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地震的新聞稿篇一
5月12日,一個應該多么平常的日子啊;14時28分,一個多么平淡無奇的時間啊。可是,就在去年的那一時刻,震驚中外的汶川8級大地震發生了。
記憶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慢慢展開:一棟棟房屋倒下,一面面墻壁垮塌。無數個鮮活的生命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生命在一點一滴的消亡。“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一名剛從廢墟中救出一個孩子的戰士雙膝跪下,嘶聲哭著對拖著他的人哀求著,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
地震只能震垮房屋建筑,卻震不垮堅強的中國人民的意志。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積極行動起來,捐款捐物,抗震救災。四川人民也很快的進入了自救和災后重建工作。一個不屈的民族,必將在不久的將來,還世界一個嶄新的“天府之國”!
一幕幕感人的事跡影響著我,教育著我,使我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做為一名小學生,現在我與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即使自己是正確的,也要在堅持自己意見的同時,還要體諒他人;要尊敬父母、老師;要珍愛生命,關心他人;要好好學習,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地震的新聞稿篇二
震后的漢旺鎮,所有的人,認識不認識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都是親人,都在共同與災害作斗爭,共渡難關。這樣的場面隨處可見。
東汽中學災害現場的對面站滿了等待消息的學生家長,他們有的神色驚恐,有的不間斷地呼喊孩子。的人,則在默默地盯著搜救現場的一舉一動。
這時,只見救援隊員飛快地抬著一個擔架往救護車方向跑。這是一個上身穿白色體恤下身穿藍色牛仔褲的男孩子。
“春陽!是我的孩子!”在現場苦苦等候了50多個小時的岳天云一蹦老高。這個幸福的女人激動地抱住旁邊的一個武警戰士:“謝謝你們謝謝你們,xxx救活了我的兒子啊!”
這個滿臉灰土的年輕戰士也為她高興:“祝賀大姐!我跟你一樣高興!”
5月15日晚9時40分許,救援隊員、武警總醫院醫務部主任侯世科向指揮部報告:僅東汽中學一處已經成功營救42名學生生還,而且,搜救隊員又發現5個存活者!
著急把這個好消息報道給所有關心漢旺災區的人們,匆匆趕回駐地發稿。路過“東汽體育館”前的塑膠操場,只見操場上停放著許多白色的塑料布包裹,粗略數一下,有100多個。
這時一個身穿東方汽輪廠廠服的人走過來說:“那是地震遇難者的遺體。”
“你現在這邊做什么呢?”問。
“我義務幫助警察同志晚間巡邏。”這位中年人答。
“希望你的家人都平安。”說,這是進入災區以來我們一行人對災區群眾最真誠的問候。
“我父親被砸死了,現在還埋在樓里;14歲的女兒也……”中年人的聲音低沉下來,他用手指了指操場上的臨時停尸場:“就在那里。”
“對不起……”為自己問話唐突而心生不安。
“沒什么,感謝你們來幫助我們,還有xxx派來的那么多好心人,我是自愿來幫著做點工作的,現在這個時候!”中年人說。
他又補了一句:“從12日起,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有需要的地方你就到第一個帳篷找我。”這個漢旺鎮的普通居民,繼續打著手電筒向前巡邏去了。
地震的新聞稿篇三
到了捐款的時候。同學們都把自己積蓄的零花錢拿了出來。一百元,一千元……那天,我們學校的捐款超過了15萬元!雖然前不多,對災區人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8級大地震襲擊四川省汶川縣。一座城市瞬間變為廢墟。地震以后,無數人失去了生命。無數人失去了親人,無數人失去了家園。全世界人民都在為他們捐錢、捐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他們。大家手拉手,心連心,用愛心為災區人民擎起了一片藍天。
那天,操場上失去了往日的歡笑,同學們的心情都十分沉重。領操臺前用灰白色的石灰畫成了一個愛心,愛心中間寫著“”幾個大字。我們要用蠟燭把愛心和大字點燃。在愛心的旁邊放著一個募捐箱,募捐箱里的錢都將用于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募捐活動開始了。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根蠟燭,讓我們點燃。我們的心像火一樣在燃燒。帶著我們對災區人民的牽掛與祈福,形成了一顆火熱的心。
到了捐款的時候。同學們都把自己積蓄的零花錢拿了出來。一百元,一千元……那天,我們學校的捐款超過了15萬元!雖然前不多,對災區人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這是我們對災區人民的一片心意。我衷心地祝愿他們能早日振作起來,重建屬于他們的天府之國。
天災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地震以后,汶川一共收到了世界各地400億元的捐款。我相信,美麗的四川汶川仍然會是一座天府之國。汶川人民,振作起來,全國人民永遠與你心連心!
