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廉潔從教演講稿篇一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廉正相約》。
還記得在初為人師的日子里,我曾為教師這個被冠以"清貧"的職業而困惑。是啊,在一擲千金的大款群體中見不到教師的身影;在衣著光鮮的時尚一族中尋不到教師的足跡。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教師工作十小時不止;工人工作三班倒,教師工作連三班;農民三季忙,教師忙四季。
教師的概念,兩個字便能概括:"勤"和"清"。"講臺上教書育人,講臺下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就是教師的"勤";"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生清貧。"這——就是教師的"清"。在全國教育系統清廉務實的大環境下,我們的老師始終甘守清貧,樂于奉獻,他們用自己的言行演繹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此時此刻,我不禁想到了湖北山區的胡安梅老師。
廉正需要操守。只有甘于清貧,潔身自好,才能勇立潮頭,才能闖過人生設下的道道險關。1992年年初,胡安梅51歲的父親胡德榮倒在自己耕耘了22個春秋的講臺上。他是該村火地溝教學點上唯一的民辦教師。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學生的胡德榮,留給家里的"遺產"是學生欠下的960元學雜費。父親走了,17歲的`胡安梅接過父親的班,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那年9月,胡安梅走上了講臺。在學校唯一的一間破教室,她看到的是用墨水涂黑的黑板,腳下滲水的地面。但是,她沒有畏懼和退縮。一學期下來,她的學生當中,考80分以上的占70%,她也因此被鄉里評為優秀教師。從1992年到1995年,胡安梅墊付了600多元學費,加上父親墊付的,共計1500多元。在這一分錢都能捏出水來的窮山村,那可是個天文數字。與父親相比,胡安梅是幸運的。1998年,胡安梅轉為公辦教師。同年,火地溝教學點并到桃園溝村小學,她隨之調任校長。不管職位有什么變化,她獻身鄉村教育的決心始終沒變。
廉正需要操守。只有甘于清貧,潔身自好,才能勇立潮頭,才能闖過金錢設下的險關。今年正月,有好幾位家長提著禮物帶著紅包,領著孩子到我家拜訪,希望我給予他們孩子特別的關照,我婉言謝絕了家長的禮物和紅包,并誠懇地對他說,我會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請他們放心。
廉正需要心境。平穩的心態,平和的心境,才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清廉。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老師,他們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這個職業的圣潔。也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來人,這些同行們。讓我們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熱愛這項工作。因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生活中有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恒,廉潔從教是教師的天職!我所在的幼兒園,就有不少這樣的好老師。他們憑著對教育事業矢志不渝的愛,溫暖著每一個孩子。
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水清則明,人清則廉。我們,雖然平凡,但我們的脊梁支撐的卻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雖然清貧,但我們的雙手托舉的卻是明天的太陽!留下一路艱辛,撒下朗朗書聲,肩負著人間的希望,書寫著精彩而清苦的教育人生。
教師廉潔從教演講稿篇二
1. 自覺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執行陽城縣教育局關于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亂訂資料的七項規定。
2. 不利用課余、星期天、節日、寒暑假在家或在外租用、借用場地,組織學生進行有償補課。
3. 不向學生推銷或指定地點購買任何教輔資料、學習用品。
4. 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培訓班、補習班、補課班,不在民辦學校或機構兼職兼課。
5. 不授意、介紹、暗示所在班級學生到民辦學校、培訓機構進行有償補課。
6. 不授意、暗示家長請客、送禮,不接受家長宴請。
以上承諾,請學校、家長和社會進行監督,如有違反,我自愿接受學校和上級的處分。
教師簽字:
20xx年xx月xx日
教師廉潔從教演講稿篇三
關于教師廉潔的句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者: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作者:陳壽)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者:孟子)
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作者:朱熹)
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作者:蘇軾)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作者:劉禹錫)
