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一
光陰似箭,李欣怡已進入幼兒園班,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立意識的增強,漸漸長成了一個“小人”。她的進步首先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作為家長的責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為我在小學工作,每天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她溝通交流,有時是放學回家時,有時是晚上睡覺前,談談今天過的怎么樣,讓她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與她溝通時,認真的聽她說話,讓她感到父母對她的重視和尊重,這樣她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
現在很多孩子的眼睛都出現的問題,我女兒也檢查后夫說要保護,為此,盡管動畫片、游戲是現在少兒們的最愛,作為家長的我,給她規定時間,提前告訴她可以玩多久,看多久,時間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多數時候她都能夠自己掌握好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讓她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完成,即使做得不好,也會給出一定的鼓勵。這樣,慢慢地她的立意識就增強了,而且自信心也有了。比如,我利用業余時間給她報了舞蹈班和電子琴班,剛開始她都不愿意去,慢慢的經過老師和我的再三激勵,她也自己喜愛上了舞蹈,還給別人說這是她的愛好。
還有一點,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對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觀察家長的一言一行,誰占優勢就會向哪一方靠,孩子不會區分誰對誰錯時會誤導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感很有助。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不統一時,都會采用背著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著她的面前爭執不休。
教育孩子這門功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么容易,相信我們做爸爸媽媽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并非是件容易事。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二
進一步整合法制宣傳教育資源,豐富法制宣傳教育內容,開拓創新法制宣傳教育形式,推進幼兒園的法制化建設,為構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不懈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廣泛宣傳。
挖掘幼兒園現有資源,開展多種途徑的宣傳教育。如充分利用小廣播、宣傳欄以及木偶戲等文藝宣傳形式,寓教于樂,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鼓勵教師上網學法,加大普法宣傳的廣度和力度。
(二)切實保障普法經費。
訂閱相關法律報刊、雜志,添置相關宣傳教育圖書、音像資料,切實保障普法宣傳活動的開展。
(三)抓好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
1、不斷加強學校領導小組的法律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1)進一步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
在工作中,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逐步把工作分工具體到人,保障工作的有序開展。
(2)重點組織學校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學習《憲法》、《教育法》、《教育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學校領導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強對教師的法律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依法執教的自覺性。
(2)繼續開展師德標兵、文明組室等評比活動,在幼兒園在樹立典型,宏揚師德師風,鼓勵教師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
(3)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提高教職工的法律意識。
3、不斷提高幼兒的法制意識,推進幼兒園的法制建設,共創和諧校園。
幼兒是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我園將繼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挖掘有效的法制教育形式,不斷提高幼兒的法制意識,讓孩子們學做“學法、懂法、守法的”文明小公民。
(1)每班每月結合主題開展一次法制安全教育。主要是交通安全、環境衛生、自我保護,愛家人、愛家鄉、愛祖國方面的教育。
(2)利用各大節日開展各類法制教育活動。
(3)積極爭取當地派出所的支持,請他們選派相關人員來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三
