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片91_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_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区在线不卡_成人午夜激情

當前位置:首頁>學生評語>數學教案-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模板14篇)

數學教案-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模板14篇)

時間:2023-11-29 05:27:47 作者:琴心月

通過教案模板,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準備。這些教案模板范文經過實際教學實施和教師的反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理解有余數的實際意義,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

3.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養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點: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教學課時:

五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小棒、圓片、三角形。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請學生口算,師板書。

問:如果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學生動手分,并完整的說說10除以2等于5的含義。

2.分組操作,進行記錄。

1)如果把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師指名說自己分小棒的過程、結果。

2)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幾根分給幾個人還剩幾根。

2

3

………………。

4)如果還是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況又會怎樣呢?同桌分,再將表格填好。出示:

每人分幾根分給幾個人還剩幾根。

250。

331。

4

5

6

3.匯報。

1)指名匯報,同時將表格填寫完整。

有剩余的情況出現時,你們為什么不再繼續分下去呢?

4.交流。

(生獨立列式)。

2)說明:像這幾種分后有剩余的情況,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給了幾人,還剩幾根?(生答)。

問:按要求列式。(板書:10÷3)。

為什么可以用除法計算?10和3分別表示什么?

問:最多可以分給幾人?也就是說明10里面最多有幾個3?有沒有全部分完?還剩多少?(板書:……1(根))。

說明:沒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寫上6個點,再把剩下的數寫上,這個數叫余數。(板書:讀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3)生齊讀算式,指名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問:這題為什么要寫余數?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小結。

1)通過剛剛的學習,如果每人分4根或6根,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生獨立完成)。

2)匯報填寫情況,板書。

3)指名說說各個算式的意思。

(生討論,再指名說)。

小結:在平均分時,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經不夠再分為一份時,就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表示。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題(1),請學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將括號填寫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過程。

問:為什么剩下的2個圓片不再分5份?

填寫算式,指名板演,說說算式中各個數的意思。

2)出示題(2),學生分一分,再將算式補充完整。

指名說說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及算式的含義。

問:為什么有余數?

2.完成2。

1)出示圖,請學生說說圖意,再出示(1)(2)題。

2)生根據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14÷4=3(瓶)……2(朵)與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師小結。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獲得了什么?

四。作業設計。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板書設計:

10÷2=510÷3=3……1(根)。

讀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學內容:

課本第3~4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要求:

通過分一分、擺一擺,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分一分、擺一擺,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小棒。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復習。

1.筆算:6÷3。

指名筆算,反饋是請學生口述計算過程及豎式中各部分名稱。

2.分一分,說一說。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動手分一分,回答以下問題:分成了幾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為什么不再分一份?

生根據分得的結果,分別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她們所表示的意思。

3.揭題:在平均分一樣東西時,結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夠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這兩種情況都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有剩余的情況就叫做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如何計算有余數的除法。(出示課題)。

二。新授。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

1)學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指名請學生將分的過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7÷3。

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別表示什么?

2)寫出豎式問:分成了幾份?這就說明7里面最多有幾個3?商寫幾?(板書)。

7個桃子,分掉了6個,還剩幾個?那么豎式中怎樣得到余下的1。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問:在豎式中,“1”叫什么?(完成橫式的板書)。

3)生完整的說說豎式計算的過程。

2.小結:

1)問:算式中2……1表示什么?想想,如果不擺學具,怎樣得到商2?(生討論,指名說)。

2)因為7里面最多有2個3,所以這里商2比較合適。

問:為什么要用“最多”?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生讀題。

2)師:能不能用剛剛學到的方法,找到合適的商呢?(生試做)。

指名說,師指出:計算18÷5時,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幾個5,最多有幾個,商就是幾。

3)出示豎式1問:這個列的對不對?為什么?

指出:商2,要減去2和5的積10,余下的8里還有1個5,所以18里不只有2個5,商2就小了。

出示豎式2問:這個對嗎?為什么?

指出:商4,就要減去4個5的積20,不夠減18里沒有4個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結:商2小了,商4大了,那怎樣找出合適的商呢?

4.觀察:例題7÷3中的余數1比除數3大還是小?18÷5的余數比除數怎樣呢?

通過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了嗎?

