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歷史時期,愛國標語都扮演著激勵人們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的重要角色。愛國標語的選題要緊扣時代特點和國家發展需要。愛國是永恒的主題,讓我們用心去感受!
寄小讀者讀后感
今天,我細細品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寄小讀者》這本書,我才知道冰心奶奶多么喜歡小朋友。
冰心奶奶原名謝婉瑩,出生于一個愛國的海軍軍官家庭,1999年去世,享年99歲,人稱百歲“世紀老人”。
母愛、童真、親情,是冰心奶奶小說的主打;清新婉麗、以情感人,是冰心奶奶散文的主要特點。《寄小讀者》分為三大類,小說、小詩、散文。其中描寫母愛的一篇文章,我特別感動,那就是《紙船》這首詩,詩人格外思念母親,思念母親的感情,說自己在海上不肯妄棄一張紙,留著它折疊紙船,從舟上運到海里,紙船去向不明,但詩人仍然不灰心地每一天都疊著,當然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懷抱,但她仍然祈求著自己含著淚疊成的紙船,能夠載著她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進入母親夢境。
冰心奶奶描寫她兒時幼稚的歡樂和天真的淚水,盡情歌頌母愛、童真,大自然和祖國。
冰心奶奶以童心未泯的孩子口氣寫的,通過疊紙船,寄托對母親的思念。用兒童單純地心靈,單一希望包容了孩子對母親最深厚的情感。
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很多書上寫的都是母親對孩子的感情,但她卻是寫孩子對母親的感情。在5.12汶川大地震,有位母親為了讓幾個月大的一個孩子活下來,她雙腿跪地,雙手與身子為孩子撐起了一塊空間,孩子得救了,母親卻永遠的離開了他。母親用無聲的形體表達方式表達了偉大的母愛,平凡真摯的表達了愛,催人淚下。
我們與母親感情應是很好的,母親為我們付出,我們也應該回報。騰訊有一條消息,一個植物人媽媽生下孩子,孩子兩歲后用嘴嚼碎食物喂媽媽,多么感人,我熱淚盈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愛自己的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冰心奶奶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愛的天地,讓我們受益匪淺啊!
讀了這本書以后,對我最大的啟迪是母愛的偉大,我一定要更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每天為我們做可口的飯菜,洗臟衣服,365天從不間斷,而我們有時還覺得很煩,現在,我讀了這首詩,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一點也不體諒媽媽,一點也不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愛,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才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了感恩的心,才擁有最高尚的品質。我一定要像冰心奶奶那樣讀各種各樣的書,因為在各種書中,會了解到不同的知識,從而豐富我的視野,擴展我的知識面。
寄小讀者讀后感
人們常說:“她見證了中國一個世紀的歷史,她的心永遠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們的心中也永遠有她的位置。”這個人就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冰心!她寫的《寄小讀者》心物相映、情景交融,讓我讀后收益匪淺。今年寒假我和孩子一起閱讀了冰心的《寄小讀者》,走進文學家冰心的生活,我感受到了母親牽掛子女的濃郁氣息。
在這幾十篇通訊錄中,我看出了冰心老人以親切的口氣贊美了自然;贊美了祖國;贊美了母親的偉大,以清麗、優雅的文筆將童心躍然紙上。雖然每篇通訊錄字跡不多,但我從十分精湛的語句中讀出了冰心對祖國的熱愛,對母親的熱愛和對孩子深深的喜愛。
這本書主要訴述的是冰心在上海、神戶、韋爾斯利、沙穰、默特佛、新漢壽、白嶺、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歷險”。大多寫了冰心看見的風景、聽見的故事;冰心和她媽媽往來的信札以及冰心濃濃的思鄉之情。冰心不僅用典雅輕靈的文字描述出一幅幅絢麗的圖畫,抒發對人生的感悟,更詮釋了自己“愛的哲學”。
在這本書中,冰心向小朋友介紹她的旅途。書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她多處寫了母愛的偉大,她常常跟她母親在一起聊天,她們聊起小時侯的故事,而她的母親時不時就會滴幾滴眼淚下來……她們深厚的感情和她們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動。