我一向覺得孩子應當在簡便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她無憂無慮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們認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讓她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能夠學到各種知識,經過游戲還能夠讓她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學多少文化知識,我們平常關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讓她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的孩子。平時期望她能多參加團體活動,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她的社會交往本事、心理承受本事以及處理事情的應變本事。能及時告訴教師自我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的發言。我覺得此刻是孩子性格構成的關鍵時期,融入團體對她完整性格的構成是很有幫忙的。
在家里,我們會有意識地給她創造一個寬松自主的環境氛圍,平常也把她當作朋友一樣來溝通,不會拘束于某種特定的形式來教育她,而是在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其實我們就是她的參照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她產生影響,所以在要求她的同時我們要嚴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里我們會給她一點獨立的空間,讓她學會自我管理。比如我們房間的一個角落是專門給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來整理。這個效果很好,這樣讓她體會到了媽媽平時整理家務的辛苦,還有物件需擺放整齊,從哪里取來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處理問題時,我們都會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給他買衣服的時候,會征求一下她喜歡哪個顏色,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我們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研究到別人的感受,多替別人著想。平常我們會盡可能抽出多的時間去與她溝通,耐心傾聽她的心聲,允許她發表不一樣的意見,創造一種能讓她充分吐露心聲的氣氛,對于正確的觀點,我們會鼓勵,對于不妥當的想法,我們會跟她講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們再適時地加以引導。
總之,我們應當放下家長的架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把她當作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感覺到自我的重要和職責,給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讓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胡紫政此刻已經六歲了,說話、做事儼然是一個小大人了,什么事都有自我的觀點和思想。她的每一點提高都讓我們欣喜萬分,但也不乏頭痛的事情,性格倔強,自尊心太強。胡紫政很愛“面子”,這大概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我覺得是和紫政在共同成長,她是一天一天在長大,我們是一天一天在學著做家長,她的每一天成長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課題,但相信和成人之間的交往一樣,溝通是最重要的,鼓勵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聲的重要橋梁。每個孩子都有缺點,但每個孩子也有他獨特的個性,我們要懂得欣賞他們最可愛的一面!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接到消息,要求家長寫一篇對孩子的育兒心得,感覺這應該是很溫馨和輕松的話題,同時也是嚴肅和認真的。說實在的`,很慚愧,本人也是初為人母,在育兒方面并沒有太多的經驗,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忙碌并快樂著,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艱辛中透著甜蜜。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在學習探索教育培養孩子的方法,從中學到了不少育兒經驗和知識,以下是一些心得體會。
一、了解寶寶的個性特點,培養開朗大方性格,努力做到揚優克弱
性格決定命運。寶寶性格外向、活潑開朗、記性特別好,愛同小朋友玩。在家的時候,從不溺愛自己的寶寶,寶寶能做的事情盡力讓寶寶自己去完成。記得寶寶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摔倒了我都讓他自己爬起來,就算再不舍,也要從小培養他摔倒了再爬起來的毅力;吃東西的時候都要寶寶主動過來給我吃上一口,或者分給家里人一起吃,培養他不獨食的習慣,要他明白,好東西要與人分享;多帶寶寶出去和人交流,讓寶寶學習如何提升社交技巧,培養開朗大方的個性。
每個寶寶都有一種天生的性格,我們要了解寶寶的個性特點,理解寶寶與其他寶寶之間的特殊差異,才能使寶寶性格中的優點得到發揚,弱點得到克服。這樣對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會有積極作用。
二、樹立以身作則的榜樣,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寶寶健康思想
