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時間的安排以及風險的評估等,以確保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施農業運營方案篇一
為貫徹落實省、州兩級關于產業大招商的工作部署,進一步落實落細產業招商工作各項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現結合我州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按照州委、州政府關于招商引資的總體思路和工作布局,以“領導招商、部門招商、產業鏈招商、央企及優強民企招商、駐點招商、園區招商”為主抓手,以十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創新招商方式,強化項目策劃和項目庫建設,提升招商行動,提高招商引資工作的針對性、精準度、時效性,確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資任務。
全州農業農村系統要在省、州兩級的正確指導下進一步確立產業招商的目標和方向。以惠黔共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立足黔西南良好的資源稟賦與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基礎,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招引實力強勁、資金雄厚、科技領先、理念先進、市場渠道廣的龍頭企業入駐園區,帶動產業園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薏仁米、茶、中藥材、精品果業、蔬菜、食用菌、特色林業、生態畜禽產業、生態漁業等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為抓手,開展產業鏈招商,引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及產業下游延伸企業、產業鏈優強企業和產業項目。2022年全州農業產業完成項目編制90個以上,其中各縣(市、新區)精包裝項目不少于1個,到位資金根據省、州指導意見另行下文。各縣(市、新區)農業農村部門全年外出開展1-2次招商推介活動,全面完成產業大招商目標各項指標任務。
1.薏仁米產業。緊緊圍繞以興仁市為核心,晴隆和安龍為兩翼的薏仁米產業帶,以東西部協作共建農業產業園為抓手,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為方向開展薏仁米產業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引進薏仁藥品、化妝品、保健品、植物飲品、休閑食品等領域骨干企業,推進薏仁米精深加工,交易市場建設。
2.茶產業。圍繞茶葉初制、精制加工,交易市場建設等,重點引進國內茶飲料、茶葉提取物、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茶葉精深加工龍頭企業。
3.中藥材產業。圍繞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重點引進中藥飲片生產、中成藥制造、中草藥日化用品等生產企業,大力引進精深加工龍頭企業。
4.精品果業。圍繞精品水果標準化生態基地建設、“兩江一河”10萬畝芒果基地建設、百香果產業帶等,重點引進果汁飲品、休閑食品(果脯、果凍)、罐頭制品(果醬、水果罐頭)等領域骨干企業,推動精品果業的'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5.蔬菜產業。圍繞蔬菜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冷鏈物流、交易市場建設等,重點引進脫水蔬菜、速凍蔬菜、蔬菜飲品、蔬菜提取物等精深加工企業,推動蔬菜產業跨越式發展。
6.食用菌產業。圍繞食用菌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重點引進食用菌干制品、腌制品、速食品、調味品、保健食品、藥品研發等生產企業,推動食用菌產業精深加工、冷鏈物流、交易市場建設發展。
7.生態畜禽產業。圍繞畜禽規模化養殖、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屠宰加工等,重點引進肉雞、肉鴨產業鏈一體化等企業、規模化養殖、火腿腸、罐頭食品、調味食品、調理食品、休閑食品、熏臘/醬鹵制品等肉類精深加工龍頭企業。
8.生態漁業。圍繞興義、晴隆、望謨等有水資源優勢的區域,重點引進大水面生態養殖、陸基循環水養殖、水產苗種生產、水產品加工等企業,推動我州水產養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總調度:徐祖榮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負責:令狐彬彬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成員:八大產業專班有關同志、各縣(市、新區)農業農村系統有關負責人、局有關科室負責人。
根據不同產業臨時組建機動招商小分隊,適時開展產業鏈招商工作。
1.壓實責任抓落實。
全州一盤棋,州農業農村局全面統籌全州農業農村系統切實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年度考核工作機制。各縣(市、新區)于每月15號前將本月“六個一批”跟蹤調度表格報送至州農業農村局招商專班。
2.提高水平抓策劃。
各縣(市、新區)要立足資源稟賦、特色優勢和市場需求,謀劃要素有保障、政策有支撐、產品有市場、投資有回報的農業產業項目。
