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一
你們好!
我的演講題目是《愛,教師的職責》!
朋友,作為教師,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愛品學兼優的“尖子”學生容易——這種愛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產生地,而對所謂“差生”就不那么容易愛得起來了。
你是否留心過生活中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獲得師生、父母的重視,被愛著;而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則若無其人地被忽略這,愛與他們無緣。
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學生更需要人們的愛,因為他們有苦惱,甚至與自卑。他們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東西。
當然,愛這樣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犧牲一些時間,花費一些精力。但是這種愛更有價值,更為人稱道。或許這種愛,未必一定能在學習上顯出效果來,但是它使人心熱,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從而產生積極的效果。
聽說做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威嚴”。于是,為了拉開我年齡上與學生過于相近的距離,掩飾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彌補初登教壇在教學上存在的許多不足,一句話,為了叫孩子們信服我,我課內課外板起了我本來友善和藹的面孔。果然,半學期過后,我的“弟子”們變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們見到我,想笑,但臉上的肌肉扯不開來,因為怕我,想視而不見又不敢,因為我明文規定,見到來時要有禮貌,于是,只好顫著嗓音,擠出一句“老師好”,隨即變低下頭去,一溜煙地不見了。有時,他們在教室門口嬉耍,只要聽說我“駕到”,變嚇的雞飛鼠跳,最后釘在座位上,大氣不出。這種場面,雖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種隱約的失意與不安,但終究制服了學生,并因而獲得了紀律優勝流動紅旗,期末,還被評為先進班級,我也獲得了優秀教師的稱號。這些勝利,一下子便將那些陰影一掃而光,我陶醉在自豪于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擊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叫小峰,他學習基礎差,經常不完成作業,而我對他不是挖苦就是譏諷,要不就是板著的面孔。有一次,他作業沒完成,我不問青紅皂白,就對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補”。他鼓起勇氣,怯生生地說“老師,我在學校補吧”。我冷笑一聲,幸災樂禍地說:“怎么,怕挨打?還是回去好,挨打不要緊,只要記住疼,以后就會寫作業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寬”了。然而他下午沒有來,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牽著我走到了他家,他并沒有回家補作業,只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念書了,我給您放豬。”我形容不出當時聽到這句話時自己的感受,只覺得像有一只巨手緊緊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責、懺悔、鏤心蝕骨的痛楚陣陣襲來。小峰渴望諒解,渴望溫暖,渴望關懷,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孩子的班主任,對他是什么態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后代祖國的希望了嗎?羞愧啊、羞愧,教師這一神圣的職責,被我褻瀆了!
于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并將它們跟孩子們的心融匯到了一起。孩子們變的笑了,活躍了,不再怕我了,愛上我了。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啟開孩子們心靈的大門,教師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因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學藝術,都產生在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炙熱心靈之中。
“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是的,甘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我們卻背負著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清貧,我們卻托舉著明天的太陽。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從走出大學校門的那天起,我就下決心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這兩年來也一向為之探索努力著。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呢有人會說,優秀教師就是有淵博的知識,端莊的儀表,優雅的風度,健康的體魄。可我認為,要當一名優秀教師,首先要有愛心,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決不是好教師,學生們也決不會歡迎他。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
