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培訓心得可以增強我們的學習動力,激發我們持續學習的熱情。接下來是一些實習經驗的匯總,希望對正在實習的同學們有所啟示。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一
幼兒園的德育工作不是單獨的說教,它是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的,它每時每刻都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例如在晨間活動時,我們引導幼兒主動地和教師同伴打招呼,來得早的幼兒還會主動關心班級的自然角,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澆水。我們改變了以往傳統的點名方法,讓幼兒自我來發現班中哪個幼兒沒來園,使幼兒學會關心自我的同伴,熱愛團體。自由活動時,我們引導孩子學會互相謙讓,學習與人交往的語言,并樂意和同伴分享自我的玩具。午餐時,我們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吃飯時不掉米粒、不剩飯菜,吃完后能自覺地將餐具收拾好等,抓住有利的教育時機,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每兩周的升旗儀式也是我園的亮點,因為它也是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徑,在活動前我們會結合相應的季節和月教育重點,以及社會上的重大事件制定相應的方案,并選擇幼兒喜歡的形式,如兒歌、歌曲、表演等形式,在寬松、幽默、愉悅的氛圍中使幼兒受到啟迪。
二、優化教育活動,使幼兒成為德育活動的主人
在開展幼兒園德育活動時,要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德育活動要改變形式化、單打一的現狀,與各科活動有機整合,開展綜合性活動,要走到兒童生活中去,重感悟、體驗,并充分釋放兒童的生命潛能,激活創造精神,注重培養幼兒探究性研究、終身發展的本事,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做人與處世。我們不是經過灌輸讓幼兒掌握道德知識,而在于幼兒的實踐和親身體驗。我們采用日常滲透、游戲、情境表演、幼兒主體參與的方式進行,鼓勵幼兒成為德育活動的主人。如在幼兒游戲中滲透德育資料:給老奶奶讓座、幫小弟弟穿衣。組織幼兒參加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動,從中幼兒感受到了分享的歡樂。一個個故事的表演則讓幼兒體會到了助人、關心他人的樂趣。在活動中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幼兒園德育活動不枯燥乏味,幼兒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這有助于幼兒將外在的道德觀念內化為自我的行為準則。
三、在德育主題活動中深化德育教育
新學期一開學,就迎來了三個新中班的小朋友,汾西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既陌生又新鮮,為了幫忙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融入團體中,我們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發揮了他們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帶領弟弟妹妹參觀了幼兒園,經過才藝展示,幫忙弟弟妹妹簡單了解了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在大帶小的過程中,孩子們的交往本事得到了培養,中大班的幼兒在活動中也逐漸學會去關心照顧弟弟妹妹,學會了謙讓。中秋節我們則是以年級組的形式開展大活動,孩子們紛紛從家里帶來了月餅和糖果,在活動中,孩子們你嘗嘗我的,我嘗嘗你的,學會了與人分享。國慶節到了,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小娃娃”的德育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和小朋友一齊了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動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為了打扮教室,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共同制作了有特色的燈籠,還做了小國旗,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麗。而“秋天真美麗”“迎新年長大一歲”、“寒冷的冬天”等活動也都充分體現了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四、做好家長工作,家園共建促教育
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單靠幼兒園一方面的努力,必需堅持教育的一致性。所以,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要加強對幼兒德育的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我們經過寶寶成長冊、家長園地、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及家園聯誼活動來進行教育。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二