(生思考、匯報)。

小結: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板書,生齊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1。

第(1)題:

1)讀題,學生按要求動手分。

問:分成了幾份?還剩幾根?9里面最多有幾個2?還余幾?

2)生填寫豎式。

3)問:商4是怎樣算出來的?表示什么?余數1呢?

第(2)題:

生獨立完成,指名說試商的過程。

2.完成2。

1)生分組完成,指名板演。

2)生說說每題的計算過程。

比一比: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對比說說怎樣得到的商?

3.完成3、4題。

引導學生觀察圖意,弄清題意后再獨立完成。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在計算有余數除法的時候怎樣又快又準確的。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找到商呢?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7÷3=2……1(個)。

教學內容:

課本第5~6頁、練習一第1~6題。

教學要求: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重點: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揭題。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回憶上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二。計算練習。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1.完成練習一第1題。

1)出示題目,生弄清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寫的,每個算式的意義是什么?

2.完成練習一第2題。

1)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生說說怎樣想到商的。

3.完成第3題。

1)生找出錯處,并改正過來。

2)指名說說錯誤的原因。

3)問: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商?計算有余數除法時還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4題。

1)生口答商是幾。

2)分組計算檢驗。

5.完成第6題。

1)學生分組計算,指名板演。

2)反饋。

3)比一比:每列火車中的三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有余數的除法,在計算時要想被除數中最多有幾個除數,還要注意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四。作業設計。

練習一第4、5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6~7頁、練習一第7~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2.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363÷92×856÷8。

7×46×436÷45×6。

28÷712÷63×935÷5。

2.口答:

15里面最多有()個4。

53里面最多有()個7。

44里面最多有()個8。

33里面最多有()個6。

3.指名說說在計算有余數除法時,要怎樣想,商才能很快求出?

二。計算練習。

1.分組練習,指名板演。

63÷967÷9。

40÷847÷8。

1)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饋,說說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一第7題。

1)明確要求,先口答商及理由。

2)學生分組計算,以檢驗剛才所說的商是否正確。

指出:看余數是多少,可以想幾個幾是多少,被除數里還多幾,余數就是幾。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小結: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完成練習一第9題。

1)出示題目,思考:除數最小應是幾?

2)指名回答,說明理由。

3)問:如果將“最小”兩字去掉,你認為除數可以是幾,為什么?完成練習一第2題。

三。解決實際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10題。

1)出示第(1)題。

生弄清題意,完整口述題意。

生獨立完成。

指名反饋,說說這題為什么要用除法計算?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其余3題,生弄清題意后獨立完成。

指名板演,再說說理由。

2.完成練習一第11題。

1)學生了解圖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完成練習一第1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反饋。

四。全課小結。

第五課時實踐活動:我們去植樹。

教學內容:

課本第8~9頁。

教學要求:

以植樹活動作為背景,通過學生的對話、提問,使學生獲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經驗,發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以植樹活動作為背景,通過學生的對話、提問,使學生獲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經驗,發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難點:

以植樹活動作為背景,通過學生的對話、提問,使學生獲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經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情景引入,信息整理。

1.課件演示,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意思嗎?

對。這天是植樹節,中山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將要組織植樹活動,大家看這幅圖。(出示)。

1)問:通過觀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完成這張統計表嗎?

2)學生獨立完成統計表。

指名反饋,說說自己是根據哪些信息得到的相應結果。

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對于每個班的植樹中的問題進行解決。

3.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提出問題,并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4.想一想,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還有那些時候回遇到類似的問題?

(小組討論、匯報)。

有余數的除法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5頁,有余數除法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熟練有余數除法算式得讀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熟練有余數除法算式得讀法。

教學準備:

電腦、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認識有余數除法,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學的最好,題做的又對又快。

二、課堂練習。

328=146=45-5=。

29=39=345=。

(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同位互相說說做題理由,重點說說有余數的除法做法)。

三、鞏固練習。

(小組同學互相說說,再指名回答)。

強調:平均分成幾分有剩余的情況。

2、分組練習。

引導學生4人一組(一名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計算,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3、完成自主練習。

出示第1題。

練習時先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說說自己的算法。

(集體評議時,要關注個別學生)。

出示第3題。

學生認真看圖后,討論。

三種杯子各能裝滿幾盒?各剩幾個?

