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云南景點的導游詞(5篇)篇一
云南,簡稱云(滇),省會昆明,位于中國西南的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下面小編整理了關于云南景點的導游詞,希望對你們有用!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拉寨共馬山海拔5167米的一座小冰川,干流全長4880公里,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6國,是一條著名國際河流,被稱為“東方的多瑙河”。
古時傣族稱“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河流”。
瀾滄江-湄公河屬于太平洋水系。
在昌都以北有兩處河源,西源昂曲長364公里,東源扎曲長518公里。
扎曲在尕松以上分為扎阿曲和扎納曲兩支,扎阿曲長93.3公里,流域面積577平方公里,為瀾滄江-湄公河正源。
河源地區海拔4500米至5800米,主要是冰川、高山和河谷平原。
瀾滄江在青海省境內448公里,西藏境內465公里,云南省境內1216公里,中國境內全長2139公里。
瀾滄江出中國境后稱為湄公河,其中南阿河口至南臘河河口31公里為中國與緬甸界河。
湄公河老撾境內干流長777.4公里,老緬界河234公里,老泰界河976.3公里。
柬埔寨境內長501.7公里,越南境內長229.8公里,從越南胡志明市南面流進南中國海。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居住著90多個少數民族,民居建筑、民族風情、民族服飾、宗教習俗各不相同。
穿越冰川、草甸、高原、高山峽谷、中低山寬谷、沖積平原等地理單元。
自然景觀雄奇壯麗,民風民俗神奇迷人,是一條集探險旅游、觀光旅游、休閑旅游、科學考察旅游等多種旅游于一體的黃金旅游線。
面積:全長約4880公里,天然落差約5000米,流域面積約81萬平方公里。
我國境內瀾滄江長約2100公里,天然落差約4500米。
概貌:瀾滄江市我國連接東南亞國家的水運大動脈,有“東方多瑙河”之稱。
瀾滄江航道開通和思茅港的建立,為旅游者提供了沿著瀾滄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線,開展中、老、緬、泰寺國游的方便。
游覽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
上段游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
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巖石,江水洶涌澎湃。
下段游覽線從景洪乘船而下,經橄欖壩至中、老、緬3國交界處。
礁石林立,離開橄欖壩往下行駛,兩岸山勢險峻。
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里,獨樹成林的景觀比比皆是。
那些大榕樹除主干外,還從枝干上生出許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變成了另一棵樹,形成樹生樹,根連根的壯觀景象。
在打洛鎮政府以南3.5公里,靠邊境的地方,生長著一棵獨樹成林的大榕樹,有31個根立于地面,樹幅面積120平方米,枝葉茂盛,既像一道籬笆,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
獨樹成林位于打洛鎮邊境貿易區內的曼掌寨子旁,距離打洛鎮政府以南3.5公里,靠近中緬邊境的地方。
這是一棵古榕樹,有900多年的樹齡,共有31個根立于地面,樹高70多米,樹幅面積120平方米,枝葉既像一道籬笆,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成為熱帶雨林中的一大奇觀,打破了“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的俗語。
那些大榕樹除主干外,還從枝干上生出許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變成了另一棵樹,形成樹生樹,根連根的壯觀景象。
自xx年起,被當地群眾在四周種植花草,開辟為景點后,每天吸引著眾多國內外游客前來觀賞和拍照。
冰川腳下雪山山麓腹地是太子廟。
太子廟為朝拜神山的香客煨桑之地,分“滾堆”(上太子廟)和“滾美”(下太子廟)兩部分。
太子廟常年香火旺盛,轉經者絡繹不絕于途。
香客朝山轉經時,依照先下寺(滾美)后上寺(滾堆)的順序轉經拜佛。
藏民在太子廟轉經朝拜后則徒步攀爬圣潔的冰川,他們視此為吉兆。
