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防震減災班會活動流程篇一
學習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幾號?
三年前的5月12日天發生了什么震驚世界的大事?
你知道5.12被定為什么日子嗎?
為什么要這么定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防災減災知識。
二、學習防災減災知識,了解防災減災日的來歷
1、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2、“防災減災日”的設立,有利于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于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有利于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3、防災減災知識問答
問:什么是自然災害?
答:以自然變異為主而產生并表現為自然態的災害稱為自然災害,如干旱、洪澇、地震、滑坡等。
問: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生嗎?
答:遇地震,先躲避,桌邊床邊找空隙,靠在墻角曲身體,抓住
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
問:發生火災時,如何防護?
答: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彎腰
快步離險境,不乘電梯走樓梯,盲目跳樓會傷身。
問:洪水來,我們應該怎么辦?
答: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栓救命繩,準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問:我們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答:雷雨時,強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遠離,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斷電閘,避免雷火屋里竄。
問:暴雪天氣,我們應該怎么辦?
答:暴雪天,怒風吼,最好別往外面走,室外受凍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慢慢溫暖才見好。
三、小結
1、交流上述避險知識
2、你還有哪些好主意避險?
四、提高安全意識,樹立珍愛生命觀念
1、課余學習安全知識。
2、談談珍愛生命的理解。
防震減災班會活動流程篇二
通過學習,讓學生對能夠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防災減災日”意義。對我國影響較大的幾種自然災害
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1、“防災減災日”意義
我國是世上自然災害最為緊張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
自今年起,國務院確定每年的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動,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適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外一方面也是提醒國平易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正視防災減災,努力削減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事情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事情。
2、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幾種自然災害
地質災害:種類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動。
洪澇及其它災害:雨澇災害、洪水患害、凌汛災害、地動災害。
大風災害: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危害性大風主要指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回歸空氣旋渦災害:我國是世上少量幾個受回歸空氣旋渦緊張影響的國家之一。
雹子災害:我國是世上冰雹災害較多的國家之一。
海洋災害: 風暴潮、災害性海浪、 海嘯、赤潮。
其它災害還有很多。
三、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1)、地動的自救常識
——大地動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動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 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快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瓦斯,暫避到衛生間等跨度小之處,或是桌子,床鋪等底下,震后快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處
黌舍,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碰到 地動,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底下,待地動過后再有序地撤離。西席等現場事戀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碰到地動,應用手護住頭部,快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碰到地動,要注重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泊車。
——被埋要保存身體的力量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身體的力量,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黌舍人員避震
在黌舍中,地動時最需要的是黌舍領導和西席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動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動和防、避震常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以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演習動作樹模
地動來臨時:學生在課桌下、墻角、梁柱下以書包或不論什么堅固物品,保護頭部,就地掩護。違部朝外,以堅固物保護頭部,避免碎玻璃刺傷,平靜等候主震已往!在地動暫停時, 進行第二階段,頭頂書包或者堅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盡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擠,不喧嘩。
疏散前進時盡量靠走廊和樓梯兩邊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場、小廣場等空曠之處。
(3)、其他常見情況自救常識
1、如碰到了火警,首先保持5秒鐘的鎮定,盡快選擇一條切實可行的逃活路線,如經常使用的門、窗、走廊、樓梯、太平門、安全出口等。在打開門、窗之前,必須先摸摸門、窗是否發熱,如果發熱,就不克不及打開,應選擇其它出口。如果不熱,也只能小心地打開少許并快速通過,之后立即關好。當你認識的通道被煙火封鎖后應該先向遠離煙火的標的目的疏散,盡量避免向樓上疏散。同時,一旦到達一個較為安全之處,決不要停留在原地,應快速采取措施,向著火層以下疏散。當然,最好是能到達地面。
2、如果服裝著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面部,身體不斷滾動以毀滅火苗——遮住面部可預防面部被燒傷,制止熱氣和煙霧進入肺部。油鍋起火,要快速關了瓦斯,并將鍋蓋平推到鍋上,或將大量生菜倒在火上滅火。
三、電器起火時,要先斷電,再用濕棉被、濕服裝把火壓滅。電視機、電腦起火時,要從側面靠近滅火,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雷雨天氣,日頭能熱水器用戶切忌洗澡。
4、秋水被化學物品灼傷后,應把整個面部泡在清水里,連續做睜眼和閉眼的動作。沖洗后,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5、燙傷后,應在第一時間用冰礦地下水或清水沖傷口10分鐘以上。如燙傷較輕無傷口,可用獾油、燙傷藥膏或牙膏涂在患處。如傷口緊張,不可使用燙傷藥膏或油劑,不可刺穿水皰。
(4)、特不要提醒
每個家庭應當準備一個應急包并放在離門跟前較近的位置。
家庭應急包中的必備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變壞的`食物和水、干電池供電的無線電收音機、手電筒、多用刀具、衛生紙、雨具、口哨、地圖、繩子、藥品和親友通訊錄。
防震減災班會活動流程篇三
通過結合 “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活動,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活動要求:各年級中隊輔導員布置隊員提前收集資料,各中隊根據自己學生情況自定活動主題,可根據下發的材料學習,學習后討論,也可適當在班級里做模擬演練。活動時將各自主題書寫在教室黑板上。
1、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3、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里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5、地震發生后應當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a. 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b. 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c.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d.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采取脫險行動。e.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f. 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g. 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墻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
一般來說,在高層建筑中遭遇火災時,首先應該防止窒息和中毒,從消防通道及時逃生。如果火勢太大,可以選擇衛生間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貿然跳樓。
1. 衛生間是個避難所
如果房間內起火,且門已被火封鎖,室內人員不能順利疏散時,可另尋其他通道。如通過陽臺或走廊轉移到相鄰未起火的房間,再利用這個房間的通道疏散。發生火災時,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因為衛生間濕度大,溫度低,可用水潑在門上、地上進行降溫。