四是圍繞農業現代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等方向開展精準謀劃。項目謀劃須經過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并出具初審意見后報州農業農村局審核。
3.突出重點抓招商。
重點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長三角地區區域開展招商工作,加強與重點區域各類商協會、科研機構的精準對接,認真分析調研,找準結合點,精心組織策劃招商活動。
四是積極組織10家以上企業申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及加工企業,加快步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黔貨出山”拓寬渠道。
設施農業運營方案篇二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廣西現代農業產業招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農廳辦發〔2022〕51號)等文件精神和自治區“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及重點產業鏈招商工作部署,大力開展現代農業產業招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結合梧州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以“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為前提,以“小、專、精、準、實”為要求,以“穩、早、實、準、效”為目標,通過梧州市現代農業產業鏈招商專班機制,深入實施現代農業重點產業鏈招商,加快促進重點產業鏈鏈條延伸,推動重點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特色產業集聚,提升產業園區承載能力,打造一批重點特色專業園區,孵化培育一批鏈主企業、骨干企業,全年組織對接目標企業10家以上,安排小分隊招商活動2輪次以上,項目推介洽談活動2場次以上,力爭全年簽約或續建項目10個以上,投資總額達到30億元以上。其中,藤縣、岑溪市、蒼梧縣、蒙山縣力爭全年簽約或續建項目各2個以上,投資總額各達到6億元以上;長洲區、萬秀區、龍圩區力爭全年簽約或續建項目各1個以上,投資總額各達到4億元以上。
重點就種植業、畜牧業、設施漁業、現代農業園區升級、粵桂農業協作等重點方向,以產業鏈鏈條延伸為核心,開展現代農業產業招商。
(一)種植業。
(二)畜牧業。
(三)設施漁業。
(四)現代農業園區升級。
(五)粵桂農業協作。
以上列舉重點環節及項目為建議名單,各縣(市、區)、有關科室(單位)可結合實際需求另行增加。
(一)制定年度招商任務
各縣(市、區)、有關科室(單位)要結合本地本行業農業發展實際及工作職責,查找當前梧州市現代農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和短板,研究提出2022年需要重點開展的招商任務,確定重點招商區域、目標行業協會及企業名單,及時制定年度招商工作任務,進一步提高年度招商工作的精準性、目標性、操作性。
(二)匯編宣傳優惠政策
收集、梳理各縣(市、區)、有關科室(單位)相關產業政策、優惠政策、涉企政策形成政策匯編,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梧州“三農”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向企業精準推送政策信息,提供上門解讀服務,指導企業用好政策紅利。
(三)建立完善企業庫項目庫
圍繞推動傳統農業產業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增強新興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以產業鏈精準分析為基礎,以推動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為重點,強化與“中”字頭農業行業商協會的溝通對接,聚焦四類“500強”企業和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瞪羚企業,梳理建立重點招商目標企業庫。在現有儲備項目庫基礎上,根據產業現狀、市場需求繼續策劃包裝一批儲備項目,選準突破環節,力求前瞻性和戰略性,滿足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提高招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創新開展平臺招商
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開放平臺,瞄準在華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開展涉外企業走訪服務活動,健全全球招商網絡,拓展海內外資源渠道,促進外資項目增資進資。主動聯系自治區級和本市派駐在重點片區的駐點招商工作隊,擴大信息來源,拓展招商渠道,開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開展上下游企業招商,重點招引“競爭性強、成長性好、關聯性高”的產業鏈引擎性項目,推動農業產業園區提檔升級。
(五)組織開展系列活動
按照“招大引強、招優引新”目標導向,聚焦行業領軍企業,精準開展系列專題招商活動。
一是開展小分隊招商。主動對接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及環渤海灣地區,開展小分隊招商。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小分隊招商計劃,每個縣(市、區)年內開展3次以上小分隊招商活動,對接目標企業5家以上。
