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培訓心得可以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鞏固所學知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寫工作心得的注意事項和技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一
我有一本書,名字叫感恩父母100篇,里面有一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講的是:
在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讀完這篇小故事后,我非常感動,因為,這位母親為了讓自己剛出生三、四個月大的小孩能活著,做出了這么打得貢獻和讓人震驚的一幕。她寧愿付出一切的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孩子,無論多么辛苦,無論多么勞累,她還是愿意犧牲自己,讓自己的孩子活著。讀完后,我還覺得位母親非常的偉大,她有著舍己為人、不惜代價的好品質,還是一位樂于助人的人,她生怕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母親死了就不想活,所以發了一條安慰自己孩子的信息。
在聯想一下我們的生活,我們多么幸福啊!干什么事都不用自己來做,只靠爸爸媽媽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所有的一切。多為別人照想,和爸爸媽媽多說話,珍惜現在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所有時間。爸爸媽媽那么辛苦還不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可以上上好的學校,為了我們可以穿上好的衣服和為了我們可以吃上好的東西,這一切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他(她)們一點兒也不會自私自利。所以,真誠的愛就一定會創造出讓人想不到的奇跡。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二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每當聽到《感恩的心》這首充滿深情的歌曲,我的思緒就如滾滾江水,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謝過誰?是父母還是老師,是社會還是自然?每每想到這些,我總是有一種很難說出口的愧疚。
記得有一次,學校召開家長會。其他同學的家長都準時到會,唯獨我還在滿懷期望的站在校門口向西翹首而望。直到家長會結束,也沒見父母的影子。我絕望,我抱怨,我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本來這次大考,我考了全班第一,心中非常高興,心想父母參加家長會臉上也應該很有光彩,可誰想到爸爸居然沒來!我真是傷心極了!
回到家,我賭氣不和爸爸說話,整天撅著小嘴,陰著小臉。爸爸看到了,笑著說:“小公主,怎么了,不就是一個家長會嘛!至于嗎?”聽到這里,我心中的抱怨不由得傾瀉出來:“你為什么不來參加家長會?你讓我這個全班第一在同學面前多尷尬呀?你就這樣關心我的嗎……”我哭著摔門而出。
就在那次,我和爸爸的關系鬧僵了,幾個星期我都不理爸爸。爸爸好象犯了錯的孩子,見了我也總低著頭。
有一天,爸爸見我心緒平靜,就湊上來開導我:“孩子呀,那天家長會我沒去,是我的不對,但也不能說我就不關心你。那天,父母確實很忙,如果不及時去忙一陣子,我們的那一棚蔬菜恐怕全部要完蛋了。你想想,我們那樣忙,不也是為了存點錢,讓你將來上更好的大學嗎?”我恍然大悟,但嘴里還是支吾著:“我……我錯了,但你也不能不告訴我一聲呀!”從此,我們父女又重歸于好了。
讓我們懂得感恩,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做一個有感恩之情的子女,感謝他們的無私,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與努力!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三
父母是家中的房梁,是筑成一個家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零件,只有房梁平穩,家才會平穩,它是一個房子的心臟,指揮于一切都有規律的運轉,用他們的愛裝飾著整間房子,是它看起來更加溫馨,撫平幼小的我們內心深處的不安。
年輕時的他們是那般恣意,直到有了我們,喚起了他們內心的柔軟和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我們成長,陪伴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四季交替。一路風雨相攜,亦師亦友。我們之間的親情已無法用文字來表述。
在我們難過時給予安慰,失落時給予陪伴,迷茫時給予指引。他們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老師,教會我們如何生存于現代的這個社會,因為他們,我們才幸福快樂的度過我們的童年。幼時的記憶里充滿了媽媽陪伴在身邊做的一頓頓最愛吃的菜,想起無數次坐在秋千上被爸爸健壯的臂膀推向向往的天空。那時我們夢想著擁有整個童話,而父母就是那根魔法棒,能隨時變出我們渴望得到的東西。他們給予了我們所能給予的全部,總是在我們需要幫助或是無助時,無條件為我們奉獻著一切。