其中,我最喜歡冰心筆下的風景,比如“潺潺的溪流”、“芊芊的芳草”。讀起來清新自然,讓我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心情十分愉悅。在深切體味每篇通訊精髓的同時,我用心欣賞那典雅雋永的文字。
讀著讀著,我的眼睛就濕潤了,是啊,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扶養長大,她給予我們的愛是不變的、博大的、甘醇的、溫和的。母親給我們的愛猶如一片天空浩瀚博大,又如濤濤大海熱烈奔放,更是一洼溫泉悉心暖人。那一刻我和女兒目光相視,從深邃的眼眸中我看到了她對親情的理解,眉眼間流轉著深深的愛戀。
《寄小讀者》讀后感
在暑假的空閑時間里,我讀了一本《寄小讀者》,頗有感受。
這本書中選錄了冰心奶奶散文集中小讀者的話,在寫景時,也引用了很多詩句,還有很多外國作品。其中,有不少句子意義深刻,用詞優美,比如:世上一切的事物,只是百千萬面大大小小的鏡子,重疊、對照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很多璀璨輝煌,虹影般的光彩。”這句話其中的深意我并不是很理解,但我可以通過上下文體會到冰心奶奶真誠而濃烈的感情。
另外,這本書主要是冰心奶奶寫給小孩子的,她無時無刻在用熱愛,思念關懷著小孩子。看完這本書后,我對冰心奶奶更敬佩了。書中的每一個字充滿生機與活力,每一句話都富有童心,每一個章節都有說不出的美感。書中大部分內容都是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對小讀者說的話,以信的格式表達對我們的愛。
冰心奶奶還告訴我們一些人生道理。當她寫到母親時:“母親的愛都是一般竟不能使我在人前有絲毫得意與驕傲。人類在母親的愛光之下,個個自由,個個平等!”當她寫到做人時,“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賤,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也有它自己的使命。”
冰心奶奶用愛歌頌世界,溫暖世人,我為之感動。
《寄小讀者》讀后感
說到愛孩子,我們會想到冰心奶奶;說到孩子們愛的,不僅是冰心奶奶,還有冰心奶奶的書。
《寄小讀者》這本書,我們可以稱它為一封信,更可以說,這是冰心奶奶用對孩子們的愛凝聚而出的一封信。
《寄小讀者》一開始就寫了冰心奶奶離開母親,在火車上看到一對母女,女兒不住地撒嬌要水,而母親和她談話的態度,又似愛憐,又似斥責。這一幕深深地烙在了冰心奶奶的心里,因此,她想起了自己的母親,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那是冰心奶奶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而冰心奶奶硬是沒有在父母面前揮淚,當看到了火車上的母女兩人,卻又觸情生情。
生活中,我們總是不斷向父母索要,全然是家里的王子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從未體會過父母的感受。冰心奶奶寫這一章,寫自己離開父母的懷抱,不正是想讓我們長大,不正是想讓我們明白,從現在起記得多擁抱一下父母,多孝順父母,只因他們為了我們奉獻了青春,奉獻了一切,他們硬是把畢生的期望都寄托給了我們。而這只是第一章,她的一次見聞,而她的第一個見聞,就給予我們這么多感慨。但如果單單從文字,從一本書的角度說,《寄小讀者》的每個字,每一句都能讓我體會到文字的美妙,不得不說《寄小讀者》是一本浸潤心靈的美文集。
當我閑余之時翻開這本書、這封信,就像徜徉在無盡的春景中,沐浴著舒服的暖陽,一路歡歌,一路奔跑。細細凝神體會這些文字的奧妙時,我又會為冰心奶奶路上的見聞低頭沉思,為冰心奶奶童年的趣事揚起微笑。
冰心奶奶對少年兒童是多么喜愛,而我們也喜愛著冰心奶奶的童心,喜愛著她這一部暖心之作——《寄小讀者》。
寄小讀者讀后感
在暑假里,我閱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寄小讀者》這本書,冰心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家,她的名字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
《寄小讀者》是冰心于1923年在出國留學前后,她為《晨報》副刊“兒童世界”專欄撰寫的一系列散文通訊,最后結集成為這本書。
《寄小讀者》中的文字優美,描寫細致,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小朋友們的心靈。你看,她是這樣描寫“銀灣”的,“山雨欲來,湖上漫漫飛卷的白云,亭中尤其看得真切,大雨初過,湖凈如鏡,山青如洗。云隙中霞光燦然四射,穿入水里,天光水影,一片融化在彩虹里,看不分明”。作者描寫的多么惟妙惟肖,我讀到此處時仿佛親眼所見。