出示第5題。

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說說,13個易拉罐可以搭幾輛小車?集體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出示第6題。

學生看圖后想一想。

每種工具都平均分給9個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還能題什么問題?

聰明小屋。

(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積極動腦尋找不同的規律。

練習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說說題目的意思,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索。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表現的非常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能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五、作業設計。

進一步認識有余數除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考考你。

板書設計:

三種杯子各能裝滿幾盒?各剩幾個?

144=3(盒)2(個)166=2(盒)4(個)。

《有余數的除法》數學教案

國標本蘇教版第四冊p1-2頁的內容。

1.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感受有余數的平均分,并能根據圖正確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1.每人分2枝鉛筆。

同學們,我們先一起來做一個分鉛筆的游戲。

學生小組活動。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分的結果?

分完了沒有?

其他組和他們分得一樣嗎?

我們把這一次分鉛筆的結果填在這樣的一張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

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填2),分給了幾人?(填5)。

還剩幾枝?沒有剩余,我們就畫上一短橫。(劃橫線)。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鉛筆。

10枝鉛筆,每人分2枝,5個人正好分完。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填3),會怎么樣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們一起試著來分一分。

從2號同學起,每人試著分一種,并把分的結果告訴組長,組長把它記錄在這樣的一張表里。(出示學生的表)當一個人分的時候,別人要注意他分得對不對,組長填的時候,大家要注意組長填對了沒有。

學生小組活動。

指名小組匯報,教師把學生匯報的結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數用紅色填寫。

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提問:

這里剩下的1枝還夠不夠分給1個人?為什么?

這里剩下的2枝還夠不夠分給1個人?為什么?

其他組有沒有不同?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次分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把你的發現告訴你同組的小朋友。

學生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誰來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如學生說:我發現前兩個數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數都等于10。師提問: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學生說:我發現每人分的枝數越多,分的人數就越少。師:反過來每人分的枝數越少,分的人數就越多。)。

如學生沒有發現,教師引導:

請同學們看(指最后一攔),10枝鉛筆,在分的時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對!10枝鉛筆,在分的時候,有時正好分完,有時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幾次分的時候有剩余嗎?

如學生說第1次,教師引導: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還有每人分,還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這幾次,你能根據分的結果寫出除法算式嗎?

學生回答,教師在表格左面寫出相應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誰能說出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指第2道算式,在這道算式中,除數是幾,商是幾?

這三次沒有分完的,我們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先來看每人分3枝的這一種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人,還剩(1)枝。

學生自由說。

對,這個剩下的1就叫作余數。板書:余數。

這個算式(在算式下劃紅線,單位名稱不劃出)就讀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讀一讀,再齊讀。

把單位名稱帶進去,誰會讀?(指2人讀)。

這個1叫作什么?

生:這個1叫作余數。

根據剛才分的結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這里就表示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人,還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先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討論好的把書上第2頁試一試中的除法算式填寫完整(出示寫在小黑板上的題目)。請一個同學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們來看同學填寫的,填得對不對?

誰來把第1題讀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題誰來讀?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個除法算式,誰來說出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第二個算式的除數是幾?商呢?余數是幾?

3.揭示課題。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對!這三個除法算式都有余數,像這樣的除法我們把它叫做有余數的除法,今天這一堂課,我們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4.練習。

(1)下面我們進行練習,先看想想做做第1題。

小黑板出示第1小題。

師讀:8個圓,每3個一份,分成了()份,還剩()個。

請同學們拿出8個圓片擺一擺,再把擺的結果填在括號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寫完整。(請1個學生上黑板擺并填寫)。

我們來看同學擺的,他擺得對不對?算式呢?誰來把這個算式讀一遍?

第二題,誰來讀題?

小黑板出示第2小題。

生讀:11個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個,還剩()個。

我們用圓片代替三角,先擺一擺,再填空。

學生擺好后,再填。(請1個學生上黑板擺并填寫)。

都填好了吧,看同學擺的,對不對?算式呢?

誰來讀這個算式?

這2題都對的同學請舉手。(幫有錯的同學糾正,哪一題不對,錯在哪里)。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這道題。

小黑板出示第2題。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這幅圖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2道題,我請一個同學上來寫,其余同學填在書上。

學生填寫,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填寫。

我們看同學填的,他填得對嗎?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題對不對?表示什么意思?