明永冰川是卡瓦格博峰下其中一條長長的冰川,這是一條低緯度熱帶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山頂冰雪終年不化。
由于它所處的雪線低,氣溫高,消融快,靠降水而生存,因而它的運動速度也快。
到冬天,它的冰舌可以從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到海拔2800米處,如一條銀鱗玉甲的游龍,從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撲瀾滄江邊,離瀾滄江面僅800多米。
明永冰川實在是險峻無比,因此上明永冰川需要借藏民的幫助用騾子等牲口載上去(只能載一程路)。
但按本地居名的說法:這是座神山,上冰川朝圣必須步行上山以示心誠。
到明永冰川,不知是到了夢境還是詩境。
在這里,千年古雪燦燃亙古的戀情,云霧彌漫掩住歷史的門扉,大地扭結,托出歲月的深淵。
三江并流,涮走了煙云,帶去了流沙,淘盡了污濁,孕育出如蓮的美景。
這里,歌聲喂養著小鳥,少女的流盼梳理著花朵;陽光撫摸每一道生命的年輪;蜜蜂的歌聲,蝴蝶的.翔舞,沉醉了過往的山風,天鵝的翅膀將藍天的白云剪成花環。
永不敗落的鮮花是山谷的笑容;悠悠鹿群作美女的散步,呼嘯山鷹是云中的音符;山間的牦牛,像大地的紐扣。
狼毒花燃燒了自己,也點燃了原野;鐘情鳥不再呼喚,恬靜的夢中沒有陰影。
這里,格桑花是雪山的花邊,寺院的晚鐘,送來祝福的溫馨,如慈母的呼聲。
駿馬、帳篷、炊煙、奶茶,將人生過濾得純凈香醇;森林、流云、湖光、雪山,洗滌盡人世的喧囂。
天高了,地寬了,水長了,視野中滿溢著遠古的倩影。
情歌軟軟的,山歌綿綿的,連酒歌都是細細的。
在這里,每一步都會踏入詩境,每一次心跳都會觸動旋律,每一回眨眼都會閃現畫卷。
這樣的世界,只有聆聽,只有神會,只有凝視。
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永遠不是對峙,是一種默默的交流,柔情地傾訴。
500字導游詞作文
兵馬俑導游詞參考范文
500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
500字泰山導游詞
長城導游詞600
500字的導游詞
500字導游詞
500導游詞
導游詞500
1.關于壽陽景點的導游詞
2.關于寫景點的導游詞
3.云南導游詞
4.景點導游詞
5.云南概況導游詞
6.云南麗江導游詞
7.云南洱海導游詞
8.云南蒼山導游詞
云南景點的導游詞(5篇)篇二
你們好!
黑爾瀑布位于龍慶純壯族村,這里民風純樸、風景秀麗,瀑布雄、奇、壯、麗,并配以四周綠樹紅葉,千畝稻花,身置其境,讓您能真正領略這里的大好河山。
石虬亭
大自然造就了神奇的景觀,這里也留下了一個個優美、神奇的傳說。我們來到了建于明代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的石虬亭。此亭原名“萬里亭”,亭為四角重檐,16根主柱,高6。2米,寬5。6米。因戰亂被燒毀,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復建,后人又復建亭前石龍,才更名“石虬亭”。只見亭前露出地表的石灰巖,不知是風化的緣故,還是在復建時有意留寶傳奇,增添狀如兩條虬龍曲屈盤臥,栩栩如生。當地的民間傳說說:很久很久以前,秀美如畫的勝境關風景奇特秀麗,是一塊藏龍臥虎的風水寶地,盡動四方仙客都想來此落腳,一條貴州雌龍變成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子,而一條云南雄龍變成一個瀟灑漂亮,能歌善舞的小伙,他們不約而同地來此游玩,殊不知一見鐘情,難舍難分。但誰也不愿離開自己的家鄉,都要把對方爭取到自己家鄉居住,他們互相勸說,都在講自己家鄉好,相勸中不知不覺雞叫天明,倆人都無法返回仙境,只好雙雙變成一對如膠如漆的石龍,擁抱在一起,但各自卻又把頭轉向自己的家鄉,以寄托那難以割斷的思鄉之情。
來賓龍洞
來賓龍洞位于城北三十余公里,洞深760米,洞外青山綠水,洞內泉水叮咚,鐘乳石潔白透明,形同蚌仙撐傘,貌似金蟾戲水,莫不維妙維肖,栩栩如生。有一長約十五米的石幔,似一簾飛瀑從天而降,有“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壯觀;而“仙樹瑤臺”勝似蓬萊仙境,凝神屏息,好像有仙樂聲聲從遠處飄來。漫步洞中,景隨步移,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大響水
大響水位于城西5公里,因兩座山巒間有一清泉倒掛而下其響聲如雷而得名。水落處有一石潭大約五六米,水經石潭小駐而悄悄溢出,輕輕向下流去,兩岸青山,對峙如屏,山上林深草密,山花如火,兼有鳥鳴蟬唱,林濤聲聲,是人們踏青避暑的好去處。而山下的“大響水山莊”、“啟苑山莊”,可歌可舞,為這一自然景觀憑添許多情趣。
云南景點的導游詞(5篇)篇三
大家好!