讀完《寄小讀者》,我感覺到作者是一位愛一切美好事物的人。她愛小動物,“我小時曾為一只折足的蟋蟀流淚,為一只受傷的黃雀嗚咽”。她愛聽碎雪和微雨,愛看明月和星辰。她很愛母親,文中的一段話讓我特別感動,“這時宇宙已經沒有了,只母親和我,最后我也沒有了,只有母親,因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她還愛大海、愛星星、愛祖國……文中還有很多讓我感動的語句,久久不能忘懷。
冰心用書信方式來寫自己經歷過的事和旅途中的見聞,她用詩情畫意的文字,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要愛大自然、愛父母、愛祖國,是那么的親切,就是像一位好朋友在與我促膝長談。
《寄小讀者》讀后感
在寒冷的冬天里,靠在床上,讀一本好書,看一段故事,盡情享受書帶來的樂趣。
《寄小讀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讀起來饒有趣味。它的作者是著名文學家冰心,冰心奶奶雖然已離世好多年了,但她的文章卻經久不衰,這本《寄小讀者》便是其代表之一。
《寄小讀者》是用寫信的格式來表達的,以千千萬萬的來信為題綱,在信中以景、情、生活、人生及友誼等為主題,寫出最明確的想法。讓讀者在閱讀中不知不覺的向真理又邁進了一步。
看完這本書,我心里只覺得溫暖。這些信并不是專門來為你排憂解難的;也不是讓你抒發情感的;只能說她寫的那么真實,一字一句都透露著愛、美以及平靜。
讀了這一本書,也許你會放下沉重的包袱,跟著她走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寄小讀者讀后感
今年寒假,我讀了《寄小讀者》這本書。我深受感觸。
《寄小讀者》之所以成為現代中國最為暢銷的兒童散文集,之所以能長久的存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便在于那時年輕的冰心那未泯的童心,透明的真心,溫暖的愛心,還有他那充滿女性氣質的清新佳麗的文筆。這一切使得《寄小讀者》如一泓清澈的泉水,至今仍溫婉的流淌在我們的心底。
本文講述了冰心奶奶出國時給小朋友寫的一封又一封的信。
我讀了《寄小讀者》,深有所感。冰心奶奶是那嗎熱愛兒童,那么珍惜生命。平時我出門散步,見到了小蟲子就給踩死。讀了《寄小讀者》,我才知道我是這樣狠毒,讓我慚愧。()。
也許它還能讓我改正更多毛病。
寄小讀者》曾經讓我十分感動,而我現在也深切地感受到,愛,就是生活中堅定的信念。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冰心的這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淚是熱的;心,凝固了世界,淚,溫柔了世界。”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需要被愛。愛就想是生活的必需。沒有愛,天空是灰暗的;沒有愛,生命是枯萎的。每當我們看見那一只只珍貴的野生動物被捕、被殺害、被關進冷冰冰的籠子里,從心底發出憤憤不平的怒火;每當我們忽略了腳下的生靈,在它們興奮地搬運食物的時候,將它們踩于腳下,心底所涌起的一絲波瀾。
我想,這就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愛。愛,可以讓一個軟弱的人變得堅強;愛,也可以讓一個蠻橫無理的人變得善良。
《寄小讀者》曾經讓我十分感動,而我現在也深切地感受到,愛,就是生活中堅定的信念。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冰心的這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淚是熱的;心,凝固了世界,淚,溫柔了世界。”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需要被愛。愛就想是生活的必需。沒有愛,天空是灰暗的;沒有愛,生命是枯萎的。每當我們看見那一只只珍貴的野生動物被捕、被殺害、被關進冷冰冰的籠子里,從心底發出憤憤不平的怒火;每當我們忽略了腳下的生靈,在它們興奮地搬運食物的時候,將它們踩于腳下,心底所涌起的一絲波瀾。我想,這就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愛。愛,可以讓一個軟弱的人變得堅強;愛,也可以讓一個蠻橫無理的人變得善良。
《寄小讀者》是冰心奶奶的名著之一。冰心原名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個大家庭里。《寄小讀者》就是冰心奶奶以通訊(寫信)方式記錄了冰心奶奶的故事。在通訊二中,她們家的小貓捉住了一只小老鼠,一般的人會覺得老鼠很壞,捉住太好了,我們國家的糧食終于可以少糟蹋一點了。可冰心奶奶卻慚愧,由此看出冰心奶奶對小動物生存的渴望和向往。
這種精神我要好好學習!