仔細看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最后看第3題。

小黑板出示第3題。

學生說完后全班交流。

5.全課總結。

今天這一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平均分一些東西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有剩余。這兩種分東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有余數的我們就把它叫做有余數的除法。

6.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看這幅田園風光圖,說說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豬,小朋友)請每個同學先想一想,根據這幅圖你能說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學生自由說,全班交流。

數學教案-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對比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二、學習新知。

(一)出示例8的4個小題.。

1.學校有20個足球,籃球比足球多,籃球有多少個?

2.學校有20個足球,足球比籃球多,籃球有多少個?

3.學校有20個足球,籃球比足球少,籃球有多少個?

4.學校有20個足球,足球比籃球少,籃球有多少個?

(二)學生試做.。

1.第一題。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題。

解:設籃球有個.。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題。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題。

解:設籃球個.。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三)比較區別。

1.比較1、3題.。

教師提問:這兩道題中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有什么不同?解題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觀察討論.。

(2)全班交流.。

(3)師生歸納.。

這兩道題都是把足球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籃球有多少個?

2.比較2、4題。

(1)觀察討論.。

(2)全班交流.。

(3)師生歸納.。

三、鞏固練習.。

(一)請你根據算式補充不同的條件.。

學校有蘋果樹30棵,________________,桃樹有多少棵,

1.2.。

3.4.。

5.6.。

(二)分析下面的數量關系,并列出算式或方程.。

1.校園里有柳樹60棵,楊樹比柳樹多,楊樹有多少棵?

2.校園里有柳樹60棵,楊樹比柳樹少,楊樹有多少棵?

3.校園里的楊樹比柳樹多,楊樹有25棵,柳樹有多少棵?

4.校園里的柳樹比楊樹少,楊樹有25棵,柳樹有多少棵?

四、歸納總結.。

五、板書設計。

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1.通過創設情景并加以操作,讓學生體會余數除法的意義。

2.在除法公式中用余數表示商和余數。

3.通過獨立查詢,明確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4.將余數除法的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余數除法的計算,了解余數與除法的關系,學會在書面表格中除法,余數除法。

難點:體驗將生活經驗與數學問題聯系起來的過程,加深對除法與余數除法的理解。

教學設計。

一、舊知識的鋪墊。

把這1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個蘋果里有多少個?

1.學生獨立行列式,明確平均除法計算。行列式是:12_4=?

2.學生可以自己回答。你的食譜是什么?3412年_4=3。

2.新課程教學。

1.假設盒子里有12根棍子,最多可以放置多少個獨立的方塊?

(1)如何用公式表示?12_4=3。誰能說出這個除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2是被除數,4是除數,3是商。

(2)除法公式和我們之前學過的加減法公式一樣,也可以用豎直公式來計算。我們看一下除法的縱坐標。

首先寫除法符號,然后寫股息12。把股息12寫在除號里面,把4寫在除號外面。

我現在要寫什么?商3。你認為《尚書3》應該寫在哪里?我能把它寫在1上面嗎?

總結:有34個,所以寫在一個地方。34是多少?

我把它寫下來,這個12是3和4的乘積。共有12根木棒和12根方形木棒。你還有嗎?(不)也就是說,鐘擺的平方減去了12塊,用了12塊,等于0。

(3)誰會再說一遍,股息下面的12和0是什么意思?(全部使用完畢,無剩余)。

當你試圖揮動手中的木棍時會發生什么?(最多三個,還有一個)。

(1)13_4=如何以豎直形式計算?

明確:除號、股息和股息的書寫位置;4根木棒放一個這樣的獨立方塊,最多可以放3根,所以商是3,寫在股息數字3的上面,3根這樣的獨立方塊分享12根木棒,在股息下面寫12根,13根木棒用12根木棒,還有剩下的嗎?你為什么不留下一個呢?如果沒有足夠的余數來放置一個獨立的正方形,或者一個不能再得分的數字,我們將其稱為“余數”,并將其寫在水平線以下。

誰會再說一遍,股息下面的12和1是什么意思?