寶寶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從父母那里學習到的,所以我們很看重這一點,尤其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在寶寶很小的時候,我們讓他把凡是帶外殼的包裝紙呀什么的扔到垃圾筒;3歲開始讓他自己吃飯、穿衣服等,跟他講“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給你幫忙,但是不要依賴”;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我會叫他主動的去找他們玩;形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于寶寶的提問,我們要認真回答,不要敷衍了事。寶寶天真又好奇,他總是會不斷的提出各種奇妙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認真回答,不要蒙騙寶寶。一旦寶寶建立了錯誤的觀念,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糾正過來。所以對寶寶的問題絕不能隨口應付,不管是多小的寶寶,只要耐心跟他講道理,他多少會理解一些的。我覺著對于5、6歲的寶寶,還是要從“習慣”抓起,要分析自己寶寶的特點,要特別關注寶寶身上一些細微的變化,運用正確的方法去幫助、引導寶寶,給寶寶創造一個溫馨、良好的環境,從而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學習、行為習慣,培養寶寶樹立自強、團結、健康的思想。
三、寬容接受寶寶的缺點,理解寶寶的壞脾氣,發現放大寶寶優點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性格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脾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表面是缺點,實質上卻有可能包含著優點的潛能,今日的缺點,也許就是明日的優點,只有接受寶寶的缺點,寬容寶寶的不足,才能心平氣和地幫助寶寶糾正缺點,梳理壞脾氣,所以,在教育寶寶問題上,心態同樣決定一切。
細心觀察,寶寶的優點也是隨時可見的,但是在生活中,父母總是慣于尋找、放大寶寶的缺點,慣于拿寶寶的缺點同其他寶寶的優點相比較,常常說別人的寶寶怎么樣,怎么樣,這樣好,那樣好,而自己的寶寶總是“千瘡百孔”,一無是處。一位成功教育家說過:“每個寶寶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寶寶的缺點,認為管好寶寶的缺點,才能讓寶寶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是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我們每個父母都應善于發現寶寶的優點,讓寶寶在自信中成長,即使是問題寶寶,也要竭力去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需要出自真心地去贊揚、鼓勵和正確引導。
四、灌輸正確的道德觀點,誠實做人敢于擔當,堅持軟性硬性學習
溺水、雷擊、過馬路、毒蛇等這些在生活中常見到的,我們隨時將聽到、遇到和想到的安全和自我保護的知識和事例,及時地告訴寶貝,讓他樹立安全的觀念,學會自己愛自己。
另外在學習上,我們要堅持軟性和硬性相結合。
軟性:要想教小孩,我們先做他的好朋友,將自己變成大小孩,讓他喜歡你,信任你,而不是怕你。我會和寶寶一起看動畫片、談卡通人物、一起捉迷藏、一起吃零食,帶他到野外去玩,打開了寶寶心靈的窗戶,成了他的好朋友,所有的教育就顯得事半功倍。
硬性:每天固定時間,準備些簡單易懂的幼兒圖書,教他認字認圖。剛開始學的字不要太多,時間不要太長,寶寶表現好就鼓勵他,豎大拇指,說寶寶你真棒等一些激勵語言,讓寶寶充滿自信,快樂學習。
五、營造和諧的親子關系,多抽時間陪伴寶寶,感受寶寶內心世界
寶寶的心靈是敏感的,我們要盡量做到每天抽出上網、看書、看電視、逛街的時間多陪陪寶寶,做到每天要有時間和寶寶交流,陪寶寶玩耍,陪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只要有心,有行動,就能讀懂和感受寶寶的內心世界和思想,營造和諧的親子關系,才能讓寶寶們感到無比的滿足,在愛中健康成長。
大人的世界和寶寶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寶寶們有自己的感情需要,有意識和思想,但是他們還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換位思考,當寶寶遇到問題時,站在寶寶的角度來思考,試著用“寶寶世界”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才能有效地解決。換位思考能夠了解寶寶真實想法,快速拉近和寶寶心靈距離,贏得寶寶的信任和友誼。我們要用智慧去讀懂和感受寶寶的內心世界,給寶寶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引導,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六、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伴隨寶寶快樂成長,點滴開始學會感恩
寶寶對家庭成員的情緒十分敏感,很小的寶寶甚至能感受到父母之間的冷戰。沒有愛的父母是冷酷的,長期處于父母不和的家庭環境中的寶寶常常有害怕、恐懼、傷心、惱怒的情緒,在行為上常表現為自卑、焦慮、易發脾氣等。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心幫助,坦誠的情感表達可以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育。
我們大多數父母在家里總是愛擺為人父母的架子,對寶寶呼來喝去,常用命令的語氣對寶寶說:“不許看電視!”“今天不要出去玩了!”“不能亂動爸爸媽媽的東西”等等,這會讓寶寶產生抵觸情緒,所以絕不能打罵寶寶,而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和尊重的態度,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氣跟寶寶進行溝通。平等地和寶寶說話,能增強寶寶的獨立意識,身體接觸、言詞肯定、時刻關注、贈送禮物、行動支持等這些,我覺得都是對寶寶愛的表達方式。我們與其用命令方式對寶寶指手畫腳,還不如蹲下來和寶寶好好說話,把寶寶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那么寶寶就會生活在快樂與滿足中,也會用一種深深的愛意去感悟生命,感恩他人,迎接挑戰。
七、給予寶寶自由的空間,不要施加過高壓力,適度發揮寶寶稟賦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五