可是教師的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僅要能愛,并且要善愛。“愛”要一視同仁。學生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他們有一樣的智慧和熱情,有一樣被愛護的權利,我們應當用一樣的心去關愛他們。“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這點上咱們學校好多老教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指明了方向。她們疼自我的學生嗎疼。有的教師帶生病的學生回自我家照顧;有的教師經常給貧困的學生衣物;有的教師甚至為同學擠大便。她們都在學生身上傾注了愛心,可是她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十分嚴格的,不放過一點小錯誤,及時進行教育,以促其不斷提高,這才是善愛。“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會使我們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更好的幫忙他們提高。
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半夜找不到學生而心焦如焚;曾為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我猶豫過,消沉過,有時候問自我,和讀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學比起來,自我是不是太累了。可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教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提高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聽到他們驕傲的談起“我們老班”時;當經過自我和同學們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就會油然而生,原先付出就有收獲,愛的付出就有愛的回報。這時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事業的執著。我想雖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優秀,離“名師”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雖然可能我的事業永遠也不能夠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我的工作充滿著期望,決定著未來,所以我會始終堅持用心去做,用愛心耕耘終生。
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工作者,讓我們大家一齊努力,都用自我的愛心來創造完美的未來。謝謝大家!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只要心中有愛》。
我試著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我成功了。愛心讓我發現,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講臺下,我所應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
我是20xx年十二月十七日開始做班主任的,一聽這個日期,大家就會明白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上任時間,對,我是接了別人的班,實在點講,我是接了一個爛攤子的。當時班上接連發生了幾件惡性的事件,比如學生當堂頂撞教師,教師教育學生發脾氣拍桌子,學生就當著教師的面,拿凳子把課桌砸個稀巴爛,然后和班主任在走廊里大喊大叫。這就是我接班時的大體情景。兩年后我離開的時候,這個班是全校自主管理的樣板班級。
愛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的驕橫、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現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氣象。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樂園。20xx年春季,教師優質課比武,初中部36個班級,12節優質課,7個參賽教師選用了我班上的學生上課。20xx年5月,我們第一個拿到了“免檢班級“,之后又評上了唯一的“樣板班級”。
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農歷20xx年2月4日,星期五。那天是我26歲生日,當天正好輪到我休息,一天下來,接到幾個朋友的電話,尤其是父母的電話,心里多少有點想家,可晚上6點半,還要到班上帶晚自習,心境比較低落。低著頭,推開教室的前門,原本安靜的教室里突然聽到一聲“預備,起”,我抬起頭,看到全班48個孩子手打著拍子從座位上站起來,齊聲唱著“祝你生日歡樂”,祝福寫在他們帶笑的眼神里,關愛寫在他們綻開的笑臉上,我的眼睛慢慢變得模糊,模糊,直到歌聲唱完,一聲“老劉,我們愛你,生日歡樂”!我的淚水控制不住地流滿了臉頰。
教師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短短4年的教書生涯,讓我感受到了真愛的無價,教育孩子的同時我教育了自我。自從當上了班主任,我的人生觀得到了徹底的轉變和升華,我再也不覺得“愛學生”是口號,是肉麻,是虛偽,我深深體會到愛學生那是超越了親人和朋友的人間真愛!
之后,我離開了我的學生,原因是什么?仍然是愛,當時我認為我已經把全部給了學生,我已不能再超越自我,不能把我可愛的學生帶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意識層次,我感到一種誤人子弟的害怕,我應當舉賢讓能,在跟校長長談后,我絕然地拒絕了真心地挽留,離他們而去!當時我是那么難受,真正嘗到了忍痛割愛的滋味,最終一次關上我所熟悉的教室的門,任憑淚水無聲的流進嘴里,那種苦味,至今我記憶猶新!
此刻看來,離開他們很傻,很錯!孩子們并沒有因為我的離開而得到更好的教育,相反,我離開后,孩子們因為整天對我的思念和依戀而影響到學習,不肯理解新的班主任和新的管理方式,很多人生活在過去里,我離開后的第三個月,學校舉行冬季運動會,在運動會結束前的半個小時,他們就以決對的優勢把第一名穩穩拿下,有一個孩子寫下了這樣的喜悅走到廣播站,并要求親自讀:“祝賀24班榮獲20xx年冬季運動會第一名,在此,我們最想對千里之外的劉志超教師說“老劉,我們沒有讓您失望!你的孩子們永遠都不會讓你失望”,廣播在哭泣聲中讀完,周邊在場的同事,眼淚打濕了眼圈,打電話告訴我時,我無法控制自我的感情,大聲啜泣,教師們,這就是愛啊,讓我如何不感動!
說實話,來到我們繡湖后,我曾動搖過,想過要回去,然而,愛人告訴我“離開已經錯了,回去不是又錯?”再說,繡湖的孩子也需要我,繡湖給了我更廣闊的空間。是鷹總會搏擊長空,是愛總會讓人感動,于是我堅定地留下來,以更加百倍的勤奮和熱情把自我奉獻給我熱愛的教育,奉獻給繡湖這塊熱情的教育圣土!只要心中有愛,我相信,我必須會成功!多謝,我的演講完了,多謝。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持》!