寄小讀者讀后感
暑假里,我讀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讀者》一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通訊二》中的小故事。
一天夜晚,冰心和她的父母在看書、吃果點。突然看見一只小鼠出來覓食。冰心驚叫了起來。大家都向下看著它,可是那只小鼠被大家看著也不走。于是冰心用書把它扣住。小鼠柔軟的小身體在書頁下無抵抗地蜷伏著,微微顫抖。冰心的母親看見后,連說:“何苦來!這么馴良有趣的一個小活物……”話猶未了,她家的小狗撲了上去逮住了它。
冰心聽到小鼠在小狗嘴里凄苦的啾啾聲時,她的心里仿佛被射了一箭。后來她的母親說:“我看它實在小得很,無機得很。否則一定跑了。初次出來覓食,不見回來,它母親在窩里,不定怎樣的想望呢。”這些話讓冰心最終流下了眼淚。因為她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
這種經歷我也有,它讓我想起曾養過的小倉鼠——皮皮和米米。
五歲那年,媽媽給我買了兩只小倉鼠。剛來時,它們活潑好動極了。一會兒在籠子里滑滑梯、轉圈圈;一會兒又貪心地把食物塞滿兩個小臉蛋,偷偷運回窩去。我可喜歡它們了。可是有一次我帶它們出去玩,一不小心它們鉆進了汽車的防火層。最終爸爸用食物把它們騙了出來。可能是悶得太久了,米米中暑了。晚上它躺在我的手心里,小身體微微顫抖,眼睛緊閉著,我的眼淚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第二天早上米米死了,我非常傷心。
這之后,我還養過其他小動物。不幸的是都逃不脫死亡的命運。每次看到它們死去的時候,我的心里也仿佛被射了一箭。所以冰心奶奶講述的這個故事,讓我讀著很有同感。生命無大小,地球上生活的每一種生命都值得我們愛護和尊重!
在文章的最后,冰心奶奶責備自己,長大后就缺乏了對生命的愛心,這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是啊!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延續著兒時的這份愛心,那么這個世界就不會發生戰爭和破壞自然的問題。只有世界充滿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寄小讀者》讀后感
有一個人非常愛孩子。無論在狂風暴雨的海上,還是冰天雪地的沙壤;無論在異國皎潔的月光下,還是他鄉美麗的清晨。她用她那支深情的筆,寫下對家鄉、祖國母親的思念,還有對小朋友的問候。
她就是親愛的冰心奶奶。《寄小讀者》是冰心奶奶和小朋友之間的通訊,它宛如閃爍的繁星,照耀一代又一代的心。
冰心奶奶對孩子的愛是真誠的,永遠充滿尊重。她說,只有在童心來復時拿起筆,絕不敢以成人繁雜之心,來寫通訊。在她的眼里:藕荷色的小蝴蝶,背著圓殼的蝸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亂唱的青蛙,在花叢中閃爍的螢火蟲,都是極溫柔及其孩子氣的。她在異國生病了,仍不忘祖國的小朋友,瞞著醫生給小朋友寫信。她調皮地說,病中不必裝大人,自然不妨做小孩子。醫生和看護都不來拘管你,正是童心再現的時候。冰心奶奶真像一個小孩子!