二是邀請重要客商洽談考察。結合自身產業實際需求,設計投資考察路線,主動邀請有投資合作意向的`重點農業企業到本市進行對接洽談及實地考察,每個縣(市、區)年內邀請目標企業5家以上。
三是組織開展一批重點活動。在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及環渤海灣地區開展設施農業、設施漁業、農業園區等專項招商對接洽談活動,做好招商推介活動預對接、目標企業邀請和精準對接洽談。組織開展“云招商”活動。各縣(市、區)要組織招商洽談活動3次以上。要利用節慶和展會活動進行展示推介,通過“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農業系列活動、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等區內重點活動,向區內外企業推介梧州現代農業產業,組織本市企業及其他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加區內外各種展會活動,不斷增進我市企業與區內外投資者的交流與合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把招商作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堅持“一把手”招商,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作為項目落地建設的主體,要及時調整、充實、完善農業招商組織機構,提供“一對一”全要素保障支持,對項目投資建設進行全程跟蹤服務。
(二)建立長效機制,提高工作成效。建立完善信息通報、會議會商等制度,不定期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度。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制定年度工作方案,于5月31日前報送年度工作方案、任務分解落實和工作推進情況,于6月10日前報送項目儲備、項目洽談及半年招商工作情況,于9月10日前報送已簽約項目推進情況,于12月10日前報送已簽約項目推進情況及全年招商工作總結等。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充分發揮領域優勢,加強與重點行業協會、重點企業以及領導小組辦公室溝通對接,共同協調解決招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精準招商、精準引進、精準服務,克難攻堅,實現重點農業產業集群建設、轉型升級的大突破、大發展。
(三)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宣傳,精心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農村產業招商宣傳片、宣傳冊,積極宣傳梧州農業的產業基礎、產業布局、產業平臺、產業政策,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氛圍,吸引企業參與梧州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加大在農村地區的宣傳力度,引導廣大農民參與到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上來,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設施農業運營方案篇三
一、比賽目的:推進素質教育,普及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豐富校園文化;提高運動能力,提高運動興趣,提高集體凝聚力。
二、比賽時間:20__年8月27—30日每天下午第一節課。
三、比賽地點:學校足球場
四、比賽內容:
1、單人跳:30秒單人原地雙腳搖跳(一年級、二年級)1分鐘單人原地雙腳搖跳(三年級、四年級)1分鐘30秒單人原地雙腳搖跳(五年級、六年級)各班報男女各10人,一年級可報男女各3人。
2、集體跳:30秒原地跳擺繩(一年級),男女混合單人魚貫式二十人跳(報十男十女)。(二、三、四、五、六年級)搖繩兩人不包括在內。在3分鐘時間內過去的人數多為勝,二十人中途不能插隊,按次序跳。
五、比賽人數:每人只能報一個項目,不能多報。如特殊情況不能參加比賽的報教務處批準,如缺一人扣團體總分一分,依次類推。
六、比賽規則:比賽時一人搖繩(單搖),雙腳起跳身體騰空后,跳繩自腳后沿身體額狀軸轉360度為一周期,計為一次,如未完成計為一次失誤。在規定時間內按累計次數多少記入本班成績,次數多者名次列前;次數相同,則名次并列。跳繩過程中可以停頓,以規定時間結束時的總次數為個人最后成績。所有項目總個數為班級團體成績。
七、獎項設置:
1、個人獎:各年級男女單人跳取前十二名(一年級取前六名),發給獎狀、獎品。
2、集體獎:各年級取團體總分前兩名,男女混合魚貫式二人跳前兩名,各年級另評選道德風尚獎、優秀組織獎各一名。集體獎發給獎品,并計入班級積分。
八、活動領導小組,裁判、工作人員安排
組 長:謝旭紅 副組長:喬黎萍 唐文勝
成 員:文秋云 易應應 唐森彪 鄭貴珍 劉運程 汪世清
裁判長:汪世清
裁判員:謝恒 何玉 蔣恒 唐祖海 羅天黎
計時員:蔣雄英、唐秋艷
計數員:由學生擔任(4-6年級各班報10人擔任計數員,并于8月21日課間操時間在體育組參加培訓)。
記錄員:何友蓮、徐君華、張潔、黃敏
統計員:張文、李亞軍
宣告:劉運程 學生兩人
學生紀律監督員:文秋云
攝影、攝像負責:蔣昱、王本有
九、活動器材:跳繩各班可以自備。
十、活動要求:
1、請各位參賽人員自覺遵守比賽規則,服從裁判組指揮。
2、在比賽的過程中,出現爭議或其他特殊情況,由裁判組決定。
3、請各位參賽人員著輕便裝,運動鞋。
