不謀而合。直覺。跟著心走。普世的價值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感謝作者用當今的大白話講王守仁講心學,可讀性強。
人物傳記作文
爺爺出生于建國前夕,他的人生經歷正好見證了祖國六十年的巨大變化,所以我決定采訪爺爺,給他寫傳記。我把采訪的收獲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書吧。
爺爺的童年時期正趕上新中國成立,一窮二白的祖國百廢待興,翻身做主的人們響應黨的號召,熱情投入到祖國建設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國千瘡百孔,貧困異常,填飽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其他的享受了。因為貧窮,爺爺只讀到3年級就不得不輟學回家干活,可憐的爺爺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夢度過了他酸澀的童年時光。
爺爺在艱辛與貧困中長大成人了,和其他農村青年一樣,爺爺在破舊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時,計劃經濟的枷鎖緊緊地套在人們的脖子上,貧困的日子一天天劃過,生活看不到一點光亮。盡管爺爺奶奶辛勤勞作,家里依舊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們的衣服,灰溜溜的。窮則思變,為了養育幾個孩子,爺爺偷偷地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蘿卜條里偶爾會有點油星。
正當人們感到生活極度沉悶時,改革開放的春風掃過中華大地,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于爺爺勤快,頭腦靈活,很快我們家就脫貧致富。爺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蓋起了一座大瓦房,為慶賀喬遷之喜,爺爺還特意雇了一場電影呢!
日子雖然越來越好,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仍還是鏡中月夢中花。供養幾個兒女成長上學雖然很緊巴,但沒多少文化的爺爺還是咬牙供幾個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學業,這是爺爺覺得自己這輩子做得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爺爺的幾個兒女都長大了,各自成家立業,爺爺也實現了他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現在,沐浴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春風中,爺爺和他的同齡人一起享受著社區便利的優質服務,經常參加一些諸如象棋、樂器、書法等有益的社區活動,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難怪爺爺整天樂得合不攏嘴啊。
寫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強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騰。追憶往昔,燦爛輝煌;展望未來,我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前程似錦!。
人物傳記作文
所謂“銘通”者,乃隱姓埋名于愛國路心遠中學修煉者也。論其隱姓埋名技所術之高超,同窗一年之久,知曉“銘通”二字者寥寥無幾。
銘通居“二班武林榜”中列,不高且敦實,給人以安全之感。銘通淡淡的眉毛兩側微微上揚,很是可愛。
銘通銘通,自然通曉音律。大半學期的“隱居”生活終于讓他按捺不住心中一展歌喉的想法。“有誰想來展示一下?”音樂修煉場上,面對教師和同學的盛情邀請,銘通終于肯“出山”了。
只見銘通大步流星走到場上,稍整衣角,仰頭深呼吸,一場“音樂盛宴”就從他口中唱出。銘通緩緩閉上眼睛,時而抬手,時而俯身。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微笑盈頰。整個訓練場都沉浸于《高尚》的低沉氣氛之中,同學們也是屏氣斂聲,目不轉睛。一曲終了,余音繞梁,一瞬間,同學們激動無比的心情爆發出來,掌聲雷動。
除一副“金嗓子”外,銘通對人的關心與鼓勵也是無微不至的。在一次由方主教舉辦的數學修煉大會中,我發揮失常,名落孫山。正當我垂頭喪氣準備收包回家時,“吉吉!”銘通想我走過來,面帶微笑,小揚眉毛不時抖動幾下,讓我不自覺地竟然發笑了。未等我詢問何事,銘通張開雙臂,我也配合著上前,他抱住我,溫暖而有力地拍打著我的后背,“加油加油!”我望著他,綻開了笑臉?;氐郊?,我給銘通發了一小條“感謝信”:“謝謝xx小“姐姐”的擁抱!”沒過多久便收到回復:“挺你,我的兄弟”!我哈哈大笑,愁苦之情頓時煙消云散。
所謂“銘通”即“喻悅,喻銘通。”同窗一年,與此人相處甚歡。他的嗓音很獨特,讓人覺得悅耳的同時更慨嘆于他對音樂的執著與付出。他的體貼細心更是讓我銘記于心,讓人備受鼓舞,讓人信任,愿今后“相伴一生。”
人物傳記作文
不像其他人一樣,我外婆的退休生活主要用來照看我。我外婆生于一九五五年,現年六十四歲了。說起我外婆年輕的那會兒,已經算是一個新時代了,——畢竟當時已經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宣布成立了。但我外婆仍舊得下地勞作。一直到后來讀書的時候,上課也教點插秧哪,間苗哪。不過也能理解,當時國家剛剛起步,提倡的是以農為本。到現在,有時我問她上學的事,她總是說,每天基本不念書,就到處干活。
我外婆待人很好,也很孝順,就是有點“口是心非”。今年冬天的晴天不多,一個周末,遇上難得的大晴天。我外婆正好就回姥姥家,幫著姥姥洗了被子,也晾了。姥姥的院子里總會備著一瓢水,姥姥年紀大了,走路不免有那么點蹣跚,一不小心把水潑在了被子上。外婆一會之后看見了,沖她那脾氣,嘴中不免會要嘟囔點什么;可即便這樣,外婆還是把被子重新洗了一遍。
因為我外婆多年俗語的積累,再加上她那本就十分開朗的性格,使她成為了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段子手”。記得一次去曾國藩故居,我在外公外婆家睡,等著翌日父母接著我們一起去??傻诙於季劈c了,也不見他們的蹤影。外婆借題發揮道:“東東,再過一會兒要是你媽他們還不來,咱仨就開一會飛的車,飛到那邊去,敲他們的窗戶‘你們還不來???’”一般要講笑話,講述者是不能笑的,可外婆比我們都笑的開心。外婆有點胖,笑起來兩頰肉往上擠,就看不見她的眼睛了。
外婆就是這樣一個人,既調皮又認真;既帶點孩子氣又特別孝順。不過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她已經累了三十年了。
若你看到一個有著一頭類似雞窩頭的卷發的,穿著十分隨意,手上挽著一個小包,在很大聲地和她的老伴說話的老太太,那就是我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