冰心奶奶對孩子的愛又是那么深沉,給予我們無限的希望。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她曾滿懷激情地說:“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正是年富力強的時節,正在以燦爛的青春,貢獻給壯麗的事業,做一個歷史的主人。”這種情懷和梁啟超先生的,“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是多么相似啊!因為在他們的心里,少年的強盛與衰敗,也是國家的強盛與衰敗。
冰心奶奶愛孩子,更愛祖國母親。記得g20小記者培訓的時候,周繼山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小記者采訪冰心奶奶的經歷。那時,99歲高齡的水心奶奶臥病不起,身體十分的虛弱。她早已拒絕所有的媒體的采訪,周繼山老師也擔心冰心奶奶的拒絕,最后,他懷著忐忑的心情帶領小記者走進病房,沒想想,冰心奶奶接受了采訪,這也是她最后一次接受采訪。
這是多么高貴的品格啊,因為她愛孩子,所以她永遠不會讓孩子失望。冰心奶奶給我們的是愛,是希望!
寄小讀者讀后感
再次讀起世紀老人冰心奶奶的文章時我已是快40歲的人了,依稀記得在念小學的時候讀過她的《小桔燈》、《再寄小讀者》,孩子畢竟是孩子,加上我是偏理科的腦袋,對于她老人家的那些作品記得不是很深刻,腦海中最深的記憶僅僅是“冰心,原名謝婉瑩”。(別笑我啊,我是實話實說。)。
若不是四年級孩子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若不是孩子她媽買回了一本《寄小讀者》,我是斷然不會重看這本書的。35歲過后,靜下來看書的機會是越來越少得可憐了!但今年的春節期間能信手翻翻冰心奶奶這本充滿溫馨、溫情、愛意的書,其實很是一種享受,所謂舊書重讀,別有滋味!在成人后讀起兒時的書,感受也是頗多。
比較打動我的是《通訊二》關于小老鼠的那篇。這篇文章寫于1923年,作者那是還是一位活波可愛的姑娘,在新文化后,白話文興起不久,作者視小朋友為知己,懷著一顆童心,用如此清新的筆墨,和小朋友作通訊交流,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從作者寫的字里行間中,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很可愛的小鼠,仿佛要忍不住想去靜靜地將它捧在手心,細細地去觀賞。若在平時,我們看到老鼠的時候,絕對不會起一絲的憐憫之心。但是那只老鼠是多么地小。我想象著:在面對這一只小鼠的時候,我的心跳加速了,老鼠在我的概念中是不好的,但它有那么小,這還只是一個剛到世界不久的小生命。讀著冰心的文章,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我仿佛看見了生命在字里行間歡快地跳動著。“出到門外,只聽得它在虎兒口里微弱凄苦的啾啾的叫了幾聲,此后便沒有了聲息。——前后不到一分鐘,這溫柔的小活物,使我心上颼的著了一箭!”作者流露出對小生命的憐憫之心,只要有童心,必然會對生命如此的珍視,不僅僅針對人類。
一位富有愛心的姑娘,用童心和孩子作如此真心地交流,也讓我想起了教育的理念。小學生的心靈需要用愛心去洗禮,去疏導。就像北大附中武漢為民學校提倡的那樣:教育的靈魂是愛!孩子的心靈是一片空白,只有用愛去寫滿,才能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寄小讀者》讀后感
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拿起來細細品味。奶奶的文章適合拿來反復讀,每一句都滿含溫情,每一段都會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這幾日,我又捧起冰心奶奶的佳作——《寄小讀者》,品味觸及心靈的通訊錄。
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一幕幕回憶涌上心頭。記得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前夕,我被選為山東道德小公民,需要離家三天去泰安領獎。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遠行,我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媽媽信任的眼神和鼓勵的話語讓我相信自己能行。
揮別家人,踏上旅途,白天有伙伴陪伴,我無暇太想家,但是到了夜深人靜,我的心中逐漸凄涼。在家里,我已經習慣了每天伴著媽媽甜美的朗誦入夢,現在忽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自然寢不安席。同伴的輕鼾聲也令我輾轉反側,當我抽泣著打電話給媽媽時,媽媽仿佛早就預料到我的處境。第一時間接聽了我的求助,我哽咽地向媽媽傾訴我的想念之情。在電話里,媽媽溫暖而堅定的聲音釋放了我的緊張心情,放下電話,我一覺睡到天亮。
在我心中,媽媽是一個很堅強的人,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都可以獨當一面,輕易不在我們面前滴下眼淚。但是當我從泰安回來,偶然看見媽媽的日記時,我才明白,媽媽原來是那么舍不得我離開,在我走了后又怕我出危險。這三天媽媽幾乎是夜不能寐,不知為我擔心多少回,日記本上還浸有她的眼淚!