4、不許參賽者:各種類型的骨折人員、長年不參加體育鍛煉者、剛動手術不久且身體沒有恢復者或者不允許參與體育鍛煉者。
5、在跳繩比賽過程中,請在外準備的班級班主任認真組織好本班學生,使其不影響他班比賽。
6、比賽后成績現場公布,如對成績有異議,請各班主任馬上到計分處核準。
7、希望參與跳繩比賽的隊員,提前熱身,避免受傷。
8、請所有工作人員比賽前到操場集中。望各班接到規程后,積極行動起來,做好思想動員和落實工作,迅速組隊,抓緊訓練,做好迎接比賽的一切準備。
9、請各班主任將報名表于8月21日前上交到教務科。
設施農業運營方案篇四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百色市“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及重點產業鏈招商工作部署,根據《百色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完善全市產業大招商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百政辦發〔2021〕51號)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百色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的工作方針,采取“小、專、精、準、實”的工作方法,以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三年萬億目標和十大工程為方向,通過深入實施現代農業“5+n”產業鏈招商,圍繞糧油、果蔬、畜牧、漁業等4大產業鏈及食品加工產業鏈,聚焦蠶桑、茶葉、中藥材等n個小精尖產業鏈,加快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不斷促進百色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完善,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全市年內簽約現代特色農業項目產值20億元以上,年內引進項目履約率達80%以上,資金到位率達10%以上,開工率達80%以上,投產率達10%以上;簽約或續建項目總投資額35億元以上。招引四類500強企業項目1個以上,新引進領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和小巨人企業1家以上。各縣(市、區)具體目標任務見附件1。
(一)調整充實工作專班。
根據自治區和百色市重點產業鏈招商工作要求,對百色市現代特色農業招商工作專班(百政辦發〔2021〕51號)成員進行調整充實,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由市農業農村局、投資促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鄉村振興局、供銷社、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市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百東新區(百色高新區)管委會、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一名分管領導擔任。
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桂華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林楊同志、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勇同志兼任。各成員單位指派一名業務負責人擔任辦公室成員,負責日常工作聯絡與對接。
(二)工作職責。
研究制定全市農業產業鏈招商圖譜,根據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短板和弱項,有針對性地規劃儲備一批吸引力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能力強的高質量招商項目,建設全市農業重點招商項目庫,精準、有序開展農業招商工作;及時收集全市范圍的三類農業項目,即已簽約項目(含已落地和未落地項目)、在談項目(含正在洽談和意向簽約項目)和新策劃包裝的項目,形成市現代特色農業招商項目清單,確保實時掌握、有序推進;聚焦“四類500強”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梳理建立重點招商目標企業清單;積極“走出去”,每月專班組長(副組長)或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帶隊外出招商1次以上,對接3家及以上目標企業;對接做好項目簽約落地及跟蹤服務,根據招商項目和目標企業,有序推進后續工作。
(一)做大做強現代農業四大產業鏈招商。
1.糧油產業鏈。
招商方向:國內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育種;優質高產和專用型糧食品種的研發和推廣;專用特色糧食品種;地方特色糧食品種和富硒品種生產基地建設;糧食精深加工。重點推進香米、鮮食玉米等糧油新興產業鏈招商。
對接企業或協會:中糧集團、中化農業、北京首農食品集團、九三糧油工業集團、北大荒糧食集團、深圳市深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等。
2.果蔬產業鏈。
招商方向:果蔬新優品種引進推廣;供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圳品”蔬菜基地、出口基地、城市郊區“保障性菜園”基地建設;各縣(市、區)特色果蔬菜品種、高標準果蔬設施栽培生產基地建設;特色優質果蔬儲運保鮮、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品牌營銷;果蔬觀光、果蔬產業立體開發。重點推進設施蔬菜、食用菌、柑橘、芒果、香蕉等優勢特色產業鏈招商。