今天來,我懷著愉快的心情,以當地主人的身份,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到我們迪慶旅游、參觀、考察,祝愿各位能在這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現在,各位已身臨其境,就要親眼看看我們迪慶了。
讓我再說一遍“香格里拉”!“老朋友,您來了!歡迎您”!
一位名叫威的英國外交官與他的三個朋友乘坐了一架被劫持的飛機往世界屋脊。在飛行過程中,汽油燒盡,最后被迫降落在一個冰天雪地的銀裝世界之中。他們知道確切的位置,彈盡糧絕,走投無路。在絕望時刻,他們遇上進山挖黃連、貝母的藏族人。這些好心的藏族人見他們身處絕境,便接濟他們,領他們來到家中,使他們有了安身之處,他們脫離險境,來到了藏民的居住地,第二天醒來,睜眼四看,驚奇的發現,這是個多么美麗神奇的世外桃源啊!--雪山環抱、土地肥沃、陽光明媚、民風淳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書出世,轟動世界,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英語詞典里于是有了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詞。
多少年來,香格里拉一直是許多欠,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們所神往的“世外桃源”,無數探險家在中國藏區、印度、尼泊爾等地苦苦尋覓這神秘之地,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這上謎終于解開了,經過多方調查,充分證實,《失去的地平線》--書中所創的“香格里拉""一詞系迪慶藏語“老朋友,您來了”的意思。也引申“通往圣潔之地”,“心中的菩薩”之意。
現在我就把真正的香格里拉--迪慶介紹給各位。
迪慶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邊與西藏自治區為鄰,全州面積23870平方公里,包括中甸、維西、德欽三個縣,居住有藏、傈僳、漢、白、彝、回、普米、功、怒等民族。
迪慶藏族自治州處于國家級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的腹心地帶,三江占兩江,雪山占七成,形成三江并流風景區的主體。
迪慶州府中甸縣距昆明640多公里。迪慶州是云南省的制高點,境內有許多高聳入云的大山,著名的有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藏傳佛教的朝覲圣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其余高峰有環立于卡格博峰周圍的太子十三峰,太子雪山海拔5396米,白茫雪山海拔5137米,其余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還有10多座。
在雪山環繞之間,頒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了,這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這里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牛羊駿馬成群,特別是中甸縣的小大中甸,真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光。五月的中甸草原,碧綠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鵑花、格桑花和數不盡的各種小花爭相怒放,姹紫嫣紅,爭奇斗妍,宛如一塊塊色彩斑斕的大地毯,駿馬奔馳,牛羊滾滾,雄鷹翱翔,牧人在白云在藍天下唱起牧歌,揮動長鞭,這就是人間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麗圖畫。
在雪山環抱之間,在草甸中間或邊緣,鑲嵌著一面大鏡子--星羅棋布的天然湖泊。迪慶著名的風景湖泊有碧塔海、納帕海、屬都海等。這些神圣靜謐的湖泊,照映雪山森林、藍天白云,引來牧人畜群,挽留各種飛禽走獸,成為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樂園。
在群山環抱間,在草甸或山坡上,這里的各族人民建立起一個個村寨:藏族的厚墻、大蓋頂、寬走廊的土掌房,彝族、傈僳、怒族、納西族的木楞房,以及漢族的四合院,白族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都顯得特色鮮明,引人注目。
我們迪慶,正如《失去的地平線》所述,江河為池,峽谷狹窄而深長。迪慶州,三江并流據其二,金沙江、瀾滄江從青藏高原滾滾而來;在橫斷山區橫沖直撞,裂岸穿石,造成了眾多峽谷;許多地方,兩岸同仁谷緊貼,急流險灘相連,無石不怪,無水不怒,險象球生,真是“有峽無路鳥難飛,猴子爬巖掉眼淚”。
在迪慶德欽縣的瀾滄江沿岸,您可以看到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的地質景觀,您可以看到“十里不同天,萬物在一山”,由立體氣候產生的立體植物、珍稀動物、名貴花卉、名貴藥材等。