(3)余數除法的結果如何以水平形式表示?先寫3,然后點6,再寫剩下的1。這個公式可以這樣理解:13除以4商3加1。

三世。鞏固和提高。

你想知道這個盒子里有多少根棍子嗎?實際上,有18個。誰猜對吧?20根棍子最多可以放在幾個獨立的方塊里,沒有棍子。

能計算出來嗎?如何用公式表示?如何用豎直公式計算?(學生獨立完成)。

總結。

你從這一課中學到了什么?你能說說嗎?

5.布置的作業。

獨立完成教材《想做》。

數學教案-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對比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一)下面各題中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1.花手絹的塊數是白手絹的。

2.白手絹塊數的正好是花手絹的塊數.。

3.花手絹的塊數相當于白手絹的。

4.白手絹塊數的倍相當于花手絹的塊數。

(二)教師提問。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的.幾分之幾用什么方法?

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什么方法?

(三)談話導入。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3。

2.比較.。

(1)我們把這三道題放在一起比較,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相同點:三個數量是相同的;需要找準單位“1”來分析.。

(2)它們有什么區別呢?

不同點: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題方法不同.。

3.小結:分數應用題主要有以上三類: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畫圖來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鞏固練習。

1.一個排球36元,一個籃球40元,一個排球的價錢是一個籃球價錢的幾分之幾?

(1)學生獨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據這道題的數量關系,改編出一道分數乘法應用題和一道分數除法應用題.。

2.學校有故事書36本,是科技書的,科技書有多少本?

3.學校有故事書36本,科技書是故事書的,科技書有多少本?

(二)補充條件并列式解答.。

一條路長15千米,修了全長的,_________________?

(三)選擇正確答案。

1.修一條長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條長240千米的公路,已經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長的幾分之幾?

240×240÷150÷240240÷150。

(四)思考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行了三類題的對比練習.解決這三類題的關鍵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一)解答下面各題。

1.六一班有學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數占全班的幾分之幾?

2.六一班有學生45人,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全班共有學生多少人?

(二)校園里栽了楊樹144棵,栽的松樹的棵數是楊樹的,校園里栽了松樹多少棵?

(三)學校買了藍墨水30瓶,紅墨水24瓶.藍墨水是紅墨水的幾倍?

六、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數學教案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圖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理解余數及有余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一、復習引入

上課——開始上課之前,問大家幾個問題:看看誰比較聰明,好不好?

第一,這學期到目前為止,我們重點學習了什么知識?(除法)

第二,除法呢,我們經常用哪一個詞來形容(平均分),對于平均分的問題,我們經常用哪些語言來說明呢?或者說是怎樣的題目是平均分:

1、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幾個;2、每幾個為一份,能分成幾份。

下面,我們來看這幾道題目:

1、48個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個?(除法算式是?)

2、36顆糖,每4個分一袋,能分幾袋?(除法算式是?)

3、11朵花,每3朵擺一盤,()

a、有剩余b、正好分完

你知道擺了幾盤嗎?還剩下幾朵?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道題完整的描述一遍呢?

11朵花,每3朵擺一盤,擺了3盤,剩余2朵。

二、觀看圖片,引出活動

(主題圖)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各能擺幾個?

問題: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2.能把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7÷2=3(盤)……1(個)

余數

你能用語言來描述下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嗎?(也就是說你能不能把這個算式結合這道題組成一段話)

“余數”的來歷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剛剛從猿猴轉變成人,他們以打獵為生.可是獵物常常太少,他們必須把食物平均分開,否則就會有人餓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時候,人們經常發現:每個人分到相同數量的食物以后,還會剩下一些,可是這些食物又不夠再分一次,于是這就啟發了后來的人們認識到數學除法運算中的余數。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把下面這些,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會用乘法口訣試商。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經歷試商過程,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2、會運用計算有余數除法的相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學會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進一步加深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過程:

基本練習(課件出示)。

1、擺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還剩()根。

列式:

2、擺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還剩()根。

列式:

匯報結果,再列豎式,說說每個數的含義。

1、教學例4。

課件:43÷7=……。

(2)師:根據這個算式,我們可以這樣寫豎式,被除數寫43,再寫除號,然后寫除數。(邊解說邊板書)商寫幾?43除以7就是把43每7個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幾個7,我們可以這么想,7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積最符合這個條件,商寫6。(板書)。

師:那么,被除數下面寫什么?(7和6的乘積42)。

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過的知識,寫出余數1,讓學生明白余數1是43里面分掉6個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減去42的得數。