地震的新聞稿篇四
15歲的小雪(化名)躺在省醫院病床上,雖然全身纏滿繃帶,但她卻不顧疼痛,不時呼喚著同桌小亞(化名)的名字。小雪是都江堰向峨中學初一學生,她的記憶至今還定格在前日下午——全班正上數學課時,教學樓突然坍塌,全班同學都被埋在廢墟中。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她和小亞手牽著手互相勉勵,發誓絕不放棄生存。
昨日上午,小雪正在接受搶救。醫生說,她雙手骨折,頭部傷情嚴重。盡管全身纏滿繃帶,但小雪仍想念著小亞。“說好我們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你咋個走了呢?”小雪說,前天下午2時30分許,她們正在上課,教室屋頂突然搖晃起來,就在大家準備逃離時,整座教學樓轟然垮塌。一塊預制板砸了下來,砸在她和小亞身上,伴隨著一片塵霧,小雪什么也看不見了。
小雪說,被廢墟掩埋不久,現場死寂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眼前一片漆黑,她感覺有黏乎乎的液體從頭上流到手上,她這才意識自己受傷了。死一般的寂靜,讓她越來越覺得恐怖和壓抑。她試著挪動雙手,想扒開身上磚頭,但雙手始終不聽使喚。“爸爸,媽媽,你們快來救我。黑暗中,小雪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了父母身上,她相信父母肯定會趕來。就在這時,她聽到小亞的呼叫,原來,小亞和她緊挨著。“小亞,我在這兒!”小雪趕緊向小亞打招呼。小亞聽到呼喚,隨即將手伸過來,4只小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小亞頭部被預制板擊中,傷勢非常嚴重。小雪獲知情況后,心情驟然緊張起來。“一定要冷靜,激發小亞的生存勇氣,小雪拉著小亞的手,不停地鼓勵小亞絕不能放棄生存機會。為了讓小亞有勇氣面對困難,她還試著開導她要相信父母和政府會組織援救隊伍。小亞心情逐漸緩和過來。她向小雪承諾絕不放棄生存的機會,一定要陪著小雪等到救援。
兩個小時后,小雪聽到外面開始有些響動,她立刻意識到是“救兵”到了。讓小。雪最擔心的事同時發生了:“我等不及施救了,堅持不住了。”小亞抓緊小雪的手逐漸松開。“小亞,你答應過,不能食言呀1小雪對小亞大聲吼著。盡管這樣,小亞的聲音還是越來越弱。“天哪,快救救她呀。”小雪試著活動雙腳,確定左腳沒受傷后,她立即用左腳用力朝上蹬,想踢開腳邊磚頭,但這一切都是徒勞。
3個多小時過去了,小雪發現小亞已沒了反應。小雪用力呼喊小亞,小亞也沒有動靜了。小雪情知不妙,再也忍不住開始傷心地流淚。“快來人,救命哦1小雪使勁地吼,而外面還是沒反應,而她卻變得越來越疲倦。“要保持體力,不要做無用功了1小雪努力鎮定下來,趴在廢墟里靜靜等候救援。
晚上7時許,救援人員終于將小雪和小亞從廢墟中刨出來,但傷情嚴重的小亞已去世多時。
地震的新聞稿篇五
坐在那里,眼睛直望著時針和分針,一步一步,走向那個時刻:14時28分。72小時前的那個時刻,震痛了每個中國人的心。
隨著每一分鐘向震后72小時靠近,我們的心一陣陣發緊。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后的72小時,是國際公認的“黃金救援時間”。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在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地震發生第一天,瓦礫下的幸存者生存率為74%,第二天為26%,第三天為20%,第四天僅為6%。
我們寄希望于救援部隊的快速到達,雖然我們知道,在公路幾近全部毀損的山區,救援部隊每前進一步都十分艱難,前方將士徒步、空降、用水上工具,想盡一切辦法到達災難現場搶救,不休不眠,已經竭盡全力。
我們也寄希望于廢墟中那一個個生命超常地頑強,雖然沒有多少人體會過在廢墟中等待救助的心情,甚至與他們的絕境相比,我們對他們的疼痛、孤獨和無助的揣測,都顯得那么無力和蒼白。
我們知道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但我們寧愿相信超過72小時的等待和堅持,相信生命的頑強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