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對新事物的認知興趣是與生俱來的,讓教育與心靈對話。因此在“教”與“學”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在教學活動中采取“游戲化”的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游戲與教學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游戲活動能解決教育中的哪些問題?游戲應當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圍和以何種方式進行?這些都是我們幼兒教師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們應將游戲機制科學的引入教學過程,而不是將游戲與教學簡單相加、機械運用,應該尋找游戲與教學的結合點。使游戲與學習有機統一起來,使“游戲化”教學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發展能力的增強劑。
除了用游戲引領孩子進行學習以外,與孩子直接對話同樣重要。著名巴西教育家費萊雷認為:教育具有對話性,如果不熱愛世界,不熱愛生活,不熱愛人生,那么就不會有對話。愛是對話的基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時常熱情地與每一位孩子進行交流,尤其是那些很有個性的孩子。
在我的班上有一位特別好動的小男生,能夠看出來,有的時候他自己也不想動,但就是抑制不住。我就經常和他談心,通過卡片游戲的方式漸漸培養他的注意力。一段時間以后,他慢慢地改變了,現在已經沒有原來那樣好動,而且課后作業也完成的很好,媽媽也說他變得懂事多了。記得有一次,看到我在接水,他就遠遠的跑過來。當初我以為他只是經過這呢,可沒想到他是專門來幫助我的。還指著飲水機旁邊的紅燈問我:“老師,這是什么意思啊?”“這個是用來顯示目前水溫的。你看紅色就代表正在加熱,綠色的呢就表示保溫,可以喝了!”“哦,是這樣啊!”看著他天真可愛的小臉,這還是以前被大家稱為有多重癥的小調皮嗎?真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連校長告訴我們“教育是良心事業”,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為孩子的未來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三
開學前,作為一名中班幼師,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我對中班幼兒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了解了他們的發展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可能面臨的困難。其次,我研究了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尤其是針對中班幼兒的指導方式和活動設置。最后,我準備了一些教具和材料,以及美觀而舒適的教室環境,為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和氛圍。
第二段:開學首日的思考與觀察
在開學的第一天,我特別注重觀察孩子們的情緒和行為,以了解他們對新環境和新老師的適應程度。我發現,有些孩子可能會表現出焦慮、害怕或不愿與陌生人交流的情緒。這時,我會主動與他們交流,用親切的語言和溫暖的微笑來安撫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逐漸融入到集體中。同時,我還留意到了孩子們之間的相互交往和互動。通過觀察,我發現有一些孩子比較內向,不愿意與人交往,而另一些孩子則非常外向。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針對不同的性格特點為孩子們提供適合的學習任務和交往機會。
第三段:個別需求的關注和幫助
在開學的初期,我發現了一些孩子存在著個別的困難和需求。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在學習上有困難,需要額外的輔導和指導;有些孩子可能存在行為問題,需要及時的引導和糾正。對于這些孩子,我會采取個別化的教學方式和關懷措施。我與他們保持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愿,然后制定個別計劃和目標,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能力。此外,我還注意到一些孩子在與其他人的互動中可能會表現出緊張或沖動的行為。對于這些孩子,我會教導他們學會控制情緒,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四段:合理安排課程和活動
我深知孩子們的學習需要豐富多樣的課程和活動。因此,我在開學初期就合理安排了各種教育活動,包括游戲、繪畫、手工制作、音樂、舞蹈等。這些活動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活動中,我還注重引導孩子們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我相信這些課程和活動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還能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第五段:與家長的積極溝通與合作