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
寄小讀者讀后感
寄小讀者是冰心寫的,冰心奶奶大家應該都知道,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我很喜歡她。可惜她在1999年與世長辭了,我認為,直到老了還童心未泯的人,一定能活到百歲的,而冰心奶奶就是這樣,她活了99歲呢!
寄小讀者這一本書共分為四輯,我最喜歡的是第一輯,這里面都是冰心奶奶年輕的時候在海外給小讀者和親人寄出的信,那里面大體都是寫那濃濃的思鄉之情與海外迷人的風景。
令我感觸比較深的有兩段話;第一段:"我因太晚,只自己又到最高層上,初次看見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上的燈光,無聲相映。不時的還有一串光,明從山上橫飛過,想是火車周行……舟中寂然,今夜沒有海潮音,靜極心緒忽起,倘若此時母親也在這里……我極清晰地憶起北京來,冰心望著月光如水一樣傾泄下來,不知不覺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故鄉".在月光下思鄉,那是一種何等的情懷呀,我想冰心的眼淚又要流下來了。如果換做我一人遠離媽媽,遠離故鄉,我肯定是不愿意的。
第二段:“屋前怪石嶙峋,黑壓壓的長著叢樹的層嶺,一望無際,林影中隱藏著深谷,我總不敢太遠走開去,似乎此山中隱藏著虎豹的可能,千山草動,獵獵風聲的時候,真恐自暗黑林中,跳出些猛獸”。這一段生動形象地比喻,讓我感覺置身于其間,陰深恐怖,一聽到一絲絲風吹草動,就會嚇得魂飛魄散。這有說明冰心一人在外的不易。
這本書乍看,看不懂說的什么,有些文字也很深奧,其實這本書蘊藏著許多知識,也很有意思,我還得反反復復地看,才能把這書中的意思看出來。
《寄小讀者》讀后感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暑假里,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一本好書——《寄小讀者》。《寄小讀者》是現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作品,講述了冰心奶奶在海外的奇聞軼事,同時也抒發了冰心對祖國、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
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感覺有一些詞句很深奧,讓我看不懂,于是就產生了不想讀下去的念頭。后來,學校開展了“我愛閱讀”活動,老師讓我們每人都要認真讀一本冰心作品,我才捧起書來繼續讀。漸漸地,我被書中有趣的情節吸引了。從書中,我感受到了冰心奶奶有一顆不泯的童心,她說:“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
她在《通訊二》中寫到:由于自己的幼稚,導致了一只小老鼠命喪在小狗虎兒的口中,為此,她一直感到傷心和自責。冰心奶奶熱愛大自然,大自然在她的筆下被描繪得美侖美奐。當她在輪船上看到海水時,這樣描寫到:“海水竟似湖水,藍極綠極,凝成一片。斜陽的金光,長蛇般自天邊直接到欄旁人立處。上自穹蒼,下至船前的水,自淺紅至于深翠,幻成幾十色,一層層,一片片的漾開了來。”這樣的描寫使讀文的人,仿佛身臨其境,這樣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冰心奶奶說過:“假如文學的創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靈感,則我的作品之中,只有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了。”從這本書中讓我感受到了冰心對母親的愛。在《通訊十》里,冰心用純真的感情講述著母愛故事:“她愛我,不是因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間的一切虛偽的稱呼和名字!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總之,她的愛,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層層的麾開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來愛我的自身。”這段話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了:愛,就是生活中堅定地信念,同時也讀懂了冰心的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淚是熱的;心,凝固了世界,淚,溫柔了世界。”明白了母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是偉大的。
生活中需要愛,愛可以讓軟弱的人變得堅定,讓絕望透頂的人重獲希望與信心。冰心奶奶用她的故事教會了我們怎樣去愛,怎樣去發現、享受、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寄小讀者讀后感
文章講的是冰心奶奶關于友誼的看法,其中寫道:自己的君、臣、父、子都能成為朋友,而且朋友是不分國籍,不限年齡,不拘性別,范圍很廣的,還寫到如何選擇朋友,如何交友擇友,友誼對人的幫助。
