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江西大覺山導游詞講解篇一
蓮花山山高奇峰獨特,清澈的“聰明泉”,聳立的“雙燭石”,威武的“將軍石”,神秘的“寶塔”,幽靜的“呂洞賓”讀書洞,挺拔的“逍遙峰”,還有賦予傳奇色彩的“龍床洞”、“水簾洞”、“神女石”、“不老松”、“神龜問天”、“雙乳峰”等50余個景點。
大覺寺
蓮花山大覺寺為大覺山中心景區之一,核心區域面積1.8萬畝。被稱為佛、道、儒三教合一宗教朝拜勝地、馳名中外數百年的大覺巖寺,坐落在千山萬壑、石奇崖峻的蓮花山天然石洞中。此洞深12米,寬60米,高6米,洞之深廓,世所罕見。
大覺者
大覺者,高1338米,神威壯觀,氣勢恢宏,被人們譽為“大地之子、元始天尊”,它坐落在大覺寺東面,是大覺山宗教文化旅游最輝煌、最具吸引力的核心。
大覺者頭像高108米,平均頭部圓形直徑達70米,大覺者由海拔1228米高的自然山體風化而成,稍加人工修飾,神威壯觀,氣勢恢宏,被人們譽為“大地之子、元始天尊”,它坐落在大覺寺東面,是大覺山宗教文化旅游最輝煌、最具吸引力的賣點。
森林觀光
原始森林獨軌車觀光、高山湖泊度假、原始森林大峽谷漂流等,蜿蜒崎嶇的小溪、古樸典雅的小橋流水、輕紗千丈的云海、飛流直瀉的銀河瀑布,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幅原生態畫卷。
漂流探險
大覺巖峽谷探險漂流,長3.6公里、落差達188米,那綠水環流、青山懷抱、古莽蒼源的天然美景,那動靜結合、有驚無險、溝谷縱橫的激流穿行,足以讓你享受到融入大自然的無窮樂趣;九天八地十景,宗教文化氛圍濃郁、山水風光和諧,是現代藝術和原生態的完美結晶。這里凝集的多元文化組合,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情懷、美的想象。
江西大覺山導游詞講解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有“人間仙境,覺者天堂”之稱的大覺山景區,它是國內首個以大覺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大覺山位于江西省東部撫州市資溪縣境內,武夷山脈西麓,主峰海拔1647米,景區總規劃面積204平方千米,分為東區和西區,東區是以30萬畝原始森林為核心的原始森林旅游區;西區是以宗教文化、峽谷漂流為主題的綜合型旅游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7.43%,空氣中負氧離子平均每立方厘米達三萬個,是天然氧吧,種植物基因庫,被國家林業局定為華南虎野化放歸基地。20xx年,大覺山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大覺古鎮。它是一座影視城,占地16670平方米,沿峽谷建了三街六巷、城門吊橋、樓閣亭臺、神殿茶肆、仿古建筑,美輪美奐,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宋繁華商都,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天仙配后傳》曾在此拍攝。大家漫步古鎮,仰望青山聳翠,俯首溪流淙淙、坐茶肆涼亭,品一杯醇茗,聆聽松濤鳥語,沐浴清風花香,定覺心曠神怡?,F在各位看到的這條大覺山峽谷,就是漂流的河道。別看現在水不大,中午大壩一放水,就會水流揣急。近十年來,大覺山漂流日接待量超過5000人。長3.6千米,落差188米的峽谷漂流,沿途要經過一谷三彎六潭九瀑十三坡,其中最大的一個坡落差有13米,大小彎道共86個,是真正的勇士漂,被譽為“亞洲第一漂”。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動力水壩上,眼前這座奇秀瑰麗的湖泊叫大覺湖,也叫天湖。它長近3000米、寬近100米、最深47米,蓄水面積15平方千米,宛如一條巨幅綠絲絳,纏繞于大覺山腰。