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選材不能求全貪多、主次不分,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總結的目的,把那些既能顯示本單位、本地區特點,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為重點選用,寫得詳細、具體。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總結篇一
新農合受益面進一步擴大:全縣新農合補償受益1842201人次。其中,住院受益124395人次,門診受益1618806人次。新農合基金總支出為47106.18萬元,其中住院支出40034.7萬元,門診支出7071.47萬元。住院實際補償比64.44%,位居全省第八。
按病種付費范圍進一步擴大:20xx年縣醫院病種范圍擴大到164組,比20xx年增加80組。合理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起付線和報銷比例的差距,引導參合農民合理就醫;加大處罰力度,對按病種付費開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處罰到醫院,落實到個人。
大病保險平穩運行:20xx年繼續由商業保險機構經辦新農合大病保險,提高大病保險享受對象的補償待遇。尤其是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計生特困戶等困難群體的補償待遇,對此類人群實行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5000元,分段報補比例提高5%的優惠政策。加大對承保單位的監管力度,實行月考核,季獎懲制度,全年對保險公司開展督導、考核12次。新農合大病保險業務平穩、有序開展。20xx年度大病保險補償4960人次,補償金額2548.71萬元,大病保險基金使用率101.68%。
健康脫貧政策惠及貧困人口:20xx年全縣貧困人口補償50.1萬人次,總費用18192.71萬元,補償1649710.66萬元,實際補償比96.01%(含政府兜底);住院補償人次28394人次,補償金額8968.97萬元,住院實際補償比97.12%;貧困人口享受大病保險補償4951次,大病保險補償費用1192.99萬元。這些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貧困人員“因病致貧、因病緩貧”現象發生。
跨省異地結報方便參合群眾:20xx年度xx共計11人通過國家轉診平臺成功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結報服務,總費用206268.95元,報補76360.01元。
補充醫療保險減輕非貧困人口就醫負擔:為縮小貧困人口和非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差距,切實減輕非貧困人口就醫負擔。xx財政投入1900萬為當地參加基本醫保的非貧困人口制訂了“1579”醫療補充保險政策。
20xx年度縣農合中心通過系統篩選出符合享受醫療補充保險條件的患者進行費用追補,共有2155名新農合非貧困人口享受到醫療補充保險這項惠民政策,補充醫保金額1143.65萬元。該項政策的實行精準的緩解了非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難題。
二、存在不足情況
(一)住院率過高、貧困人口住院占比較高。
20xx年度xx住院率15.1%,較全省均值高3.14%(全省均值11.96%)。
住院補償共計124377人次,其中貧困人口26930人次,貧困人口住院占比高達21.65%。
(二)基金使用進度過快。
基金支出占累計基金比例80.81%,較全省均值高10.83%(全省均值69.98%)。基金支出占當年應籌總額比例99.42%,較全省均值高4.96%(全省均值94.46%)。
(三)定點醫療機構民生工程政策宣傳不到位。
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民生工程宣傳力度不強,宣傳方式單一,宣傳標識不明顯。
三、20xx年工作計劃
(一)積極做好城鄉居民醫保整合籌備工作。
(二)加強新農合基金監管,確保新農合、醫共體互促共贏。
2、督促兩家醫共體牽頭單位出臺、落實相關監管方案;
3、加大新農合監管力度,主動與醫共體牽頭單位共同稽核縣內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定期通報轄區內新農合定點機構及醫共體運行情況。
每月通報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相關數據,及時提醒醫共體牽頭單位及相關單位。
每季度通報轄區內縣級、鄉鎮級、民營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運行情況及醫共體運行情況。認真統計總結、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加強信息統計工作,強化數據應用。
(四)加強醫療機構監管。
繼續組織專家開展醫療機構督察,完善醫療機構“三費”、次均費用及醫保可報費用等指標管理機制,“三費”及“次均費用”上漲分別不超過上年度同期5%、10%。每季度組織一次病歷評審工作,加大問題病歷的處罰力度。加強對零起付線及貧困人口的住院病歷的評審。
(五)開展按病種付費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