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作者:王書茵)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作者:葛利亞)
生前博得萬民愛,不喚清風自然來。(作者:張愛民)
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作者:張華明)
天天洗臉凈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內心。(作者:后興淮)
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作者:涂才文)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作者:秦亞峰)
廉潔自律三個我:從我做起,對我監督,向我看齊。(作者:段王海)
勤善是立身之本,勤勉是立業之本,勤儉是立家之本,勤廉是立德之本。(作者:武維維)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作者:于淑芬)
禍咎之來,本難逆料,然唯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四者,窮可彌縫一二,人為財死,不貪少禍。(作者:曾國藩)
為政清廉留美譽,家人走路腰板直。(作者:王書茵)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作者:邵雍)
教師廉潔從教演講稿篇四
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到教育事業的洪流中去。下面本站小編分享了教師廉潔演講稿:廉潔從教,從身邊做起,供你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廉潔從教,從身邊做起》
今年教師節前,南京的一位小學老師就在網上發出了過節不收禮的倡議。無獨有偶,人大教授張鳴也在微博上提議:“今年教師節,無論大中小學教師,不收禮。”對此,網友調侃:“別鬧了。”一向安貧樂道的教師竟然到了這種地步,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警醒。
經過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追逐經濟利益已經成為大眾的共同的向往。提高教師待遇無可厚非,只是教師的生活質量改善不應以犧牲廉潔為代價。社會的發展也伴隨著不良風氣的蔓延,作為教師,當我們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肩負的使命時,越來越多的良知告訴我們:應該廉潔自律,這不僅是個人素質形象,也是師德形象。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呼喚廉潔的形勢下,作為教師,更要強調“廉潔從教”,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是的,我們是很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沒有指手劃腳的權威,沒有頤指氣使的嬌嗔,沒有追逐權利的奢望,但祖國上下千千萬萬個教育工作者們,不正是用他們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追求著教書育人、廉潔一生的教育理想么?胡安梅,一個窮山溝里的鄉村女教師,靠什么高票當選“中國十大女杰”?正是她繼承父業、負債教書、關愛學生的事跡,深深打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我還清楚地記得一位普通的一線教師在文章中傾吐的心聲,她說:十年了,我記不清有過多少次與家長的真誠交流;記不清有過多少回與學生懇切談心;記不清度過了多少個趕寫材料的不眠之夜;記不清經受過多少次公開課的洗禮;更記不清獲得過多少鼓勵與獎項……但是,我卻清楚地記得,在我口干舌燥時,孩子們悄悄送來的那一杯熱水;記得在自己身體不適時,孩子們那一聲聲深情的問候;記得在我耳邊,孩子們傾訴的絲絲細語;更記得每逢教師節,孩子們送給我的那一張張寫滿真情的賀卡!是的,這就是一位為人師者辛勤耕耘的收獲,這就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引以為榮的驕傲資本!
有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
也有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
而我卻要說,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廉潔它更是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著我們: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啊!甘為人梯與園丁,樂做春蠶與蠟燭,在教研的平凡崗位上刻苦鉆研,勇于創新,讓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燃燒!
作為教師,我們平凡,但我們的脊梁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我們清貧,但我們的雙手卻托舉著明天的太陽!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我義無反顧,我堅信,在教育這片廣闊的天空里,我能打開自己人生嶄新的局面,能做一名公正廉明、贊譽滿載的施教者,做一名合格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背負起建設民族靈魂的重擔,在教育道路上不斷前行!