對接企業或協會:山東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鵬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眾興菌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中國中藥協會等。
3.漁業產業鏈。
招商方向:陸基工廠化工程化養殖、循環水養殖、生態漁業、休閑漁業和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加工和流通。重點推進四大家魚(草魚、鳙魚、鰱魚、青魚)和加州鱸魚、稻田黑鯉、羅非、叉尾、倒刺鲃(青竹魚)等品種產業鏈招商。
對接企業或協會:中國水產舟山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簡陽中安富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國漁業協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
4.畜牧產業鏈招商。
招商方向:隆林豬、平果桂中花豬、德保黑豬、隆林黃牛、西林水牛、隆林山羊等特色生豬、肉牛肉羊品種產業;豬肉、家禽產品深精加工;建設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基地、牛羊優良品種繁育場、加工產業園;飼料生產;優質凌云烏雞、西林小麻鴨、靖西大麻鴨、禽蛋等產業提升;打造地方優良品種品牌。重點推進生豬、牛羊、家禽等優勢特色全產業鏈的招商。
對接企業或協會: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科誠泰農牧設備有限公司、北京龍牧集團有限公司等,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等。
(二)抓細抓實n個小精尖產業鏈招商。
1.蠶桑產業鏈。
招商方向:蠶種繁育、織綢印染等產業前后端環節;蠶、桑優良品種研究;高產優質蠶繭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桑園立體種養;蠶絲生物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研究和開發。
對接企業或協會:中國中絲集團、中國恒天集團、鑫緣繭絲綢集團、蘇州市絲綢進出口公司、江蘇華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絲綢之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中國絲綢協會等。
2.茶葉產業鏈。
招商方向:現代綠色高效茶園基地建設;開發茶葉精深加工產品;茶產業技術創新;百色紅茶品牌打造;營銷體系建設,觀光茶園等茶、文、旅融合。
對接企業或協會:浙江省茶葉集團、福建省安溪茶廠有限公司、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等,中國茶業協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浙江省茶葉產業協會、北京茶業企業商會等。
3.中藥材產業鏈
招商方向:中藥材良種繁育示范基地、高標準生產基地建設;共建“定制藥園”;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有效成分提取、飲片產地生產;打造中藥材知名品牌。
對接企業或協會:中國中藥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團、漳州片仔癀集團、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中藥協會、上海中藥行業協會等。
(三)加速推進食品加工產業鏈招商。
招商方向:大力引進國內現代食品加工企業和技術,開發即食食品、休閑食品、方便食品、健康食品等系列產品;開展食品農業產業品質品牌和數字化平臺建設。
對接企業或協會:雙匯集團、均瑤集團、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雨潤食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廣東食品行業協會等。
(一)編制產業鏈圖譜,完善項目清單。
圍繞本轄區農業主導產業編制產業鏈圖譜,理清主導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發展概況、產業鏈關鍵環節及其對應的.發展政策、重點招商區域等內容,梳理出本轄區重點農業招商項目清單及其對應的重點企業清單,為本轄區農業招商工作明確目標、思路和方向。
(二)建立工作機制,營造濃厚氛圍。
建立“旬走訪、月調度、年觀摩”的農業招商工作機制。即招商專班成員每旬走訪目標企業或相關企業的次數不低于1次;每月定期上報工作情況調度表,統籌召開工作專班調度會,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并研究布置下階段工作;每年上、下半年各組織開展一次現代特色農業招商項目觀摩活動,重點觀摩整體推進較好的重點項目,總結好經驗,推廣好做法。
(三)拓展路徑渠道,推進落地服務。
1.協會招商。聚焦本轄區重點農業產業,加大同目標行業協會及會員企業的溝通力度,通過推介會、懇談會、行業協會年會等活動形式,引導目標行企前來進駐投資。
2.以商招商。優化營商環境,對于已簽約落地的項目要“一對一”跟蹤服務,將工作任務落實到人,構建良好的政商關系,激發企業以商招商的動力;加強與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深度合作,強化與本土知名企業、招商引資落地企業的有效對接,建立聯系走訪制度,形成常態化以商招商機制。