回想當初,我們滿懷熱情,選擇了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立志耕耘花園,培育花朵。可以說,走上講臺的我們都曾經有一番壯志宏圖,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為一位名師,或者成為一名管理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原來現實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遙遠。
我們似乎變了:疲憊在日常瑣碎里,埋沒在備課和開會里,惱怒在差生的作業里,郁悶在學生的課堂表現里,感傷在對牛彈琴的傳授里,驚訝無奈在學生的成績里。
年輕老師抱怨機遇不佳,評優無望,評職無期。骨干教師抱怨回報太少,認可度太低。
種種失意、困惑撲面而來。今年我們見面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累!
無數次我們自問:就這樣沉淪了嗎?就這樣放棄了嗎?就這樣被打敗了嗎?不,這只是我們一時的迷失,是重壓下“口是心非”的發泄:有人天天喊“累死了。”結果她一有時間就生龍活虎地在給學生輔導;有人說:“不管了,什么也教不會”,結果他連學生的家庭作業也一頁頁的批改著;有的人孩子生病了,堅持上課,等周末回家才帶著歉意照看兩天;有的人,父母有病,也不能時時床前盡孝;有的人,一心為了學生,甚至無暇顧及自己孩子;有的人幾十年如一日,最早來校,最晚離校,甚至有人笑稱,放假還要來學校走兩圈。
這是什么?這就我們教師的師德,就是對學生充滿責任的愛,就是對工作的執著,就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復一日的堅持!
面對學生,身為人師的這顆心告訴我們:堅持,不要放棄!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堅持,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堅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學生的信任,激起他們的情感浪花,塑造他們高貴的靈魂。
面對社會,當越來越多的人對金錢趨之若鶩,我們仍選擇堅持,堅持捍衛教育這片凈土,堅守:“教師”這個字眼的神圣,因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功利。
面對我們學校的現狀,我們選擇堅持,堅持付出,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堅持學習,堅持改革,這是時代的召喚,更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
在我身邊,有我親愛的同事,你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高尚的師德筑起了一座座榜樣的豐碑!
教育,這是我們選擇的道路,這條路漫長,艱難,充滿太多的未知。從現實出發,縱然會歷經坎坷,縱然將來我們依舊平凡,但我們一定會堅守心靈家園,走向未來,走向美好!
為了我校的未來,我們應該堅持理想,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珍惜從教的時光,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愛崗敬業,用高尚的師德鑄就我們新的師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修身立德 愛生如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充分的認識到當前教育的形勢。國家一直在推行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希望能夠有更好的適應現代教學的方法。但是這些改革只是一方面的,對教師來說,永遠不變的就是教師的師德師風了。千百年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只要做到身正,就能夠做到“誨人不倦”!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范文明行為。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愛到底是什么呢?愛是一種依靠,一份牽掛;一種奉獻,一份獲得。愛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母親都會做的事情,但是像母親一樣愛別人的孩子,卻是圣人的行為。這種愛已經超越了責任,它更是一種為人師者的幸福奉獻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們,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謝謝大家!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六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往前走,同樣是熱愛與敬業》。
有古代全才美譽的亞里士多德說:“教育的根是苦澀的,但其果實是香甜的。”把愛獻給教育的人不僅有付出,也有回報。當老師們看到桃李滿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學生成為社會棟梁時,他們付出的愛就得到了回報,他們就會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就是愛的教育的真諦。
20xx年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團的主題是“愛的教育”。霍懋征老師從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黃靜華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林崇德老師指出“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他們都是把愛獻給教育的人,他們用自己平凡的工作鑄就了閃光的師魂,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參加工作已經有8個年頭了,腦子里經常會浮現出一些讓我感傷的畫面:離開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們哭著跟在我身后喊:“石媽媽,不要走哇!不要走!”教了兩年的學生暗中得知我要離開的消息,在我最后一天走進教室上課時,他們一個個都眼含熱淚,欲言又止。看到這情景,我的心里一陣酸楚,未語淚先流;他們也嗚咽出聲。還有××同學的奶奶和媽媽,每次見到我都會說:“石老師,你可不要調走哇!你要是能把我們家涵涵教到六年級畢業就好啦!”很遺憾,很遺憾我沒有做到。當××學校開學第一天我接待新生報到時,有的家長一進門就認出了我,熱情地說:“石老師,你來了?你還記得我嗎?我家大孩子就是你教過的呀!現在小的也來讀書了,是你當老師太好了,我放心!”盡管我總會因為曾經放棄那些我愛的和愛我的孩子而感到傷心自責,但一想到我在另一個地方又把愛澆灌到其他花朵上,培養他們好好成長,那份傷痛似乎又可以減輕些。無論別人怎么評說,在我的心里,學生對我的依戀、家長對我的信任始終是對我工作的最高獎勵。盤老師22年不離開大瑤山,她說:“鄉村教師要有大山一樣的情懷。”我被深深觸動的同時就以這句話來時刻激勵自己:培養大山一樣的情懷,當好一名鄉村教師!