同志們,就讓我們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到教育事業的洪流中去吧!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你們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倡廉反腐、創造和諧》,講到廉潔,《現代漢語辭海》上的解釋是思想清正,自我檢點,節儉,沒有以權謀私、貪污受賄之事。咋一看,這個話題好像和我們小學生沒有多大關系,可細細想來,倒也離我們不遠。
記得我們班曾發生過一件事:有一次,老師要求我們完成《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的背誦,每位同學必須到組長處背誦,加強對古詩詞的掌握。大部分同學都完成了任務,可是李小明卻不以為然,他趁沒人的時候居然掏出5元錢給組長郭東,請求他算自己通過。可郭東毫不在意那5元錢,這時李小時又迅速掏出另外的5元錢擺在組長面前,賊頭賊腦地看著組長。可出人意料的是郭東抓起10元錢走出了教室。正當李小明得意之時,老師跟著郭東走進了教室,狠狠地批評了李小明,并讓他好好朗讀并完成背誦。
雖然廉潔和腐敗就在人們的一念之差,但它們產生的后果卻是天壤之別。真所謂“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自從我校開展廉潔活動以來,我們人人都感受到了廉潔的重要性,我呼吁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將來做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社會。
我時常自問:學生眼中的你美麗嗎?每欲回答時就會令我想起廉潔從教的話題。對于這個問題,其實 ,答案不僅在我們學生的眼中,更在我們教師的心中。
是的,教師不僅可以用粉筆告訴學生知識的美麗、真理的奧秘,更可以用濃濃的愛,暖暖的情滋潤學生的心靈,影響學生的品行。
也許,我們的職業特點注定我們一輩子無法擁有財富百萬;也許,我們微薄的工資注定我們一輩子無法穿金戴銀;也許,我們簡單的行囊注定我們一輩子無法暢游世界。但是,我要說,雖然我們不具備物質上的富有,但我們精神上卻是充實的富翁。作為一名教師,有誰能像我們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天真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求知的眼睛,一顆顆純潔透明的心靈,一個個青春五彩的夢;又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學生們那一根根美妙而易動的心弦。即使有一天我們會滿頭白發,即使有一天我們要滿臉皺紋,即使有一天我將步履蹣跚,但,在學生眼中我們依然是最美麗的,這就是那種“無言的美麗。
不久前網上那篇《快開學了》的文章,曾一度令我們的美麗黯然失色。原因是因為文中委婉的批評了某些教師收受家長送的禮物,并且還根據禮物的多與寡了,有和無而對學生采取不同態度的不良現象。勿庸置疑,這些現象在某些學校某些教師身上確實存在,特別是近年來由于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社會價值的呈現也日益復雜化、多樣化,這對于生活相對清貧的教師來說無疑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于是,一些教師淡化了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敬業精神和樂業品質在金錢的驅使下漸漸的被腐蝕而變質。他們對教學工作馬馬虎虎、對實惠認認真真;對學生教育馬馬虎虎,對一己私利認認真真;對學習充電馬馬虎虎,對美事研討認認真真。殊不知俗話說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吃請收受之后,自然要用手中的權力去關照某個學生。于是,教師的公平、公正、廉潔的高大形象在學生的眼中轟然倒塌,正所謂:為師不廉,師道必壞,師道壞則必 誤學子。這個時候,我們教師何談“美麗”?雖然美麗的外表不能永駐在我們身上,而純潔高尚的品質、也就是那份無言的美麗卻可以映到學生眼里、參透到每個學生的心里。
教師職業作為一種以人育人的職業,它不是一種可以單純用經濟手段來檢驗其效益、用金錢尺度來衡量其價值的職業,對其勞動質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無止境的,對其勞動數量卻很難做到準確計量。所以,從事教師職業就不能斤斤計較,而必須具有自覺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才能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事業的決心和勇氣。正因為如此,人們一說起教師這個職業,總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奉獻精神聯系在一起——稱頌他像蠟燭,向世界奉獻光明;像園丁,向生活奉獻美景;像人梯,向人類奉獻進步;像鋪路石,向孩子奉獻坦途。我們的極大多數教師也確實如此。如: 湖北山區的胡安梅老師,她在父親病逝后,繼承父親的遺愿,義無返顧地當上了民辦教師。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風的土房中,沒有條件改善生活。她雖然家境貧寒,但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極少的工資捐獻出來,為學生交學費、買書本。長期以來,她有無數機會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掙錢,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們,她不想讓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輟學,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個角落,苦口婆心地勸說家長讓孩子們上課,用一片赤誠之心換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澆灌著下一代。