進一步完善按病種付費政策措施,繼續開展實施省、市級醫院常見病(是指縣級醫院完全有能力診治的常見病種)臨床路徑下的按病種付費,進一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病種范圍和醫療機構范圍,逐步提高按病種付費出院病例占參合住院患者的比例。力爭20xx年縣級二級公立醫院按病種付費執行率達到70%以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總結篇二
突出抓好公開承諾踐諾,把公開承諾踐諾貫穿于活動全過程,有效激發了全鄉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與創先爭優活動的內在動力。
一是全面開展承諾新機制,凸現承諾效果。推行鄉村班子公開承諾制,把事件記入民情日記、把服務的承諾卡片發給群眾、把承諾服務的事項公示于眾。該鄉山東村將村干部手機號碼印制成便民服務卡發到每個農戶手中,群眾有事直撥電話,極大方便了群眾。為確保公開承諾“實打實”,防止打“白條”。在公開承諾中,官上村黨支部結合村實際,以“創先爭優聚民心,求真務實解民憂”為主題,將黨員承諾制作為為民辦實事的中心工作來抓,利用共建單位優勢,積極溝通協調,先后完成了第1、8、11、12組的“組組通”建設,實現了村主道及村莊道路全面硬化目標,并爭取供電部門的支持,率先在全市對農排電線路進行全面改造。北埂村爭取市大橋局聯建支持,修建了8.2公里農用機耕道路,萬豐村爭取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捐資60萬元,安裝140盞太陽能路燈,實行全村亮化。錢灣村通過村民自治,在小區實行綠化、亮化、潔化工程和線路改造工程。老觀村借力共建優勢,完成20千米的戶戶通建設和全村亮化工程,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二是科學規范評諾,強化評諾管理。該鄉采取“承諾一個,兌現一個,評議一個,滿意一個,銷號一個”的方式,結合年度工作考核,召開測評會,對所屬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活動開展情況和承諾兌現情況進行通報,接受群眾測評,采取年前評承諾內容,年中評踐諾,年底評效果,進行全程測評,對多數群眾不滿意的進行重新整改,直到群眾滿意為止。測評結果通過公開欄、會議等形式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老觀村以公開承諾為重點,積極開展“雙諾雙創”活動,村黨總支向全體村民進行承諾,并張榜公示。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總結篇三
一是搭建設農民致富平臺。鄉黨委堅持把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幫助農民致富增收作為創先爭優的最大實踐,把創先爭優與抓項目、促發展、富口袋緊密結合起來。2011年全鄉完成招商引資4.86億元,新增規模企業2家;完成江南片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860畝的土地征收,污水處理廠項目順利入駐;借力省農民創業園項目,大力實施“回歸工程”,新開工建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占地220畝的農民創業園,引進農產品深加工規模企業一家,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平臺;積極爭取市縣項目支持,大力實施“一村一品”,發展蔬菜標準化種植和畜禽標準化養殖,全年新增蔬菜標準化大棚700畝,全鄉達2100畝,新增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基地5000畝;引領農民實行土地流轉,全鄉完成土地流轉19200畝,占全鄉耕地59.3%;發放良種補貼、土地流轉補貼1127萬元;積極培育個體大戶和農村種植能手、農村經濟人,新增個體大戶156戶,農村經濟人73人;充分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用,全鄉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達到47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9家。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44元,較上年增長18%。
二是改善農村環境。堅持突出“夢里水鄉,生態xx”主題,在農村環境改善中,走出了一條“引導群眾干和群眾一起干到群眾自己干主動干”的路子。集資330余萬元,強力實施了農村清潔工程,新建3座垃圾焚燒爐,386座垃圾池,聘請112名鄉村保潔員,初步建立了農村環境衛生的長效監管機制;鄉村自籌60余萬,實施了河道清淤管護工程,全鄉99.1公里河道得到徹底清淤和管護;采取群眾自籌一點,聯建單位支持一點,財政補貼一點等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實施了“戶戶通”、“組組通”等項目63個,極大地改善了基礎設施;嘗試實施“群眾投勞,鄉補村貼”的辦法,完成了犁橋石橋鐘自然村、三義郜村、萬豐小區、錢灣小區等9個示范自然村落的整體提升改造,并為在全鄉推行農村自然村落連片整治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投入180萬元完成了汀犁全程亮化,全鄉亮化達到43.7公里;籌資165萬元,實施了太平街道和鐘倉老街道的綜合整治,集鎮街道面貌煥然一新;爭取省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1000萬元,完成了15個點環境整治,受到市縣領導高度肯定。