唐太宗說魏征是他的一面鏡子,讓他看清了自己的是與不是。我把師德標兵作為自己的鏡子,告訴自己要知榮知辱、愛崗敬業。
人在成功的時候容易意氣風發,而我要選擇的是銳意進取。因為有銳氣就有了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有銳氣,就能成為意志消沉、挫折失敗的克星;更重要的,我認為銳氣就是一種執著追求、奮發進取的敬業精神。人一旦缺少銳氣,就會在職不盡責,安心不盡心,工作應付、作風飄浮,成績平平。都說青年教師是師德建設的主體,也是高尚師德的傳承者。那么,我們就應當摒棄那種胸無大志、不思進取、庸庸碌碌的狀態,樹立“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教師崗位上干出一番成績,成就一番事業,造福一方學生。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前行的道路上,心懷熱愛與敬業,我思想、我行動、我堅持!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七
人的命運總是那樣奇妙!在大學畢業的轉折點,命運將我與教師這份職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我成為了一名幼兒園教師。
還記得上班第一天的會議上,呈現了一整個學期的工作計劃,我從來沒想到幼兒園的工作節奏這么緊湊,一日工作需要做得那么細致。原來幼兒園的工作并不像我現象中的那么光鮮亮麗、那么輕松,這份工作需要無限投資你的愛,并且你的愛不一定能換來同等的回報,這份工作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識、需要極高的應變能力、需要良好溝通能力,這份工作還需要做很多很多……我想這份工作只有神能做到吧!我的郁悶被媽媽看穿,她淡淡地說:在改變不了命運的時候,請調整自己的心態,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兩年后,我并沒有辭職,我反而愛上了這份工作。有人說:我們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我說:我是因為"一群人"而愛上了幼教事業。
我的良師益友。班上的兩位老師是她們讓我以最快速度跟上工作節奏,弄清了工作細則,完成了工作計劃。她們手把手的傳授、耐心的指導,讓我這個工作上的新手,感覺到了幼師團隊的溫馨。
我的孩子們。孩子們從不會自理到獨立穿衣穿襪,只會幾個單詞到能說一段完整的話,對于孩子們我傾注的是我全部的愛,而這份愛的收獲是在孩子們的成長中逐漸體現出來。這是怎樣的一種成就感,這是怎樣的一種自豪感,那是在無私的付出之后得到回應之時,我真切的體會到了。
我的家長們。入園時家長的聲音還縈繞在耳畔"老師,我帶孩子來新生注冊。"再到"謝謝你老師,我的孩子畢業了,感謝你把孩子教的這么好!"這一路走來是家長們一同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我的成長。
就是因為"我的良師益友""我的孩子們""我的家長們"這一群人,讓我知道了我的"愛"得到了超額的回報。我恍然間大悟,原來幼教事業是命運給我的另一種安排,而重點是在命運這樣安排時,有這樣的"一群人"給予了我無限的力量。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八
大家下午好!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你講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無雨之云、無光之燈!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著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范性,這種示范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中國教育報》刊載過:北京十杰教師孫維剛被他的學生稱為“思想和靈魂的導師,終生學習的楷模”。考入清華大學的王一在轉為正式黨員的匯報中談到了中學的班主任孫維剛老師時說:“我們的心靈從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凈化。大家熱愛勞動,來自恩師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掃衛生;大家良好的修養,來自恩師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門的老大爺親切地打招呼;大家嚴格遵守紀律,來自恩師遲到了便向我們做檢討,甚至到教室外面罰站;大家艱苦樸素,來自恩師一年四季僅僅兩套舊外衣。”王一匯報中還說:“雖然現在我不在孫老師身旁聆聽他的教誨,但他的形象經常閃現在我的腦海。尤其是當我打開錄音機再次傾聽我們最后一次班會錄音時?”師德無價。學子對恩師的追隨,如同云翔而影從。沒有什么比師魂的陽光更有無窮的魅力的了。 沒有什么比師行的榜樣更有無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首先,我們要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讓自己有價值、有尊嚴地活著,應成為我們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我們在喧囂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輕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對家長物質上的“尊重”時,面對市場經濟的遍地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固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生活信條呢?