我平時最喜歡交朋友了,每次有朋友以后,爸爸都會提醒我:和朋友相處,你要常想想你能為朋友做什么,不能老是惦記朋友要為你做什么,這樣友誼才會長久。我和朋友交往的時候,我時刻記在心里。
文章寫到,好朋友要互相幫助。我認為和朋友相處,當發現朋友有缺點,一定要及時告訴他,并幫助他改進,同樣如果朋友指出自己的缺點,一定要虛心聽取,并改正,不能因為朋友指出了而生氣,這樣友誼就不會長久。在將來的日子中,我們將會面對多種的選擇,因此一定要多聽取朋友的建議,認真思考后再下結論,千萬不能只顧自己。當和朋友鬧變扭時,如果他向你道歉了,一定要學會原諒,時禮貌;當然自己做錯了,也要主動向朋友道歉,取得他的原諒。
我們都需要朋友,需要友誼,因為世界上艱巨事業的創立,偉大藝術的產生,都是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的結果,因為在你有困難時,陷入困境的時候,朋友會想到一些你抓破腦袋也想不出的辦法,最終走向成功,這種例子在古今歷史上,是到處可以找到的。
友誼是燈塔,照亮黑暗,友誼是火爐,溫暖人心,在人生路上,我們孤身起程,途中加入許多同行的伙伴,形成一條隊伍,繼續前進,走向成功。愿我們都是好朋友,友誼地久天長。
寄小讀者讀后感
今天,我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小桔燈》這篇文章,心里十分激動。這篇文章反映了艱難處境和對光明的渴望,贊揚了他們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文中描寫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地下黨的女兒。當時殘酷地逮捕、屠殺地下黨員,白色恐怖籠罩著重慶上空。這位小姑娘的父親是地下黨員,因黨組織遭到破壞,而離開了家。母親也因受到特務的毆打而吐了血,然而,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驚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夠幫著大人做點事。這對于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來說,是多么不容易啊!
文章的結尾細致地描寫了小姑娘給作者做了一盞小桔燈。這盞小桔燈發出的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不算明亮,但是卻象征著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象征著革命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象征著革命事業必勝!所以作者每逢春節,都會想起那盞小桔燈。是啊,這位年僅八九歲的小姑娘雖是作者偶然相識的,但她的一舉一動確實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們要想攀登科學的高峰,就需要勇氣,需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學習更多的知識。我愿做一個像小姑娘那樣的人,以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寄小讀者讀后感
在書房里和孩子看書,看到了這本《寄小讀者》著作時,仿佛又到了上學時在上課的情景。真是令人回味。于是,我立刻翻看這本書,好奇心驅使我要盡快讀完,讀完之后,令我感受頗深。
《寄小讀者》這本書講述了七八個主人公日常生活、學習的經歷。她們機敏、善良、正直,生活中,她們付出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生活作了許多“抗爭”。最后,她們一起充滿信心地迎來了新天地。
讀了這本書,我對“寄小讀者”又有了新的認識。好孩子的內涵非常豐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組成的。智慧、寬容、正直、愛心、體貼、對家人、老師、朋友的關心,開朗的性格,高尚的品質,組成了一個優秀、全面的好孩子。
我們有時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要懂的關心他人,還要有高尚的品質,凡事只要努力了就行,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的過程。遇到困難,要向冰心一樣,樂觀、勇敢地面對。我們要善于鼓勵孩子,幫她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讓她想想有什么改進的方法。有了一次小小的成功也不要驕傲,失敗了也不氣餒,想想自己為什么失敗,并從中吸取教訓,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有了老師、我們家長的鼓勵,孩子們在學習的起跑線上,才能釋放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奪取最后終點站的勝利。
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希望孩子們互相學習、天天向上!