放假快結束時,他對媽媽說悄悄話:媽媽我告訴你,我最開心的事就是明天可以上學了。隨著與幼兒園交流活動的越密切,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對xx的教育充滿希望。對此,我真心感激小班的全體老師。
若孩子有自己的愛好,孩子的人生會變得豐富多彩。在興趣愛好方面,我的態度是合理引導,尊重孩子。東東小時候經常感冒,我看到其他小朋友跑跑跳跳就很羨慕,于是我決心引導他喜歡跆拳道。他還未達到學跆拳道年齡時,我就帶他去看大哥哥們練拳。他玩電腦里的拳擊游戲時,我就趁機說,那個打得很棒的就是學了跆拳道的。經過我的耐心引導,他終于主動纏著我,說“媽媽,我想學跆拳道,帶我去學跆拳道好嗎?”。經過學習以后,他身體一天天健壯,幾乎很少感冒發燒,偶有感冒喝多點開水就好了。有健康的體魄做基礎,東東的興趣愛好很廣泛,他喜歡學習跆拳道、畫畫、滑冰、游泳等等。
我在xx,xx歲多的時候,發現他對字很感興趣,就買了一套識字的書回來,讓他自己隨意翻看,有空就教一兩個字。他記憶力很好,幾乎教過幾遍就記熟了。出門看見路標上、廣告牌上認識的字都會指出來讀給我聽。現在xx認識的漢字和詞匯有3000多個,他讀起小人書來,毫不費力,可以給媽媽講故事了,講到精彩之處也會讓人感動。xx認識字的好處,現在慢慢可以體會到了,他變得很愛看書學習。甚至玩電腦游戲時,也會找出游戲攻略來學習。
我很注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常常告訴xx: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晨起床,xx自已刷牙、洗臉、穿鞋襪、穿衣服褲子,自己收拾書包文具。給他固定的桌椅和位置,讓他自已吃飯、自已完成作業。在做完自己的事情后,還要適當幫忙分擔家務,如幫忙擦桌子、倒垃圾。當xx發現一些現象很好奇時,我會鼓勵他自己動手去做試驗,如用肥皂制作吹泡泡液。若是買xx的相關用品,如衣服鞋子等,我們都會征求他的意見,看他是否喜歡,讓他自己選擇決定。
我認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效仿對象。一直以來,我們家就努力建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教給他知識還重要。xx才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就教他:玩具從哪里拿的,玩過了就要放回哪里去。平時我自己也是這么做,不管什么物品都要物歸原位。xx從小就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并且他還很愛惜他的玩具。我們經常當著xx的面互相表達家人之間的關心。現在xx已經很會體貼關心家人了,每次爸爸媽媽要去上班的時候,不管在干什么,都會跑過來跟爸爸媽媽說再見,叮囑爸爸媽媽路上小心!有好東西就想要和家人分享。
我和xx相處時,更多是當他的知心好朋友。我常常和孩子聊天,聽他說話唱歌表演,當他最忠實的觀眾。每天放學回來我都會問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東東就會很開心的講述他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一切,有他的小同學、他的老師、有他學到的東西、有他的想法。這能讓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思想,有助于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鍛煉了xx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和每位父母一樣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疼愛絕不是溺愛,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一定拒絕,并且告訴他拒絕的理由。當孩子表現不好時,我的做法是多鼓勵,少訓斥,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孩子能做到并且可以做的很好!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我覺得自己是和xx在共同成長,他是一天一天在長大,我是一天一天在學著做家長,他的每一天成長都會給我帶來新的課題。以上就是我這幾年的育兒心得了,要寫的內容太多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樂趣和經驗,感謝東東給我帶來的驕傲和快樂。最后祝愿孩子們都健康、平安、快樂!我愿與老師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六
光陰荏苒,不知不覺已為人父母有三年多的時間了。想起孩子出生后的點點滴滴,有辛苦、有煩惱,但更多的是他帶給我們的歡樂和幸福!初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一邊汲取前輩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摸索著走過來的,恰逢幼兒園要求交流育兒心得,我就從以下幾方面簡單的談一下這幾年天天成長中的一些體會。
一、 教育孩子做一個善良、有愛心、有公德心的人。
二、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平時,孩子做事情時我注重讓孩子養成各種好的習慣。比如在家里,每次吃飯或者吃水果前我都會帶孩子一起去衛生間洗手,讓孩子從小杜絕“病從口入”,吃飯時不看電視不說笑,我告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專心,只有專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吃飯也是這樣。專心了才不會被食物噎住、嗆住,才有利于消化。天天小時候不愛吃飯,為了好喂飯,爺爺奶奶開飯前總是先打開電視,讓他在動畫片的吸引下邊看邊吃,現在上了幼兒園,兒子每次飯前總會主動關掉電視,邊關邊認真地說:“老師說了,吃飯時不可以看電視!”在家里,兒子現在上了廁所知道自己沖水、洗手,睡覺前會把地上的鞋子擺整齊、起床后會自己穿好鞋,還對我說在幼兒園哪個小朋友的鞋子穿對了老師會獎勵小紅花?? 自從上了幼兒園,兒子學會了許多基本的生活技能,也養成了很多好的習慣,變得更懂事更聽話了,真心感謝幼兒園三位老師們的耐心教育、辛勤付出!