湖水來自千米高峰上的一道道山泉,清涼澄澈,漂流時候就會感受到它無比清爽的魅力。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乘索道上山登攀“九天八地”大覺峰,朝覲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剎大覺寺,體會一覽眾山小的雄偉氣勢。如果有愿意徒步登攀的話,那就要以頑強的毅力征服幾千級臺階,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而坐纜車單程全長1680米,只要23分鐘。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覺寺。它坐落于海拔1118米的蓮花山主峰大覺巖中。大覺巖是一個天然巨型巖洞,外形猶如一只雄獅張開巨口、內部呈長方形,外高內低,寬近百米,深約30米,高約9米,可容納約20xx人,洞之深闊,世所罕見。寺內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殿和祖師殿四個殿堂,塑有40尊佛像,并建有純花木結構的禪室、廂房。大家一定想知道大覺寺得名的由來吧?相傳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0xx年),杭州靈隱寺的一位禪師云游江南,來到大覺山,驚嘆于山景的壯麗不凡和環境的清幽,決定在此修身弘法,最后圓寂于此,由此大覺山香火旺盛,千年不衰。禪師法名“大覺”,后人為紀念他,將巖洞更名大覺巖,寺廟更名為大覺寺,大覺山也由此得名。
大覺寺是觀音菩薩的主道場,每逢觀音菩薩三個節日,上大覺寺朝拜的信眾絡繹不絕,成為周邊縣市一個著名的宗教朝覲圣地。
各位朋友,這就是大覺巖,最早叫獅子巖。傳說古時候有九只獅子來到這里,見風景絕佳便住下了。它們吃光了周邊的野獸后要餓肚子,便商議只留下一只,其余的都走,但是誰也不愿走,于是開始爭吵斗毆。等弱者都逃離后,只剩下了一雄一雌兩只獅子旗鼓相當,相爭不下,惡斗七七四十九天,雄獅被打敗,母獅也累得張著大嘴喘氣。最后,母獅的身子變硬了,變成了一座大山,毛發變成了滿山樹木,翅起的尾巴變成了巖旁的大石筍,張大的嘴巴變成了如今的獅子巖。大覺山主峰巖周邊有八座山峰依勢而立形似蓮花,拱衛著大覺主峰,稱為“八地”,加上天湖、天嶺、天橋、天泉、天巖、天街、天臺、天廊、天界九個“天”字號的景點合稱“九天八地”。大覺巖上方、大佛山對面,依山建起的就是天臺,它是朝覲大覺者的地方。
天臺上還建有一座懸空聳立的南天門,為天地之間的一道圣門,是游人必到之處。大覺寺東邊的大佛山被譽為“天界”。它海拔1228米,巍峨聳立,山體酷似佛身,一座高108米的大覺者佛像將筑造其上,成為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室外佛像。“大覺者”莊重靜穆,氣勢恢宏,成為天人合一的象征。
各位游客朋友,大覺巖不僅是宗教圣地,而且一直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被譽為“絕妙仙境之天下第一巖”。王安石、朱熹都曾造訪大覺山,這正是“雄偉壯觀獅子巖,美妙神奇民間傳、早聞鳥語鐘鼓音,晚觀日落朝佛聲。日出陽光照仙洞,滿寺香氣撲鼻中。群山懷抱春常在,奇石異景在險峰”。
江西大覺山導游詞講解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有“人間仙境,覺者天堂”之稱的大覺山景區,它是國內首個以大覺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大覺山位于江西省東部撫州市資溪縣境內,武夷山脈西麓,主峰海拔1647米,景區總規劃面積204平方千米,分為東區和西區,東區是以30萬畝原始森林為核心的原始森林旅游區;西區是以宗教文化、峽谷漂流為主題的綜合型旅游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7.43%,空氣中負氧離子平均每立方厘米達三萬個,是天然氧吧,種植物基因庫,被國家林業局定為華南虎野化放歸基地。