人們都說父親像座山,山是什么?山是永遠屹立在云層處,它是不會輕易塌下來,就像父親是家里的大山,有威信,永遠站在那兒,不管遇到多困難多棘手的事都不會撼動他那偉岸的身軀,讓我們可以踩在他的肩上看更美的風景,可以在他的腳下暢所娛歡。母親就像那河流。她的愛不像大海那樣洶涌澎湃,不像深谷的水那樣深沉。他的愛就像是田園里的一片湖泊,溫柔而不失風雅。水是生命之源,正如母親是孩子們的生命之源。我們接受著她的滋潤,汲取著她們的養分,茁壯成長。直到從一顆種子到一株幼苗,最后長成一個參天大樹,扎根大地。
生命中因為有了他們才更完整。
我們在長大,而他們卻被歲月劃上了痕跡,漸漸的我們發現童話也有的是騙人的,山是會倒的,水是會流盡的。他們不再像幼年看到的那般偉岸,風雅。但一直沒變的是他們那顆對我們給予厚望的心和濃烈的愛。我們要學會報恩,向幼時他們曾陪伴我們一樣陪伴他們,呵護他們,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無助。像他們一樣細致到每個細節都不容許有半點不周到。我們要盡我們的努力讓他們的余生更安穩。
愛是無私的,愛一個人,小到一個眼神就知道你對他所付出的遠比你做一件大事所承載的更多。所以余生請陪他們一起走。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我愛你們。愛且沉重的愛著。你們的白發就由我們來呵護,謝謝你們給了我一個童話般的童年。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四
世上的恩情,莫過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值得我們用生命去珍愛,用至誠的心去感激,用實際行動去報答。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到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下人生的一大遺憾。要想將來不后悔莫及,從此刻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回報也不是必須非物質上的回報,更多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遠渡重洋,留學海外,我們也應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春蠶付出了,也獲得了,得到的卻是人們的贊美與輕配。
曾記得,父母將你我捧在手心,是因為我們是父母手中的寶;曾記得,父母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父母的結晶,是愛的延續。
曾記得,你厭惡父母的嘮叨,無意間,你和父母之間產生了隔閡。但是總要等到失敗后,才明白父母講的都市金玉良言。曾記得,翅膀還未硬的你,卻想擺脫父母,展翅飛翔。但是總要等到自我失敗后,才明白父母的懷抱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是他們為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為他們是為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為他們是為了助長你的智慧在生活中。讓我們心懷感恩,讓我們的世界少份抱怨,多份珍惜。美麗便在我們面前像一條河一樣鋪展。
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五
我不知該如何來詮釋我的母親,因為母親淡淡的簡單的生活中,卻常常跳動著不一樣的生活脈搏。
母親的愛是一道解不完的方程,隨著我的成長不斷有新的解產生。
小時候,最喜歡的讓母親給我念詩,于是母親便去新華書店買了本《唐詩三百首》,在家人的重重不解之中,一個字一個字的注上音,一小句一小句教我讀。學的第一首詩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些清美感人之句,讓我至念記憶猶新。、
我摯愛語文,恐怕就始于此吧?記得那時在母親協助下題完成了一首小詩,老樹老葉片片飄,新芽新果個個長,微風拂葉夏果笑,秋到蟲鳴豐年歡。
曾經問起母親為什么會教我讀詩而不是數學,畫畫,母親只是微笑說:“因為我是你媽媽呀!”
人在少年,總覺得自己的母親啰嗦,怎么老是訓導我,晚飯后的“思想教育”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我所反省的往往只是不值一提的雞毛蒜皮,作業不整潔,衣服不整齊等等等等。有些事情我甚至不記得說過,母親都會如數家珍地嘮叨半天。
而當我犯了大錯時,母親通常一言不發,讓我自己一個人去思考,母親說:“你如果連自己的大錯都不能感覺到,不能自我反省,那么父母再怎么說,你還是會再犯的。
正緣于母親的這種教育,每當我做事的時候,我會很自然地再過濾一次,除惡養優,讓事情的發展更貼近自己的初衷。
花季之年,常有同學抱怨父母私拆自己信件,偷看自己的日記,約束自己交朋友,或是一聽同學打電話來,就趕緊“刺探軍情”我卻從沒享受過這種特殊“照顧”。母親對我從來不加以任何限制,曾經也懷疑母親不重視我,母親坦然而言:“既然已經學會了自我分析和判斷,還需要我監視嗎?”