《寄小讀者》讀后感
感慨,里面寫了冰心奶奶出國之后思念母親、看到美景、以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在書中,冰心奶奶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小時候是一個小孩,現在也是一個小孩子。這說明冰心奶奶不管年紀有多大,永遠都有一顆孩童般的心。
冰心寫的《寄小讀者》很好看,我最喜歡里面的通訊五,通訊五里寫了冰心奶奶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對母女倆,母親很慈祥,女兒一直在跟媽媽要湯要水,媽媽又似愛憐,又似責怪,很是愛憐,冰心奶奶看到了就也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覺得離家了才更能體會到母親的愛,更想念母親。是啊,平常媽媽照顧的我無微不至,我卻常常不在乎,還感到很煩,記得有一次早上上學,媽媽要我多穿點,說今天有冷空氣,我卻很不聽話,說:“今天這么熱,不穿”。結果上學一會就變冷了,把我凍得直哆嗦,真后悔沒聽媽媽的話,現在我也明白了原來媽媽嘮叨的里面全是愛啊。
看完了冰心奶奶的書,收獲很多,我覺得很冰心奶奶寫的真好,我以后也要努力學習,做一個知識淵博的人。
《寄小讀者》讀后感
在暑假中,我閱讀了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寄小讀者》。這篇文章主要是以日記的形式來寫的,它講述了冰心奶奶在海外的奇聞異事。抒發了冰心對祖國、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剛開始,我覺得書中的有些句子很深奧,漸漸地我被書中的精彩片段吸引住了,從書中,我感受到了冰心奶奶有一顆不泯童心,她說:“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
在《通訊二》中,冰心奶奶寫到:因為她的幼稚。使一只可愛的的老鼠喪命在小狗虎兒的口中,還為一只折足的蟋蟀淚流滿面,為一只受傷的黃雀嗚咽……這些事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要像冰心奶奶學習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冰心熱愛大自然,在她筆下的大自然美不勝收,美輪美奐。她寫到海的動,山的靜;壯麗的海風,蓬蓬的吹來,帶著腥咸的氣味……使人仿佛身臨其境,美如仙境!
冰心奶奶很倔強、堅定。她在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我雖是弱者,我還有我自己的傲岸,我還不肯在不相干的大人前,披露我的弱點。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它寫出了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
在冰心奶奶所有的文章里,字里行間都透漏著一個字:愛。——愛父母、愛孩子、愛小動物,愛大自然的一切……唯有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樂趣、充滿幸福的感覺;所以,愛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一種美德,讓我們每個人都在愛的世界中幸福地徜徉!
寄小讀者讀后感
寒假里,我終于讀完了冰心奶奶的一本書《寄小讀者》。
《寄小讀者》講述了冰心離開家鄉、遠渡重洋,在其他國家的生活,表達了自己心中對家鄉的思念和悲傷之情。文中既有濃濃的母愛,又有純真的友誼,還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意冰心把她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了下來,述說著自己對往事的懷念與遐想。其中我感觸最深的一篇文章是《通訊二》。
《通訊二》講的是小冰心家里鉆出了一只小鼠,它從桌子底下爬出來吃地上的餅干屑,它很天真,一點兒也不害怕。可是小冰心卻將手里的書把它蓋上,按著它,不讓它動。就在這時,冰心家的狗虎兒從窗簾外面跳了進來,父親叫小冰心快放手,冰心放開后,這只小鼠沒察覺到危險而仍然不動,說時遲那時快,虎兒已經銜著它從簾隙里鉆了出去,讀后感《《寄小讀者》之《通訊二》讀后感600字》。從那以后,冰心看見老鼠就會想起這件事,看見虎兒也是,心里一直隱隱做痛,時常傷心。
看了這篇文章后,我也很惋惜,一個小生命就這樣沒了,心里也覺得郁悶,同時我也明白了,任何生靈都是有生命價值的。
不拿寵物來說,就說那些飛禽猛獸,為什么東北虎數量不超過一萬只?為什么白鯨瀕臨滅絕?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珍惜物種正在離我們而去人們將動物的皮毛拿去賣錢,將它們的自由限制起來,如果食物鏈中間的一樣滅絕了,影響的不僅僅是大自然,還有人類!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人類現在才醒悟過來這一點,是不是有點兒太晚了?多少個生靈就這樣滅絕了,人們應該感到慚愧。
讀了《寄小讀者》,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懂得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