3.中介招商。鼓勵購買社會招商服務,篩選確定一批社會知名度高、有實力的專業招商機構和中介組織進行合作,積極開展社會化招商試點,不斷推進中介招商、代理招商,逐步建立委托招商網絡。
4.平臺招商。強化產業承接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重點園區基礎設施及軟環境建設,完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環境配套、政策配套、生活配套,加強投資要素保障,大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一)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
各縣(市、區)要參照市級工作專班機制,及時組建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的縣級現代特色農業招商工作專班。專班需明確具體的責任領導和聯絡人員;各縣(市、區)要聚焦農業主導產業列出重點招商項目及其對應企業清單(見附件2),并對照清單有序、精準開展招商工作。以上工作請于2022年6月6日前完成并報專班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
(二)強化工作統籌,明確目標方向。
各縣(市、區)圍繞本轄區主導產業,聚焦產業鏈的重要和薄弱環節,結合要素配備和政策導向,策劃一批2022年度農業重點招商項目清單,列出目標企業清單(見附件2)及農業招商活動計劃表(見附件3),為重大農業招商項目有序推進提供保障。以上工作請于2022年6月6日完成并報專班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
(三)強化傳導落實,提高工作實效。
各縣(市、區)要全面傳導、嚴格落實“旬走訪、月調度、年觀摩”的農業招商工作機制,確保旬旬有走訪、月月有調度,每月4日前報送上個月農業招商項目清單(見附件4)、招商信息調度表格(見附件5),分別于7月10日和次年1月10日前報送半年及全年度招商工作情況總結;市級工作專班辦公室于每月7日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形成工作簡報報組長、副組長。各縣(市、區)在招商工作中,出現需要市級層面對接溝通或協調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匯報,形成溝通協調與聯動機制。
(四)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
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宣傳導向,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制作農業招商宣傳片;各縣(市、區)要制作本轄區農業招商手冊、推介ppt和文案,積極宣傳轄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與優勢,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氛圍,以上工作請于2022年6月6日前完成并報專班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備案。各縣(市、區)要利用各類節慶和展會活動向區內外企業推介廣西現代農業產業,組織本轄區企業及其他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加區內外各種展會活動,不斷增進本土企業與區內外投資者的交流與互信。各縣(市、區)要積極宣傳現代特色農業招商工作動態、取得的成效和好的經驗做法,年內向市級及以上媒體報送1篇以上農業招商工作信息或者宣傳報道,同時報至專班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
(五)強化經費保障,確保工作有力。
各縣(市、區)財政要協調支持現代特色農業招商工作專班工作經費,確保農業招商工作的有力開展。工作專班需按照經費支出的相關財務制度要求,確保支出規范合規、專款專用。
設施農業運營方案篇五
為加大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充分展現全區農業農村鄉村振興成效,吸納社會資本參與雁江農業農村建設,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現就區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專題招商活動制定如下方案。
雁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按照“一區兩園”(晏家壩鄉村振興示范區、佛山橘海現代農業產業園、丹山稻漁現代農業園)的布局,總規劃面積35余萬畝。
(三)丹山稻漁現代農業園距雁江城區39公里,一期田形整理共5個村(青和村、農廠村、大佛村、興家村、華光村)涉及面積約2000畝已基本完成。
(三)丹山稻漁現代農業園按照“一環兩核”(一期在丹山鎮建成集中連片2000畝“大佛核心區”,二期在原新場、回龍建成集中連片4000畝“巍峰核心區”)的發展布局,打造“全國丘陵地區規模領先、稻漁綜合種養集成技術領先、園區智慧管理領先、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先”的稻漁現代農業園區。