20xx年,大覺山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大覺古鎮。它是一座影視城,占地16670平方米,沿峽谷建了三街六巷、城門吊橋、樓閣亭臺、神殿茶肆、仿古建筑,美輪美奐,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宋繁華商都,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天仙配后傳》曾在此拍攝。大家漫步古鎮,仰望青山聳翠,俯首溪流淙淙、坐茶肆涼亭,品一杯醇茗,聆聽松濤鳥語,沐浴清風花香,定覺心曠神怡。現在各位看到的這條大覺山峽谷,就是漂流的河道。別看現在水不大,中午大壩一放水,就會水流揣急。近十年來,大覺山漂流日接待量超過5000人。長3.6千米,落差188米的峽谷漂流,沿途要經過一谷三彎六潭九瀑十三坡,其中最大的一個坡落差有13米,大小彎道共86個,是真正的勇士漂,被譽為“亞洲第一漂”。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覺寺。它坐落于海拔1118米的蓮花山主峰大覺巖中。大覺巖是一個天然巨型巖洞,外形猶如一只雄獅張開巨口、內部呈長方形,外高內低,寬近百米,深約30米,高約9米,可容納約20xx人,洞之深闊,世所罕見。寺內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殿和祖師殿四個殿堂,塑有40尊佛像,并建有純花木結構的禪室、廂房。大家一定想知道大覺寺得名的由來吧?相傳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0xx年),杭州靈隱寺的一位禪師云游江南,來到大覺山,驚嘆于山景的壯麗不凡和環境的清幽,決定在此修身弘法,最后圓寂于此,由此大覺山香火旺盛,千年不衰。禪師法名“大覺”,后人為紀念他,將巖洞更名大覺巖,寺廟更名為大覺寺,大覺山也由此得名。
各位朋友,這就是大覺巖,最早叫獅子巖。傳說古時候有九只獅子來到這里,見風景絕佳便住下了。它們吃光了周邊的野獸后要餓肚子,便商議只留下一只,其余的都走,但是誰也不愿走,于是開始爭吵斗毆。等弱者都逃離后,只剩下了一雄一雌兩只獅子旗鼓相當,相爭不下,惡斗七七四十九天,雄獅被打敗,母獅也累得張著大嘴喘氣。最后,母獅的身子變硬了,變成了一座大山,毛發變成了滿山樹木,翅起的尾巴變成了巖旁的大石筍,張大的嘴巴變成了如今的獅子巖。大覺山主峰巖周邊有八座山峰依勢而立形似蓮花,拱衛著大覺主峰,稱為“八地”,加上天湖、天嶺、天橋、天泉、天巖、天街、天臺、天廊、天界九個“天”字號的景點合稱“九天八地”。大覺巖上方、大佛山對面,依山建起的就是天臺,它是朝覲大覺者的地方。
天臺上還建有一座懸空聳立的南天門,為天地之間的一道圣門,是游人必到之處。大覺寺東邊的大佛山被譽為“天界”。它海拔1228米,巍峨聳立,山體酷似佛身,一座高108米的大覺者佛像將筑造其上,成為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室外佛像。“大覺者”莊重靜穆,氣勢恢宏,成為天人合一的象征。
各位游客朋友,大覺巖不僅是宗教圣地,而且一直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被譽為“絕妙仙境之天下第一巖”。王安石、朱熹都曾造訪大覺山,這正是“雄偉壯觀獅子巖,美妙神奇民間傳、早聞鳥語鐘鼓音,晚觀日落朝佛聲。日出陽光照仙洞,滿寺香氣撲鼻中。群山懷抱春常在,奇石異景在險峰”。
江西大覺山導游詞講解篇四
大覺山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宗教朝拜勝地,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北宋資溪大儒李覯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的施政主張和王安石的變法思想都得益于他,相傳,李覯的父親婚后多年無子,遂來大覺山拜佛求子,終于得償所愿。當朝宰相晏殊與李覯乃為摯友,二人曾同游大覺山。