作為中班幼師,我堅信與家長的積極溝通和合作對于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我在開學初期就與家長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我定期組織家長會,與家長們分享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進步,同時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此外,我還定期向家長們發送學校動態和教育資訊,幫助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最新動態和方法。通過與家長的緊密合作,我相信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總結:中班幼師開學心得體會
通過開學的準備工作、首日的觀察與關注,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滿足中班幼兒的發展需求;通過合理安排課程和活動,我能夠促進孩子們的興趣和學習能力的發展;通過與家長的積極溝通和合作,我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實現全面的成長。作為一名中班幼師,我深感責任重大,但我也充滿信心和熱情。我相信,在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的道路上,我會不斷努力,不斷學習,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四
作為一名幼師,我有幸能夠帶領中班的孩子們一起成長。這段時間以來,我收獲頗豐,學到了很多關于幼兒教育的知識和經驗。在實踐中,我體會到了教育的樂趣和挑戰。以下是我在中班帶班中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適應孩子的成長發展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中班的孩子們正處于探索和認知的時期,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渴望通過游戲和探索來掌握新的知識。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能力來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例如,在語言方面,通過閱讀繪本、講故事和唱兒歌,可以豐富孩子們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在科學探索中,我們可以提供各種實驗和觀察機會,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去發現和探究。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其次,班級管理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良好的班級管理能夠營造出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在中班帶班中,我注重班級規則的制定和執行。通過與孩子們商討制定一些簡單明了的規則,并定期回顧和強調,使得孩子們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我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并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和鼓勵,同時,對于一些不良的行為,我采取及時的糾正和引導,讓孩子們明白錯誤的后果。通過這樣的班級管理,我發現孩子們的自律能力和合作意識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再次,與家長的積極溝通是保持家園合作的關鍵。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境,與家長的緊密配合對于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在中班帶班中,我與家長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我定期舉辦家長會,與家長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需求。我向家長分享孩子的學習成果和注意事項,幫助家長更好地配合孩子的教育。同時,我也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情況,使我能更好地針對不同的孩子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
此外,注重情感教育是中班帶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關于情感的培養和教育,對孩子們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我每天都給孩子們提供充分的關愛和溫暖,讓他們感受到幼師的愛和關心。在班級中,我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促使他們學會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對于孩子們的沖突和矛盾,我以中立和公正的角度出發,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通過情感教育,我發現孩子們的人際關系和情緒管理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總結起來,中班帶班是一項富有挑戰性和樂趣的工作。通過我的實踐經驗,我深刻認識到適應孩子的發展階段、班級管理、家園合作以及情感教育在幼師工作中的重要性。帶著這些心得和體會,我將繼續致力于中班的教育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五