上海匯源果汁集團、成都今是鄉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博恩集團、四川中倫農業、四川嘉道博文、四川省鄉村旅游協會、四川省民宿協會、北京資陽企業商會、3+2讀書薈、八樓捌號社區、四川中聯智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都小巨人畜牧設備有限公司、四川匯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資陽龍洞灣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資陽市蒲陽果業有限公司(根據信息收集變化適時更新)。
晏家壩鄉村振興示范區以建設“鄉村·公園·社區”為目標,佛山橘海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引入柑橘深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為重點,丹山稻漁現代農業園以舉辦龍蝦節、稻蝦節為突破,瞄準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擬上市)和知名品牌企業,打造省級、國家級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園區。
(一)晏家壩鄉村振興示范區以“鄉愁八館、二十鋪、晏家十二院”等引爆性項目為支撐,按照“行業部門+平臺公司+鎮村”的項目推進機制和10底前完工的硬要求,倒排工期推進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臨展館等8個第一期項目和微動力污水處理等3個基礎項目,租賃簽房屋約78戶8400余平方米。
(二)佛山橘海現代農業產業園以柑橘深加工為突破,考察對接一批目標企業,進一步加強與上海匯源果汁集團、重慶博恩集團的溝通協調,力爭促成佛山橘海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柑橘深加工企業落地。
(三)丹山稻漁現代農業園以加快推進園區建設為重點,積極引進實力企業,同時規劃設計景觀臺、游步道等方案,增強農旅融合功能,為龍蝦節、稻蝦節的舉辦作好相應的基礎工作。
(一)6—7月:在成都召開雁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專項招商活動,推介晏家壩鄉村振興示范農旅項目5個、現代農業功能區包裝項目10個,包裝項目投資10億元,力爭現場簽約2家。(牽頭領導:區委、區政府分管農業領導,牽頭部門:區農業農村局,配合部門:區農管委、區投促局)
(二)8—12月:主動拜會省內外的目標企業和商協會,收集信息,特別是加強對上海匯源果汁集團、重慶博恩集團的聯系,充分展示我區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良好的政商環境,增強其到雁考察投資的意愿和信心,力爭促成一批合作項目。(牽頭領導:區委、區政府分管農業領導,牽頭部門:區農業農村局,配合部門:區農管委、區投促局)
(一)策劃包裝項目。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立足我區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需要,從主導產業發展和功能區建設的角度,策劃包裝農業產業功能區的招商項目,建立儲備、在談、意向3個招商項目庫,實現動態化管理,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及時轉化、及時落地。(牽頭領導:區委、區政府分管農業領導,牽頭部門:區農業農村局,配合部門:區農管委、區投促局)
(二)創新招商模式。積極參加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成渝經濟圈招商發展大會等重大專題招商對接活動;制作雁江電子招商名片app,搭建網絡平臺,開展“云端”招商、線上招商;利用商會協會中介機構等開展精準招商;主動融入成渝開展同城化協同招商等,提高招商引資針對性、專業性和成功率。(牽頭領導:區委、區政府分管農業領導,牽頭部門:區農業農村局,配合部門:區農管委、區投促局)
(三)加強要素保障。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將產業扶持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全面清理撥付未兌現的招商引資政策資金。(牽頭領導:區委、區政府分管農業領導,牽頭部門:區農業農村局,配合部門:區農管委、區投促局)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領導外出招商機制,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每月至少帶隊外出招商一次,區農業農村局、農管委主要負責同志每月至少外出開展一次招商活動,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招商工作方案落實。切實做到重大招商活動親自參加、重要客商親自接洽、重大項目親自推動落地、重點問題親自協調解決。
(二)加強信息收集。建立招商項目信息匯總機制,由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匯總信息,區投促局、農管委定期向農業農村局通報產業功能區招商工作推進情況,重要信息和工作適時共享,農業農村局及時將產業功能區招商專班工作開展情況匯總整理報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
(三)嚴格考核獎懲。將產業功能區招商引資工作納入年度投資促進目標績效考核管理。對在產業功能區招商引資工作中表現突出、做出重大貢獻的部門和個人,上報區委、區政府進行表彰獎勵,作為評優晉級、選拔任用的依據之一。對工作中敷衍塞責,不作為、亂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將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