當全國各地的達三萬多元的捐款寄來后,胡安梅沒有只想到自己脫貧,而是毅然把這筆錢全部捐獻給鄉教育站,設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獎勵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師們。再 如: 優秀師德標兵、遼寧丹東鳳城東方紅小學校長包全杰,從教幾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堅持不懈地改善辦學條件,把一所普通小學建設成享譽八方的示范學校;他生活簡樸、廉潔從教、克己奉公,言傳身教地培養出了一支思想好、業務精、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包全杰同志的崇高品格和師德不僅受到學生和教師的敬仰,而且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
藍天不會拒絕鳥兒飛翔、大海不會拒絕浪花拍岸、險峰不會拒絕永者 攀登 、泥土更不會拒絕種子發芽,相信我們深愛的學生也不會拒絕擁有清廉高潔之心的老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用樸實無華的行動詮釋人生的價值;應該用充滿熱情真摯的言語詮釋品格的魅力;更應該用廉潔從教的承諾詮釋無言的美麗我們可以拒絕家長的厚禮,收下他們對兒女的苦心;我們可以拒絕親友的說情,收下他們對教育的熱心;我們可以拒絕孩子們節日的賀禮,收下他們對老師的真心。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智慧要靠智慧來培育,心靈要靠心靈來熏陶。也許,表面我們失去了很多,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澆灌廉潔之花的園丁,我們卻收獲著無言的美麗、無言的富有。因為教師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點燃智慧,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樣的使命要求我們凝心聚力,這樣的使命要求我們傾情奉獻。我們所擁有的教育資源首先是屬于學校的,屬于學生的,應當把它公平地奉獻給自己的每一位學生。我們不能給教育涂上功利化、商業化的色彩,使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蛻變成金錢關系。我們要小心呵護師生關系中純真的感情,忠實履行人民教師的使命。 這正如一首詩中寫道:做人梯,用 我們的堅韌,讓學生踩著我們的肩膀踏上理想的征程;化春蠶,用我們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身上延伸;當紅燭,用我們的忠誠,燃燒自己卻帶來光明。古人云: “ 不受曰廉,不污曰潔。 ” 說的是不受賄賂,不接受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貪圖財貨,不沾不污,立身潔白。這是為人的根本。那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 更不能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心理來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也不能要求學生對自己付出的勞動從物質利益上作出回報,而必須自覺培養以事業為重、以學生為重的寬闊胸懷,不斷提高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
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訴他人也告訴自己:教育是奉獻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師先自重,才能受尊重。我們教師要廉潔從教,拒絕 “ 有償家教 ” 、拒絕“家長饋贈”;要愛崗敬業,遠離 “ 有償家教 ” 、遠離“家長饋贈”;要為人師表,唾棄 “ 有償家教 ” 、唾棄“家長饋贈”。同時堅決做到:不向學生攤銷教輔資料及其他商品;不索要或接受學生、家長財物;不要求家長為自己說情、辦事,不做任何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事情。我們要經得住廣大家長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監督,教師之間也要互相監督。教育行政部門望加強對廉潔從教工作的督查。我們希望從教育、制度、監督上一齊著手,靠學校、社會、家長共同努力,堅決剎住 “ 有償家教 ” 等不良風氣,讓清正廉潔之風吹遍每一座校園,讓每一座校園成為圣潔的地方,讓圣潔的地方成長起祖國的棟梁。
時代在變,觀念在變,課程在變,我們工作的行為方式也在變。但是,我們的理想信念不能變,宗旨意識不能變,職業操守不能變,人民教師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人格不能變。“ 教育是事業,其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其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其生命在于創新。” 為了教育的理想,為了理想的教育,就讓我們用心靈承諾一份無言的美麗吧,那就是對學生的愛,永不變;對教育事業的追求永無悔。誠然,腳下的路還很長,但心中的愛更深、情更長,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永不變。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里寧說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也許不能用雙手建筑起幢幢高樓大廈,也許無法用臂膀阻擋狂風暴雨,但他卻培育著每一位學子的心靈,他擔負著教書育人、傳播人類文明、培養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質的重任。教師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種職業,教師不只是要會讀書,而且要會育人,能教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做人,這個過程不是簡單地付出與接受的過程,而是一種心靈影響、精神碰撞的過程。
