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在解決問題、實現目標、提高組織協調性和執行力以及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制定方案,我們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避免盲目行動和無效努力。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校際數學教學活動方案設計篇一
能不受物品的'顏色、形狀、大小以及空間排列形式、空間距離等的因素的影響,行成數的守恒能力。
海洋背景圖一張;小魚貼板共六個;茶杯、茶盤共六套;玻璃杯2個;碗一個;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一.復習點數6。
海洋里要舉行音樂舞會,與媽媽帶小魚來參加,請幼兒點數有多少條魚。
二.學習數的守恒。
1.幼兒表演。
(1)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表演第一個動作,排成一個漂亮的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2)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變換第二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3)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變換第三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4)請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無論排成什么樣的隊形,魚的數目不變。
2.茶杯配茶盤。
(2)將茶盤擺成一排,茶杯收攏或堆起,問:“想一想茶杯和茶盤一樣多嗎?”在將茶杯一一放在茶盤里。
校際數學教學活動方案設計篇二
一、指導思想
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個性,培育學生特長,增強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
二、組織領導
組長:王運祥張成權
副組長:李孟剛孫貴權潘克強熊鵬武陳光弟吳祖愛
成員:曾永強段朝剛毛征王文剛汪光遠何其劉苓
喻安杰姚仁義
三、實施原則
2、“三性”原則。趣味性:要能結合貴州遵義的經濟、科技、文化發展,要能密切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能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性:強調學生要親身參與,親自體驗,自己動手,自我總結,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綜合性:選修課的科目將包括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等方方面面。
3、“三管”原則。由課程領導小組統一安排,教務處、年級組具體實施,教學班班主任、授課教師、學生干部共同管理。
四、職責劃分
課程領導組負責課程方案的設計和組織協調。課程辦公室負責教師選聘、課程編排、場地落實、教學評價、工作量計算。教務處、年級組負責學生的選課指導、學生選課的錄入、學生編班、學分認定,并負責向辦公室收集、反饋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政教處負責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總務處、信息中心負責提供授課期間的教學設施,配備必要的教學用品,做好教學保障工作。各職能部門及教研組還要積極推薦教師,參與教學管理,要創造條件,開設具有遵義縣第一中學特色和學科特點的校本課程。
五、課程安排
1、授課時間定在每周周三、周四、周五下午第三節課后,各安排一大節課,每一大節課45分鐘。
3、授課地點為各年級教室、學校景觀花園、學校操場、各功能室(詳細安排見選修課課程安排表)。
六、課程內容
選修課分兩大類:選修課(i類)、選修課(ii類)。興趣類選修課將分別圍繞科技知識教育、人文知識教育、藝體能力培養、身體素質強化等方面來開設,可包括: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操作、趣味活動、專題講座等;學科類選修課將分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補差、提優來展開,可包括:文化課提高班、文化課基礎班、學科知識拓展班。活動課具體內容由主持人確定,但必須有針對性、可行性、實效性。
七、操作程序
(一)宣傳發動階段
自上而下分層級進行宣傳,統一思想認識,讓組織者、班主任、指導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都能認識到開設選修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準備階段
1、選取教材和編寫校本教材,制定課程設置方案。以教研組為單位編寫校本教材,包括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等。
2、選聘選修課指導教師,頒發聘書。學校將聘請校外知名專家及本校專業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3、確定各選修課的報名人數、選修課的活動地點;制定選修課學生選課表。
4、組織學生選課。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導下進行自主選課。每個學生都要選兩門選修課,選修一門學科類選修課和一門興趣類選修課。
附:遵義縣第一中學選修課學生選課表
5、選修課每班要有30人以上。少于30人選擇的課程將于相近課程合并,組成綜合課程。沒有學生選擇的課程將暫不開設。
7、聘任教學班班主任;成立選修課活動社,選聘活動社學生干部。
(三)實施階段
1、組織學生按課程表上課;
2、檢查、記錄教師實際授課情況;
3、收集教師講稿;
(四)評價階段
每學期末,進行學生學分認定和教師教學評價工作,將評選出受歡迎的課程、受歡迎的教師以及優秀成果和先進班級等。
(五)成果展示和表彰階段
展示優秀成果,對獲獎班級、教師、學生頒發證書和獎品。
八、課程管理
1、教務處、年級組委托專人對選課進行管理。年級組打印各教學班學生花名冊。
2、教學班班主任任命教學班班長。每節課由教學班班主任點名,課后班長將出勤情況報活動社管理干部,活動社管理干部統計好后上報課程辦公室。學生出勤情況將作為學分認定的重要依據。
3、選修課是校本課程(選修ii)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選修課修完合格,將獲得6個必修學分(每學期2個必修學分)。
4、選修課領導小組將對各班級選修活動課的組織情況和參與情況進行考評,考評結果將記入班級評估中。
九、教師待遇
1、本校教師按課時計入工作量。
2、校外聘請人員按照職稱、級別給予報酬。
十、說明
1、今后其它年級選修課開設可比照此方案實施;
2、本方案解釋權在新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校際數學教學活動方案設計篇三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歷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歷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歷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歷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里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歷并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出示年歷,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里的紅色數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找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找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么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蓋好了以后,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里的最后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校際數學教學活動方案設計篇四
檢測各年級數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根據教導處期初計劃,特組織本次競賽。
12 月 30 日下午 3 : 00-3 : 50 (收、發卷以廣播為準)
一至四年級全體學生,五、六年級興趣小組學生。
一至四年級:
以年級組為單位,設團體與個人兩類獎項
2 、個人獎項:年級組設一等獎 2 名、二等獎 4 名、三等獎 8 名。
五、六年級:
只設個人獎項:名額同上。
xx小學教導處
年 12 月23 日
校際數學教學活動方案設計篇五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范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里說了些什么呢?說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么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 “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范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著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么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復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復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鉤、擊拳等。
大班音樂活動設計:友誼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