我想最關鍵的還是,你是否找到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尊嚴、價值與激動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對家長,我們將成為他們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這樣,樸素而平凡的教師生活才會變得充滿智慧與人格的挑戰,天天面對的學生在我們眼中才會每天都是新的。這就是教師獨有的享受。也只有這樣,教師職業才能真正成為令人羨慕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第二,我們要在真實的道德沖突中實現道德的發展。教師也是真實生活情境的個體,在那些復雜而難以取舍的道德沖突面前,有時侯,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但只有這樣的真實經歷,才真正考驗著我們的道德。我只想說,“德”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誤往往就是因為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只有在真實的經歷中自己與自己對抗,師德素養才會有所提高。第三,我們要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所謂德者,得也。教師師德的提升,關鍵還在于文化、藝術、心理、社會等諸多精神營養的植入。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靈的寧靜,建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不僅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而且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
師風師德演講稿篇九
大家好!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力量》。
這名學生叫芙蓉,我和她有很多故事:十三年前,十八歲的我走出師范的校門,來到了xx縣xx橋小學任教,我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個學期快要過去了,我發現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和孩子們總隔著一道門,沒能完全融入到他們的心靈之中。透過家訪,我了解到班里的50多名學生中有一半以上的父母都已外出打工,他們平時的衣食起居全是依靠爺爺奶奶,這些孩子性格孤僻,不太合群,缺乏生活常識,學習主動性不高。
我該怎樣辦呢?帶著困惑和不解我誠心的向已經在教育戰線工作了幾十載的母親請教,她問我:“你教書主要是靠什么?”我毫不思索地回答:“靠嘴啊!”她沉默了一下,用手指著自我的胸口,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要靠心啊!”母親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我決定照著母親的話去做。除了在課堂認真的教好語文之外,課后和他們玩在一齊,課余和他們聊在一齊。在班里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開故事會,演講會,小手工制作競賽等等。我還利用業余時間組建了一支文藝隊,教孩子們唱歌跳舞,讓他們感受藝術的美,得到藝術的熏陶。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變得活潑開朗,和我也越來越親近起來,我有了一種小小的成功的喜悅。但是我的心里總是還牽掛著一個孩子。那段時間,我和學生在教室排練,教室外的窗臺上總是趴著一個穿著紅色上衣的小姑娘,她在偷偷地看著我們,透過玻璃窗,那雙眼睛是那么的清澈明亮。每回我走出去叫她,可小姑娘總象犯了錯一樣落荒而逃。她就是我們班的芙蓉,一些好奇,一些不解,一種職責,催促著我。透過家訪,我明白了在她5歲那年,媽媽受不了山里的苦日子,出去打工便一去不回,爸爸則千辛萬苦的一邊打工一邊去找媽媽,可不幸的事再次降臨,爸爸在工地失足,摔斷了腿,成了殘疾。沒有媽媽的疼愛,只能和爸爸相依為命,生活的苦楚讓這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變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我好想幫忙她,我想讓斷翅的小鳥重新飛上天空;我想讓這顆受傷的小留意靈不再害怕;我想讓她變的陽光,變成天使。
心田。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驚呆了,在一片歡呼和掌聲中,我流下了眼淚,這是感動的眼淚,是幸福的眼淚,這眼淚傳達著愛與信念,是真情與職責。
這就是愛的力量!因為有愛,一個人的智慧能夠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個人的智慧;因為有愛,一個人的美德能夠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個人的美德;因為有愛,一個人的貢獻能夠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個人的貢獻。我是一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小學教師,我能做得就是用自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愛的真諦,讓真愛之花無懼嚴寒與酷暑,無關富裕與貧窮,頑強持久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