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六年級教案英語第四單元篇一
本冊教材共同分為11個模塊,內含一個期末分析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的,unit1呈現要學習的語言內容,unit2提供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或小詩。歌謠和小詩的學習目的有三,一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二是提高學生發音準確性,三是通過這些英語國家兒童所熟知的歌謠介紹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單詞不要求掌握。在本冊,我們要跟著大明去美國訪問,了解一些美國的情況,初步了解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的生活。我們將進一步學習以前學過的語句結構、技能等,并將學習根據圖片獨立地寫出完整的語句。我們要進一步復習語音,學習語句和語篇中的語音表達。
本學期我繼續任教六年級教學班,學生人數共有73人。根據前一學年的素質水平檢測結果看,兩個教學班的英語成績存在一定的兩極分化,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個別男學生養成了英語懶學厭學的壞習慣,對英語學習有一定抵觸心理。大部分女學生基礎較扎實,成績較穩定,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優秀率。但仍有少數學生在學習上有“拉后腿”現象,成績起伏大,心理承受力較差。六年級是小學階段最后沖刺總復習的一個學年,學生的心理生理也都將會發生一定變化。
六年級學生心理趨于大人,教師課堂用語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盡量的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漢語;合理確定教學要求。不要求學生自由地說出課文所有內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讀課文。糾正控制性錯誤,不糾正非控制性錯誤。多表揚多鼓勵。用點讀筆、多媒體教學課件、掛圖、卡片、貼紙等。結合“合作課堂”理念,提倡任務型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支配感;鼓勵學生們將語言看作是工具,而不是最終的產品,讓學生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充滿合作和競爭意識的活動中,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等方式或者運用他們所能的語言(模仿、動作、關鍵詞、圖畫等)交際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并匯報結果,從而達到“用英語做事情”的目的。盡可能為學生學習語言創造情境。利用圖片、模型、實物、簡筆畫等教具,利用自己的手勢、動作、表情等體態,利用cai課件、錄音、錄像等現代教學設備,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為英語教學提供各種教學語境和真實的交際場合。
第一周:m u1
第二周:m1 u2 —m2 u1
第三至四周:m2 u2—m3u1(雙測)
第五至六周:m3 u2—m4 u1
第七至八周:m4 u2—m6 u1
第九至十周:m6 u2(期中檢測)
第十一周:講評m7 u1
第十二至十五周:m7 u2—m8 u2(結合模擬測試卷)
第十六至二十一周:m9 u1—m10 u2復習模塊
第二十二周:期末檢測
六年級教案英語第四單元篇二
當學生能熟練的說出這些句型的時候,就是學生進行游戲比賽的活動時間了。
我把不同國家的卡片分發給每個組,然后每組前后分別一問一答輪流下去,哪個組問得最快最好的為勝,并給于一定的獎勵。
游戲是為了鞏固本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達到更好的鞏固新知識的目的。
六年級教案英語第四單元篇三
我將采用情景法、游戲教學法、直觀演示法、交際法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過去式話題為核心,以語言功能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媒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使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實現任務目標,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從而達成上述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六年級教案英語第四單元篇四
教師跟唱,學生全體唱,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輕松的進入學習的氣氛中。
(2)復習第三人稱單數
教師說動詞原型,學生說第三人稱單數,目的是為了復習,同時達到本課呈上啟下的作用。
(3)讓學生讀第二課課文
復習上課的內容,讓學生達到鞏固的作用。
六年級教案英語第四單元篇五
(2)在教學目標上,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學的認識,情意和技能的均衡;
(3)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
(4)在教學評價上,強調標準參照評價,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參與、人人進步。
2、課改作業:
改變傳統的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如:根據所學內容,拓展思維,編寫對話,并此作業給學生在書面上以正確評價。
3、第二課堂活動:
根據新課改精神和各年段不同的特點,確定英語第二課堂活動計劃,此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通過課外的語言實踐,增加練習聽、說、讀、寫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