大覺山油泉、米泉和龍泉的傳說:大覺山大覺寺自朝拜以來游人如織,觀音菩薩也來此修行并現身,這更吸引了無數信徒前來祈求,然而,大覺山遠離村落,因前來朝拜的眾信徒攜帶食物不便,觀音菩薩看到后就用手一指,在大覺寺聰明泉旁便出現兩處泉眼,一個泉眼中出米,一個泉眼中出油,這樣就免去了朝拜的信徒們負重爬山之苦奇特的是泉中流出來的米和油以朝拜人為限,人都就多出,人少就少出,不會有一點剩余。傳說大覺巖龍泉洞過去叫“油、米”洞,不知多少年前,凡常住在寺內僧尼和來寺投香求佛者,原需帶齋食,龍泉洞有兩個洞口,會自流油和米出來,恰恰可滿足當天寺內人食用,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流著,后因有一和尚貪婪,想多出油、米,拿出去賣,半點夜三更里把洞口挖大,結果被仙人發現,人心不得足,夠吃還想賣,神仙惡其貪婪無厭,用石頭把兩個洞品堵住,從此之后再也沒有流過油、米了,只是聰明泉源源不斷地流著。
朱崖峰舊方人多以“豬牙石”之稱,因為此山聳兀如野豬獠牙。中國政治家、臨川籍的王安石當時到大覺石,將此山雅化為“朱崖”。明正德年間的《建昌府志》則日“石筍山”,有石尖銳如筍,上聳天際,把朱崖的景觀寫成如雨后春筍,北宋年間饒子尚曾有詩云:“云根盤地三千丈,石筍參天第一峰”,清乾隆年間舊記上載,朱崖石如擎插天、苔蘚斑駁,映日鮮明,題以朱崖扶日,此峰為瀘溪八景之一。
相傳大覺山神仙讀書洞是觀音菩薩讀書誦經的地方。自從觀音菩薩來此修行后,香客絡繹不絕,觀音菩薩不習慣熱鬧,就在大覺寺旁邊開辟了兩個巖洞,平時在此讀書誦經。洞下有一泉是她洗墨之處,遠處有一石形的硯石,一方石的筆架,是供她磨墨擱筆用的,也有據民間流傳說中國的政治家王安石曾到過大覺山,是王安石讀書洞,相傳他到大覺山時,發現離寺廟不遠處有一天然巖洞,就在此讀書,并留下筆墨。
大覺山扇石相傳此扇是仙人在巖前看書時,一時心血來潮,將扇子往山下一丟,結果插在孤石峰上。
大覺山小獅子巖相傳是一只小獅子隨母獅子在格斗的時候驚嚇過,所以把身子躲在母獅子肚皮下,露出一頭,向外張開小口,小獅子的口表示歡迎過往游客。
相傳太平天國時,太平軍的余部頭目,一個叫余拐的帶領太平軍曾在大覺山小覺巖駐扎練兵,在巖內制造兵器。
江西大覺山導游詞講解篇五
大覺山位于江西東部資溪縣境內,占地面積204平方公里,與福建光澤交接,東靠福建武夷山風景區130公里,西接福建泰寧大金湖風景區150公里,北鄰江西龍虎山風景區70公里,旅游區位優勢良好。
大覺山景區是按國家4a級旅游景區打造,分為東、西兩大片區。
東區以浩瀚如海的30萬畝原始森林為中心,這里匯集了各類植物達1498種,并有近40余種一、二級國家名貴保護動植物,被專家譽為“天然氧吧、動植物基因庫”。該區的旅游項目有:原始森林獨軌觀光、高山湖泊、森林云海、蜿蜒崎嶇的小溪、古樸典雅的小橋流水、輕紗千丈的云海、飛流直瀉的銀河瀑布,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幅幅原生態畫卷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原始森林景區。
西區以迄今已1600余年的宗教文化特色為主體構成,旅游項目有:瀑布觀景臺、古藝術亭閣、高山湖泊觀光、大峽谷漂流、索道、九天、八地、百景觀、大覺寺、太空步廊、大覺者等,天人合一、天人和諧、宗教文化氛圍濃郁、山水風光優雅,是大自然和原生態的完美結晶,是自然生態和神奇、神秘、神圣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區。
大覺山景區20xx被評為“江西新贛鄱十景”旅游風景區。20xx年被評為“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游勝地”。
20xx年2月16日,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