2.如果房間外面起火,且火勢較大,可將門縫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斷往上澆水進行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 如果是晚上聽到報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觸房門,如果是熱的,門不能打開,否則煙和火就會沖進臥室。如果房門不熱,火勢可能還不大,通過正常的途徑逃離房間是可能的。如在樓梯間或過道上遇到濃煙時要馬上停下來,千萬不要試圖從煙火里沖出。
3.濕毛巾捂嘴匍匐前進
在疏散過程中,應采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氣。由于著火時煙氣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應彎腰或匍匐前進,但石油液化氣或城市煤氣火災時,不應采用匍匐前進方式。
因為火災現場溫度很高,可以用浸濕的棉被、毛毯等遮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沖出火場,到達安全地點。
4.千萬注意,不能乘普通電梯逃生。
高樓起火后容易斷電,這時候乘普通電梯就有“卡殼”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處于更危險的境地,而且人員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樓
如果多層樓著火,樓梯的煙氣火勢特別猛烈時,可利用繩索、消防水帶,或者用床單撕成條連接起來,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上,再順著繩索滑下。
如無條件采取上述自救辦法,而時間又十分緊迫,煙火即將威脅生命時,較低樓層(如二樓)可以選擇跳樓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拋下棉被、沙發墊子等物品,以增加緩沖,然后手扶窗臺往下滑,以縮小跳樓高度,并保證雙腳首先落地。
防震減災班會活動流程篇四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異常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對象小學二年級】
【活動目的】
1、經過這次班會,讓學生明白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本事,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
20__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動了汶川,震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美麗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你做好戰勝地震的.準備了么
二、地震前準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準備
學習地震基本急救知識,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鐘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家具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床放在內墻(承重墻)附近,要遠離屋梁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準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于人員逃離。熟悉周圍環境,了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及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知識: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么
(應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離。)2、地震時怎樣自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做補充和總結。1僅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保護頭部。
2在平房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3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角”或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后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4在教室內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
地震過后,在教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5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等。
6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堅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盡可能控制自我的情緒、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儉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必須要節儉使用,發出求救信號時可采用敲擊水管的辦法。
四、地震后互救知識:
1、震后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盡快擴大救人隊伍。
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理解很多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于激動。
【活動小結】
(略)
防震減災班會活動流程篇五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視頻播放,ppt課件
一、導入活動主題:讓世界充滿愛。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總要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我們是否注意到身邊的危險。“防險之心不可無”。地震時有發生,我們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惡魔總是來找無知的人。今天,通過班會我們將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識,讓我們未雨綢繆,為我們的生命買一份保險,為我們的生命加一把鎖。
二、地震知識知多少: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識,感受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
1、展示地震后的相關圖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視頻),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護知多少: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發生時如何應對。(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補充: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a、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b、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d、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四、地震無情人有情: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1、討論:當地震發生時,作為非震區的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1)號召我們身邊的人為地震災區人民捐助物資。
(2)時刻關注地震災情,必要時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課件展示震后為災區獻愛心的相關圖片。
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防震減災班會活動流程篇六
1.通過對地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震帶給社會和人們的危害和影響,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
2.通過對學生進行防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正確對待突發地震,學會在突發地震面前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進行合理的自我防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讓學生親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夠在發生災難時采取有效措施。
一、地震的產生
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即內力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于是便發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截至xxxx年5月25日10時,共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1000多名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2億元。
三、地震的預兆
1. 地下水異常。
由于地下巖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部氣體和某些物質隨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
井水是個寶, 前兆來得早,
天雨水質渾, 天早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 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 有的變味道。
2. 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游向岸邊,翻白肚等。
震前動物有預兆; 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拱圈; 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 魚兒驚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聲。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1.做好防震演練
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當地震來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到安全地帶。
五.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