尊敬的園長、老師們、家長朋友們、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傲梅班××同學的媽媽,我叫××。非常榮幸來到咱們廣播站跟大家談談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家長,但是我非常愿意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今天這個機會我與大家分享兩點,一是親子閱讀,一是經典誦讀。
本以為關于親子閱讀我會滔滔不絕,因為自認為我是堅持的比較好的媽媽,但當我冷靜下來時又不知從何說起了。因為大家都知道親子閱讀的好處,如使孩子愛上看書、使孩子會認識很多漢字、增加他的識字量,如孩子會講很多故事等等,可是這些在我的孩子身上都沒有發生。得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時,我的心里有點酸酸的。
我是從孩子三周歲才開始進行親子閱讀的,可能比班里其他孩子們開展得較晚,好在只要孩子在我身邊時我基本每天都講,堅持的還算可以。
從中我還是收獲了其他一些東西,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孩子不知哪一天會突然對我提起某個故事中的情景:例如一天我和孩子走著走著他突然笑了,笑得我莫名奇妙,我問他,他說“媽媽,艾特和賽娜把一群老鼠請他們家一起過圣誕節太有趣了,我一想起這個就想笑。”一日去廣場見到花他說“媽媽,這是不完全花”我一愣,因為我想不起這詞來至哪本書了。一次問“媽媽,是關羽斬的華雄還是曹操斬的華雄?”又把我給問住了。一次他說“小豆芽太逗了”“哪個小豆芽啊?”“就是你那天給我講的那個中國童話故事里的”,一次給他念過一本關于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那段時間他沒事就會叨咕“長嘆息以掩涕息,唉民生之多艱!”其實這是故事里屈原說的一句話,我只是給他念過幾遍而已。
每當孩子出現以上這些情景時我就會感到很欣慰,雖然我不知道講得那些故事他記住了多少,但是我知道某些故事或是某個情景在我孩的心中留下了快樂、美好的印象,豐富了他的生活,作為小蝸牛的媽媽來說,我已經很滿足了。
我的孩子雖然他很少主動翻書、還不能自主閱讀,基本沒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但是,親愛的孩子,只要你愿意聽,媽媽會一直堅持給你講下去,讓故事陪伴你的童年。我也希望你早日啟動自己的小宇宙,在書的海洋中暢游。媽媽告訴過你,“書”是你人生的好朋友,我也相信這個“好朋友”會陪伴你的一生。
在此我把我孩這兩三年來一直喜歡的故事書推薦給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也可以聯系我借閱,書名如下:《神奇校車》、《法布爾昆蟲記》、《西游記》、《不一樣的卡梅拉》、《三國演義小人書》、《繽紛大自然》、《丁丁歷險記》。
當初給孩子選擇四園,其實對四園一點都不了解,只是覺得從外觀看上去這個幼兒園給人感覺很舒服。什么國學啊、二十四孝啊、傳統文化從來沒接觸過。我的孩子是幸運的,來到四園,第一年里學習了《弟子規》、第二年里學習了《三字經》、第三年里學習了《千字文》,還背誦了很多古詩。
記得有一次:我孩在衛生間小便時我就聽見他嘴里好像在叨咕些什么,湊近一聽,原來是在背誦《三字經》呢!
感動于孩子唱《跪羊圖》,尤其是歌曲間奏中《百孝篇》的歌詞,當我孩邊做手勢邊大聲的說“孝親家風代代傳!”看到孩子那種堅毅的神情,我感動了。還有就是每天在園里用餐時背誦的《感恩詞》;還有生情并茂的吟誦《水調歌頭》、《春夜喜雨》;還有演節目時唱的歌“唐詩里有歌、唐詩里有畫、唐詩像清泉滋潤我心窩。”還有孝親奉茶中的臺詞等等。
每當孩子在家邊玩邊背誦這些話時,都會引起我內心的感動?!彼洺1痴b的同時還會時不時的問我:一日吃飯時問我“媽媽,勿輕恣”的前一句話是什么來著?“這是哪里的?”“《弟子規》里的?。 薄皨寢?,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是什么意思???”“媽媽,念天地之悠悠是什么意思???”每當孩子問我這些問題時我都很是感慨,我從心里由衷的感謝咱們四園對于孩子們進行的這些經典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也慚愧自己在這方面的文化匱乏,于是在孩子的帶動下,我拿起了咱們四園的《園本教材》。
大概是今年年初吧,我才頭一次認真翻開孩子的《園本教材》,仔細讀看,當我打開《園本》第一頁讀“前言”時,我感動了,我感覺親愛的孫園長和所有老師們對孩子學習國學經典的寄托都在這里面了,讀到這些時很是自責為什么孩子快要畢業離開這里了,我才讀到,我當時有個沖動要把這份沉掂掂的'、滿是殷殷愛意的寄語帶孩子背下來,熟記于心,后來我沒有這樣做,不過我把孩子定的所有園本教材全找了出來,讓孩子背誦,我發現孩子以前會背的很多內容有一些已經忘了,于是我帶著孩子開始重新溫習,把它們揀回來。我們家長應該重視起來,趁孩子還記住得較多時,把遺忘的部分重新記憶,讓這些經典的話語陪伴孩子長久。
今天分享的最后:我在這里讀一下前言里的一段話作為我的結束語,也將此話送給所有的家長朋友們,讓每一個家庭都重新啟動經典誦讀,用經典的文化滋養孩子們的身心!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百花園中,曾綻放過絢麗多姿的奇葩,如唐詩、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二十四孝等。這些經典之作行文流暢、語言優美、意義深刻、堪稱“中華文化之魂”。
在兒童記憶力強時記住經典,長大后就能逐漸理解經典的含義。
“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古詩文,關乎兒童的全面發展,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家園聯合、共同攜手、開展好古詩文誦讀活動,加厚和刷新人生底色,提升文化品位,為人生夯實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與經典同行,和圣賢為友,為孩子的人生發展奠基!