師強調:用豎式計算除數和商都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時關鍵在于試商,靈活運用表內乘法口訣試商,可以提高試商的準確性和計算的速度,試商時注意,余數要比除數小。

2、做一做。

出示:26÷4=……。

引導學生試商,想4和幾相乘的積接近26,而且小于26。

(四七二十八,大于26不符合,四六二十四接近26又小于26,商寫6。)。

學生再獨立思考另外一個豎式的計算,然后指名板演。

(2)出示第2題,生讀題。

這是一道應用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求可以做多少根長跳繩,就是求39里面最多有幾個7,用除法計算,所得的商就是所求的結果,余數是還剩下的米數。

小組內討論后反饋,集體訂正。

1、完成“練習十四”第4題。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結果是多少,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這其實是一道有余數除法算式計算的文字表述題,本質上就是求被除數里面有幾個除數。

學生完成后反饋,教師做出評價。

3、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完成計算后,引導學生觀察上下兩題,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4、完成“練習十四”第11題。

判斷對錯,指明回答,并說明理由。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

你對豎式計算有余數除法有哪些認識?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二年級野營有余數的除法的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第8、9頁的練習及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重點難點:

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有余數的除法。誰能舉例說明?指名回答。

2、出示投影:你知道余數它藏在哪里嗎?請你把它找出來。

14÷4=3……2。

8÷5=1……3。

16÷3=5……1。

10÷4=2……2。

3、小組內說說算式的意義。

二、練習鞏固。

1、自主練習4。

把余數是2的涂成紅色。

2、解決實際問題:快樂的星期天。

題目給了4幅圖,分別畫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據圖畫,找到有關的'數學信息,并根據找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3、游戲:螞蟻躲雨。

27÷836÷622÷748÷9。

37÷448÷849÷733÷5。

想一想螞蟻到哪去躲雨?分組討論。

(1)沒有余數的算式。

(2)余數是3的算式。

(3)余數是1的算式。

4、把20枝鉛筆分給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樣分?

小組里分一分,統計有幾種分法。

三、小結。

四、作業設計。

回家與父母一起分糖果,記錄分的結果,列出相應的算式;

思考:一堆蘋果,如果6個6個地分,最后余3個,那么3個3個地分,最后余幾個?(鼓勵學生回家先用小棒擺一擺,還可以與父母一起進行,最后再回答)。

板書設計:

27÷836÷622÷748÷9。

37÷448÷849÷733÷5。

數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二年級下冊的課本在計算方面是加、減、乘、除計算方法的進一步拓展。第一單元是“有余數的除法”,這一單元是在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它也是學生今后學習多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中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及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由于學生年齡小,邏輯推理難力差,因此,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就成為本單元的教學難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戲激趣。通過“快速搜索”“快樂拼圖”“藝術插花”三項活動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這三項活動在形式上具有游戲的性質,可增強對學生情感上的刺激,對于小學生來說,形式上喜歡才會有行動上的真正參與。同時這三個活動在本質上具有濃郁的數學味?!翱焖偎阉鳌笔菫榱嗽谠嚿谭椒ㄉ献麂亯|,通過“快樂拼圖”在動手操作中感悟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經歷“藝術插花”列出多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2、自主建構。縱觀許多本單元的優秀教學設計,都很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通過動手操作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是所有老師的共同選擇,但選用材料的種類和數量有所不同。實踐證明用小棒擺圖形操作簡單方便,學生比較感興趣;數量太少會局限學生探究的空間,太多了則會花時太多,降低課堂的效率。所以我選擇用10根小棒來平均分,如果直接放開讓學生自己來分,會導致花樣百出但價值不大。讓學生根據要求和問題去操作、思考,既有空間又有方向。然后引導學生展示交流,自主建構意義。