三、 多陪伴孩子,與孩子一同成長
在這個電子產品充斥的信息時代,隨處可見的“低頭族”成了社會的一大病態,在每一個家庭,也奪走了很多孩子應有的來自父母親的陪伴。很慚愧,我也是這其中一員,平時手機各種信息提示一響,我就不自覺地淪為了手機的“奴隸”,查看、回復消息忙個不停,每當這時,孩子就會不停地央求我:“媽媽,你把手機關了,陪我玩會兒吧!”有時還會模仿電視里的公益廣告鄭重其事的對我說:“愛孩子,就多陪陪孩子!”聽到孩子的提醒,我也覺得很愧疚,覺得很愧對孩子,所以現在帶孩子時我一般除了接打電話不再玩手機,盡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好老師,一起感知這個奇妙多多的世界,解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這樣既有利于親子關系的親密融洽,又提高了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能力。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粗淺的認識,相信在二幼這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中,天天會和所有小朋友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越來越懂事、越來越優秀!以上是我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粗淺的認識,相信在二幼這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中,天天會和所有小朋友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越來越懂事、越來越優秀!
幼兒育兒心得體會篇七
詩詞大會除了捧紅了武亦姝,也讓央視一姐董卿成了國民女神,就連她的成長故事都成為了成功教育的案例,我真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有篇文章題目是這樣寫的《虎爸之下董卿的童年:一識字就背詩詞、不許照鏡子、初中開始打工,一度懷疑是否親生》。
文章通篇基本算是在歌頌父愛,是的,要感謝這樣嚴酷的父親,董卿才能博覽群書,這大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吧。
與之類似的還有丁俊暉的爸爸、朗朗的爸爸,全都是成功教育的典范。
以至于每每我談到家庭溫暖對孩子有多重要時,總有人會舉出這樣的例子反駁:別總拿原生家庭說事,你看,打成這樣,孩子也沒變態啊,倒是如果不打,怎么可能像現在這么優秀呢!
可是我注意到的卻是這樣的描寫:一個女孩,在最愛美的年紀卻連鏡子都不允許照,最痛苦就是吃飯,一上桌就要被父親數落。一提到父親給自己留下的童年陰影,這個優雅淡定的女主持就潸然淚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近乎殘忍的故事,卻因為主人公最后的成名,就帶上了一層光環。你看到的是一個走出來的董卿被無限放大,你看不到的,是千萬個一生就此被毀掉的董卿。
神童魏永康曾經轟動一時。
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四歲基本學完了初中課程,八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十三歲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十七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這一切當然要歸功于他的虎媽、一心想要兒子成才的曾雪梅。
她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在了兒子的教育上,曾經是國內備受矚目的成功案例。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精神世界的長期被忽視讓魏永康無法融入人群,也無法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他活在痛苦和壓抑中,沒多久就被勸退了。
如今,魏永康已經娶妻生子,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媒體曾做過一次追訪,盡管曾雪梅依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法把孫子培養成才,然而魏永康夫婦卻堅定地表示:只希望孩子去過普通人的生活。
最讓我動容的是這樣一個細節:魏永康每次回家,都知道給家人帶些禮物,沒事的時候就愛拉著兒子女兒的手,然后一直微笑。
他被媒體捧上過神壇,又被粗暴地拉了下來,如今他比誰都珍視做一個普通人的機會,他比誰都享受父親的角色。
可惜太多的虎媽狼爸們仍然重復著曾雪梅走過的路,希望孩子成為下一個郎朗、董卿、丁俊暉。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明白:成功和幸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亦或是他們一早就明白,卻只要自己的孩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