謝謝大家!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六
作為幼師,我有幸擔任中班的帶班工作。中班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階段,承上啟下。在這段時間里,我深刻體會到了幼師中班帶班的重要性,并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讓我更好地了解、指導和培養中班幼兒。
第二段:了解幼兒需求
帶班的第一步是了解幼兒的需求。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和情感發展。作為幼師,我們需要耐心觀察、傾聽和溝通,了解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和需求。通過與孩子的互動,我發現他們對于探索、表達和互動有著強烈的需求。因此,我在課堂中注重提供多樣的學習活動和互動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第三段:設置合適的學習環境
在中班帶班的過程中,我深感環境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為此,我細心設計了一個豐富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我為孩子們設置了各類的角色扮演區、閱讀角、游戲區等,讓他們有多渠道、多角度地學習和探索。同時,我定期更換和增添教育玩具和材料,使他們不斷接觸新鮮事物和挑戰自己。通過合理的學習環境設置,我發現幼兒能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活動,并能在行為、情感和認知等多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第四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幼兒處在情感發展的階段,他們對于周圍環境和人際關系的需求較為敏感。因此,作為幼師,我注重在帶班過程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我積極傾聽每位幼兒的心聲,關注他們的情感表達,并盡可能提供溫暖和安全的環境,以便孩子敢于表達自己。同時,我也盡量避免過度寵溺和指責,保持公平和尊重,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重視和被理解的情感需求。
第五段:與家長合作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支持者和參與者。因此,與家長的合作也是幼師中班帶班工作的重要一環。我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分享幼兒的成長情況和學習進展。通過每日的交流和定期的家訪,我能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家庭環境中的情況,與家長共同探討培養孩子的方法和策略。在家園合作中,我發現家長對于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充滿期望和信任,并愿意與我建立良好的雙向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努力。
結尾段:總結與展望
通過擔任中班帶班的工作,我深刻體會到了幼師的責任和使命。了解幼兒需求、設置合適的學習環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與家長合作是幼師中班帶班的重要要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每個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教育。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七
最近我非常有幸得到了一個機會,參加了由幼兒園園長費盡心思請來的專家的講座培訓,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太多了,毫不夸張的說,簡直就是讓我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真的是漲了見識了。原來幼兒們的情緒,還能有這么多的說法,作為一個幼兒園的班主任,我一直在為這方面深深的苦惱著,因為班上三十多個孩子,在某種情況下,就是三十多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哭鬧起來,我每次都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去做思想工作,才能讓他們情緒穩定,恢復如初,這的確是非常麻煩的一個麻煩的一個工作。但是我經過專家的培訓,我對幼兒們的情緒管理,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首先,幼兒們的情緒不穩定,主要是分為這幾種,哭、生悶氣、發脾氣。他們這個年紀,從來不會去掩蓋自己的情緒,想哭了就哭,想笑了就笑,不會有任何的顧慮。而哭是這個年紀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因為他們有太多導致他們哭的因素了。剛來幼兒園讀書的小班學生,會因為想家、想爸爸媽媽而哭,會因為周圍都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而哭,會因為跟同學發生口角打架而哭……怎么樣他們快速的安靜下來,這就需要靠老師的觀察了,有些孩子是希望有人看到自己,所以當有老師來了,只會越哭越大聲,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有些孩子是害羞的',不希望有人看到自己軟弱哭泣的一面,這就需要你過一會再去安慰,否則你是什么都問不出來的。還有一種比較歇斯底里的哭,是怎么哄都哄不住的,這種孩子只要你不要去關注他,冷落、視而不見是最好的方法,他自己就會覺得沒意思,然后作為老師,再去詢問他們是因為什么在哭,幫他解決,進行開導,這樣才不會影響學習。
孩子們發起脾氣來,可怕程度那是一點都不亞于成年人的,我曾經就遇到過一個孩子,因為身上有個明顯的胎記,得到了周圍同學的嘲笑,他的脾氣就抑制不住了,那么小的孩子也開始摔東西,文具盒、鉛筆、書本等等,只要是他拿得動的東西,都要扔向嘲笑他們的人,他想要的不是老師的安慰,是同學們的接受,不再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要想孩子們的情緒得到很好的管理,作為班主任還是要學習很多的,并且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累積經驗的。
我在幼兒園已經有了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了,我相信有了這次培訓的,我的工作能力又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對幼兒的情緒管理,正是我目前的短板,這次培訓教會我太多了。