3、行為跟進。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知道變換除數,會引起余數的變化,再引導觀察比較,初步感知余數的出現是有規律的。提出有挑戰性的問題促進學生反思,在學生初步形成“余數出現是有規律的”這一認識之后,及時跟進,深化認識。當然,有些學生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豎式時,因為受上學期除法的影響,自然而然地用除法算,而忽視了其他方法。讓學生試著用豎式求,學生基本上會寫,我著重讓學生說一說每步的意思。課后學生出現以下問題:1.計算過程中回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或者這一類判斷題,他認為是對的。2.應用題算完后不會答。一些同學把整題抄下來,一些同學余數的問題不會答,一些同學干脆不答。3.在做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時,一些同學商和余數的單位分不清。很顯然,他是不理解題目的意義,還有部分學生不寫單位。我想這些不足都是我們今后要克服的。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教材第59~60頁例1,以及練習十四第1題。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能運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使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試商的過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余數要比除數小。

7個草莓磁扣。

談話:同學們,我們學習過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與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們身邊。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出示例1,認識余數。

(1)出示6個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談話:老師準備了6個草莓,要把這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怎樣列式?

6÷2=3(盤)。

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小結: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3盤正好擺完。

(2)思考第二個問題: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結果怎樣?

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擺的?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擺放結果。

擺了三盤,最后還剩下一個。

7÷2=3(盤)······1(個)。

引入余數的概念。

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余數。余數就是兩個數相除時不夠除而剩下的數。

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學生圈一圈,獨立完成,教師將平時要學生指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計算方法。

師:從這節課中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在擺一擺、圈一圈中認識了有余數的除法,當一些物品平均分時,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沒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種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余數。

例1、6÷2=3(盤)。

7÷2=3(盤)······1(個)。

三年級數學《有余數除法的練習課》教案

練習目的:

通過鞏固,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提高口算和筆算有余數除法的能力。

練習過程:

一、復習:

2、在里最大能填幾?(略)。

3、根據題意寫出橫式。

(1)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2個。列式:(略)。

(2)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幾個?還余幾個蘋果?

(3)有8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幾個?還余幾個蘋果?

4、計算:(用豎式計算)。

37449632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題。下面的計算對嗎?

(1)485=93()。

(2)337=52()。

(3)638=77()。

(4)56+4=34。

6、當師傅。(完成教材p54第6題:有29片扇葉,每臺電扇裝3片,這些扇葉可裝多少臺呢?)。

7、把計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題)。

8、求彩帶的長度。

一個8邊行,每邊長3厘米,一條彩帶圍一周后還剩下2厘米,求這條彩帶長多少厘米?

二、全課總結。(略)。

三、補充思考。(與家長同學習)。

(1)把10枝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得幾枝?還剩幾只?

(2)有羽毛球23個,如果每盒里裝5個,可以裝幾盒,還剩幾盒?

(3)有42個蘿卜,每袋裝8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四、下課。

數學三年級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浙江版)第四冊第50-51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有余數除法和余數的含義,懂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通過操作嘗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是教學的重點。掌握試商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10個小圓片、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出示小黑板):

1、口算。

2×64×827÷924÷8。

4×23×516÷224÷3。

2、口答。()里最大能填幾?你是怎樣想的?

()×2く76×()く25()×2く13。

()×4く27()×8く423×()く30。

3、豎式計算。

4)84)169)45。

二、動手操作導入新課。

1、擺一擺。

請小朋友拿出10個圓片,按照老師的要求動手擺一擺。

(1)10個圓片,每組2個,可放幾組?

(2)10個圓片,每組5個,可放幾組?

(3)10個圓片,每組3個,可放幾組?還剩余幾個?

(4)10個圓片,每組4個,可放幾組?還剩余幾個?

根據學生操作后匯報的結果,填出下表:

圖片個數每組個數組數余下個數。

1025。

1052。

10331。

10422。

2、導入新課。

以上分圓片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正好分完,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這個剩余的數,在除法算式中我們把它叫做“余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

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已有的表內除法的基礎之上,同時它也是今后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重要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老師不但給你們帶來了這些水果,老師還要給大家展示一項絕活,那就是你們只要說出一個號碼,老師不看屏幕就能說出這個號碼上的水果,你們信不信?不信咱就來試一試吧。其實,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二,新課探究:

2、那現在如果有7個草莓,還是2個擺一盤,又該怎樣擺呢?(指兩名學生到黑板上擺,其他同學看他們擺的對對?)。

(師:7個草莓,每2個一盤,擺了幾盤?生:3盤。擺完沒有?生:沒有。師:那怎么樣?生:還剩一個。師板書“擺了3盤,還剩1個?!保?/p>

4、你也想像剛才那倆位同學一樣感受一下和有余數除法打一下招乎嗎?完成做一做第2題小練習,集體訂證。

1、同學們,現在我們已經和有余數的除法打過招乎了,那你們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新朋友“余數”呀,其實我們的這位新朋友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小秘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它。(出示例2)。