中國有1249.8萬名的教師,業外人不懂得教師的累與苦,即使同行也不一定能理解你的無助和辛酸,因此有那么多人不愿踏入這個行業,有那么多人進來又出去了。我們該理解他們。
但是繼續工作于這個崗位上的教師該懂得苦中作樂,享受那種痛并快樂著的境界,否則只會讓自己更苦。
如何讓自己能苦中作樂,如何能做到樂教,我們自然會想到外在的力量,比如社會、政府等等,但是,最為關鍵的還是教育生活自身,如果一名教師不能從他身處其中的教育生活中獲得激勵,樂教幾乎是不可能的。“樂”,心之愉悅也,是對這份職業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熱愛。孟子說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去想想那群充滿求知欲的稚子,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他們不再無知,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他們才有美好的心靈和情感,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他們擁有了值得為之奮斗的理想。
也許有人嗤鼻而笑,再怎么用心,這些學生幾年以后是否會記得我們還不一定呢,有必要為他們付出那么多,有必要在乎那么多嗎?請閉上眼睛想一想,當你腦海中浮現那些學生的笑臉時你是否會淺淺一笑呢,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學生從教師那兒得到的是理想,而教師從學生那兒得到的應該充實和尊重。我并不認為作為教師就必須要堅守清貧,每個人都有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權利,要為自己和家人而奮斗。但是君子之財,取之有道,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被金錢和名利所誘惑,不被社會上的不良惡習所污染,做自己該做的,做不讓自己不安的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道,不只是做事的道理,更加是做人的道理,教師的一言一行關系到每個學生的發展,一次禮物的收受,可能讓學生認為努力有時不如金錢有用,一次有償家教,也許讓學生以為教師的付出都需要有回報的,長此以往,教師的高尚人格大打折扣,學生和社會對教師的尊重之情越來越淡漠。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當你堅守住內心的廉潔和公正,不僅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滲透感染和陶冶作用,更是人民群眾學習敬仰的典范。
教師是一份平凡而又高尚的職業,既然選擇了它,就要熱愛它,為自己的心筑造起一片充滿愛與公正廉潔的天地。
教師廉潔從教演講稿篇五
人生起步,從小受到健康正確的廉潔事例教育,將會受益終生。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嗎?,名叫《釣魚的啟示》。但文中的人物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父親帶著兒子在湖邊釣魚,兒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釣上了一只大鱸魚,可此時不是開放期,所以,盡管周圍沒有人看見,,可父親帶領著孩子,將這條魚放了。這件事雖小,表面上看來,孩子和父親失去了一條大鱸魚,但是在孩子的內心從父親那里受到的教育卻比那條大鱸魚更珍貴無數倍,那就是明白了做人應該講究廉潔與誠信,這一家,不就已經成為了廉潔之家嗎?。
媽媽告訴我,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這句樸素的話語,一直作為座右銘,伴隨我走過十一個春秋。現在想來,這句話不正是對廉潔最原始的注解嗎?母親在我人生的起點就播下了廉潔的種子啊!
是啊,廉潔,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所以一個國家要想富強,也離不開公正廉潔的社會風尚,一個社會要想富強,更離不開公正廉潔的家庭教育,所以,請帶領著你的家庭一起廉潔,讓國家更富強吧!
原主席毛澤東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保證家里每筆經濟收支都做到公私分明,不管收入怎么緊也絕不沾國家的一分便宜,所以我覺得看一個人是不是廉潔,只要看一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對親屬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我們要以: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做為座右銘
我們應當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努力培養自己的廉潔意識,讓廉潔文化在我們心中共存。
各位同學,讓我們與廉潔誠信同在,與公正儉樸同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繼續保持“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詩意”的教師本色,繼續發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的優良傳統。少一份奢侈,多一份節儉;少一份虛榮,多一份純樸;少一份世俗,多一份真誠!凈化校園這塊純凈的圣土,共同維護教師廉潔奉獻的師德操守。廉潔從教,從我做起!讓廉潔的春風吹遍同心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