香格里拉意人人間仙境,世個桃源,人人向往,于是世界上旅游界的有識之士便把世界上建得最好的酒店--五星級酒店稱為香格里拉大酒店 。
篇二
云南景點的導游詞(5篇)篇四
紅河州因終年川流不息的紅河此而得名,是云南省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富集區,云南省的最低海拔、最大文廟,最長古橋,最早的出境火車都分布在紅河州境內。紅河州轄二市,11個縣,個舊市為自治州首府,是一個以哈尼族、彝族為主的多民族地區。除哈尼族、彝族之外,還居住著苗、傣、壯、瑤、回、布依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2.7%。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與越南毗鄰。全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元江為界,元江以東屬于滇東高原區,元江以西為橫斷山縱谷的哀牢山區。全州最高處為金平縣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處在河口縣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境內河流分屬紅河、南盤江(珠江)兩大水系。紅河發源于云南省中部,由西北向東南奔流。上游有東、西兩條主要干流,東干流發源于楚雄州綠豐縣境,稱東河;西干流發源于大理州巍山縣境,稱大西河。兩河在楚雄雙柏、玉溪新平縣界交匯,水量驟增,稱嘎灑江、漠沙江。流入玉溪元江縣境,亦稱元江。中游進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經紅河、石屏、元陽、建水、個舊、金平、蒙自、河口等縣市境,在河口縣城舊街處與南溪河匯合后流入越南,經河內市注入南海北部灣,在下游形成了富饒的紅河三角洲。
紅河兩岸資源極其豐富,是云南省有色金屬和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大錫產量居全國第一。個舊市被譽為我國的"錫都"。這里歷來是省內重要的木材基地。野生動物中珍禽異獸不少。全州有三個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烤煙為主,草果產量居全國首位。香蕉、菠蘿、石榴為自治州的名產,歷史上商業比較發達。所轄蒙自縣從20年代初,一直是滇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紅河州少數民族眾多,它們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裝服飾、音樂舞蹈各有特色。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住土掌房,衣服多為藍、黑色,婦女會刺繡挑花,女青年喜愛一銀鏈、銀幣、銀泡為胸飾,能歌善舞,"把烏"是哈尼族特有的樂器。彝族服飾可區別的有近百種。紅河彝族姑娘愛戴雞冠帽,帽上的大小銀泡,表示星星和月亮,象征光明和幸福。瑤族婦女能紡善織,梳圓錐型發式和戴紅頭巾的,是已婚婦女的標志。
紅河州內旅游景觀價值較高和交通接待條件較好的地區當數建水與河口,主要景點有:燕子洞、文廟、朱家花園、朝陽樓、溪河漂流、中越大橋、兩河交匯等。
文廟:位于建水縣城建水一中,規模僅次于山東曲阜孔廟,共分6進院落,縱深達625米。每逢佳節,建水文廟都要舉行祭孔禮樂和祭孔樂舞,儀式隆重。
朱家花園:位于建水縣城建新街是清末鄉紳朱謂卿兄弟模仿《紅樓夢》大觀園興建的家宅和宗祠。為云南省現存最大的私家園林有“邊睡大觀園”之稱。
朝陽樓:位于建水縣城東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朝陽樓形似北京天安門所以建水人大都稱其為“小天安門”。
溪河漂流:位于河口縣城以北35公里的牛郎灘。南溪河漂流全程32公里,其中有8公里為中越國境線界河。南溪河漂流,共有40多個急灘,6個險灘。
兩河交匯:位于河口縣城西南部,紅河自西北流來,水質混濁發紅;南溪河從東北而下,水質清澈,兩條河在此處匯合,形成一清一濁,一藍一紅的一水兩色的自然奇觀。兩河交匯處是云南省的最低海拔764米也是中國云南省與越南老街省。谷柳市兩國三省市的分界點。
中越大橋:位于河口縣城南端南溪河上,橫跨中越兩國,為鐵路和公路混合用橋。大橋全長76米,以橋正中心為國界,北段中方管轄,南段越方管轄。大橋南北兩端分別設有中國和越南兩國出人境聯檢機構。
交通:建水距昆明220公里,汽車票價30元需6至8小時,昆明發車的有東部客運站白班中巴車,南窯客運站夜班臥鋪車。建水距河口245公里,票價35―40元。河口距昆明430公里。汽車票價分別為高快空調車85元,中巴車45元,臥鋪車60元,需10至14小時。
游歷完多彩的紅河之后,中越邊境旅游是不可缺少的。中國公民可以憑本人的身份證到河口國際旅行社邊境辦理旅游業務,可選擇老街、谷柳1日游,老街、甘塘、富樓2日游,河內、海防3日游,河內、海防、下龍灣5日游等多條旅游線路。這樣的出國游的夢想一下就可以實現了!