這一次培訓讓我眼界大開,更是讓我知道自己不能夠只停于表面,應該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加思考和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到未來的路上,真正做好一名幼兒教師,做好孩子們的依靠,父母們的信賴。這一份責任是非常濃厚的,即使有時候會讓我喘不過氣來,但是我相信自己可以堅持下去,努力下去,不辜負每一份期待和盼望,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
幼兒的情緒是非常豐富的,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自然是非常清楚這一點的。但是在平時的工作當中,我也很難去做好一些平衡,比如說遇到一些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我確實也沒有太大的辦法去解決,有時候對孩子兇,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調皮,對孩子太溫和又會讓她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但是通過這一次情緒管理的培訓,我也了解了更多情緒的管理方式,這些知識不僅可以用到我的工作當中去,也能運用到平時我自己的生活的當中去。不止是針對孩子們,對我們大人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所以這一次培訓,讓我真的大開眼界,讓我認識到,原來情緒的管理是這么的重要,對我們今后的人生會帶來這么多的改變,所以這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重中之重了。我也會在今后的工作當中加強這一項工作,讓孩子們都有一個好的狀態學習,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情緒習慣會讓我們養成一個更好的性格,幼兒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也就是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培養好個人性格,而情緒也是培養習慣之中的一項。就如我們大人而言,我們現在所有的性格,一是來自于天生,二是通過后天的經歷和培養。所以這就像告訴了我們,從小開始培養好的情緒習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孩子們有了好的情緒之后,對學習也會更有效率一些了,這是一件非常需要重視的事情,往后我也會加重對這個方面的監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幼師中班心得體會篇八
作為一名幼師,中班是我第一次帶班的年級,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我從中累積了不少的經驗和體會。下面將從班級管理、教學活動、家園合作、師生關系和自我提升等五個方面總結我的幼師中班帶班心得體會。
首先,班級管理是幼師工作的基礎。為了保持良好的班級紀律,我注重制定規范的日常管理流程,并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每天早晨,我會提前到校,認真布置環境,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舒適、整潔的學習環境。同時,我鼓勵孩子們自覺遵守規則,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此外,每周我會組織班級會議,讓孩子們共同參與班級管理,培養他們的民主意識和集體觀念。
其次,教學活動是幼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班的教學活動中,我盡可能地注重細節,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注重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積極參與,開展有趣的互動活動,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我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創造力,通過游戲、手工制作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使他們在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第三,家園合作是幼師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始終認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和溝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個性、需求和成長情況。我經常組織家長參與到班級教育活動中,舉辦親子活動,讓家長們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夠與孩子一起參與其中,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圍。與此同時,我還定期向家長們提供孩子的學習記錄和評價,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第四,師生關系是幼師工作中需要特別關注的方面。作為幼師,我注重與每個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和情緒變化,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注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此同時,我也注重與同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自我提升是幼師工作的重要一環。作為幼師,我注重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我花時間閱讀教育理論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參加教育培訓和研討會,與同行進行交流和互相學習。通過專業的學習和實踐,我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指導和支持。
通過一年多的中班帶班工作,我深刻體會到幼師是一項充滿挑戰和責任的工作。只有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不斷與家長合作,關注孩子的細節,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為每個孩子的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希望我的經驗和體會能夠對更多的幼師帶班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