我恍然大悟,是啊,我和母親并沒有所謂的代溝問題,一直以來,我對母親無話不說,母親早已在我的平常話語之中知道了我的一切,我的思想上的獨立性和我跟母親的親密度了。母親“無為而治”的正確,而我也一直對母親的這種教育方法深抱好感。
每晚每晚,母親都會陪伴我學習,燈下,她那過早爬上皺紋的臉映出無限的慈祥,溢出不盡的希望。
“珍惜為我流動淚,珍惜為你的歲月,誰能無動又無衷于這段珍貴……”我要用一輩子來珍惜母親所給予我的教育。
乜彤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六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用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心。
那時,我還在讀小學三年級,作業天天多的是滿天飛,真是怎么做也做不完。一天,老是仍是布置了大量的作業,我以做完勞動就立即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家,開始奮筆疾書的坐了起來,媽媽慢慢的把飯菜拿進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書桌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頭,關切的詢問我:“孩子,慢點做,先把飯吃了吧,等會兒給你泡杯茶,別心急,媽等著、陪著你。”我聽了這番話,頓時一股酸勁兒涌上我的心頭,我想哭,但忍住了。只是默默的吃著飯。“十點了”“十點了”鬧鐘又叫了起來,我還在為三道題傷腦筋,這時,我已很困了。媽媽說:“你先去睡吧,我來幫你想把!”我直點頭倒在床上一忽兒睡著了。兩點整,我無意中醒了過來,看見書房的大燈還開著,心想:媽媽不會……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靜靜地臥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么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一直強忍在心中的眼淚終于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安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當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我此時終于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后一定要永遠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松手!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優異成績,我們的健康成長來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七
父母的愛像一座山,寬廣而慷慨。父母的愛就像一棵樹的根,堅定而深沉。父母的愛就像花朵制成的蜂蜜,香甜可口。舔犢很深。父母的愛像大海一樣深。正是父母的愛讓我們不斷成熟。
男孩女孩們,我們來自哪里?聽到這個問題,每個人肯定會說,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是的,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們的父母用眼淚和幸福的微笑歡迎我們。但是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父母就有了額外的重活——照顧我們。雖然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我的父母毫無怨言地撫養我。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努力工作。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總是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不理解或不知道我父母的努力。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我知道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理解我的父母,應該承擔起照顧和孝敬父母的責任。
上周四是我11歲生日。那天,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感謝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機會去欣賞生活的變化,享受這個多彩世界的幸福和幸福。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一絲不茍的關懷。孩子有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孩子有痛苦,最關心的也是父母。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和其他品質如何,父母都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恩人,值得我們永恒的愛。
然而,學生們,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有多想念我的父母?你注意過你父母的生日嗎?有一句民間諺語:孩子的生日對他的母親來說是痛苦的一天。當你慶祝生日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給你生孩子的母親,她承受著死亡的痛苦?你曾經真誠地祝福過生下你的母親嗎?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孝道自古以來就被強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無知。”一個是高興,一個是害怕。“也就是說,父母身體健康,孩子們應該永遠關心他們。同學們,也許祝福對自己來說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種祝福比什么都好,難忘,足以讓他們流淚!
孝是人類的本質。只有知道如何感激父母的人才能被視為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激父母!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你的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與他們交流。不要認為你的父母幫助我們做任何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他們很偉大,足以把我們撫養成人。他們不要求回報,默默地為我們付出。讓我們不要再向他們索要報酬,要心存感激。謝謝你的父母一點一滴的幫助。
在此,我祝愿世界上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快樂!
實踐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篇八
星期五放學之前,周老師告訴我們:下星期一、二學校組織我們三年級段去實踐基地參加實踐活動。我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興奮不已。今天是活動的第一天,我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了學校。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學習了交通安全知識,我從中知道了未滿12周歲的孩子不能上馬路騎自行車,未滿18周歲不能騎車帶人……這些交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還體驗了做一回小小建筑師。我和劉孟軒一組,用手中的工具剪刀、別針和吸管進行創作。老師先指導我們怎樣把兩根吸管用別針扣在一起的方法,然后又讓我們搭了三角形和正方形,是后讓我們自己創作。我們先在紙上畫上要設計的草圖,然后兩人小心翼翼地開始搭,兩人分工明確,一人拿吸管,另一人遞別針,快速地完成了一件作品。雖然設計的作品不怎么好看,但我們還是很開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第二天的野外生存知識教育課和貝雕課。老師告訴我們在野外活動時學生打各種各樣的結很有用處。他先教我們怎么打胡蘿卜結,又教了打獵時怎么用繩子拴住獵物。老師教完后我們開始動手打胡蘿卜結,第一次打的時候,我們其中一根繩子不小心抽掉了,這樣胡蘿卜結就都松散了。反反復復好幾次,功夫不負有心人,等到第五次的時候終于成功了。可惜我打的胡蘿卜結上身太長,下身太緊,老師評價只給了我一個良,但是也很快樂,因為我學會了一項新本領。貝雕課的時候老師先簡單地介紹了貝雕的來歷,又教我們怎樣做小鳥。先要選好6、7塊貝殼,再把兩塊差不多大的貝殼粘在一起,加上羽毛和嘴還有小巧的嘴巴,一只美麗的小鳥就做完了。我還做了椰子樹,旁邊粘了一座假山,把小鳥放在假山上,一幅貝殼貼畫就完成了。
實踐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本領,也讓我懂得了同學之間合作的重要性,我希望這樣的實踐活動最好一學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