云南景點的導游詞(5篇)篇五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溫暖濕潤、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歡迎您的到來!在這里您會觀賞到天然的秀水青山,您會領略到真正的民族風情。在這里,古老和時尚交融同存,昨天和今天相互交織,您會被最真實、最原生態的云南感動,被這里的山山水水感染,您一定會深深喜歡上這個地方的。以下請允許我向你們介紹波光瀲滟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區西南面,是個煙波浩渺風姿秀逸的高原湖泊。它是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巖斷層陷落湖。湖面海拔高度為1886米,湖面南北長39公里,東西間最大寬度為13.5公里,平均寬度約8公里,湖岸線長約為200公里,湖面積約為318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為8米,平均深度為5.5米,蓄水量約為15.7億立方米。在云南所有湖泊中,它的面積最大,在全國眾多淡水湖泊中,位于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之后居第六位。滇池四面群山連綿,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山,北有蛇山(又名長蟲山),南有白鶴山,這些連綿起伏的山巒形成了昆明壩子的天然屏障。在長約十百公里的湖岸線上,分布著昆明、呈貢、晉城、昆陽、海口等大小城鎮以及大觀樓、海埂、西山、觀音山、白魚口、鄭和公園、牛戀鄉、石寨山滇王墓、盤龍寺、柳林、官渡金塔等風景名勝。滇池屬長江水系湖泊,沿岸有20多條河流注入滇池,其中最大的為盤龍江,其他還有金汁河、白沙河、寶象河等大小河流。滇池水出海口流出后經螳螂川、普渡河北注金沙江,奔騰東流,最終歸入大海。
滇池水域,群山環抱,河流縱橫,良田萬頃,人稱“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圍,有漁村和風帆點綴的觀音山風景區;有花光樹影的白魚口空谷園;有綿亙數里,水凈沙明的海埂湖濱浴場和秀美雋逸的大觀樓公園等等,都是十分愜意的游覽之地,特別是在綠波蕩漾的彼岸,巍峨雄壯的西山之巔,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麗與大海般玄境便呈現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麗,亦有大海的氣魄。
關于滇池名稱的由來,從來說法各異。第一種是從滇池的地理形勢看,據《華陽國志?南中志》之說:“滇池縣,郡治,故滇國也;有澤,水周圍二百里,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從此文中,我們得知,滇者,顛也;第二種說法認為“滇,顛也,言最高之頂”,滇池地處高原,故名;第三種則認為,“滇”是古代這一地區眾多民族部落中最大的一個,楚將莊入滇后,變其服,從其俗,而后建立滇國,稱滇王,因此滇池的名稱也因這一部族的名稱而來。滇池的名稱由來盡管有種種說法,但卻絲毫不影響它巨大的經濟效用,千百年來它養育著這里的人民,灌溉著這里的土地。為人們提供舟楫之便,向人們提供豐富的水產品,現在又以它秀麗的風光,迷人的景色迎來許許多多旅游客人,確實不愧為云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現在的滇池,已是全國首批批準建立的十二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一,也是唯一設在內陸省的國家級度假區。海埂公園緊靠滇池湖畔,整個公園沿滇池湖岸而建。垂柳綠荔枝、白浪沙灘,一派多姿多彩的南疆風光,是理想的天然游泳場。在公園眺望湖對面高山上的西山森林公園,更覺賞心悅目。若是想登上西山游玩,公園里的大壩碼頭上,有漁民駕駛的漁船可渡過水面到達西山腳下;也可到海埂民族村坐纜車上西山,從纜車上俯視滇池,千重波濤,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滇池又是昆明風景名勝的中心,游客既可乘船環湖游覽觀賞湖光山色,又能上岸一覽鄭和故里、觀音山等風景名勝。滇池四周,東西有金馬、碧雞二峰夾峙,南北有長蟲、白鶴兩山遙望,風光名勝較多。湖上煙波浩渺,景色迷人。每當春日櫻花爛漫時節,緋紅一片,如云似霞,景色更加綺麗迷人。
今天的滇池,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游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滇池這一生態美的象征,會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們將會以更優質的旅游服務、更優美的旅游環境迎接著大家的再次到來!