全鄉農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總結篇四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該鄉緊抓活動契機,力促基層黨建工作上水平、上臺階,為推進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一是以實施“四百工程”為抓手,加強黨組織班子建設。“四百工程”是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政德工程,鄉黨委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把實施好“四百工程”作為今后一個時期農村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村級班子狀況等基本情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優劣所在,真正找準發展定位,理清發展思路,著力明確對接重點,積極搭建好共建共創平臺,努力使共建工作更貼近實際,更富有成效。目前,村黨組織與市直機關黨組織已經建立聯合黨組織21個,開展活動87次,結對單位黨組織為村辦實事54件,實施項目18個,投資260多萬。
二是以深化無職黨員“建崗爭先”為載體,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全鄉無職黨員數755名,上崗黨員數381名,無職黨員辦實事23件,流動黨員18名,帶動家鄉勞力約300名外出務工。同時我們深化“雙培雙帶”工程建設,建黨對象曹高武是xx曹源禽業負責人,致富不忘家鄉人,他無償地向周邊群眾傳授技術,在他的帶動下,有28戶農戶開始從事蛋雞生產,戶均年盈利在4萬元以上;另外,養雞場還吸納了20多個村民就業,平均每人年增加工資收入2萬元。目前,全鄉共有發展對象22人,入黨積極分子99人,申請入黨155人。
鄉鎮農業保險工作總結篇五
20xx年在衛生局和鄉黨委、*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20xx年下達的目標任務,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全院干部職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狠抓行動、樹新風、全面提升我院整體形象
1、以病人為中心,提高服務質量,創人民滿意衛生院是我院發展目標,為改善服務態度,落實承諾服務,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我院廣泛征求患者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設立舉報箱,公開舉報電話,制作宣傳標語,落實“五個一”工程,發放醫師名片,打回訪電話,發征求意見卡和社會問卷調查,為使意見和建議落到實處,嚴格按查處制度處理,使我院行風有了很大改善,整體形象明顯提升。
二、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技術水*
1、通過前幾年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學習,和醫療設備添置更新、使我院技術力量得到加強,在此基礎上我們狠抓醫療質量管理,嚴格醫療文件書寫,門診日志要求項目齊全,處方書寫規范,用藥合理安全,病歷書寫及時規范,護理記錄詳實,實行科審批制,院長深入臨床查房,積極參加危急癥病人搶救,醫療質量考核小組嚴格按考核方案每半月進行一次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全年沒有發生醫務差錯與糾紛。
2、鼓勵員工進修學習,參加業務培訓。今年派出兩人到上級進行培訓,一名員工脫產學習,十余人參加晉級及資格考試,五人考取晉升職稱,使我院專業技術人員水*又上新臺階。
3、經過全院干部職工地共同努力,我院業務有了明顯提高,門診量較去年有所提高,恢復到年門診水*。
三、切實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3、為廣大參合農民提供一個監督*臺,在門診大廳走廊醒目位置懸掛農合就診程序、補償范圍、補償標準及補償所需提供材料,每日對當日發生農合補償信息進行人村公式,并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四、制定措施,積極完成項目工作,著力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在應對今手足口病工作中,我們認真組織,廣泛宣傳衛生科普知識,成立發熱、專科門診、設隔離病房兩間,發動鄉村醫生,層層篩查,及時轉診,同時做好疫情調查上報、監測工作。在應對問題奶粉事件中,我院抽調七名人員參加篩查工作,兩名同志同時運轉,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對我鄉近千名食用奶粉嬰兒進行了篩查。
五、按照目標,扎實做好防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