2、同學們,你們用小棒擺過正方形嗎?想一想,擺一個正方形需要幾根小棒?那如果有8根小棒能擺幾個正方形呢?一起說,怎樣列式?8÷4=2(個)那9根、10根、11根小棒、12根又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接下來咱們就分別擺一擺,并用算式表示出來。最后再把情況記錄下來。

5、匯報擺的情況:先說擺的情況,再說列式?,F在,咱們不擺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的結果嗎?逐一匯報,之后,請學生說說發現。(余數總是1、2、3,除數都是4,)想一想為什么余數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呢?小組討論,指名回答。(如果夠4根的話就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師課件展示,如果余數是4,那就可以再擺一個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可以擺4個正方形了。不能是4,那余數可不可以比4大?剩下5根可不可以?為什么?看來余數總是1、2、3,在不斷的重復出現。那根據你們的意見,余數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那余數只能比余數小。

5、小練習:

1、做一做:現在還是用小棒來擺這樣的五邊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幾根?

3揭示猜一猜的小秘密。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相關范文推薦
  • 11-29 健康節活動(專業22篇)
    優秀作文的寫作過程不僅需要有豐富的詞匯和句型運用,還需要我們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條理性。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賞析,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參考和指導。
  • 11-29 小學開學典禮教務處精彩發言稿(優秀17篇)
    開學典禮是學校每學期或每學年開始時舉行的一種莊重的儀式,用以歡迎新生的到來,為他們安排學習和生活的方向。開學典禮是學校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環節,也是學校教育工作
  • 11-29 護士個人季度工作總結全文大全(22篇)
    月工作總結可以幫助我們形成學習的習慣,不斷反思和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閱讀一些精選的月工作總結范文,從中汲取經驗和靈感。
  • 11-29 親情是珍貴(通用21篇)
    作文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我們用心去寫,總有一天會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這些作品無論從語言表達還是內容深度都非常出色。
  • 11-29 國慶節系列的活動方案(專業15篇)
    活動方案的編寫可以使活動策劃者在活動前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而不至于盲目進行活動。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活動方案,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參考。
  • 11-29 示范校建設項目工作總結(通用16篇)
    每個月工作總結的重點是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優點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不論你是工作還是學習,這里都有一些優秀的月工作總結范文,期待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11-29 軍訓心得軍體拳體會(熱門17篇)
    軍訓讓我更加明白了自律的重要性,只有自律才能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下面是一些同學在軍訓中寫下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每個人都有一段難忘的軍訓回憶,那是一
  • 11-29 牢固樹立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心得體會全文(實用17篇)
    黨員心得體會是對黨員同志在樹立和踐行黨員先進性的過程中的一個總結和概括。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黨員心得體會,希望能夠激發大家對黨員工作的思考和思維方式的提升。
  • 11-29 法律知識培訓心得體會(優秀22篇)
    培訓心得體會可以促使我們在思考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我們的學習能力。培訓心得體會范文5:培訓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學習中的短板,并通過培訓課程對其進行了針對
  • 11-29 六一兒童節語言課教案大全(15篇)
    教學工作計劃的不斷調整和完善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適應學生需求的重要途徑。以下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制定的教學工作計劃,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通過開展慶祝“六一”文匯

熱門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豆花av|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 在线一级黄色片 | 午夜一二三| 岳的乳好好白一区二区文学 | 黄色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日韩黄色大片在线观看 | sesesesesese| 成人欧美在线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 | 美女视频免费黄 | 日韩特黄一级 | 日日热 | a黄色毛片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六月婷婷 | 日韩二区 | 看黄色的应用 | 成人性生交免费大片2 | 欧美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观看 | 爱色婷婷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爱微奶 |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免费毛片精品 | av大片在线 | 麻豆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黄 | 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 欧美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黄色大片aaa | 日本高清一区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男男 |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毛片久久看 | 国产一级av毛片 | 凹凸日日摸天天碰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99|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操日本逼| 成人免费毛片色戒 | 久草在线在线观看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