昆明湖簡稱滇池,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南,周遭300平方公里,,海拔在1800多米,均勻水深5米閣下。周圍名山、名寺、名園無數,池上煙波浩淼,湖水碧綠,景色極佳。因此,被譽為云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滇池的形成是滇中的底層因為斷層的淪陷,形成湖泊。附近群山升沉,綿延不絕。地下溶洞不行勝數,遼寧的本溪水洞和桓仁的望天洞,沈陽的藏軍洞與其對比,猶如蝸牛和大象。
美不勝收的大觀樓,就在湖畔。中國汗青上最聞名的一幅長聯出自于此,受到_的推許。附近的西山險而壯觀,海埂公園、鄭和公園有名于世,聶耳墓讓人肅然起敬,石寨山、白魚口、觀音山奇麗多姿,古墓群遺址讓人遐想這里古時的繁榮。
登高一望,湖光山色,一清二楚,那份神色極爽。湖上帆影點點,養殖業也成長很快。連年來,修了山路和旅游處事辦法,游人如云。碧雞山和金馬山很形象,在湖的兩岸夾侍,樹茂林密。隱現的古寺一座又一座,尤其是嚴華寺和尚念佛嘹亮的聲音和著晨鐘暮鼓,回蕩在山野,是一幅怡人的圖畫。
內地少數民族許多,如白族、傣族、撒尼族,衣飾精細。攤床前是不貴的民族工藝品,如蠟染的打扮和裝首飾。風味小吃許多,我索性午餐和晚餐不回集會會議吃,一樣嘗點就飽了。
明代墨客楊滇有詩曰:氣候常如二三月,花枝不絕四時春。就是歌詠這里的天氣和美景,看來又補充了游山玩水的一處空缺。
滇池古稱滇南澤,又名昆明湖。關于滇池名稱的由來有四種說法。據晉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說:滇池因“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池。”這是從地理形態上講。另一種說法是尋音考義,認為“滇者,顛也。”也有的認為是彝語的“甸”,即大壩子之意。第三種說法,是從民族稱謂來考證,《史記·西南夷列傳》載:“滇”,在古代是這一地區最大的部落名稱(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將莊蹻入滇后,變服隨俗稱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第四種說法認為:“滇”是壯語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滇池地區歷史地理》載:古老羌族的的文化傳統是“屈肢葬”及火葬。滇池地區先秦、兩漢數百座墓葬的發掘,“屈肢葬”僅有一具,其余均“仰身葬”,火葬的遺跡沒有發現和報道。這證明先秦、兩漢時期滇池地區的居民與氐、羌關系不大。而世所公認的彝族先民——“昆明人”,最早來到滇池地區是在東漢以后。西漢的《史記》說:“楚威王時,將軍莊蹻……至滇池”,“滇池”地名就已載入史冊。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說:“池,……上源深廣,下流淺狹,但如倒流,故曰滇池。”所以,“水系顛倒說”,比較可信。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儼如高原上鑲嵌的一顆璀璨晶瑩的明珠,這就是古老的“滇南澤”,因距昆陽城最近,故又名“昆陽湖”,即人們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詩人對她描寫是:昆池千頃浩溟漾,浴日滔天氣量洪,倒映群峰來鏡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這美麗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會,位于云貴高原中部,四面環山,南臨滇池,六河縱橫,中間一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壩子。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于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為此前人有詩描寫它的特點是:昆明臘月可無裘,三伏輕棉汗不流,梅綻隆冬香放滿,柳舒新歲葉將稠。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風的紅嘴鷗,萬里迢迢地從遠方飛來,落棲在昆明城中。
昆明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市是一個發展中的國際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